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大象和小鸟》含反思 |
范文 | 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大象和小鸟》含反思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大象和小鸟》含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 大象有着长长的鼻子、象小山一样的身体;而小鸟有着娇小、灵巧的身体,大象和小鸟都深深的印在孩子们的脑筋里,孩子们平时喜欢模仿它们。而"大象与小鸟"这段音乐欢快,给人一种快乐的感受,老师给予了其一个美妙的故事情节更使人愿听、想听,从而再想要去表现。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AB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风格,尝试用大象和小鸟的动作进行表现。 2、在活动中听辨高低音,并用肢体、乐器的方式感应音乐的欢快和缓慢。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ppt、大象和小鸟的胸饰若干、音乐、手鼓、沙锤。 活动过程: 导入 1、故事:出示ppt森林背景(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大象和小鸟》,大森林的早晨空气真新鲜,小动物们都还没有睡醒,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沉重的声音"咚、咚、咚、咚"。树上的小鸟被吵醒,(出示小鸟图片)揉了揉眼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来了。(小朋友们猜猜有可能是谁来了?真棒,猜对了,是大象来了。)出示大象图片。大象摇着长长的鼻子、踩着沉重的步伐"咚、咚、咚、咚"对小鸟说:起床了,我们一起做早操吧。小鸟拍拍翅膀说"好呀好呀"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师问:你们觉得大象的声音听起来应该是怎么样? 幼答:(很粗、很沉、很低)师问:小鸟的声音和大象相比怎么样? 幼答:(轻巧、很细、很好听) 二、听音乐《小鸟和大象》,引导幼儿理解和区分小鸟和大象两种音乐角色的不同。 1、分别倾听A段与B段音乐,初步感受音乐问: (1)在刚刚这两段音乐里听到了什么?(大象和小鸟的声音) (2)怎么听出来的?(粗的是大象的声音,细的是小鸟的声音) 小结:在我们刚刚的听的音乐里有两种声音,高音和低音,低音就像我们听到的大象的声音,听起来很沉,很低,更重,就像在地上走路;高音就像我们听到的小鸟的声音,很清脆,像小鸟在天上飞翔问:在音乐里是谁先出来呢?(大象)然后又出来的是谁呢?(小鸟)再接着呢?(大象)再接着呢? (小鸟)在音乐的后半段,有什么变化呢?(大象和小鸟同时出现) 2、再听音乐,验证第一次听的对不对。听到大象的声音,就伸出手来左右划;听到小鸟的声音,就扬起手来在天上飞。 三、游戏将小朋友分成两队,并分别戴上大象和小鸟的图片。 问:听到大象的声音时,小鸟怎么办? 听到小鸟的声音时,大象怎么办? (听到大象的音乐时,小鸟不动;听到小鸟的音乐时,大象不动;听到大象和小鸟的音乐时,一起动。)(音乐结束:每一个小鸟找一个大象做朋友) 四、听辨乐器音色,并用乐器进行合奏师:有两个乐器宝宝,它也想来给你们伴奏。你们认识他们吗?(手鼓、沙锤)敲打鼓,你们觉得她应该给你们哪一队伴奏,为什么?那沙锤呢?——(第四遍音乐)高音:沙锤低音:手鼓鼓大象组拿手鼓,小鸟组拿沙锤,跟着音乐合奏表演。 五、活动结束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离开。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传统的图片观察和音乐欣赏让幼儿区分这两段音乐,幼儿在音乐中尽情游戏。从活动过程看,本节课特别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表演时能大胆的展现自我,体验着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在编动作这一环节,幼儿受我的影响,幼儿的动作较单一,而我又没有及时的加以引导,导致这一环节完成情况欠佳,作为教师今后应在课堂的引导方面多下功夫。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