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范文

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注意拨字写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3,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宝.

【教学准备】

查找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

二、请大家自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预习,解决文字障碍.

(一)生字:

秒:秒表,秒针

怜:怜爱,怜惜,怜悯,可怜

拨:拨号,拨弄,拨打

拒:拒绝,拒捕,拒谏饰非

怖:恐怖,阴森可怖

(二)正音字:

琴弦(xián)清脆(cuì)

立即(jí)玻璃(li)

蝉(chán)

(三)多音字:

转:zhuǎn(转弯)zhuàn(转动)

蒙:mēng(蒙蒙亮)méng(蒙蔽)

(四)近(反)义词:

立即--马上呈现--显现

增加--减少拒绝--接受

(五)生词解释: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四、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布置作业:

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行.

第二课时

一、指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明确:在作者的看来,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2,在这段中有一句话使用了分号,注意体会分号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

二、读2-16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

1,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作者看来表里的生物其实指的是什么

2,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来了,请你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3,作者结尾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其实表里根本没有生物,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又为什么不说了

5,从小作者童年的这件事情中,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也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指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二、合作学习,解决: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三、拓展与运用.

⒈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讲一讲自己童年中的美好经历.

⒉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分号的使用方法以及分号的作用.

四、读词语,句子,认真体会所要表达的意思,扩充积累.

五、布置作业:

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学会“蝎、蟋、蟀、蝈”4个认读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文中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找出相关句子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

4、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表”)

2、问:表里面有什么东西?(出示表内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说出表里面有哪些东西?生看图回答。

师总结:表里面有螺丝、有齿轮、有表针等,但著名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板书“生物”),他认为表里有个活着的小蝎子之类的小动物,他就把自己童年的这一段认识,这个有趣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第22课《表里的生物》。

3、板书课题,生齐课题。

二、出示预示提示

1、学会“蝎、蟋、蟀、蝈”4个认读生字。

2、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文中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在文中找出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

4、学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让学生带着预习提示听课文录音。

三、整体感知

1、画出生字词,自学交流并汇报

(1)生自己读

(2)指名读

(3)归纳这些生字的特点(都是“虫”字旁)。

(4)学生欣赏这些动物的图片并了解它的特点。

2、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话(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1)让学生带着这段练习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完成这段练习。

(3)师进行点拨并板书出主要内容。

四、深入学习,体会人物个性。

1、课文中主要出现了两个主要人物“我”和爸爸,文中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

(1)、请同学在文中找出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3)、指名说说这些描写哪些让你很欣赏并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听后进行点评。

2、思考

(1)、小时候,“我”有一个观点,“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父亲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却能发出声音,听到表声后“我”有什么反应?从这一系列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得孩子?

爱听着声音,想伸手摸一摸

父亲不允许我动,但是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不敢,因此心里很痛苦。

好奇心强

(3)、从“我”对父亲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中,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得孩子呢?

渴求知识、求知欲望强

五、总结

从上面的分析、讨论、朗读中总结“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七、作业设计(任选一题)

1、你对哪些事物产生过强烈的好奇心?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2、你的童年也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吧,请你也像作者那样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你的童年趣事写一写。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