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 |
范文 |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征文要求篇段合乎格式,字数合乎规定。那要怎么写好征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1在鲁西北那片广袤的平原上,有一个叫“三图李”的小小村庄。我在那儿度过了欢乐的童年时光。尤其是儿时过年的记忆,曼妙了四季轮回的风景。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幼年时那快乐的童谣,在阳光里穿梭着,至今犹在耳畔萦绕…… 一进腊月门儿,便有了一两声的“手摔炮儿”的炸响,于是,小村子里便热闹起来,年味儿也会愈发地浓重。 腊月初八,是母亲最忙碌的第一天,她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了,淘洗各种米、豆、红枣和花生米等,然后在大地锅里舀上多半锅水。等把水烧开了,便把淘洗好的混合米下到锅里。白色的泡泡儿托着各种颜色的粥料,上下翻滚着,煞是好看!香气氤氲里的母亲,那姣好的面容,更加白净俊美了!我常常趴在炕沿儿上,翘着头,看母亲熬制八宝粥。在我期盼的眼神里,八宝粥终于熬好了。母亲总是先让我给五保户陈奶奶送上一小盆儿,陈奶奶每次都笑呵呵地夸赞我的母亲:“孩子,你妈妈真是个善心的大美人儿啊!”回到家之后,母亲早已给我们姐弟几人盛上了满满一大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热气腾腾的八宝粥,笑语盈盈,其乐融融,那香糯清甜的味道,在我心里无人能及! 腊月,是奶奶剪窗花儿最忙活的时候。母亲常常用童谣来形容奶奶剪的窗花儿“剪只鸡,剪只鸭,剪只喜鹊叫喳喳。”奶奶剪的窗花儿,十里八乡都有名气,外村人家办喜事,还有不少慕名前来让她剪窗花儿的呢!因此,我们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儿,都爱往我家跑,来跟奶奶学习剪窗花儿,奶奶当然是有求必应。于是,小小村庄的窗户棂上,贴出的窗花儿,几乎都是奶奶打样儿设计并亲自裁剪出来的。奶奶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念和向往,都绕成了指尖儿的绚烂,她剪出的那些活灵活现的小生命,陪奶奶度过了岁月里的安暖时光!年幼的我,最喜欢干的活儿,就是帮奶奶打扫碎纸屑,那些大红的纸屑,被调皮的我,任性地安放在院子里的大雪堆上,像极了朵朵红梅傲放于寒雪之中…… 腊月,也是老爸最忙活的日子。毫不夸张地说,全村过年和孩子们结婚时所用到的对联儿,老爸全部承包了。要过年了,乡亲们早早地在集市上买来了大红纸,老爸逐一在红纸的一角写上名字,然后抽空就写上几幅春联。老爸写春联时,我绝对是最好的小帮手。别看我当时才六七岁,却啥活儿都能干,帮老爸裁纸、叠格儿、研墨、晾字、涮笔……老爸写好之后,我就双手端起来,放在院子里。红红的春联,被我摊晒在冬日的暖阳里,柔和的光线亲吻着她,散发出缕缕醉人的墨香。那时,我家的院子里简直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壮观得很,我常常引以为傲!墨迹全干之后,我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按照老爸的吩咐,挨家挨户去送春联。乡亲们都亲昵地称呼我“送福小天使”,听了之后,那欢跃的心情无法比拟! 腊月的记忆里,还有飘香的炸绿豆丸子,一家人欢欢喜喜赶年集,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孩子们手提自制灯笼的嬉戏声…… 儿时过年的美好点滴,都已刺绣在记忆的帷幕上,岁月的风雨,无法让其褪色,且愈来愈清晰,愈来愈珍惜!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2蜡梅绽放,春节将至。 在年夜前几天,农家人家家都在忙着准备过新年。掸灰尘,做卫生,备过年物品,敬神祭祖。春节是幸福与团聚的日子,最热闹的场面是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饮团圆酒,菜肴丰盛,昭示着团团圆圆。 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农村有摆年夜饭的习俗,大都安排在除夕那天。祭先祖、敬天地、辞旧岁、迎新春、讨口彩、图吉利,期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春节期间,孩子们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收到“压岁钱”。“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是压惊、辟邪、保佑平安。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平平安安度过一岁,长辈祝愿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 一年的最后一天,称大年夜,这是全家团圆欢庆的日子,不管家人出门在外多远,都要尽可能赶在春节前回家团聚,以享团圆之乐。 农历腊月二十至除夕,农家人有陆续拜年夜饭的风俗,两只八仙桌对拼,先点蜡烛供香,再以平常的食材,摆上圆头塌饼、糕点水果,端上热菜,斟酒三巡,行礼磕头,焚化“元宝”,以示孝敬先祖,告慰家人的心灵。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饮团圆酒,菜肴尽量丰盛,不能吃成光盘,预示年年有余。 吃年夜饭、看春晚、放爆竹烟花,已成了不少家庭除夕的“守岁三部曲”。而除夕的年夜饭是最重要的团圆饭,就连菜名都要讨口彩图吉利。冷菜热菜各6道,可谓“六六大顺”;热菜的总数是九,图个“长长久久”。至于具体菜色,每年都有几个老花样,上了点年纪的一看就看出了门道:一清二白的芹菜干丝,谐音“勤劳干事”,寓意做人要勤奋清白;金灿灿的蛋饺称“金元宝”,腊腊黄的蛋肠(蛋皮肉卷)称“黄金条”,墨墨绿的塔菜叫“元宝菜”,自然是讨“招财进宝”的好口彩;百叶包肉卷叫“如意卷”,黄豆芽叫“如意菜”,寓意吉祥如意;素什锦,寓意十全十美。年夜饭中一定会有一条鱼,表示“年年有余”,而整条鱼只是摆摆样子,没有人下筷,因为这是“吃剩有余”的意思。甜腻腻亮晶晶闪着猪油的八宝饭本身名字就讨喜,农家人还把南瓜饼谓之“万年糕”,寓意“年年高”。 丰盛的年夜饭,少不了咸鸡、咸鸭、咸肉、腊香肠,还有酥软的红烧肉和肥而不腻的走油肉,寓意过上富足的好日子;点心有细腻的芝麻汤圆,或菜肉圆子,或水果甜羹,寓意阖家团团圆圆,甜甜蜜蜜;脆薄的三鲜春卷或油炸龙虾片,寓意平平顺顺,和和美美。如有小孩不小心汤水打翻,边上就有人应声“有财有水”;如有人大醉呕吐,周围人会笑着说“放花筒哉,大吉大利”。 饭后搞娱乐,备鞭炮,守岁迎春,半夜不息。待到子夜(年初一凌晨),放鞭炮,热闹非凡。 春节是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农历首岁,俗称“年初一”。“年三十”半夜子时一到就燃放炮竹,年初一早起,祭祀天地,行拜年礼,男女老少穿新衣新鞋,戴新帽子,凡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小辈“压岁钱”,邻里朋友相见,互祝“恭喜发财”,尽讲吉利话。 农历正月初五,是“接财神”日,为祈祝新的一年财源茂盛,生意兴隆,燃放鞭炮,上香叩拜,祈求财神保佑发财。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农家人俗称“正月半”。这一天家家户户做圆子,裹馄饨,先祭灶,再趁热慢慢地吃,到处挂红灯。童年时代“正月半”的元宵夜,好不热闹:妇女们敲团箕,幼童们玩兔子灯,小伙子们“调火龙”,小孩们炭茅柴,姑娘们闹“扛三姑娘”……精彩纷呈的活动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正月半”那天,家家户户忙着做圆子,象征合家团圆、美满幸福;还要裹馄饨,谓之“收心馄饨”,意为过了“正月半”,新年才算真正结束了。人们敬畏先祖列宗,第一锅的第一碗圆子,必是先敬香,祭灶君。 夜幕降临,大家端起热气腾腾的圆子,与左邻右舍走动。吃过圆子,妇女们拿起做圆子的团箕去屋外敲打,期盼家宅平安,祈祷禽畜兴旺。也有人去倒垃圾的地方,扎把稻草,燃一把火,寓意烧掉一年的晦气,开始新的一年。 幼童们蹦蹦跳跳,拿着兔子灯到场头,在月光下玩耍取乐,比谁的兔子灯更逼真漂亮。小伙子们精神抖擞,举起早已准备好的“招财把”,这是一根长长的稻草杆,外面围满了稻草,里面是晒干的芦苇,点燃“招财把”,沿着田埂奔走,上下左右不断挥舞火把,谓之“调火龙”,喊些“招财招财,大家发财”之类的好口彩,憧憬未来一年,全家人福星高照,鸿运亨通。孩子们跟着大人,也在路边、河边、坟山上炭(烧)茅柴(枯草),学着大人样边烧边呐喊,调皮的还会喊出:“别家田里长黄草,自家田里出元宝!”野外传来一片呐喊声,墨色的天空时不时蹿起美丽而寂寥的烟火。炭茅柴把草根下的害虫也烧死了,当新草萌芽时,长势齐整,饲养牛羊的农户,割草也省劲得多了。 过了元宵节,新年的帷幕也就落下了,繁忙的春耕生产又开始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3在众多节日里,让我最念念不忘的,就属春节了。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当我一想到那火红的鞭炮带来的暖暖春意,就让我兴奋不已。 20xx年2月12日,春节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来到了,从这一天的零点开始,守岁的人都放起了鞭炮,“噼哩啪啦,噼哩啪啦”,把睡梦中的我都吵醒了。 早晨7点,我穿好新衣服,便跑来楼下,吃完早饭,奶奶把一个红包塞在我的怀里,我连忙说:“谢谢奶奶。”这时,姑姑一家来给我们拜年了,奶奶拿了个红包送给了姐姐,姑姑也送了个大红包给我。我道了谢,就和姐姐玩去了。 过了一会儿,舅舅一家子也来了,表妹看见桌上的糖果,一下子扑了上去。巧克力、棒棒糖、水果糖、奶糖,应有尽有,馋得表妹口水直流。中午时,我像饿狼似的扑向餐桌,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下午,我和表妹牵着小狗玩了起来。我去上了个厕所,突然听到表妹在喊我,我急急忙忙跑了出去,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告诉我,小狗正追着鸡在别人家的菜地里到处乱跑呢!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爸爸喊我们洗洗手,要吃晚饭了。洗完手,我向餐桌跑去。哇!“糖醋排骨、糖醋桂鱼、素三鲜、小笼包、八宝甜饭……”五花八门,我赶紧拿起筷子,把菜往碗里夹。 “噼哩啪啦”,“嘭……”鞭炮声又响了,春节真有趣!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4新年的钟声渐渐远去,新的一年正向我们走来。回忆新年发生的“快乐”的事,那笑声似乎又在耳边回荡…… 新年“快乐”之春联“混搭” 贴春联是春节的一大习俗,这喜气洋洋的事却被我贴的“快乐非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听我慢慢道来。 大年二十九早上,爷爷将他的“呕心沥血”之作——十几副春联联交到我的手上,对我说:“孩子,你也大了,贴春联的任务就交给你吧,希望你也能沾到一些福气……”拿着爷爷心血的结晶,我不禁激动万分,小时候就渴望贴春联,但大人们总说我年龄太小,想不到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接过奶奶熬的浆糊,飞奔出门,生怕爷爷反悔。 往年看大人们贴春联,不过是一抹,一贴,再一按,没想到自己贴起来却这么麻烦。由于我海拔不够,加之老家门又高,我必须踮起脚,伸长了胳膊才勉强够着门框顶。虽然累,但我依然高兴,每帖完一张都要仔细的校正好久,生怕贴歪了。忙碌了进半个小时,所有的春联终于贴好了。 此时,老爸走出来,仔细打量着新贴的对联,高兴的说道:“不错不错,贴的很端正嘛!”“那当然,我费了不少劲呢!”我有些得意。“满园春光管不住,——少年莫笑白头老?”爸爸的表情顿时晴转阴,大叫道:“坏了,你贴错了,这根本不是一幅!”我也下了一跳,跑到另一幅对联前:“开门喜迎春光,——人和家祥是福?完了,这根本不是一对!” 爸爸不禁怒火中烧,嚷道:“你贴的时候就不看看是不是一对啊?春联能乱配吗?”“我只想着别贴歪了……”我还觉着委屈“这咋办啊?”“赶快揭下来!”我赶忙扑到门前,但为时已晚,奶奶熬的浆糊以牢牢的把春联粘在了门上,揭下来时,十几幅春联已经残缺不全。 当全家知道这个“噩耗”时,爷爷高呼:“救心丸……”奶奶大叫:“扣你压岁钱!”爸爸恶狠狠的威胁:“过了年再找你算账!”我低声道:“下回打死我也不贴春联了。” 新年“快乐”之妙语 在我们家乡,有一种习俗叫“迎家堂”,过年时,每家都要在八仙桌上摆放供品,在堂屋中央挂上家谱,然后到村后的山脚下把如土多年的长辈“请回”家来过年。 三十傍晚,奶奶对我说:“到村后山脚下去请你的老爷爷老奶奶回来过年吧,我腿脚不太灵便,你自己去吧!”“有必要吗?”我轻声嘟囔。“心诚则灵,心诚则灵!”奶奶一脸严肃。我也不再多说什么,点了三炷香,跑到村后山脚下,做了个拘,冲着空气说道“老爷爷老奶奶,请您俩回家过年啦,Let'sgo!”说完,觉得十分滑稽,哈哈大笑着跑回家去了。 晚上,大家正津津有味的吃着年夜饭,六岁的弟弟哭闹着非要吃八仙桌上的供品。奶奶仍是一脸严肃,说道:“那是给你老爷爷老奶奶享用的——他年纪小,不懂事,您老人家不要见怪啊!”那神情,仿佛我老爷爷老奶奶就坐在他眼前似的。 这时,我突然冒出一句:“他俩可能没来,我来时跑的太快,他俩腿脚不好,可能没跟上。再说,他俩不明白“Let'go”是嘛意思,说不定现在还在山脚下等着呢!”顿时,大家喷饭大笑,我奶奶笑得最起劲,刚才她还一口一个“心诚则灵”,现在却反过来笑我,唉,真没办法!” 回忆新年的趣事,仿佛我又回道了那欢乐的气氛中,体会着当时的尴尬,欢笑,愉悦……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小孩子最最盼望的日子,俗话说得好:“大人望种田啊,小孩望过年啊。”过年最主要的是能吃饺子、放鞭炮、还有更实惠的就是可以得到压岁钱了。 今年过年我就学习包饺子了,我跟着妈妈到了姑妈家。妈妈首先走进厨房兴致勃勃的帮姑妈包饺子,我闲着没事干也来到厨房学着包起了饺子。我看见妈妈把包x摊开放上瘦肉料然后卷起皮子,做成了一个弯弯的大饺子,我也学着她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是我包了一个歪歪扭扭的饺子。妈妈悄悄的在我的饺子里放了一枚硬币,我也乘着妈妈不注意也在她的饺子里放了硬币。不一会我们就在说说笑笑中将饺子包完了。过了一会我听见姑妈叫着:“吃饺子了”。我的姐姐妹妹们都等不及的跑过来。妈妈笑着说:“今天我要尝尝我儿子的饺子”。我也高声叫起来:“我也要尝尝我自己的饺子”。妈妈“笑里x”地笑起来了。我也x地笑着。妈妈一口咬下去,我两眼看着妈妈也一口咬下去,“哎呀”。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我的饺子里怎么也有硬币啊?”这时可把大家都给乐坏了。 到了晚上,姑妈说:“给压岁钱了哦”我一听,第一个冲了上去。姑妈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个x,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个纸条。我看了一看,条子上面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哎!”还是二爹豪爽地给了我们一个大x,我打开看了看,“啊!一千元!”可把我乐坏了。我一蹦三尺高。妹妹们最淘气了,她们三个可在我家里是出了名的“淘气三剑客”啊!她们对我说:“哥哥我们也送给你一个x”,我想今天她们给我送x,可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啊!这里面肯定有鬼,于是我想了想就把x对着她们一打开,突然一只只虫子向她们面前跳过去。她们吓得落荒而逃了,我在后边哈哈大笑。 你们看,这个春节够有趣味的吧!放鞭炮、猜谜语等等活动都是在我们家里开展的,房间里一直充满着欢声笑语。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5提起年,一种失落感便会油然而生,年已离我远去了,或许真的一去不返了!现在的我只能从记忆中寻找真正的年。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年愈近,我的心情便愈激动,通常会激动的吃不香,玩不好,睡不稳。激动的心只是盼望,盼望年早一点到来。 年快到了,纷纷兆丰年的瑞雪也停止了,太阳暖暖地照着,人家院里火炉上的紫烟袅袅上升;喜鹊在最高的枝头上喳喳地报着喜讯;大人们都忙碌着置办年货,古朴的小村庄处处都弥漫着洋洋的喜气。 最快乐的还是我和小伙伴们了。挨家挨户地蹿门,比谁家的鞭炮多,看谁的新衣服漂亮,瞧谁家的年画好看。小伙伴们不时放响鞭炮,村庄中炮声不绝,令人有说不出的快乐! 最令人激动的还数除夕晚上了。村里焰火礼花五彩缤纷,鞭炮声声唱响不绝。熬年的人们也都出来凑热闹来了,他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来来往往说笑不停。那天晚上,我只有一个愿望:趁天亮前,放响第一串鞭炮迎接新年!那也是我小时候唯一不眠的一个夜晚。 远处一声鞭炮声响起,我便再也按捺不住自己了,不顾母亲的一再阻拦,即刻起床。穿好新衣服放完自家的鞭炮后,便开始捡哑炮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6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这一年春节,我过的特别好,知道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二月十一日早晨,我们一家人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妈妈在大门上和客厅的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的眼帘的春联是“财连享通步步高,日子红火腾腾起。横批是迎春接福”。表示家庭生活步步高。我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墙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福’字应该倒着贴,就是‘福’到的.谐音,也就是福光临我们家里了。春节倒贴福有喜庆、财(才)气、吉祥的意思了,”我一听她说,马上把“福”字给倒贴了。 爸爸也没闲着,他挂起了许许多多的小马。我想:“这小马贺春联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的中华民族一点一滴的努力前进吗? 晚上七点左右,该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我们的小厨房里飘散着阵阵香气,使我等不及吃年夜饭了。终于,年夜饭摆在了我们的桌子上,使人看了口水直流三千尺。桌子的正中间放了一条鲤鱼。这表示吃了它就年年有余了。我们三个人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感觉非常幸福。 过了一小时,年夜饭终于吃完了。我们三个准时打开了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也把很多好吃的零食一起拿到了床上。一起其乐融融的吃着“二次年夜饭”吃着吃着,我呆了,电视上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我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我开怀大笑…… 今年的春节过得真好,我希望明年更加好。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7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中,家家户户的人都团聚在一起,欢度节日。 每年的春节都是我最开心的节日,在那几天中,我可以尽情的和我的朋友们玩耍,不受任何人和事的约束。 去年的春节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段令我至今难以忘怀的历史。 去年的春节,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哥哥度过的,也正因如此,我的体重倒是降下来了不少,第二年开春一去学校,同学们看着我都十分惊奇,都快认不出我了。 在哥哥家,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吃完饭后跑去上山,第一可以锻炼身体,第二还可以呼吸山上的新鲜空气。天天早上,哥哥在前面跑,我跟在后边慢跑,一路跑到山下,我早已是气喘吁吁,可是哥哥还是气不喘心不跳,一看就是锻炼的结果。 我们还会在一起放烟火,看烟火。那年的雪下得很大,我和哥哥一起下到楼下,拿着买好的小鞭炮,插在雪堆里,点上后远远地跑开,看着鞭炮在雪中炸裂,炸出一个个飘飞的雪花,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奇妙感觉。 春节还会和家人一起度过,在年三十儿的晚上,和家人一起围着饭桌,吃着热腾腾的年夜饭,实在是一种幸福。大家围坐在沙发上,欣赏着春节晚会一个个美妙绝伦的精彩表演,体会着新年的喜悦心情。 春节,真是一个开心热闹的节日!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8过年,是中国人的春节,作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是最热闹的节日。每至年关,东南西北的人们都要卸下一身的风尘回家过年,相聚一场繁华的味觉盛宴。收红包、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早已成为儿时最深刻的记忆,深深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辞旧迎新、团团圆圆是中国人始终信奉的幸福标准。小年一过就开始各种忙活,大扫除、购年货、煎炸蒸煮,尽管习俗千差万别,却承载着共同的希冀。那些烙印在心中的味道历久弥新,那些藏在“年”里的故事也代代相传。 我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成员,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中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泛,影响最深远,人数最多的民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客家本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经豫、鄂、皖等辗转南迁,渐次定居在赣、闽、粤三角地带,后来更远播于海外。赣、闽、粤三角地带是客家的大本营,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处在大本营的最前端,中原汉人南迁进入现在的客家区,最早就是定居在宁都一带。因此,宁都便成了客家祖地。肖田吴村地处宁都最北端,是赣南的“北极点”,也是客家祖地。这便是生我养我的故土。 肖田乡吴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北面,距县城75公里,东邻南丰、广昌县,南邻洛口,西接东韶乡,北连宜黄、乐安县,系四县交界处。这里是赣江源发源地,一条小溪过梅江,贡江直接汇入赣江。这里群山绵绵,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这里民风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居,是江西省食用菌生产基地。 因为家乡偏僻、落后,我们三兄弟毕业后一直在深圳打拼。将近20年了,每年春节放假后,便从深圳出发,乘火车或汽车回宁都。近10年因宁定高速开通,三兄弟都各自购买了小汽车,年年挤入春运的大潮中。 回到老家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打扫卫生。房前房后,楼上楼下,通通都打扫一遍,全家动手,不分男女老小。往往需要一天或两天时间完成。 第二件事便是做肉丸。宁都县是个客家迁徙之地,逃避中原战乱、饱受迁徙之苦的宁都客家人,期盼着太平盛世,渴望举家团圆,永享安乐宁和,特地制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带有浓厚喜庆色彩的风味美食,那就是团团圆圆的客家肉丸。宁都肉丸中的猪肉丸和鱼肉丸是宁都客家过年或办喜事必做的一道菜,意指团团圆圆、美满幸福。剔除鱼骨,留下鱼肉,按比例加上红薯粉,然后煮好鱼肉丸子供过年使用。 第三件大事便是准备年货。杀鸡杀鸭,备好白酒,自酿“客家娘酒”。糖果花生瓜子及各种小吃,鞭炮、对联、红包、小孩子新衣服等等,小年农历二十三便祭祖膜拜,农历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沐浴更衣。客家娘酒又是客家一绝,据《嘉应州志》记载,早在宋代以前就有“老酒仍烦为开瓮”的诗句。客家人用糯米放入蒸笼蒸成饭加入酒饼和红菊发泡来酿酒,称这种酒为“扒酒”,因这种酿酒呈暗黄色,被称为“客家黄酒”或“客家娘酒”。 第四件大事便是过年。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祭祖过年。对联、红包、鞭炮则是大放异彩,有的村落晚上还放鸟枪、火炮之类的,镇压各方妖魔。年夜饭,是春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所有的恩怨在这一刻化解,所有的祝福与希望在这一刻升起。 第五件事便是初一开门大吉。当新年的钟声响起,农村每家每户便祭祖祷告,放鞭炮祝贺来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更上一层楼。早上8点祭完灶神,便吃汤圆,全家都要吃的,并且这天不能讲粗话脏话,更不能打架吵嘴等等。过了年初三,老家开始在庙宇唱大戏,我们这边叫赣南采茶戏,本土味浓烈。各家各户的亲朋好友便来拜年,并且来看戏,主要是团聚交流,增强相互间的感情。宁都采茶戏是江西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宁都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客家先民孕育着客家艺术,客家采茶戏吸民间艺术之养料,采中原及其他剧种之所长,经长期交流和相互影响,逐步从三角班演变到半班、半整杂乃至行当齐全,剧目、音乐丰富的大班,现已列入全国320多个独立的地方剧种之一,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百节年为首”,与全国多数地方一样,客家人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过完初三,大家便可各奔前程,又为工作和事业忙碌了,等到元宵节再次相聚,共享开心幸福一刻。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9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也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甚至连空气中也弥漫着喜庆的气息。春节还使思乡的念头变得更为强烈,把团圆的期盼变成现实,拉近了亲友之间的情感距离。 除夕这一天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极为重要。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人们就开始守岁了最值得我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服,放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收到大人们的压岁钱,也就是我们口头说的红包。 还有一项过年必不可少的节目,那就是放烟花了。做为男孩子,不太喜欢“啪”的一声的烟花,而喜欢五颜六色的烟花。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一起放一个外形类似“火箭炮”的烟花。我虽然很喜欢放烟花,但是遇到这种烟火,还真得有些束手无策。 我有些紧张,心想:“这种烟花放起来会不会有些危险?”我又想起妈妈的警告:放大的烟花更危险!这让我有些害怕,但又想到自己是男子汉大丈夫,那还是冒个险吧。我点上了火柴,小心翼翼地靠近导火线,迅速点燃,然后快速抛开。“砰,砰,砰……”随着一声声炮响,烟花也一个个飞向天空。噼里啪啦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仿佛一个个有生命的精灵在自由翱翔。我看得异常入迷,十分开心。 我喜欢过年,它给我带来快乐的记忆。希望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大吉,身体健康!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10今年春节我最开心的事是放鞭炮,漂亮的礼花冲向天空,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色彩,美丽极了。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早上我们家很早就起来了。吃完饭,我们就开始干活,贴对联、擦玻璃、收拾屋子就等夜晚的到来。 晚上到了,爸爸、妈妈、姥姥、姥爷打麻将,我在一边看联欢晚会,不一会儿他们打完麻将了,我说:“妈妈我困了想睡觉。”妈妈说:“别睡了,一会儿就开始放鞭炮,你起来就得冷了。”姥姥说:“让他睡一会儿吧到时候好有劲放鞭炮。”于是我就躺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等我起来正好是十二时,可是我有点冷,姥爷上小房把礼花、炮竹、鞭拿出来,找点火处。 然后我们就开始在大门外放,突然,一声爆竹揭开新春佳节又一个黎明的序幕。随着这一声脆响,霹里啪啦,震耳欲聋,房屋仿佛也震动起来。放炮竹就更热闹了,你听吧,这边噼噼、那边啪啪;远处砰砰,进出叭叭;天上哧哧,地上咔咔;动听极了。五彩缤纷的礼花,有点像钢花飞溅、有的似麦浪滚滚、有的好比金雨阵阵、有的仿佛银花朵朵、有的恰似红燕飞舞、有的宛如孔雀开屏。 这就是我春节里最开心的记忆。多么动听,多么美丽。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