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襄阳导游词
范文

襄阳导游词9篇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襄阳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襄阳导游词1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大家此次的导游员罗丽,大家称我小罗就好了。

俗话说的好:相逢既是缘!各位朋友,我们能够从13亿人口中相聚在这里,这定是上天莫大的恩赐。相信大家定能珍惜这难得的缘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相互帮助,相互体贴,共同完成我们此次的快乐之旅。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相信各位朋友一定很熟悉王维的这首《汉江临泛》,那么我们今天呢将要参观的便是此诗所描绘的襄阳古城。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垒城载县北,城北枕沔水,即襄阳之故城也”,“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楚国曾与此地置北津戍;汉时置县,汉献帝十三年(公元22019年)置襄阳郡;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刘表把州的制所从湖南汉寿迁到襄阳,使其成为辖两湖、两广及贵州、河南一部大片土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为州、郡、路、道、府的制所。史载,至汉末,襄阳盛况空前。襄阳古城不仅以其历史的厚重而为世人瞩目,且以其依山临水,山青水秀而饮誉中外,我们熟悉的金庸先生更以一个郭靖守襄阳的故事,使其声名远播。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听了我对襄阳古城简单的介绍,大家对它的兴趣是不是更浓了呢?现在九请紧跟我的步伐,让我们一睹古城的风采吧!大家请看,眼前的这便是襄阳古城墙了!它是我国众多的古城墙中保存最好的,始建于汉朝,当时是用土夯筑而成,到了宋朝才改建为专城。整个城墙四周略呈长方形,全长7322米,历史上曾有6座城门(东门曰阳春,南门曰文昌,西门曰西城,小北门曰临汉,大北门曰拱宸,长门曰震华)。每座城门都设有瓮城或子城,城的四隅设有角楼,城墙沿线设有警铺,城墙上有垛堞4000多处。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可达11米多。城墙北段尚保留着拱宸、震华、临汉三座城门。

环绕着古城墙的有一条河流,它便是襄阳护城河了。襄阳护城河平均宽280米,最宽处250米,是我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被称为“华夏第一城池”。我们可以看到护城河河面宽阔如湖泊,碧波荡漾,绿柳垂阴,风景秀美,它好似一天绿色的巨龙环绕着古城,更保护着我们襄阳古城。

沿着护城河向前走,我们便到了一个城墙拐角。大家请看这座城墙上有一女子像:她面容姣好,白衣胜雪,衣袂飘飘。您可知道她是谁?在古代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戴,并塑像纪念,流芳百世的女子可不多!相信我们很多游客定有耳闻吧!那么哪位游客愿意在此为我们讲这一段历史趣事呢?(……)好了,非常感谢这位游客朋友,正是这样的,这位女子呢便是韩夫人,它是保护我们襄阳的一个功臣,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襄阳百姓就立了这座塑像,这座城墙呢后来也被人们尊称为“夫人城”。

从这里东行300米就是临汉门了,我们沿着城墙边走边讲。临汉门上有一建筑,它始建于唐,重修于清,为歇山式三开斗拱砖木结构。整个建筑没用一颗钉子,且外表装饰精美,轮廓清晰完整,颇能显现当年荆楚建筑特色。站在临汉门上,我们可以清楚的观察到襄阳古城的险要地势:它东北面以汉江为天堑,西南以群山为屏障,东、南、西三面又被宽阔的护城河所紧紧环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1800多年前的冷兵器时代,襄阳古城以其险郡的地势,守城将领的精诚团结,转载请著名来自:想要攻破它是很难很难的,因此历史上素来就有“铁打的襄阳”之称。

进临汉门向南,我们便走进了古色古香的襄阳北街了。北街长及千米,两边是仿明清式建筑。这条街呢汇集了我们各种各样的襄阳地方特色,大家可以在这条街上选购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大街南端式巍峨雄伟的昭明台,它是为纪念昭明太子萧统而修建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今天的襄阳古城之旅到此就要告一段落了,大家就在北街自由活动,再次感受一下襄阳古城的独特魅力。半个小时以后,我们昭明台集合,继续游览参观,前面的风景更精彩!

谢谢大家!

襄阳导游词2

襄阳菜是楚菜系的北味菜,以襄阳和郧阳(今十堰)地区的风味为基础,吸收鄂豫陕渝四省的风味。特点是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加以该地区特产山珍,制作方法以红扒、热烧、生炸、回锅、凉拌居多。巴蜀荆楚地区的人们生性嗜辣,几乎所有的菜都要用辣椒,与麻辣的川菜、猛辣的湘菜不同,楚菜讲究的是鲜辣。

襄阳菜既有着楚菜鲜辣的特点,又保持着自己的风味,烹制手法以蒸、煨、炸为主,尤喜菜上淋油。襄阳名菜有三镶盘、夹沙肉、襄阳缠蹄、红烧蹄膀、糖醋白菜、清蒸槎头鳊、泡菜牛肚丝、酱猪大骨、酱爆肉、宜城盘鳝、宜城大虾等。

襄阳的小吃品种如油茶、清汤、米窝、油馍筋、牛油面、红油豆腐面、襄阳酸辣面、酸浆面、炸酱面、胡辣汤、麻汁面、包面、炒糊波、襄阳薄刀、襄阳黄酒、金刚酥、玉带糕等。

孔明菜

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铁、锌、钙、磷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入口脆嫩味美,生津开胃,酱香浓郁,并具有下气消食、利尿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

牛油面

主要出现在早点摊位,以及小饭馆。由于面条已经提前煮至8~9成熟,上桌速度很快,顾客无需等待再加上其口味特点一辣二麻三鲜;经常配襄阳黄酒(一种乳白色的低发酵米酒)同食。

金刚酥

主要原料是面粉、食糖、麻油及少量食碱。发酵后,掺揉制成马蹄形饼,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烘炉内焖烤4个小时。其色焦黄、香脆、不沾牙齿、落口后“酥口易化”。

襄阳导游词3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

襄阳城位于汉江南岸,襄樊市中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古城。因“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

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城池始建于汉;周长7公里;护城河最宽处250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如今,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

襄阳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樊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不仅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闻名的军事重镇。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自东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上下3000年,襄阳一直是群雄角逐的重要战场,战争的硝烟不断弥漫在它的上空。如今,这里尚存许多军事遗迹。襄阳城始筑于汉,唐宋年间改为砖城,增设垛堞,新建城楼。明洪武年间重筑,并在城的东北角新添一段城墙,取名新城。全城7322周年米,原有6座城门,分曰:阳春、西城、临汉、拱宸、震华。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

襄阳城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缀十里城垣,与鼓楼(昭明台)、谯楼相映生辉。整个城池和谐地融为一体。

环绕襄阳城的古护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它宽度180米以上,最宽处超过25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现被原样保存。绕城泛舟而游,但见城垣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仿佛置身于画中,美不胜收。

襄阳城是湖北省重点保护单位。

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万历四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提雅称,分别为:阳春门,文昌门,西城门,拱震门,临汉门,震花门。因西门是朝拜真武祖师庙的必经之路,故又称为“朝圣门”。

襄阳城在明清时,古建筑较为完整: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点缀十里城郭,金瓦琉璃,高墙飞檐,煞是壮观,整个城池都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受。襄樊市政府近年来下了很大功夫修复古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了襄阳古城墙古朴的原貌。

襄阳城北、东、南由滔滔汉水环绕,西靠羊祜山、凤凰山诸峰。城墙始筑于汉,后经历代整修,现基本完好,墙体高约10米,厚1.3—1.5米,周长7.4公里,

据山临水,蔚为壮观,明人李言恭诗赞“楼阁依山出,城高逼太空。”城下环以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250米,人称“华夏第一城池”。整个襄阳城布局严谨,形势险要,自古誉为“铁打的襄阳”。

这里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美称。城墙始筑于汉,时兴时废,保留至今的是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重筑的新城。全城周长7322米,原有城门6座,横匾于书阳春、文昌、西成、临汉、拱宸、震华6个城门名。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城墙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

襄阳城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处湖北省北部,汉水中游。《汉书·地理志》谓:“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故名。”战国时楚置北津戌,始为军政重邑。汉时置县,三国时置郡,此后历代为州、郡、府治所。汉唐两代,襄阳城处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荆州记》载:东汉时襄阳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城南一带号称“冠盖里”。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将州治从汉寿迁至襄阳,使襄阳城由县级治所一跃升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地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一部分,成为当时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唐代襄阳城为山南东道治所,辖区扩及今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明末李自成攻占襄阳城,并在此建立国家政权,自称“新顺王”,改襄阳为襄京。1950年5月1日,襄阳与汉水对岸的樊城合为襄樊市。

襄阳城,是座巍峨雄丽的古城。她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壮丽的山川河流而闻名遐迩,古往今来不知有过多少骚人墨客在此留步,写下了许多呤诵她的动人诗篇。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泛舟汉江,怀着对襄阳的深厚感情,写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诗篇《汉江临泛》。

古城历经沧桑,现仅剩临汉、拱宸和震华等三座城门。在临汉门上尚保留有一座始建于唐、重筑于清的重檐歇山式城楼,经维修后完整无缺。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周围环绕着护城河。古老的护城河主道宽180米,最宽处250米。绕城泛舟游览,只见城垣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真乃旅游的好去处。

好,游客朋友们,今天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襄阳导游词4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三晋之胜,美在晋阳,而晋阳之胜,美在晋祠,今天我们游览晋祠。著名古建筑学家林徽因说:“晋祠的布置既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流泉映带之间,委实像个放大的私家花园。” 唐太宗李世民也对晋祠的建筑和夜景作了诗意的描述:“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树。”

晋祠又名“唐叔虞祠”,是奉祀西周初年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又因祠堂建于晋水之源而得名晋祠,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式祠庙建筑群。晋祠的创建年代无从考证,不过,据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的记载,早在1500年以前晋祠就是“晋川之中最为胜处”的游览胜地了。

走进大门,大家迎面看到的这座坐东朝西的建筑就是明清时所建的古代唱戏的戏台——水镜台。戏台东面悬挂的横匾“三晋名泉”,字迹清秀雄劲,为清代康熙年间中过武举人的晋祠人杨廷翰所书,在牌匾两旁还有一副对联:“水秀山明,无磨无笔图画;鸟语花笑,有声有色文章。”“三晋”指的是春秋末期,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山西的代称,“名泉”是指晋水泉源。前台正中悬挂的“水镜台”匾额,是清代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同时也是杨廷翰的侄儿晋祠人杨二酉所书,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水镜”两字则是出自《汉书·韩安国传》中“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这一名词,寓意忠奸是非尽人皆知,谁也逃不出老百姓睁大的眼睛这个清水明镜。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戏剧中的人物都是脸谱化的,好人、坏人,演员一出场,观众一目了然。古人以“水镜”来称名戏台和台上的演出,是再也恰当不过的了。

殿堂的重檐歇山顶与戏台开敞的单檐卷棚顶,高低错落,重叠组合,如巨鸟展翅般飘逸。大小垂花柱悬于梁上,中间镶了一周华丽的横枋板,犹如流苏布幔般生动,大梁与垂花横枋上的彩绘,更显得华丽,精巧而富有人文内涵。作为晋祠祭祀和庙会酬神的唱戏场所,这座戏台的造型雄奇独特,雕刻彩绘精细,是难得的建筑艺术佳作。

穿过了横跨于晋水上游的智泊渠上的会仙桥,看过了由四个铁铸武士组成的“金人台”,走过了晋祠三大国宝级建筑之一的献殿,现在我们所站的地方就是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立交桥”之称的鱼沼飞梁,这座十字形的桥梁在北魏时就已经存在,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此方形池中多鱼,所以取名鱼沼,从高空俯视,它又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巨鸟,故而称为“飞梁”。

与鱼沼飞梁相连的这座建筑就是晋祠的主体建筑,也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的圣母殿,它坐西向东,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中价值最高的一处。大殿的建筑与形制十分独特。殿顶为重檐歇山式,殿堂面阔7间,进深6间,近似正方形。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雕于宋元二年 (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距今近千年,鳞甲须髯,仍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如此宽广的大殿,内部竟无一根明柱,只是殿身四周设以廊柱与檐柱各一围承托殿顶屋架,这在建筑学上叫做减柱营造法。殿内共减少了12根柱子,从而使前廊和内殿十分宽敞,为设置神龛和塑像创造了足够的空间。而且四周的柱子皆微微内倾,制成“侧角”,四根角柱又明显升高,造成“生起”,这样既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固性,又使前檐四角翘起,显出曲线之美。如此设置殿柱反映出宋代木构建筑的高超技巧。

殿内43尊彩塑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另外两个是周柏隋槐和取自诗经中“永赐难老”的难老泉。作品为宋代原物,迄今已有900年的历史。主像圣母邑姜,头戴凤冠,身穿蟒袍,凝神端坐于中央凤椅之上,一副主人贵妇的仪表气质。42尊宫女宦官分立左右两旁,排列有序,职责有别,仪表各异,逼真地反映了宫廷侍女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

请看这5尊唱戏侍女,分别扮演了生、旦、净、末、丑诸种角色。当中最出色的便是这位头扎红饰唱花旦的宫女,她不仅眉清目秀,身段苗条,而且含羞带笑,一副满足的神情,大概是刚刚唱罢,受到了圣母的夸赞。可是如果我们从侧面看去,则是另一番表情。隐约可见其红肿的眼睛和含泪的眼角,深刻反映出内心的苦楚,很显然是强压心中的辛酸在圣母面前尽可能表现得欢快些。梅兰芳大师曾经说她“一笑一颦,似诉平生”。其余的侍女像请大家慢慢品味。这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

晋祠山灵水秀,历史久远,人文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游览到此,希望大家今后再次来晋祠旅游,相信每次重游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谢谢各位!

襄阳导游词5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地跨东经110°45′—113°06′、北纬31°13′—32°37′,北邻河南省南阳市,南与荆门市相邻,东接随州市,西连十堰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呈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边界线全长1332.8千米。

襄阳市地形为东低西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丘陵、岗地、山地,约占襄阳总面积分别为20%、40%、40%。东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90~25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枣阳东部的新市镇、鹿头镇、刘升镇、吴店镇、平林镇、王城镇等,最高点是与河南省交界处的玉皇顶,海拔778.5米。中部为岗地丘陵,兼有平原,主要分布在枣阳西部各乡镇和襄阳、宜城、老河口全部以及南漳东部乡镇,宜城孔湾镇八角庙村,海拔44米,是全市最低点。西部为山区,包括保康全部、谷城大部和南漳中西部,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保康官山海拔20xx米,是全市最高点。

襄阳市横跨扬子准地台与秦岭地槽两个性质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以房县-襄阳-广济深断裂为界,断裂以南的保康、南漳、宜城三县全境和谷城、襄州、枣阳等县(市)的南部边缘位于扬于准地台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2%;断裂以北的老河口市和谷城、襄州、枣阳等县(市)的大部分地区位于秦岭地槽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8%。

襄阳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既有滔滔汉水流经,又有干冷、暖湿空气交绥,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加之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对气候要素产生明显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内气候形成了各种类型。境内繁多的植物、动物种类,即受惠于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全市年平均气温除高山以外,一般均在15-16℃之间,1月2-3℃,2月15-16℃,7月27-28℃,10月16--17℃。无霜期在228-249天之间。全市热量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可以说兼备了南北气候特点。全市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其中夏季占400-450毫米。全年降水量为107-135天。太阳辐射较为丰富,年平均总日照时效为1800-2100小时。又由于境内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度最高、降水最集中、光照最强的季节,正是主要农作物的旺盛生长季节,故全市气候资源上的优势,极有利于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

襄阳导游词6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我代表襄阳##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你们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身旁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他有着5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我们的旅游大巴,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给大家带来一段美好而又愉快的旅途!

三国故事湖北多,这可不是吹牛。《三国演义》120回,其中的75回就发生在我们湖北,而这75回中又有44回发生在襄阳。按照行程,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天下闻名的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10、以待明君的古隆中。

襄阳古隆中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隆中在襄阳城西13公里处,因“山有隆然而起”得名,《三国演义》中对隆中是这样描述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

隆中之所以天下闻名,原因有三个:一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所在地,三是著名的“隆中对策”的提出地。俗话说,到当阳拜关公能求得吉祥,到隆中拜孔明能增长智慧。希望各位朋友在参观完隆中后到能像诸葛亮那样博学多才,智计百出。说着说着,我们的旅游大巴已到达隆中景区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依次下车。

现在各位看到的便是古隆中牌坊,它是由清朝光绪19年湖北提督陈文炳负责修建,作为古隆中风景区的标志。石牌坊高约6米,长约10米,正面大门刻的是“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石柱上雕刻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是高度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诸葛亮业绩两朝的赤胆忠心,两边小门上雕刻着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表明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虽过着平淡的生活,却胸怀远大的志向。现在请大家看一下石牌坊的背面,上方有五个大字“三代下一人”,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最高尚最伟大的人,没有其他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两边柱子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句诗高度赞扬了诸葛亮接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

走过石牌坊,穿行躬耕田,就到了小虹桥。清代王铽在《隆中十咏》中,写到小桥说:“有人睹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桥上行”。这座小桥还有一段趣史,据说,刘备二顾茅庐时,在桥旁遇见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一看老人衣着狐裘,谈吐不凡,曾误以为诸葛亮,闹了一场误会。从此,小虹桥和隆中一样著名于世了。桥为石拱,青石板面,桥下流水清澈,淙淙有声。当你漫步桥上,独自徘回,不由得你会不假思索刘备那种“求贤若渴的精神”。大家可以在桥上感受感受这种意境。

走过小虹桥,拾级而上,便是武侯祠。现存武侯祠建于明末清初,依山而建,共分四层院,一层高一层。武侯祠大厅的木匾上雕刻着“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的题词,正殿有诸葛亮的塑像,陈列有铜鼓及其他石刻文物等。两侧设有配殿,西配殿名“三义殿”,内塑有刘备、关羽、张飞像,是人们凭吊祭祀的地方。

武侯祠的右下首便是三顾堂,顾名思义就是人们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修建的。据说刘备三顾茅庐时在这里拴过马。后人依此建一四合院,名三顾堂。堂内陈列有岳飞手书的《出师表》。

离三顾堂不远处的那个六角形庐亭就是草庐,这里是诸葛亮与他的亲朋师友经常聚会的地方。唐代冯志韵草庐诗说:“卧龙人去远,此地尚名冈。所幸遗民在,凭君一劝耕。”据史书记载,他写诗的时候草庐还完好,而今草庐已无故迹可寻,留下的只有一个隆起的大山包,而现在大家看到的六角形庐亭为后人所建。

远远看去那个最高最雄伟的建筑就是腾龙阁,腾龙阁依山取势,拔地擎天,决定巍峨,飞檐壮丽,雄伟而蕴含秀美,古雅而透出清新。腾龙阁是1999年12月建成的标志性景观建筑,阁高44米,建筑面积1108平方米,上下十层,宝形访汉建筑外形,阁内各楼层分别陈列有历代赞颂诸葛亮的诗文,诸葛亮在隆中十年的成长历程及他在襄阳的社会关系,三国主要人物雕像或画像。现在大家就随我一起登上这最高峰吧。每一层楼都能领略到孔明智慧,登上塔顶,徐徐清风拂面,远山近水尽收眼底,襄阳市区全景一览无余。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令人难忘的,我们的隆中之行到此就结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在这里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顺心,有缘我们下次再见。

襄阳导游词7

各位游客朋友: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我是大家此次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C。

俗话说的好:相逢既是缘!各位朋友,我们能够从13亿人口中相聚在这里,这定是上天莫大的恩赐。相信大家定能珍惜这难得的缘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相互帮助,相互体贴,共同完成我们此次的快乐之旅。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相信各位朋友一定很熟悉王维的这首《汉江临泛》,那么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便是此诗所描绘的襄阳古城。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垒城载县北,城北枕沔水,即襄阳之故城也”,“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楚国曾与此地置北津戍;汉时置县,汉献帝十三年(公元22019年)置襄阳郡;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刘表把州的制所从湖南汉寿迁到襄阳,使其成为辖两湖、两广及贵州、河南一部大片土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为州、郡、路、道、府的制所。史载,至汉末,襄阳盛况空前。

襄阳古城位于襄阳市的襄城区,汉江从襄阳市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城区(汉江南岸)和樊城区(汉江北岸)。襄阳古城的南、北、东三面环水,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军事重地,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古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古城。因“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 我们熟悉的金庸先生更以一个郭靖守襄阳的故事,使其声名远播。

各位游客朋友,听了我对襄阳古城简单的介绍,大家对它的兴趣是不是更浓了呢?

现在请紧跟我的步伐,让我们一睹古城的风采吧!大家请看,眼前的这便是襄阳古城墙了!它是我国众多的古城墙中保存最好的,始建于汉朝,当时是用土夯筑而成,到了宋朝才改建为专城。整个城墙四周略呈长方形,全长7322米,历史上曾有6座城门(东门曰阳春,南门曰文昌,西门曰西城,小北门曰临汉,大北门曰拱宸,长门曰震华)。每座城门都设有瓮城或子城,城的四隅设有角楼,城墙沿线设有警铺,城墙上有垛堞4000多处。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可达11米多。城墙北段尚保留着拱宸、震华、临汉三座城门。

环绕着古城墙的有一条河流,它便是襄阳护城河了。襄阳护城河平均宽180米,最宽处250米,是我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被称为“华夏第一城池”。我们可以看到护城河河面宽阔如湖泊,碧波荡漾,绿柳垂阴,风景秀美,它好似一天绿色的巨龙环绕着古城,更保护着我们襄阳古城。

襄阳城是湖北省重点保护单位。

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万历四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提雅称,分别为:阳春门,文昌门,西城门,拱震门,临汉门,震花门。因西门是朝拜真武祖师庙的必经之路,故又称为“朝圣门”。

襄阳城在明清时,古建筑较为完整: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点缀十里城郭,金瓦琉璃,高墙飞檐,煞是壮观,整个城池都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受。襄樊市政府近年来下了很大功夫修复古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了襄阳古城墙古朴的原貌。

襄阳城北、东、南由滔滔汉水环绕,西靠羊祜山、凤凰山诸峰。城墙始筑于汉,后经历代整修,现基本完好,墙体高约10米,厚1.3—1.5米,周长7.4公里,

沿着护城河向前走,我们便到了一个城墙拐角。大家请看这座城墙上有一女子像:她面容姣好,白衣胜雪,衣袂飘飘。您可知道她是谁?在古代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戴,并塑像纪念,流芳百世的女子可不多!相信我们很多游客定有耳闻吧!那么哪位游客愿意在此为我们讲这一段历史趣事呢?(……)好了,非常感谢这位游客朋友,正是这样的,这位女子呢便是韩夫人,它是保护我们襄阳的一个功臣,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襄阳百姓就立了这座塑像,这座城墙呢后来也被人们尊称为“夫人城”。

从这里东行300米就是临汉门了,我们沿着城墙边走边讲。临汉门上有一建筑,它始建于唐,重修于清,为歇山式三开斗拱砖木结构。整个建筑没用一颗钉子,且外表装饰精美,轮廓清晰完整,颇能显现当年荆楚建筑特色。站在临汉门上,我们可以清楚的观察到襄阳古城的险要地势:它东北面以汉江为天堑,西南以群山为屏障,东、南、西三面又被宽阔的护城河所紧紧环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1800多年前的冷兵器时代,襄阳古城以其险郡的地势,守城将领的精诚团结,想要攻破它是很难很难的,因此历史上素来就有“铁打的襄阳”之称。

进临汉门向南,我们便走进了古色古香的襄阳北街了。北街长及千米,两边是仿明清式建筑。这条街呢汇集了我们各种各样的襄阳地方特色,大家可以在这条街上选购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大街南端式巍峨雄伟的昭明台,它是为纪念昭明太子萧统而修建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今天的襄阳古城之旅到此就要告一段落了,今天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

谢谢大家!

襄阳导游词8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古隆中。又称葛亮故居、诸葛庙,现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期在这里隐居长达十年之久。三国故事湖北多,这可不是在吹牛。三国演义120回,其中的75回就发生在我们湖北,而这75回中又有44回发生在襄樊。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都发生在这里。俗话说:“到当阳拜关公能求得吉祥,到隆中拜孔明能増长智慧”。希望各位在参观完隆中后都能像诸葛亮那样博学多才,智计百出。

古隆中,又名诸葛庙,它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名之。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这样来描绘古隆中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错”。

在隆中的山林中有大量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留下的遗迹和历代修建的纪念建筑。每处遗迹都反映了诸葛亮的重要活动,或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丰富的文化。现保存和修复的纪念建筑面积共占地十三亩(不包括庭院),有庄严的殿堂,有依山傍水的亭、廊、楼、榭,建筑风格朴实,具有浓厚的鄂西北民居风味。武侯祠始建于晋朝,隆中文物风景区的形成,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古隆中,又名诸葛庙,它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名之。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这样来描绘古隆中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错”。

在隆中的山林中有大量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留下的遗迹和历代修建的纪念建筑。每处遗迹都反映了诸葛亮的重要活动,或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丰富的文化。现保存和修复的纪念建筑面积共占地十三亩(不包括庭院),有庄严的殿堂,有依山傍水的亭、廊、楼、榭,建筑风格朴实,具有浓厚的鄂西北民居风味。武侯祠始建于晋朝,隆中文物风景区的形成,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这里清静幽雅,天苍山青水碧。隆中山、乐山、旗山三山环拱,隐若玦环。路回山隐隐,树锁昼阴阴。这里古迹众多,文化沉淀丰富。诸葛亮当年活动遗迹:草庐、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桥、抱膝石、梁父岩等历千年而安然。先贤凭吊诸葛亮,引以托情的武侯祠、卧龙深处、隆中书院、古牌坊以及众多借以托志的碑碣石仍旧相间茂林修竹。

这里文豪云集,志士倾吐情怀。晋代习凿齿,唐代崔道融、宋代苏轼、明代王越等都吊古隆中。现代郭沫若先生亦挥毫抒情,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更有吟怀:“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隆中之所以天下闻名,原因有三个:一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所在之地;三是著名的“隆中对策”的提出之地。

从晋代开始,仰慕诸葛亮大名的人们就在这儿修建了纪念诸葛亮的建筑,它们是:三顾堂、草庐亭、草庐碑、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梁父岩、老龙洞、半月溪、小虹桥、武侯祠、野云庵等,被称为“隆中十二景”。这些建筑记载着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情况和有关传说。

诸葛亮17岁定居隆中一处依山傍水的村庄,过着边耕边读的田园生活。这就是胡曾在《南阳》一诗中所咏的:“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诸葛亮躬耕南阳,与古代一些逃避现实的隐士是不同的,十年期间,他发奋读书,广交士林,认真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史实,以“观其大略”,还密切注视着天下形势,自比管仲、乐毅,视社会的安定与动荡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有人把他与当时一位杰出人物——庞统,并称为“卧龙”和“凤雏”。

诸葛亮27岁那年。刘备三次来到隆中,虚心地向他请教统一全国的大计。诸葛亮向三顾茅庐的刘备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从战略着眼制定了隆中决策,这就是著名的《草庐对》。话虽只有三百多字,但有对魏、蜀、吴的力量估计,也有统一全国的方针、措施。他最后还肯定地说,只要按提出的决策行事,“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他的主张说得刘备钦佩备至。在刘备的卑词厚礼相邀之下,诸葛亮感于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览英雄,忠贤若渴”,便跟随了他出了山。

从此,他们“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诸葛亮一刻也没有忘却自己的责任,为实现隆中决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故世人一致称誉他是“汉室栋柱”、“治世良材”。诸葛亮也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最终成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世人景仰,古隆中也因他而闻名于世!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古隆中风景区了,请大家随我一起到景区里参观。古隆中牌坊大家请看,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石牌坊就是古隆中的第一个景点,它是在清朝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为湖北提督陈文炳负责修建,现为我们古隆中风景区的标志。

石牌坊高约六米,长约十米,在正面大门上刻的是“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石柱上雕刻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诸葛亮业济两朝的赤胆忠心,两边小门上雕刻着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此联是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表明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虽过着平淡的生活,却胸怀远大的志向,这也成了诸葛亮一生中的治世明言。现在请大家看一下石牌坊的背面,上方有五个大字“三代下一人”,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句名言,当时人们认为上三代人心贤良,下三代人心不古,但是诸葛亮虽然出生和生长在下三代,其为人和修养,以及才能均能够与上三代的贤良相比,所以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最高尚、最伟大的人,没有其他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两边柱子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伯和仲在中国古代是指老大和老二的意思,伊吕是指辅汤灭戟(夏)的伊尹,助武王伐纣(商)的吕尚,萧曹是指辅佐刘邦起义,功勋显赫的酇(zan)候的萧何,以及西汉大臣,屡立战功,被封为平阳侯的曹参,这句诗把诸葛亮和古代的其他一些贤人做了对比,称赞诸葛亮的文韬略与伊吕不相上下,他处理政事、军事、外交等国事胸有成竹,指挥作战从容调度,就连萧曹二人都显得有些逊色,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

诸葛亮27岁那年。刘备三次来到隆中,虚心地向他请教统一全国的大计。诸葛亮向三顾茅庐的刘备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从战略着眼制定了隆中决策,这就是著名的'《草庐对》。话虽只有三百多字,但有对魏、蜀、吴的力量估计,也有统一全国的方针、措施。他最后还肯定地说,只要按提出的决策行事,“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他的主张说得刘备钦佩备至。在刘备的卑词厚礼相邀之下,诸葛亮感于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览英雄,忠贤若渴”,便跟随了他出了山。从此,他们“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诸葛亮一刻也没有忘却自己的责任,为实现隆中决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故世人一致称誉他是“汉室栋柱”、“治世良材”。诸葛亮也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最终成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世人景仰,古隆中也因他而闻名于世!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古隆中风景区了,请大家随我一起到景区里参观。

大家请看,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石牌坊就是古隆中的第一个景点,它是在清朝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为湖北提督陈文炳负责修建,现为我们古隆中风景区的标志。石牌坊高约六米,长约十米,在正面大门上刻的是“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石柱上雕刻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诸葛亮业济两朝的赤胆忠心,两边小门上雕刻着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此联是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表明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虽过着平淡的生活,却胸怀远大的志向,这也成了诸葛亮一生中的治世明言。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石牌坊的背面,上方有五个大字“三代下一人”,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句名言,当时人们认为上三代人心贤良,下三代人心不古,但是诸葛亮虽然出生和生长在下三代,其为人和修养,以及才能均能够与上三代的贤良相比,所以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最高尚、最伟大的人,没有其他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两边柱子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伯和仲在中国古代是指老大和老二的意思,伊吕是指辅汤灭戟(夏)的伊尹,助武王伐纣(商)的吕尚,萧曹是指辅佐刘邦起义,功勋显赫的酇(zan)候的萧何,以及西汉大臣,屡立战功,被封为平阳侯的曹参,这句诗把诸葛亮和古代的其他一些贤人做了对比,称赞诸葛亮的文韬略与伊吕不相上下,他处理政事、军事、外交等国事胸有成竹,指挥作战从容调度,就连萧曹二人都显得有些逊色,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

小虹桥过了石牌坊,穿行躬耕田,就到小虹桥了。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经常看到小虹桥,但是为木桥,而现在我们看到的石板汉白玉的石板小虹桥是1984年重新修建的,清代王铽在《隆中十咏》中,写到小桥说:“有人睹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桥上行。”这座小桥还有一段趣史。

据说,刘备二顾茅庐时,在桥旁遇见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当时正处于大雪过后,黄老先生正骑着小毛驴从女婿家出来,口中吟诗道:“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瘦……,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刘备一看此人衣着狐裘,谈吐不凡,心中早就久仰诸葛亮的文采,误以为诸葛亮,大喜过旺,慌忙参拜,闹了一场误会。从此,小虹桥也和隆中一样著名于世了。

桥为石拱,青石板面。桥下流水清澈,淙淙有声。当你漫步桥上,独自徘徊,难得让人不思索刘备那种“求才若渴”的精神。

襄阳导游词9

文化遗产

截至20xx年底,襄阳市共有6个项目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个项目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有1人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被省文化厅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保康县的民间文学《黑暗传》,保康、南漳县的民间音乐《沮水巫音》,南漳县的民间音乐《薅草锣鼓》,老河口市的民间音乐《老河口丝弦》,宜城市的民间舞蹈《赶象》,南漳县的民间舞蹈《端公舞》,宜城市的传统戏剧《襄阳花鼓戏》,宜城市的曲艺《宜城兰花筒》,老河口市的民间美术《老河口木版年画》。南漳县传统舞蹈(民间舞蹈)高跷花鼓、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南漳阴锣鼓,谷城县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南河套曲、石花奎面制作技艺、襄阳区酱菜制作技艺(襄阳大头菜腌制技艺)。

荆楚文化

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留下了穿天节、端公舞、牵钩戏、锁呐巫音、苞茅缩酒等楚风遗俗,留下了西周邓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枣阳九连墩等楚文化遗址。

三国文化

上承汉末,下启魏晋,在近百年群雄争战、风云际会的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谋划《隆中对》,襄阳成为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源头;以羊祜镇守襄阳、杜预上表灭吴方略为标志,襄阳成为晋灭吴、完成统一大业的策源地。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刘表领荆州牧(公元190—209年),“爱民养士,从容自保”,把襄阳治理得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成为乱世中一片安宁的“绿洲”,数以千计的士人纷纷来到襄阳,诸葛亮、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徐庶、崔州平等一批谋略精英,经学家宋忠、文学家王粲、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等一批杰出人物汇聚襄阳。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著《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等,对中国史学发展影响深远。

东晋高僧释道安在襄阳长达15年之久,研究佛学,讲经弘法,统一佛教姓释,确立僧律戒规,首创中国僧制,编撰中国第一部佛经目录,奠定了印传佛教中国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儒释道格局的形成乃至整个汉传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使襄阳一度成为全国的佛教传播中心。襄阳是“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三国文化遗产丰富,《三国志》86卷中有18卷写到襄阳,《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故事发生在襄阳,现存有50余处三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司马荐贤、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发生在襄阳的三国故事。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品格。

汉水文化

古有“江河淮汉”之说,汉水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襄阳踞汉水中游,东西交汇、南北贯通,“汉晋以来,代为重镇”,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襄阳成为历史上的区域性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成为汉水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和代表性的区域。主要体现在商业文明历史悠久。汉水是中国古代内河最便捷、最畅达、最繁忙的“黄金水道”。襄阳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水陆码头,商业文明延绵20xx多年。汉代襄阳“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坻,下接江湖,导财运货,懋迁有无”;唐代襄阳“往来行舟,夹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明清时期的襄阳“商贾连樯,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建有20多个商业会馆、30多个码头,商业辐射到黄河上下、长江南北。

诗赋文化

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楚辞》均发源和交汇于汉水流域,《诗经·汉广》描写的汉水女神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影响最深远的江河女神形象。历经千百年流传,汉水女神形象成了千万汉水女儿美丽、善良、聪慧、高贵的象征,寄托了汉水流域人民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美的追求、善的推崇和情的向往。襄阳人宋玉和王逸是《楚辞》的主要作者,宋玉推动了楚辞向楚赋的转变,王逸编撰了《楚辞章句》。

书画文化

襄阳是“中国书法名城”,历史上代表性人物有三国时期的梁鹄、邯郸淳,隋唐时期的丁道护、杜审言,北宋时期的米芾、米友仁、张友正等。米芾世称“米襄阳”,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他的画以“米点山水”著称于世,他的《研山铭》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习书临摹的法帖。

古城文化

襄阳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是一个大型军事渡口,自建城就打上了军事文化的烙印。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襄阳。其中,元宋大战旷日持久,长达六年,使“铁打襄阳”之称名噪海内外。“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兵家必争之地,天下之腰膂”,描述了襄阳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

红色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襄阳诞生了鄂西北第一个党组织、第一支正规红军武装,中国早期革命家萧楚女两次到襄阳传播革命火种,贺龙带领红三军转战鄂西北、中原突围鏖战襄阳、“五路大捷”之一的襄樊战役等,在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襄阳大地涌现了程克绳、谢远定、黄火青、吴德峰、胡绳等一批老一辈革命家、理论家,涌现了张光年、陈荒煤、梁斌、蓝光等一批文学艺术家。抗日战争时期,襄阳成立了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李公朴、老舍、姚雪垠、臧克家、李可染等一批爱国文人志士来到襄阳工作,给襄阳的文化艺术带来新的繁荣。

方言节庆

襄阳方言准确来说是指其所属各县市方言的总和,语言学分类属于官话中的西南官话鄂北片,除入派阳平之外,音调与成渝片差别较大,又类于中原官话。西南边受秦巴方言的影响,语言“清轻略带秦”,东北边语言浊得近豫音。从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来看,襄阳话与普通话均有差异,而以语音差异较大。

由于1960至197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襄阳主城区及下属县市迁入大量使用吴语与东北官话的人口,今日市区仍然存在吴语与东北官话的方言岛,同时也造成了北部城区,以及原三线建设单位附近地区大部分居民普通话语音十分标准但不能使用本地方言进行交流的情况。

襄阳本地流行的节日和习俗:火把文化节、拔河节、穿天节、诸葛亮文化节等。

影视作品

电影《襄阳》取材青年诸葛亮隐居襄阳10年的史实,由诸葛亮与黄月英的爱情起始,转而描述卧龙凤雏“双雄会”友情,再整体再现才俊云集的襄阳文化圈,展示风云际会的建安乱世,揭示千锤百炼方成才的东方价值观。

电影创意当时定名《诸葛亮与黄月英》。剧本创作完成后,电影更名为《襄阳·卧龙出山》。

诸葛亮文化节

“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又称“诸葛亮文化节”,是襄阳为纪念古代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举办的一项节日文化活动,是“文化襄阳”中重要组成部分,形式灵活多样。

大学生电影节

中国襄阳大学生电影节创立于20xx年,是由中共襄阳市委、襄阳市人民政府、湖北文理学院主办,天一兄弟传媒、中共湖北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襄阳广播电视台联合承办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0: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