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找规律》说课稿 |
范文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说课稿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 《找规律》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间隔问题是比较常见的生活现象中隐含的规律。学生对实际生活里的原型比较熟悉,容易发现相应的规律,因而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有利于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初步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二、说教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以上理念,我构建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1、观察发现,引出规律 2、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4、深入体验,感受规律 5、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下面我说说我在各环节的构想: 一、观察发现,引出规律 在课的一开始,我先出示1、2、3、这三个数让学生猜一猜后面的数,然后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猜后面的图形。先学生交流,然后师指出:原来这些数、图形排列的时候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前后比较就能找到规律。 [在这里,我从学生熟悉数、形引入,让学生猜一猜,从简单的数字游戏中初步感受数学中规律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首先多媒体显示:音乐声中,小兔们在欢快地唱歌跳舞的场景)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问学生:在小白兔的家里你看到了些什么?能说给大家听吗? 2、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 3、问:你能发现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4、分层观察,体会规律 前面的观察可能是无序的。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上画了几组物体?每组有哪两种?小兔子是怎样排队的?在小兔子中间还有什么?(体会每两只兔子之间有一只蘑菇)你能数一数有几只兔子几个蘑菇吗? 接着再分别观察另外的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树和绳子这几组图,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再认真读一读这些数据,看图想一想每组的两种物体——兔子与蘑菇、夹子与手帕、木桩与篱笆、大树与绳子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他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然后再通过全班交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在每两只兔子之间有一个蘑菇,兔子的只数要比蘑菇的个数多1;在每两个夹子之间有1块手帕,夹子的个数比手帕的块数多1…… 5、归纳规律 当两个物体一个隔一个排列时,排在外面的物体比里面的多1,排在里面的物体比外面的少1。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首先师指出:生活中这种现象还真不少,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马路上来看一看(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一题可以直接观察,根据发现的.规律得出答案。 然后激励学生联系实际思考、解决“想想做做”第二题“锯木头”的问题。 四、深入体验,感受规律 这一环节,我开展了一个玩排队的游戏活动。 1、先请4个男同学,三个女同学。要求:每两个男同学中间站一个女同学。 2、再请一个女同学上来排队,要求与上次相同。 五、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首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是怎么找到规律的?一起归纳总结: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方式发现了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如果排成一行,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就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一个;如果排成圆圈,两种物体的个数就一样多。 最后布置一个实践性作业:运用课上找到的规律,结合生活实际,做一个小小的设计。(如用彩灯布置教室,用美丽的图案打扮自己的卧室,设计美观大方的广场,设计有创意的游戏等。)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说课稿2说课内容:《找规律》这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第——页的内容。 说教材分析:“找规律”是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教材设计了“算一算”、“试一试”、“练一练”等算法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探索交流、概括总结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在这些算法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说学情分析:所执教的三年()班共有学生()人,学生已使用北师大教材两年,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说敢想,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一、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找规律,总结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生动有趣的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2.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基础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 三、说教学流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倡导“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起航,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开课之前向学生说明奖励机制:四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星星最多,这个小组的每位学生都将被评为今天的学习之星。 ㈠、课前热身(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道题目) 第一题:将这些算式写在学生感兴趣的卡纸上抢答,然后再说一说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目这要是巩固前面学过的口算方法,也为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题:说出下面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回顾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第三题:猜猜星星后面藏着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引出了新知) (二)探究新知 1、引出课题:找规律,引导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2、课件出示课本中的那三组算式,激励学生,你们能把它们全算对吗?(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独立尝试主要让学生发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发现的这条计算规律也就是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规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①、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5×1=5 ②、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2个0 ③、就在乘得的数(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500 3、我相信你们49双慧眼一定还能发现这些算是中的规律,请同学们再找一找,每一列算式之间又怎样的规律?(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老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把各自发现的规律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长安排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在发言过程中,小组成员可做补充,多帮助学困生,教师巡视,辅导学习困难的小组,最后在全班交流,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课件演示) 这就是这节课要探究的的第二条规律, 发现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 发现2: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10倍,积则扩大10×10=100倍。 第二条规律不做重点要求学生去掌握。 4、你们还能根据今天所学的计算规律,编几道题目考考你的同桌吗?(同桌学习交流,重点关注看看还是否有没掌握计算规律的同学,如果发现这样的学生,要多鼓励,并组织同学们帮帮这部分同学,当堂消化)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体现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习的好处,再次强调了本课的重点: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三)、巩固反馈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的令我出乎意料,你们太聪明了,今天我就带大家去数学王国去参观,敢去吗?如果你们能闯关成功就可以免费进入王国的游戏宫,有信心吗?(激励学生,让同学们很快进入巩固练习这个环节中来) 第一关:逛同学恩喜爱的食品店(这一关的设计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巩固了本课重点——计算规律。) 第二关:我们来到了你们的妈妈喜欢服装店(这一关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并抽生板演,全班订正,注意强调答语的写法。) 第三关:现在我们来到了养鸡场。(这一关仍然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这道题目主要考察同学们对第二条规律的掌握情况) 第四关:进入数学王国继续玩抢答游戏和猜一猜活动(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四)、回顾与反馈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 你对本节课上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这个环节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在学生交流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本节课上还存在的问题,今后去弥补。 (五)、教师小结:引导学生齐读本节课的两条规律,奖励这节课上表现好的小组。 四、说板书设计: 找规律 5×1=53×2=612×4=48 5×10=503×20=6012×40=480 50×10=50030×20=600120×40=4800 发现一: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发现二: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育新理念,为孩子们的自主、独立、合作、个性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但难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指出。谢谢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说课稿3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活动,来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我预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索和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排列的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在理解循环排列规律的同时,发现难找的规律。 二、设计理念: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采用“情境——探究”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发现规律。 三、网站介绍: 网站包括:联欢会、排排队、摆水果、自我挑战、小小设计师、后台管理系统等栏目。 课件中的教师后台管理系统,能适时的控制探究内容,选定的栏目学生可以进入,而没有选定的栏目,学生无法进入,以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系统还记录记录了学生的探究过程,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便于进行个别辅导。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本课教学过程及网站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规律 新课伊始,我先请学生欣赏动物王国联欢会布置的舞台。通过观察会学生会发现,地面、背景墙等是有规律的。多媒体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对规律美的感受,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1.探索墙面图案规律。2.寻找地面图案的规律。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墙面的排列规律,学生经历“分组讨论——分组汇报——再次交流”过程后,教师再通过动画直观演示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动手操作,加强感知 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在电脑上独立为小动物排排队,然后进行汇报。通过课件优良的交互性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接着,帮助小动物摆水果。探究内容由易到难,学习过程由扶到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让学生亲自在电脑中试一试,使学生在人机交互中,积极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四)自主探究,运用规律 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后,我让学生进入挑战自我栏目,按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挑战内容。网络平台为学生创设了个性发展和因材施学的学习环境,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丰富了知识空间。 (五)动手实践,创造规律 学生已经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之后,可以进入“小小设计师”栏目为小动物设计有规律的桌布。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创造生活中的美。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全课总结、扩展延伸 最后多媒体展示一组有规律的图片,教师小结: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你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更加美丽!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画面,使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感受数学美的情感得到升华。 五、创新点: 1、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没有直接教给学生找规律的方法,而是充分地发挥网络优势,让学生通过网站,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2、在“排排队”、“摆水果”等探究活动中,通过计算机的及时反馈,使学生获得鼓励,增强学习的信心。 3、“后台管理”中的学习效果反馈表能够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便于进行个别辅导。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提升。从学生的表情和学习效果评价表中可以看到,学生体验到了收获的快乐。由于计算机教室的特殊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