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范文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理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星期天,王老师和李老师一起去青远超市购物。下面就请你们算算我们各用了多少钱。

出示(1)李老师买一双棉拖鞋9.8元和一瓶色拉油12元,共用去多少元?

(2) 王老师买2盒巧克力,

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师: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会列:①0.8+0.8+0.8 ②0.8×3,如果出现①,可以问“还可以怎样列?”,如果出现②,就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小练习,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由于小数乘以整数是整数乘法意义的下位知识,所以,教师先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发现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帮助学生体验乘法和加法意义的联系。

揭示课题并板书:小数乘整数。

二、组织探索计算方法

(一)师:你能把“0.8×3”的结果算出来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使用方法的情况。

组织交流: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①0.8+0.8+0.8=2.4元,

②0.8元=8角,8×3=24角=2.4元,

③0.8×3=2.4

④竖式,但对位不准确。

交流时,可让学生板演或指名说,教师板书。①②教师让学生简单说说理由,③④先让学生说说做法,教师进行正确指导并板书正确做法。

提问:这个竖式和以前的竖式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因数和积中都有小数。)

(二)接着出示(2)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钱?(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做在书上。)

师生说说用加法怎样算。(注意对位。)

组织交流乘法算法:你是怎样算的?

组织小组交流:你从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比较结果,比较对位,初步得出因数的小数有几位,积的小数也有几位。)

师: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去乘呢?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有关。

三、猜猜算算,归纳计算方法

出示4.76×12、2.8×53、25×0.103。

1、先让学生猜一猜每道题的积是几位数,再用计算器算一算,看猜想的是否正确。

2、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学生自主讨论。)

3、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要求学生说出主要意思。)

[设计意图]在初步体验的基础上通过猜想和验证,自主得出计算的方法,要比传统的做法效果好得多。

四、巩固运用,完成“练一练”

1、指导完成第1题。

要求先说一说每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如果有学生提出0.90末尾的0可以省略,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如果没有学生提出,教师直接引导。)

师小结化简问题。

2、指导完成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填一填。

全班交流并讨论:各题的积是多少?各有几位小数?你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各自的数学实际出发,通过语言交际总结方法,沟通了旧知与新知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五、进行课堂练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练习十一1~3题。

(教师重点分析2、3题。)

六、实践活动:争当超市大赢家

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当主持兼营业员,其他组员拿着10元钱到组长那儿买东西,看谁买的东西最接近10元,花的时间最少。(根据实际时间机动安排。)

七、全课总结。

1、学习了什么?

2、通过学习,你能说说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吗?

3、你认为怎样能准确的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版教科书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自主探索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说一说如果是你,想买哪种风筝?

学生自由回答。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xx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

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可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方法1:连加 。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

(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竖式笔算。)

3.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72 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① 学生独立思考。

②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 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④ 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怎样把乘数转化乘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⑤ 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乘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

(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实践应用

师:(出示主题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它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的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出课件)。

1.放飞第一个风筝。(点击第一个风筝)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 3.07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点击第二个风筝)出示: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

(2)解决问题: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点击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小节

通过本课学习,你想对我们大家说点什么?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增强估算能力,提高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探究算法。

师叙述:秋高气爽的假日是放风筝的好时机。广场上,天空中飘扬着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风筝。大家想放风筝吗?那我们先到风筝店看看去。(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口答燕子风筝的单价是4.5元和其它几种风筝的单价。

师:买3个燕子风筝要多少元?先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元

指名口答。(比12元多,比15少)

师:准确的总价是多少?

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收集不同的算法。

展示算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算法一:4.5+4.5+4.5=13.5(元)

算法二:4元×3=12(元)

5角×3=15(角)

12元+15角=13.5(元)

算法三:45×3=135(角)

135角=13.5元

算法四:4. 5× 3——1 3.5

重点引导学生辨析算法四,让学生明白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先按整数乘整数的方法算,所以算法四的写法才是正确的。

师:得数不点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师小结:计算整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整数的方法计算,最后点上小数点。

师:都知道了要在计算的最后点上小数点,那点小数点有什么窍门吗?

让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师: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现在你知道怎么计算小数乘整数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和步骤。

师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整数的方法计算,然后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小数的积的末尾有0的可以去掉。

二、当堂检测

课件出示检测题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计算时,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问题?

四、拓展思维

课件出示

五、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的法则:

① 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② 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小数乘法中的积的末尾的0可以去掉。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①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②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出示小明同学写的数学周记,让学生说一说都搜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整理好的数据图。

提问:冰红茶的总价怎么求?火腿肠的总价怎么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8×3=

说一说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板书: 0. 8 8个0.1× 3

2. 4 24个0.1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你感觉那种方法更方便一些呢?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2.35×3让同学们自己去解决,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指名板书。

6、观察并猜测:黑板上两题中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是不是所有的小数乘整数,情况都一样?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指名板书,集体交流、纠正。

五、课堂作业

1、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

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

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

3、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

六、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教材安排了例1,并且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尊重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根据经验计算小数乘整数,并且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来理解算理。通过课前了解学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会计算,因此,在教学例1时,我并不是直接引用教科书上的例题,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用数学周记的展现,也就是使用的是情景教学策略,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并且通过这个情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让学生自主的去搜集看到的小数的信息,吸引学生积极探索并理解计算方法。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学习的,它将为后面继续学习小数乘法的应用及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在本课中,学生要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情境引入,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接着让学生体验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单位转化来初步感知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在第2页,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来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为铺垫,也有了较好的数感,这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正迁移的作用。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正在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学生要抽象的用两次转化的思想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还处于薄弱阶段,所以不要求他们准确的用数学语言描述出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 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学会简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获得运用已学的知识解 决新计算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具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提出问题(预计1-2分钟)

1.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呢? 2.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说一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买3个3.5元的风筝多少元钱” 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

二、尝试练习,探究算理(预计23-25分钟)

(一)探究算理 1.估算范围

(1)估一估:3.5×3大约是多少?

(2)算一算:学生估算,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估算1:

3.5×3≈3×3=9 比9多

估算2: 3.5×3≈4×3=12 比12少

估得3.5×3的积的.范围大致在9和12之间

2.感知算理

(1)算一算:要想知道3.5×3精确值是多少,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巡视期间,师抽生板演 板演展评

(2)说一说:抽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3个3.5就表示3个3.5的和,这就是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小数的和的运算。

把小数拆分成整数 把3.5变成3元5角,先3元乘3,再5角乘3,最后把它加起来 。

利用竖式的计算方法,把元转化成角来计算,即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来做。

引导:第三种方法中把小数转化成整数,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小结:3.5转化成35,也就是小数点向又移动了一位,即扩大到原来的10倍,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积不变,就要缩小到原来的1/10,所以结果就是10.5

3.明确算理

(1)想一想:现在老师手上只有一根4.6米长的线,老师放风筝需要5段这样长的线,你知道老师需要线的长度是多少米吗?先自己独立思考,如果无从下手的同学,可以向老师要准备题,,如果还是有困难,可以自学课本,也可以向同学老师请教。

(2)算一算: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巡视期间,师抽生板演 板演展评

引导:你是怎么想的呢?

(3)说一说:抽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预设:

4.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X5X5缩小到原来的1/10 2 3 0 引导:横式上的积为什么是23呢?

小结:根据小数的性质,积的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二)概括算法

(1)观察:观察上面竖式,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2)想一想:小数乘整数应怎么计算?

(3)说一说:请同桌互相说说你的发现和计算方法。

小结: 1.看:把小数乘整数看做整数乘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2.数:数因数有几位小数

3.点: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把“0”去掉

三、拓展应用,巩固新知(预计13-15分钟)

(一)基本技能练习

1.计算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用竖式计算

12.4×7 12.04×5 12.25×8 10.25×8 3.森林医生

1.7处方 1.6 处方 × 5 × 5 8.5 8.0 (二)计算方法应用

(1)下图是一块长方形菜地。如果宽扩大到原来的1.6倍,则菜地的面积会增加多少平方米? 12米

(2)要下雨了,小丽看见远处的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丽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

(三)思维发展练习

四、课堂总结,深化新知(预计3-4分钟)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转化的思想 五、当堂检测,知识落实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2.计算下面各题

2 .60.4 70.9 5 10.4

X 5X 1 5X4 X 9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整数》第一课时,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2、经历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建立模型和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3、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用具:课件PPT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听说四年级的同学们很聪明,老师今天考考你们:

1元=角3元=角10角=元102角=元

一、创设问题情境

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连小学四年级的小明、小军、小刚也受到了影响,他们踢起了足球,即使在这么高温的天气里也是乐此不疲。这不,口渴了,他们三人到商店里买水喝。假如他们3人买同样的饮料。

1、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1:买3瓶娃哈哈矿泉水要多少钱?

预设2:买3瓶冰绿茶要多少钱?

2、你能解决吗?1、1×3=3元2、3.5×3=?

3、他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哪道是我们学过了的,哪道还没有学过?

3.5×3和我们以前学的1×3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探究3.5×3的计算方法

1)、估算4×33×3

2)、小组合作尝试计算

3)、汇报交流

方法一、加法3.5+3.5+3.5=10.5元

方法二、转换单位3.5元=35角35×3=105角=10.5元

方法三、竖式计算(略)重点探究竖式计算

三、练习闯关我最行

1、尝试练习

1)0.72×5

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末尾有0)

2、对比练习

做书上做一做第一题、第二题

思考: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何不同?

3、总结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再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积的末尾有0要去掉。

4、勇争先夺红旗

2.5×42.4×33.5×23.3×512.5×8

5、极限挑战竞风流

用1、2、3、4、5这5个数字和一个小数点组成一个小数乘一位整数(123.4×5)。能写几个算式就写几个算式,并算出积。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五、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今天学习的知识,看看能派上什么用场?

六、爱数学吧!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科学王冠上那颗最璀璨的明珠!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推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20角=( )元,123角=( )元

2、2.14与3一共有( )位小数

2.5与1.4一共有( )位小数

3、11+11+11+11+11+11=( )×( )

二、探究新知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1、依托现实情境,初步感悟

出示例1情景图,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选择买3个3.5元的风筝要多少钱

进行讨论

列式

(1)独立思考,汇报交流

可能会有下列方法:

方法1:连加3.5+3.5+3.5=

方法2:3.5×3=

(2)引导学生比较3.5+3.5 +3.5与3.5×3的联系

3.5×3的3表示什么

买100个风筝你会用加法吗?为什么?

(3)感受相同加数可以改用乘法更简便

0.9+0.9+0.9+0.9=( )×( )

0.72+0.72+0.72+0.72+0.72=( )×( )

100个9.3相加列式: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全班齐读)

(四)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1、计算结果

3.5+3.5+3.5=

3.5×3=

2、比较

3.5元○35角

3.5×3与35×3

10.5元与105角

计算时方法一样,10.5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之和相同

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化成以角或分做单位的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依托现实情境,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用不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然后通过对方法4的着重讨论,在培养学生估算、计算能力的同时,感悟小数成整数还可以先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初步感悟算理和计算方法)

根据所得结论,进一步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的计算方法。

3、出示0.72×5

(1)现在0.72不再表示钱数,没有了具体的单位,你还能计算出它的得数吗?

(2)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

(3)汇报演示。

板演计算过程,呈现思考过程

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乘积又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转化?将思考过程板演化。(通过交流和板演,在引导学生描述转化过程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指出积末尾的0一般的处理方法。

4、小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积的小数末尾有0时,要先点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三、练习拓展

1、口算

5×7= 24×3=

5×0.7= 2.4×3=

2、列竖式计算

6.7×2= 0.82×50=

3.9×17=

四、课堂小结

交流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师结合板书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3.5+3.5+3.5=10.5

0.72×5=3.6

3.5×3=10.5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续页)

一、复习导入

竖式计算:2.05×6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一道练习来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请大家迅速的将2.05×6在你的练习本上完成。

(1)请一名同学汇报答案。

(2)通过练习,谁能来给大家说一说,小数乘整数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清晰阐述小数乘整数的算法和算理,为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和算理做好准备。】

二、类比迁移,情境展开

(一)教学例3。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给一个长2.4m、宽0.8m的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千克。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主动探究小数乘小数提供信息。】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生:需要先算出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有多大。

(3)请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

2.4×0.8=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请同学们尝试在练习本上完成。

(4)指名学生口答,在澄清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阐述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和算理,形成如下的完整板书,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学生的汇报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请学生列式,教师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

1.92×0.9=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在给宣传栏刷油漆的问题背景下,迁移已有的小数乘整数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生: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之和等于积中的小数位数。

(三)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课后小结

(三)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后习题

生:给一个长2.4m、宽0.8m的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千克。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o:p>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主动探究小数乘小数提供信息。】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生:需要先算出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有多大。

(3)请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

2.4×0.8=________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工具

《小数乘整数》多媒体课件、其他必备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3.5、0.201、5.02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引入尝试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35×3=105,105角=10元5角=10.5元

(3)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5)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像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习题

趣味练习

根据45×19=855,直接说出下列算式得

45×190 = 45×1.9= 4.5 ×19 = 4.5×1.9=

0.45×19 = ( )×( )=0.855

板书

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基本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及难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及手段比较,类推

学法指导比较,概括

教学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板书竖式: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题。

集体交流、纠正。

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

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

指名交流

五、课堂作业

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一第1,2,3题。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五年级主备人赵群备课时间20xx年10月14日

周次10课次2

授课课题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

基本内容教科书第69~70页例2,例3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4~7题。

教学目的

和要求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并能用以解决名数化法之类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及难点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方法

及手段自主探索总结概括

学法指导观察,比较,归纳

教学环节设计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听算几道计算题。

5×1024×10

5×10024×100

5×100024×1000

谈话:你们怎么那么快算出了它们的结果?

学生说说口算的方法:一个整数乘10、100、1000……只要在这个整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两个“0”……

追问:那么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呢?

2、出示:4.053、40.53、405.3

谈话:这几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那么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揭示课题。

二、引导探究,得出规律。

1、教学例2。

(1)出示例2:5.04分别乘10、100、1000各是多少?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2)指导交流。

谈话:谁来说说5.04乘几,和原数比较小数点向哪边移动了几位?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5.4×10=504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5.04×100=504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5.04×1000=5040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3)谈话:我们知道5.04分别乘10、100、1000,得到的结果就是分别把5.0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那么乘10000、100000呢?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辅垫

(一)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4个13是多少? 18个20是多少?

小结: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复习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引入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指导探索

(一)出示例1

花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二)讨论:

1.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列式?

2.13.5×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你觉得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4.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

(三)教师提问:小数乘整数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提示:

1.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2.能不能用前面复习中得到的规律来解决呢?

(四)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例1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把675缩小10倍呢?

(五)请学生看书学习今天的内容第1页,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四、质疑小结

(一)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同学概括一下.

(二)提问: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为什么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依据是什么?

(三)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五、反馈调节

(一)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0.9×463×68.4×15

(二)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来.

14个9.76的和是多少?

5个2.05的和是多少?

4.95的7倍是多少?

(三)根据填结果.

( ) ( )

( ) ( )

( )×( )

六、课后作业

(一)计算

0.86×72.14×620.375×12

1.8×3950.45×1081.056×25

(二)小明看见远处打闪以后,经过4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0.33千米,打闪的地方离小明有多远?(从打闪起到看见闪光的时间略去不算)

七、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1.花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用加法计算:13.5+13.5+13.5+13.5+13.5

用乘法计算:13.5×5=67.5(元)

答:5米要用67.5元.

教学设计点评

小数乘整数是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小数乘证书的意义和方法,在复习中设计了两个动画,帮助学生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做了铺垫。

新课中,大胆让学生尝试、讨论,把学生引导到算理的探究过程之中。

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于小数乘以整数的探究活动

1.现在每度电0.4元,请你调查统计一下你们学习小组家庭月有用电度数,并计算出各个家庭每月应交的电费,最好能够设计一张表格。

2.调查附近超市中你最爱吃的食品的单价(单价是小数),然后算一算买一对、一打或一箱应花的钱数?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P3《小数乘整数》例2

教学目标:

1、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

2、通过转化、对比的方法理解小数乘整数竖式计算的算理。

3、培养转化的思想方法和探究新知的本领。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经常到超市买东西吗?会算价钱吗?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到超市买了一些东西,我们来替他们算一算所买物品需要多少钱,行吗?

多媒体出示:

1、口答 :

(1)一个风筝3.5元,小红买两个这样的风筝,一共需要多少钱?

(2)橡皮每块0.8元,小刚买3块这样的橡皮需要多少钱?

学生思考后,指名学生说说答案。

师:这两道题和我们以往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师:小数乘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板书:小数乘整数

二、新授

探究一:推导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原理。

1、7.2×3=?

师: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

待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师引导学生复述:先将7.2扩大10倍得到72,72×3=216,再将216缩小10倍(缩1小到它的)得到21.6 10

2、师: 0.72×3=?又该怎样转换呢?

指名回答。出示答案。比较两道题的异同。

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再计算。

3、0.072×3=?

探究二: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

如果用竖式计算,该怎样列式呢?

1、尝试练习

竖式计算:7.2×3=?

(学生可能的答案:

2、学生尝试竖式计算:0.72×5=?

教师巡视,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教师给出完整板书。重点:让学生结合板书讲清算理,)

(整体板书:7 2 5 1 × ) 3.6 3 6 0 0.7 2 5 × 扩大到它的100倍 (集体纠错,教师板演。) 7. 2 2 1. 6

师:关于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认为哪个地方最容易出错?

不计算你能判断出积是几位小数吗?你是怎么判断的?(随机出示几道题让学生判断如:1.2×12,0.023×34, 76×2.04 )

归纳: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先把小数扩大到它的n倍,使它成为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把积缩小n倍,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有“0”可以去掉。

三、学生分层练习

四、小结:

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先把小数扩大到它的n倍,使它成为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把积缩小到它的1/n,点上小数点。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