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四年级下《三角形认识》教学设计 |
范文 | 四年级下《三角形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下《三角形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思想,使学生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2.通过学习实际操作,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学会三角形按角分类。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4.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通过电脑动态展示,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及角的边、角的顶点等概念。如果在角的两边取一定长度,得到两条什么线?把这两条线段连接起来,这是什么图形? 二、感悟抽象建立表征 1.师:我们学过了“三角形”(板书课题),说一说你见到的物体中,有哪些面是三角形的?(红领巾、三角板、三角巾、房梁等。) 2.做练习纸上的习题。做后讨论下面的问题。 (1)题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2)题中哪些图形不是三角形?为什么? (由否定例证突出“围成”、“线段”这些词。) 3.师:大家讨论一下,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4.讨论后小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5.(课件展示图形) (1)师:这是一个三角形。它由3条线段围成。请看整个三角形,3条线段(边)围成三角形,除了原有的线段(边)之外,还有了些什么?(还有了角、顶点。) (2)请指出图中的边、角、顶点。(注意学生指的是否正确。如“边”是连接两个端的线段;“角”是从一个端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之间所夹的平面部分,“顶点”是两条边公共的端点。方向方位都不能指错。) (3)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三、回归生活感悟特性 1.小实验: (1)教师拿出一个用三根木条钉成的三角形,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四边形,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轻轻地拉两个图形。 师:各有什么感觉?(四边形一拉就变形,三角形拉不动。) 思考:其中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道理? (2)师:(拿出一张容易活动的椅子)这张椅子前后晃动。我们一起动手把它修好。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使这张椅子不再晃动?师生共同用木条钉椅子,并指引学生看到木条与椅子的两条边框构成一个三角形,如右图,椅子就不晃动了。 小结:一个三角形,只要它的3条边的长短固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也就固定不变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2.师:三角形的这种“形状不变的稳定性”,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3.三角形的分类 (1)电脑显示说出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这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学生自学课本P136 (2)学生动手操作(按角给三角形分类)小组合作交流。 (3)小结: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四、画图操作感悟关联 1、复习“垂线、垂足”的概念 2、阅读课本第137页“从三角形……叫做三角形的的底”。 3、画“高”。 (1)理解“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 (2)确定一个顶点,找出它的对边。图略: (3)用三角板画垂线 操作程序:①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底(对)边重合。 ②将三角板沿底(对)边向前平行移动。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顶点。 ③左手按住三角板,右手画垂线。 (4)基本操作训练,要求只将三角板摆好,垂线暂不画。 4、教学“三角形的高”和“三角形的底”。 (1)让学生找出“顶点”和“垂足”,以及“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2)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通常画成虚线,并标明直角符号。学生画高时,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3)用直尺量这条高的长度。 五、游戏——摸三角形 (1)摸一个直角三角形,摸好后举起来让大家看,看谁摸得又对又快。 (2)摸一个钝角三角形。 (3)摸一个锐角三角形。 六、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