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
范文 |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精选1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1活动目标: 1、有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题的作品。 3、发展幼儿的对蜻蜓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具:谜语、蜻蜓图片。 学具:画纸、油画棒、铅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谜语,猜猜我是谁: 身体细细长又长,身后背着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有助益。(蜻蜓) 二、观察蜻蜓,并说说它有些什么特征。 身体:它长长的细细的,有漂亮的花纹 翅膀:有两对,又长又薄,纹理很多 眼睛:有两对,复眼大又圆 颜色:很丰富 三、 欣赏图片 欣赏了图片,大家能把蜻蜓的美丽,说的.再详细些吗。 教师小结:身体是对称的。教师用肢体语言表现对称,介绍对称对蜻蜓的飞翔很重要。 四、出示作业要求: 1、学会用线条描绘来绘画蜻蜓。 2、将蜻蜓的特征表现出来。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评价。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2教案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天、灵、捉、蜻蜓”等字音。 2、学说“xx,xx飞呀飞”的短句,进行简单的句式模仿。 3、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和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案准备 飞舞的蜻蜓教具一个。 教案过程 1、边念,边抖动飞舞的蜻蜓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接着教师带领幼儿学念,重点练习发准“天、灵、捉、蜻蜓”等字音,让幼儿基本了解的内容。 2、提出“怎样捉蜻蜓,用什么捉蜻蜓”等问题,启发幼儿采用用手掌做网,手指做蜻蜓的方式开展活动。 3、向幼儿介绍的玩法和规则: (1)扮网的幼儿必须将手掌伸平,掌心向下。扮蜻蜓的幼儿必须将食指碰到渔网(即手掌)时,大家必须念。 (2)念完后,扮蜻蜓的.幼儿要迅速缩回食指,扮网的幼儿捉蜻蜓。 (3)被捉住的`幼儿必须说“xx,xx飞呀飞”的短句,若回答正确,扮网的幼儿与此幼儿交换角色,大家一起玩“捉xx”的。若同时抓住几位幼儿,可请一幼儿作为代表;若一位幼儿也捉住,继续进行。 4、先组织幼儿讨论,丰富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师“还有哪些动物或虫子是在天上飞的?”(引导幼儿说鸽子、野鸭、天鹅、大雁,以及蚊子、苍蝇、蝴蝶、蝙蝠等。)要求幼儿用“xx,xx飞呀飞”的短句来表达。 接着教师扮网,请几位幼儿扮蜻蜓与教师玩23遍。 5、先组织幼儿与旁边幼儿两两结对玩,让幼儿熟悉的玩法。然后请一对幼儿上来表演一遍,教师针对的情况给予简单的评价。最后,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先指定一幼儿扮网。活动前,教师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与同伴友好协商及交往,使活动开展的更加快乐。 附 捉蜻蜓 天灵灵,地灵灵, 满天满地捉蜻蜓。 捉蜻蜓,捉蜻蜓, 捉到一只小蜻蜓。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3活动目标: 1、在玩玩跳跳中感受音乐,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蜻蜓与河水做游戏的情景。 2、对夏天的小动物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感受音乐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蜻蜓与河水做游戏的动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小青蛙唱歌 火辣辣的夏天已经来临啦,小青蛙热得呱呱叫,它们准备到池塘里去啦! 二、小蜻蜓飞舞 1、小蜻蜓打招呼 小青蛙在池塘边玩得正高兴呢,忽然它看到了他的好朋友们,咦!会是谁来了呢? 瞧,小蜻蜓飞来啦,我们和小蜻蜓打个招呼吧。 (播放音乐,幼儿跟随教师做动作) 你好,小蜻蜓!(注意点头与蹲的.动作配合) 2、幼儿根据音乐进行合理想象 小蜻蜓最喜欢这里飞飞那里飞飞 ,玩得真开心!瞧,又飞来了两只小蜻蜓,它来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播放流水声) 小蜻蜓去哪里玩啦?你怎么知道的?(有流水声,小河边)ppt。 在夏天里,什么时候会看见许多小蜻蜓?他们是怎样飞的? 小结:小蜻蜓在雷雨来临前会低飞,晴天会高飞,高兴的时候还会斜飞呢! 我们一起和小蜻蜓去小河边玩耍吧。 (幼儿跟着音乐表演小蜻蜓高飞、低飞、斜飞等动作。) 小蜻蜓会不会游泳啊?那它们怎么与河水一起玩啊?我们一起来看看。 3、播放点水动画 小蜻蜓在水面上干什么? 过渡语:小蜻蜓最喜欢和河水闹着玩,它飞来飞去一会儿这儿亲一亲,一会儿那儿碰一碰,玩得真高兴! 幼儿表演用尾巴与河水做游戏的动作。 三、小蜻蜓玩耍 1、 幼儿尝试想象动作 谁愿意来学学小蜻蜓亲亲河水,碰一碰河水的样子啊? 2、 欣赏教师表演 我也想来做小蜻蜓和河水一起玩,想不想看我是怎样和河水一起玩的呀? 我这个大蜻蜓是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和河水亲一亲,碰一碰的?(脚) 3、 幼儿跟着教师学学用脚来点水 看了这段表演,你最喜欢哪个动作呢? 幼儿学做勾脚、点脚动作。 小结:原来小蜻蜓在用脚来与河水做游戏的.时候,小蜻蜓的全身都要一起来配合玩的,这样才是一只美丽的灵活的小蜻蜓。 4、幼儿想象,创编动作,并再次尝试表演。 蜻蜓还有头、翅膀等等,能不能也与河水亲亲碰碰呀? (头、肩、手、肚子、屁股、膝盖) 小蜻蜓们想出了许多与河水一起玩的玩法,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扮演小蜻蜓,看看哪只小蜻蜓能用想出来的好办法,跟上节奏与河水做游戏吧。 分享:飞得有特点的动作。(表情,手脚配合) 四、游戏:调皮的小蜻蜓 幼儿根据河水姐姐的流向,分别按音乐节奏做红、黄、蓝蜻蜓的动作。 1、幼儿选择分组扮演红、黄、蓝蜻蜓 这时,天空飞来了许多红蜻蜓、黄蜻蜓和蓝蜻蜓,它们也想和我们一起玩,你们欢迎它们吗? 让我们先来问问它们想怎么玩? 红蜻蜓,红蜻蜓,你想怎样与河水一起玩?(我要用我的小脑袋与河水一起玩,ppt)蓝、黄同上 红蜻蜓(用脑袋)蓝蜻蜓(用翅膀)黄蜻蜓(用小脚) 2、游戏:调皮的小蜻蜓 幼儿根据河水姐姐(教师)的流向,分别按音乐节奏做红、黄、蓝蜻蜓的动作。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4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蹲下,站起的动作及迅速反应的能力,体验团结合作乐趣。 2、让幼儿学会儿歌,并能在游戏中灵活应用。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蜻蜓飞》儿歌磁带及挂图。 2 、教师设计“S”形和“W‘形路线,让“小蜻蜓”在游戏过程中在老师设定的路线上来穿梭。 3、 “小蜻蜓”头饰若干,教师用柳条编成的草帽。 4、 每组5-8名幼儿。 5、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活动过程: 1、 教师先教会幼儿儿歌: 蜻蜓蜻蜓飞,前面有草堆; 蜻蜓蜻蜓落,前面有草垛。 2、 一名幼儿戴上“小蜻蜓”头饰,其余的幼儿则戴上草帽。“小蜻蜓”边说儿歌,边沿着老师既定的路线,做小蜻蜓低飞状,当说到“前面有草堆”时,戴草帽的幼儿迅速蹲下;然后小蜻蜓“飞”走,当说到“前面有草垛”时,这组小朋友围成一个圈,双手高举向中间并拢,作“草垛”状。 3、 游戏可以反复几次,并让小朋友轮流做“小蜻蜓”。 4、 让幼儿体验传统游戏的乐趣。 活动反思: 这个小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反应能力。也勾起了老师对自己童年时代的回忆。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5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竹蜻蜓,训练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竹签、卡纸(画有竹蜻蜓的叶片)、剪刀、飞机模型、风扇、橡筋、图片(风车、排气扇、轮船的驱动器)等。 活动过程 1、制作竹蜻蜓。 (1)用剪刀剪下卡纸上的'竹蜻蜓叶片,并用胶带在中间缠一圈固定。 (2)将竹签插在叶片中间,在竹签穿入叶片的上下处,缠上胶带以作固定。 2、解决的.问题:怎样做才能使竹蜻蜓飞起来?试一试,玩竹蜻蜓。 (1)倒置在地上,转动竹签使之旋转,像玩陀螺一样。 (2)用橡筋射出。 (3)搓动竹签使之飞起。 3、想一想,为什么有的竹蜻蜓飞不起来,而有的竹蜻蜓却能飞起来? (1)竹蜻蜓叶片翘翘的,就能飞起来。 (2)同伴的竹蜻蜓叶片是平的,就飞不起来。 4、试一试,让竹蜻蜒飞起来。 (1)将竹蜻蜓叶片的倾斜方向一致。 (2)在旋转叶片时,注意旋转方向。 5、说一说我的发现。 (1)竹蜻蜓旋转着飞起来了。 (2)竹蜻蜓能旋转着向上飞,还能旋转着向前飞。 (3)竹蜻蜓叶片倾斜方向一致,就能飞起来。 6、拓展应用。 (1)什么东西能像竹蜻蜓一样旋转着上升或向前? ①直升机的螺旋桨。 ②轮船的驱动器。 (2)生活中哪些东西像竹蜻蜓一样有叶片也能旋转却不能飞? ①电扇。 ②风车。 ③换气扇。 比一比,看谁的竹蜻蜓飞得高、飞得远。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6设计意图: 由于夏天快到了,小朋友们对夏天出现的昆虫非常感兴趣。有一天,我问小朋友最喜欢夏天的什么小昆虫,小朋友们说喜欢蜻蜓。为了让小朋友多了解夏天的小昆虫及它们的习性并知道蜻蜓的特征,特此设计了此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生活中幼儿对蜻蜓有所了解。 2、情感目标:让幼儿在绘画中体会画蜻蜓的快乐。 3、技能目标:观察、了解蜻蜓的主要特征、习性。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让幼儿幼儿随音乐自由结伴表演的能力。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会唱此歌曲,并已初步了解了鞋匠的劳动内容。 教具准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播放《鞋匠舞》。 1、齐唱歌曲《鞋匠舞》。 小朋友已经会唱《鞋匠舞》了,我们一起唱一遍。 二、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 小鞋匠在绕线、拉线、钉钉子,这么多事!我们也来学做鞋匠。 (1)创编第一、二乐句的动作。(绕绕线,绕绕线,拉拉拉拉钉钉钉。) ①绕线你们先来绕绕线。(幼儿自由做)鞋匠绕线是绕一会停一下。我们再唱着做做。(重点引导幼儿卡好音乐节奏) ②拉线、钉钉子绕好了线,再拉线了,谁来做做试试?(请个别幼儿表演)拉线要平着拉,那钉钉子呢?(幼儿一起做)我们来唱着做,从绕线开始。(做1--2遍) (2)创编第三乐句的`动作。(拿一根针儿缝一缝,拿一根钉子钉钉钉。)小鞋匠绕线绕的这么好,拉线拉的这么直,下面要做什么了?(幼儿回答)谁来做做?(请幼儿表演) 拿针缝东西的动作多美呀。我们一起试试。 缝的时候要小心些,钉钉子要用力。 (3)创编第四乐句的动作。(鞋子做的牢又牢,鞋子做的.多有好。)鞋子做好了可真高兴呀。你们做个高兴的动作吧!看谁做的又漂亮又和别人不一样。我们拍着手来唱最后一句,最后的时候小朋友一起摆一个漂亮的动作。 三、随音乐完整表演。 (1)清唱,幼儿表演。 鞋匠所有的动作我们都编出来了,我们赶快连起来看看怎么样? (2)随音乐集体表演。 ①、我们听着音乐来做做。 ②、再听音乐做一遍。 四、幼儿结伴表演。 (1)清唱,幼儿结伴表演。 小朋友都会跳《鞋匠舞》了,现在我们来玩《鞋匠舞》的游戏吧。我们听音乐找朋友面对面跳,一定要在音乐前奏时就找到一个朋友,准备好。我们试试。 (2)随音乐连续结伴游戏。 小朋友都知道怎么玩这个游戏了,我们听着音乐来玩玩吧! 五、活动延伸可以在美工角中准备各种材料,让幼儿通过画、剪、贴制作各种式样的鞋子。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7活动目标: ⒈模仿蜻蜓飞翔的动作,练习了平衡和跑步的技能。 ⒉能听信号行动。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起点、终点)、平衡木八条、一段轻快的音乐、幼儿身上贴好队标(红、黄、蓝、绿)、哨子、垫子四块、绳子八根、平衡木八根、山洞四个、小红花,小篮子八个、小昆虫若干(16个 以上)。 活动过程: 一、 蜻蜓飞呀飞(队伍:四列--两列--四列--圆圈。)师:我是一只小蜻蜓,手臂张开就是我的翅膀,我们都来做一只蜻蜓小飞机吧!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圆圈就是我们的停机场,飞翔结束,小飞机要安静地停在哪里?(停机场)现在把脚跟掂起来,音乐响起来,我们就开始飞翔! (音乐起)( 随音乐模仿小蜻蜓飞翔。蜻蜓小飞机,飞呀飞、飞呀飞……飞到了草地上--飞过了土堆--钻过了山洞……最后飞回圆圈) 二、小蜻蜓练本领。 师:接下来,小蜻蜓要练本领了。那就是听口令来飞翔。请一只小蜻蜓来试一试。 (蜻蜓快快飞、蜻蜓慢慢飞。天气晴朗,快下雨啦。)师:很多小蜻蜓在一起飞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注意避让同伴,找空的地方飞翔)幼儿听口令练本领。 幼儿练习飞翔。(飞回停机场)师:谁来说一说,你在练本领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如:快飞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三、游戏⒈谁飞得最快。(个人竞赛)全体幼儿两手侧平举模仿蜻蜓小飞机进行比赛。(三次)师:我们从起点线开始,听到老师的哨响开始飞翔,看看那一只蜻蜓小飞机,先飞到对面黄色的终点线。 ⒉ 蜻蜓抓昆虫。(团队竞赛)师:看看我们身上的.标记,同一种颜色的'就是一个团队。来!红色挥挥手跟大家打个招呼!(黄、蓝、绿) ①交代要求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蜻蜓抓昆虫。每个队要抓4只昆虫,看哪一个队最先抓完就是胜者。 小蜻蜓先飞过小桥(平衡木)→再走过小路(梅花桩)→接着跳过小河(绳子)→最后钻过山洞(山洞),每个小朋友抓一只昆虫跑回来放在这边的篮子里,拍一下下一个小朋友的手,下一个小朋友继续去完成同样的任务。小蜻蜓们,明白了吗?有没有信心得第一?队友在比赛时我们要怎样?(为他们加油鼓劲) ②幼儿分成四组比赛。 给胜利的队伍发放奖牌。 四、放松活动师:小蜻蜓们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现在我们自己来敲敲腿放松一下,也可以给朋友敲敲背。(音乐)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8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3、引导幼儿正确地发清“蜻蜓”、“睛”、”“薄”的音。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兴趣。 5、能简单复述儿歌。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儿歌的内容,幼儿大胆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蜻蜓翅膀若干,蜻蜓动作图三张 活动过程 1,开始环节:给幼儿创设一个情景,让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在不同的情境中看看说说,初步体验儿歌内容所表达的'内容。 2、基本环节:首先教师出示不同的画面,让孩子再一次看看说说,起到理解儿歌内容的作用。然后让孩子整体学习儿歌,让孩子在说说做做的氛围中不止不觉地学会儿歌,教师采取蜻蜓做好朋友的方式给孩子适当的鼓励,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3、结束环节:教师采用儿歌与舞蹈动作相结合的方式结束,让孩子进一步理解儿歌的.内容,体验小蜻蜓的快乐生活。 4延伸环节:儿歌《蜻蜓飞飞》朗诵表演。 附 蜻蜓飞飞 蜻蜓蜻蜓真美丽, 大大的眼睛薄薄的翼, 飞到东,飞到西, 飞到花园捉虫子, 飞到空中跳个舞, 飞到草地歇歇气, 我们都喜欢大蜻蜓。 教学反思 儿歌《蜻蜓飞飞》语言朗朗上口,易于中班幼儿接受,教学中教师与幼儿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互动效果较好,多数幼儿能在本节课中达到本次活动目标。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9活动目标: 1、感受3/8拍子乐曲旋律舒缓的情绪。 2、学、会用乐器为歌曲打节奏。 3、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歌曲节奏特点。 活动准备: (一)幼儿准备: 1、知道小蜻蜓是益虫。 2、在日常生活中已听熟了歌曲的旋律。 (二)教师准备: 1、图片《小蜻蜓》。 2、幼儿乐器;铃鼓、碰铃、沙锤节奏图谱卡片,音乐《小蜻蜓》。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1、导入活动: 小飞机,大眼睛,两只翅膀大又明。飞东飞西忙不停,消灭害虫有本领。 2、交流蜻蜓的生活习性,知道它是益虫。 二、教师播放歌曲给幼儿欣赏,让幼儿感受到歌曲抒情、流畅的`特点。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练习打击三拍子的节奏。、 四、幼儿学唱歌曲。 五、幼儿练习边唱歌曲边用乐器伴奏。 活动延伸: 1、在表演区投放蜻蜓和位子的.头饰,幼儿可以尝试演奏、表演游戏。 2、幼儿翻开幼儿用书《虫虫乐园》第14页。欣赏画面,自编故事。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10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听儿歌的兴趣,并能复述儿歌内容 2、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和讲述图画内容。 3、知道蜻蜓是益虫。 活动准备: 1、大书、VCD、 2、字卡:“蜻蜓”、“尾巴”、“荷叶” 3、画一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小谜语要请小朋友猜一猜:“(身体细细长又长,飞到东来飞到西,斗大眼睛照前方,转吃害虫有益处)”。小朋友们,请你们开动你们的小脑经来想一想,谜底到底是什么?幼儿抢答,教师适时出示字卡:“蜻蜓”念三遍。 2、大家都认识蜻蜓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长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画,讲讲蜻蜓的样子,引出尾巴字宝宝,连续读三遍。 3、小朋友们喜欢蜻蜓吗?老师就很喜欢蜻蜓,因为啊蜻蜓它是益虫,它能帮我们把农民伯伯辛苦种的庄稼里的害虫吃掉。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4、小蜻蜓飞呀飞,飞呀飞,飞到哪里去啦!引导幼儿讲出荷叶,引出荷叶字宝宝。 二、观察电视 1、现在请小朋友看看(儿歌,没有声音的),蜻蜓们正在干嘛?幼儿边观察边讨论,教师边讲述。 2、现在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听听儿歌里是怎么讲的? 3、大书示范,滑指(讲清规则) 三、游戏 1、荷叶宝宝告诉我啊,它背后藏了很多字宝宝,请我们的小朋友把他们找出来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好不好。 2、教师:字宝宝们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想请你们出来玩,让我们看看荷叶后面到底藏着的是什么字宝宝吧! 3、有些字宝宝趁我们不注意,就藏到大书里面去了,现在请我们小朋友找出来。 4、跟读念字卡,滑指结束。 5、跟字宝宝再见。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11活动目标: 在阅读中按顺序观察画面,理解蜻蜓的生长过程与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按照一定顺序讲述或模仿蜻蜓的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1、组图:《蜻蜓飞》。 2、幼儿用书:《蜻蜓飞》。 3、蜻蜓简介。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讨论蜻蜓生活的地点和习性,了解他们的'已有经验。 1、我们常常在哪里能看到蜻蜓。 2、蜻蜓长什么样子的?它和蚂蚁有什么相同之处了? 3、你知道蜻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出示挂图,和幼儿一起对蜻蜓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和讨论。 1、蜻蜓的宝宝是怎样生出来的? 2、在图与图之间有什么? 3、最后一幅图上为什么有两只? 三、教师运用表示时间先后的连接词:“刚开始、接着、最后”帮助幼儿梳理蜻蜓的生长过程。 四、再和幼儿一起玩游戏“五连拍”。将幼儿分成五人一组,按照蜻蜓生长过程逐一用动作模仿:幼儿进行模仿时,教师提醒他们动作要贴近该时期蜻蜓宝宝的特点,并区别于其他时期的蜻蜓宝宝。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12设计意图: 因为夏天快要到来了,为了让小朋友们了解夏天的小昆虫,知道小蜻蜓的习性和特征,特此设计了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小朋友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特征。 2、情感目标:让小朋友在绘图的过程中感受到蜻蜓的对称美。 3、技能目标:让小朋友绘画蜻蜓,并能画出各种动态的小蜻蜓,并添加相关景物,丰富画面内容。 活动重点: 让小朋友仔细观察蜻蜓的特征。发现蜻蜓的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 让小朋友抓住蜻蜓的特征,画出小蜻蜓和不同形态的小蜻蜓。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小蜻蜓,了解它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具准备:小蜻蜓的.范画一幅,示范用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猜个谜语,小朋友可要仔细听了:小小飞机大眼睛,两只翅膀轻又轻,飞东飞西忙不忙,消灭害虫有本领。老师请刚才仔细听的小朋友来回答问题(小朋友真聪明,谜语猜对了。)老师还有问题问小朋友: 提问: 1、小朋友知道小蜻蜓长什么样吗? 2、他喜欢在什么地方飞来飞去,做什么? 小结:小蜻蜓的身体细长,有两对透明的大翅膀。我们经常看到蜻蜓飞得很低用尾巴点水,这是她在产卵。它喜欢捕食苍蝇,蚊子,飞蛾等。是大自然中有害昆虫的天敌,我们要看护小蜻蜓,不能伤害它。 二、示范与讨论 (1)教师出示示范画小蜻蜓,讲解作画步骤。 1、在纸上的中间画两个大大的眼睛,眼睛是对称的,老是有个蜻蜓的眼睛为什么那么大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举手告诉老师……总结:哦,原来蜻蜓的眼睛是复眼,是由成千上百只眼睛组成的,能看到四面八方的东西,所以很大。是不是很神奇啊。 2、现在小蜻蜓的眼睛画好了,接下来画蜻蜓的翅膀,它的翅膀有两对,薄薄的,透明的,翅膀的两端有红色的翅痣,在飞行时,能够防止震动,保持平衡。 3、翅膀画好了,下面画它的`身体腹部,是不是像个长长的U字啊。然后是画它的尾巴,长长的。 (2)画出小蜻蜓向不同方向飞的形态 1、小蜻蜓的样子不变,只要改变它的方向就可以了,启发幼儿画出各种飞行方向和动态的小蜻蜓,要求把蜻蜓的眼睛画的大大的,身体细细的。 2、在画面上添加景物,大树什么的都可以 3、鼓励幼儿画出景物,并大胆涂色,注意构图合理 三、引导评价: 将幼儿作品贴在作业栏中,互相欣赏,说说那些蜻蜓画的漂亮,那些画的内容丰富。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属于学前艺术领域,《幼儿园教育新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操作活动,使他们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作为教师的我要成为引发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整个活动以游戏化、情节化的形式展开。活动中,我创设了良好的游戏情节,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的教、学具,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使孩子始终在积极的状态中自主地学习。活动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幼儿能力、习惯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13活动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蜻蜓纸偶及教师范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理解记忆歌词。 1、情感态度目标:愿意大声跟唱,体验飞行游戏带来的快乐,通过飞行游戏( 咻~停)感受节奏及音乐中的进行和停止。 (三)能力目标:通过反复的欣赏和吟唱,能基本的学会歌唱《花花绿绿的蜻蜓》通过观察和模仿老师的动作知道每句歌词相对应的动作,在进行歌唱时能够根据动作想起歌词。 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旋律和歌词,并学会歌唱歌曲。 难点:能用飞行游戏,较好的去表现音乐的进行和停止(咻~停)。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蜻蜓是一种能够飞行的昆虫。 (二)物质准备: 1、教具:较大蜻蜓纸偶(1 个);老鼠按钟(三个:mi、sol、la);hello 歌、花花绿绿的蜻蜓、收发乐器、再见歌音乐。 2、学具:蜻蜓手偶(数量大于幼儿人数);蜻蜓翅膀(3 个);手摇铃(数量大于幼儿人数)。 3、环境准备:奥尔夫音乐教室;坐垫围圆圈(幼儿与教师盘腿围圈而坐);音响。 活动过程 (一) 热身活动:hello 歌(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二) 音感练耳(老鼠按钟)。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好朋友,它们会是谁呢?(出示三个老鼠按钟) 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钟(教师有节奏的说出,再用手势示意幼儿说出)。 幼: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钟。 师:听听它的声音(教师按照 mi sol la 的顺序按响老鼠按钟)它要教小朋友们几个动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一一展示每一个老鼠按钟相对应的动作并带领幼儿练习,边唱边做出相应动作 mi:小手摸眉毛 sol:小手举起来 la:小手拉一拉)现在呀,我们的小朋友都学会了,老鼠按钟告诉老师说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了(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带领幼儿进行音感练耳游戏: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并且不发出声音,听到哪一个老鼠按钟的声音便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从mi 到 la 的顺序按一次再从 la 到 mi 的顺序按一次,幼儿做动作,在两次中按最后一个音时让幼儿保持动作不变,睁开眼睛看着老师再按一次,进行动作确认) 好了,老鼠按钟说它玩累了需要回去休息,我们一起跟它说再见吧。 幼:老鼠按钟再见(教师收回老鼠按钟)。 (三) 倾听音乐 1、导入:故事导入,介绍朋友蜻蜓,通过蜻蜓纸偶让幼儿观察蜻蜓的外貌特征,教师用歌词语言进行总结,幼儿熟悉歌词内容初步理解记忆歌词。 师: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边老师来到了一条小河边,老师正在玩耍的时候啊,身边来了一位朋友,老师一看!诶,这个朋友长着长尾巴、圆圆的眼睛还有一双好长的翅膀!它会是谁呢? 幼 1:小鸟! 幼 2:蝴蝶! 师:(教师出示蜻蜓纸偶)有没有认识的(幼:蜻蜓!)原来是我们美丽的蜻蜓呀,你们看它有什么?(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利用蜻蜓纸偶,引导幼儿说出蜻蜓的外貌特征)。 幼:长尾巴!。 师:还有?(用手在蜻蜓纸偶的眼睛上画圆) 幼:圆圆的眼睛! (用以上相同办法,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师:它呀对老师说想跟老师一起玩,带老师去它的蜻蜓世界飞一飞,你们想知道蜻蜓是带着老师怎样飞到它的蜻蜓世界的吗? 幼:坐在蜻蜓身上飞的! 师:那到底怎样飞的呢,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一起来飞一次吧! 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音乐,熟悉旋律和律动,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师:(播放音乐,音乐分两段,先放 A 段,教师跟着音乐坐着边唱边做动作,音乐无歌词时开始飞停(老师自己配音“咻~停”)前两次飞停到自己身上,后两次站起来飞停到小朋友身上与小朋友互动,再站着边唱边做动作一次结束)。 (四) 感受音乐。 1、分发蜻蜓手偶,请幼儿站立,播放整首音乐,引导幼儿一起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音乐 A 段中无歌词部分(“咻~停”)站在原位停到自己身上或其他小朋友的身上,B段中无歌词部分(“咻~停”)开始在教室自由飞停。 师:蜻蜓是带着老师怎样飞到蜻蜓世界的呀(引导幼儿说出“咻~停”并做出相应动作)飞到目的地之后呀!老师都被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美的惊呆了!(教师反问幼儿什么样的蜻蜓世界?引导幼儿说出“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小朋友已经知道蜻蜓是怎么飞的的了,那你们想去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看一看吗?。 幼:想! 师:老师邀请了蜻蜓来和我们的小朋友一起玩(分发手偶,让幼儿把手偶戴到手指上,请幼儿站立,播放整首音乐,引导幼儿一起边唱边做相应动作,音乐第一段中的“咻~停”停到自己身上或其他小朋友的身上,第二段中的“咻~停”开始在教室自由飞停)让我们张开翅膀翩翩飞舞吧! 2、分组进行飞行游戏:将幼儿分为三组,每组由队长来带领飞和停,队长怎么飞停, 队员就怎么飞停(队长需带上蜻蜓翅膀) 师:我们有太多的小朋友和蜻蜓了,老师怕你们飞丢了!想要安全的飞到我们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呀,需要有队长来带着我们飞(请三名幼儿戴上蜻蜓翅膀当队长) 请我们的小朋友飞到队长身后去吧!(幼儿自主选择队长) 师:待会呀,你们的'队长是怎么飞的,后面的队员就要跟着怎么飞(教师做动作进行示范)你们的队长怎么停的,后面的队员就跟着怎么停(教师示范)我们看看是哪一队先飞到我们的蜻蜓世界!(播放整首音乐,幼儿边唱边做动作,飞停时跟着队长) (五)表现音乐:利用乐器手摇铃(飞时进行,造型停止) 师:(引导幼儿放好手偶和翅膀)今天还有一位朋友想要和我们一起飞一飞(出示手摇铃并向幼儿介绍)它的名字叫做手摇铃(用手势示意幼儿重复) 幼:它的名字叫做手摇铃 师:你们看它像什么呀?(让幼儿观察手摇铃)。 幼 1:皇冠! 幼 2:项链! 师:(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幼儿传递乐器)现在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带着乐器朋友一起飞一次吧(播放音乐,幼儿带着乐器自由飞,结束后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引导幼儿收乐器)。 (六)再见歌(幼儿调整位置、坐姿,跟随老师一起边唱边做律动)。 师:我们今天跟着蜻蜓朋友飞了那么久!还去参观了漂亮的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现在到了该和它们说再见的时候啦!(播放再见歌,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律动)。 活动总结 (一)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是紧紧围绕活动目标来的,活动过程的环节从并列关系再到递进关系,比较适合中班幼儿。 (二)通过此次活动,幼儿基本能达到目标,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基本能歌唱《花花绿绿的蜻蜓》,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能较好地去表现音乐中的进行和停止。 (三)整个活动幼幼互动(飞停游戏)比较多,让幼儿体验到了与同伴交流玩耍的快乐。 (四)教室空间有限,幼儿飞停游戏玩的不尽兴,如果活动实施当天天气较好,还可带领幼儿去操场进行飞停游戏。 (五)在飞停时,幼儿比较依赖教师的语言提醒(教师配音“咻~停”)应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感知音乐中无歌词部分的长短,以及可以“咻~停”几次,让幼儿在飞停游戏过程中能够自己独立表现进行和停止。 幼儿园中班《蜻蜓》的教案 14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稻田背景图一张,木珠做成的虫子一条,刀笔一只,记录卡一张,练习卡片若干。 学具: 木珠做成的虫子若干,记录卡人手一份,刀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蜻蜓妈妈,幼儿扮演蜻蜓宝宝 师:我是蜻蜓妈妈,你们都是我的蜻蜓宝宝,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稻田捉害虫,好吗?来,出发啦!(小蜻蜓音乐起,幼儿学教师做小蜻蜓飞的动作。)教师带领幼儿进场后转一圈坐在位置上。 2、无意间发现虫子。 师:(出示稻田图)呀,这块稻田真漂亮,黄灿灿的稻子长的多好呀! 师:咦!这边的稻子怎么怎样乱?(有虫子) 师: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了,(出示隐藏在稻田里的害虫)原来是虫子在捣乱。 3、认识虫子。 师:这条虫子长的怎么样?(长长的、有一个个圆圈、一节一节的……) 师:这条虫子一节一节的,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我们就叫它“六节虫”。(教师出示数字“6”贴在黑板上) 师:“六节虫”很厉害,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来对付他们好呢? 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现在妈妈就来教你们怎样消灭“六节虫”。 4、学习捕虫本领。 师:(教师拿出灭虫武器——刀)这是消灭“六节虫”的专用武器,看我的。(教师用刀将虫子一分为二) 师:我的刀砍在虫子的`那里?把虫子分成了几段?(两段)左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右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边讲边出示数字) 师:这是我捉到的第一条“六节虫”,现在我它把分成的两段数字记录下来,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我捉了一条虫子。 师:“六节虫”被我的刀砍在第一节分成两段死掉了,还可以砍在虫子的那里,虫子也会变成两段死掉呢? 师小结:看来只要把“六节虫”砍成两段它就会死掉。小朋友要把每次捉到的虫子怎么砍的记录下来,看谁砍的方法最多。 5、尝试捉“六节虫” 师:在后面的`稻田里还有许多的“六节虫”,能干的蜻蜓宝宝跟着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宝宝们,回家啦!(组织幼儿坐回原来位置) 6、交流捉虫经验 师:宝宝们,你们都捉到虫子了吗?谁来告诉我,你是怎样捉到的? 提问: (1)你砍在第几节? (2)分成了几和几? (3)6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讲述教师演示,教师相应摆出“6”的分解式,重复的去掉。找出记录方法——有序排列。 教师小结: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 7、游戏《给蜻蜓宝宝送虫子》 师:我收到昆虫医院的一封信,说有许多的蜻蜓宝宝生病了,正在住院,想请你们给生病的蜻蜓宝宝准备晚餐。你们愿意吗? 一只蜻蜓宝宝一天只能吃6只虫子,早上已经吃了2只,晚餐还要吃几只虫子?6可以分成2和几? 8、结束 师:宝宝们今天学到了新本领真能干,现在我们飞回去,休息一会儿吧!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