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 |
范文 | 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能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中国龙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中间包含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人们借龙的精神来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搜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龙的历史。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龙。 教学难点: 在绘画中表现出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在“欣赏.评述”中请同学讲述龙的象征意义并体会龙的精神。 学习材料: 课件、计算机、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动画片,让我们来看看动画片中有什么好吗? [播放动画片] 2、你们喜欢龙吗?谁能说说你第一次见到龙时的感受?龙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它因为造型威武,身材强健深得大家喜欢。下面我们就带着崇敬的心情感受一下中国龙。[板书课题] 二、认识中国龙形象: 1、孩子们,真正的龙我们都没见过,但龙的传说已源远流长,龙的形象出现于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6400年,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课件出示龙形象出现的时间] 2、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变,让我们来看看好吗? [课件出示龙演变的三个时期] 3、虽然经过时间的磨砺,龙的造型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是龙是中国人造的理想化动物形象,是中华民族独到的精神文化,它身上具有很多动物的特征,你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找找吗? [课件出示寻找龙与其它动物的相似之处] 4、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并没有龙这样的神奇动物,但在人们的幻想中,它腾云驾雾、翻江倒海、千姿百态,大家想看看中国龙到底有哪几种动态吗? [课件出示龙的动态] 三、寻找生活中的中国龙形象: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龙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谁能来说说你都在什么地方见过龙的形象呢? 四、感受身边和艺术中的中国龙形象: 1、在今天,中国龙文化上下八千年,龙的精神无处不在,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来,让我们瞧瞧吧。 [课件出示龙与艺术的图片] 2、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有关龙的形象图片,那么龙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出示龙的主要组成部分] 3、龙是一种内在的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龙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各种不同的龙的图片] 4、龙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是自强不息的炎黄子孙,大家想不想看看小朋友是如何表现中国龙的呢? [课件出示小朋友的画] 五、表现中国龙形象 1、看了这些小朋友的画,大家是不是也心动了吧!小花猫看我们学习得这么认真,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作业提示] 2、你们小组想表现一条什么样的中国龙?小组里商量一下。 3、哪个小组能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 4、我们小组里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把它表现出来吧。 5、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放音乐。 A、辅导不能表现龙特点的小组。 B、辅导画面单调的小组。 六、展示中国龙、体会龙精神。 在小组里说说你喜欢哪一条中国龙,为什么? 七、 延伸龙精神。 我们是龙的传人,就让我们致力于繁荣龙的文化,弘扬龙的精神,昌盛龙的故乡。 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2教学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三年级第6册第10课《中国龙》 学习领域:绘画、创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 a、 能表现龙的形态特征,并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2、 过程与方法 a、 在探索中学习中国龙在中国文化的广泛应用。 b、 在小组合作中用线条表现龙的动态与花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a、 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 b、 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发生兴趣。 二 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中国龙的文化艺术,让学生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1、 能运用线条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三 教学难点 能表现具体的龙的形态特征。 四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 小组合作绘画图案 2、 较高要求: 小组合作有细致纹样的龙图案 3、 个性探索: 小组合作绘画有整体美的龙图案 五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北京北海公园参观游览” 欣赏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全景环视照片。 2、揭示课题----中国龙 二、新授 1、“同学们经过课前对龙的资料搜集,你知道龙在世界上到底存在吗?” (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 (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 龙的角是鹿的角; 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 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 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 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小组讨论:你听过有关龙的故事吗?你了解龙的文化吗? 5、龙文化的广泛运用。 欣赏:a、邮票、雕塑、器皿、玉器等; b、 龙舟(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传统的民间活动) 四、学生作业 1、“原来龙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 2、 听音乐《龙的传人》,激起学生的民族热情。 3、 “让我们发扬龙的传人的团结精神,小组合作一起描绘我们中华民族的巨龙吧!” 五、教师辅导 1、鼓励学生大胆描绘 2、创造出来的龙的形态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六、课内 小结 学生评价。(结合学生自己讲述的创造意图进行评析,以表扬、鼓励为主。) 1、 我认为哪一组最团结; 2、 我认为哪一组画得最棒。 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3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中国龙》一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一节美术课。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 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应会:会讲出笼各部位的象征,能创作出一幅龙的绘画作品,能够抓住龙的头、身、尾三部分特点进行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中间包含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人们借龙的精神来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收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龙的历史。 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 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龙。 难点:在绘画中表现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在欣赏?评述中让学生讲述龙的象征意义并体会龙的精神。 学习材料: 有关龙的资料、彩笔、蜡笔…… 教学过程: 一、说龙: 1.收集关于龙的资料。 2.说说你对龙的了解。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初步感受龙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看龙: 1.欣赏龙的演变: a、玉龙猪——新石器时代 b、瓦当上的行龙——汉代 c、赵州桥栏板上的双龙——隋代 d、通经北面上的云龙——唐代 e、高足杯上的云龙——元代 f、金冠上的升龙——明代 g、黄帝玉玺上的蟠龙——清代 2.了解龙的组合形象:骆驼头、鹿角(风华稳重)、马齿、牛耳、蛇身(灵敏矫健)、鲤鱼鳞(条理有序)、鹰爪(扎实气魄)、泥鳅尾。 教学意图:了解龙的演变过程,如商周粗狂抽象;春秋战国秀丽洒脱;秦汉雄建豪放;隋唐健壮圆润;宋代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等。龙是摄取了最精华、最完美的部位,是万物之灵,同时 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三、画龙: 1.欣赏书中学生作品。 2.画龙的口诀:昂首、张口、露齿、睁眼。 3.提出作业要求:画一条龙。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四、赏龙: 1.欣赏作品。 2.谈谈创作体会。 教学意图:体验成功感。 五、做龙: 1.我们是龙的传人。 2.怎样做一个龙的传人 教学意图:树立民族精神。 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4活动设计背景 十月份,是我国的“我与祖国共成长”的主题活动月,开展了“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我的祖国”“我是小导游”“你去过哪些地方”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老师,祖国妈妈的样子像一只雄鸡,那为什么爸爸说祖国妈妈是一条巨龙呢?”“龙生活在哪里!”“它吃什么东西呢?”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孩子们爱祖国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中国龙”。 《纲要》中明确指出,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 爱祖国的情感,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神异动物,传说中能兴云致雨,后成为皇权象征,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国的象征,孩子们知道是龙的传人而更加的高兴和自豪,通过《中国龙》引导幼儿感受体验祖国的伟大和美好,产生自豪和热爱之情,而且借机发展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感受,体验祖国的伟大和美好,产生自豪和热爱之情。 2、设计制作中国龙并能和教师一起游戏。 3、利用多种形式设计制作中国龙。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龙的形象,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为自己是一名龙的.传人而自豪。 难点:利用多种形式设计制作中国龙。 活动准备 龙头、龙尾、挂历纸、棍子、双面胶、蜡光纸、投影仪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欣赏音乐、带领幼儿拍手入场、音乐小龙人. 师:好的,孩子们,让我们大家带着一个好的心情和老师一起游戏,好吗? 幼:好。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找一个位子,安静的做好。 师:孩子们好,我叫‘‘冉老师’’,今天冉老师和大家成为了好朋友,我很高兴,有谁能举起手来告诉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吗? (幼儿自由回答) 师:今天呀,冉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幼:想。 师:瞧!你们看是谁。 (观看动画片《小龙人》) 2、教师播放动画片,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师:孩子们,刚才在片子看到的是谁呀? 幼:龙。 师: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 幼:电视里、动画片。 师:哦,那你们在生活当中什么地方看见过? 幼:衣服、房拄 师: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龙爷爷的照片吧,好吗? 幼:好。 (出示龙的图片)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边看边问 师:孩子们,龙由哪些部分组成。 幼:龙头、龙身、龙尾。 师:孩子们,你们看龙像什么? 幼:蛇、鱼 师:对, (依次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 师:孩子们,龙其实是多种动物综合体,是原始社会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夏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 (二)介绍龙头: 比如说: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会去赛龙舟,在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会舞龙,因为龙也象征着吉祥,所以在我们喜庆盛大的日子里我们也会把龙爷爷请出来。 师:好了,宝贝们,今天老师呀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看,这是什么? 幼:龙。 师:小朋友们跟龙爷爷打打招呼好吗? 幼:“龙爷爷,您好。” 师:龙语(小朋友们好)。孩子们,你们听龙爷爷好像又要说什么?(龙头贴教师耳边)哦,原来龙爷爷叫小朋友帮它找找尾巴,它说它刚刚进来的时候不小心把尾巴弄掉了,快,宝贝们起来帮龙爷爷 找找尾巴。 (幼儿自由活动1—2分钟) 幼:老师我找到了尾巴在这里! (三)制作龙身: 师:宝贝,你太棒了,(龙头、龙尾)。可是你们看龙爷爷有了头和尾巴,那你们看还差什么呢? 幼:身子。 师:对,身子。今天老师就请你们和老师一起帮龙爷爷把身体制作好。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等老师讲完过后你们就去任意选一样你们自己喜欢的,好吗? 制作龙的简单步骤: 1:先拿到挂历纸,我们对没有图案的这一边画磷片或贴鳞片。 2:选择画鳞片的小朋友在上面画上波浪线点小圆点。 3:选择贴鳞片的小朋友就用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蜡光纸片,为皱纹条贴上去,就像老师这样。 4:画好与贴好的小朋友就把它对叠好,然后在上面打上个小孔,用小棒插进去。(幼儿制作过程) 师:好了,我们制作完了。请到龙头爷爷这里来。一个一个连起来,像开火车一样,请帮龙爷爷找到尾巴的宝贝你就排最后一个,好吗? (四)游戏 师:宝贝们,龙爷爷的尾巴有了,龙爷爷的身体我们也制作好了,龙爷爷很高兴,它想请你们做一个游戏,好吗? 幼:好。 师: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敲一声鼓你们就蹲下,敲二声就站起来,听到咚咚的声音就跑起来,好吗?(边说边示范) 幼:好。 师:用龙爷爷的语气说:“这样吧!你们每个孩子把你们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加上“龙”字说一遍,说的时候站起来,我才知道你是谁呀?”这样老师示范一次,我的名字叫董余,我就叫“余余龙”这样,你们知道了吗? 师:来,宝贝们我们来比赛,看谁说得快。(说完一次敲一次鼓) (五)舞龙 师:龙爷爷告诉老师你们今天表现得太棒了,它很高兴!你们高兴吗? 幼:高兴。 师:那好,我们就听着音乐把我们亲爱的龙爷爷带到操场去舞动起来,好吗? 幼:好。 师:准备好了吗? 幼:准备好了。 师:我们出发了。 随着音乐结束本次活动 延伸活动: 回家过后可以叫爷爷、奶奶给我们幼儿讲一些关于龙的传说,讲一些龙的故事,学唱一些龙的歌曲,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或疑问等,或和爸爸妈妈制作一个你自己最喜欢的龙。 教学反思 (一)、活动内容的反思: 1、活动充分运用纲要精神,结合幼儿实际需求和今年是龙年选择课题《中国龙》开展主题活动。 2、活动的预设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动静交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实现目标。 (二)、对幼儿发展的反思: 1、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中国龙,将虚拟的事物用科学的方法让幼儿理解、明白; 2 、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成为快乐学习的小主人。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 1、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四)、活动效果: 1、教师的情感丰富,完全融入活动中,能有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引导幼儿。 2、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培养了幼儿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3、巧妙的将《纲要》中五领域有机的结合,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 (五)、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幼儿前期有一个经验准备,去了解有关龙的一些知识,然后让幼儿自己来讲述,或分组讲述,教师只是引导。 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5一、指导思想 《中国龙》一课是以“欣赏与评述”为主,融“设计与应用”、“造型与表现”于一体的美术课。她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2、既能目标:会讲出龙的各部位的象征,能自己创作一幅龙的绘画。 3、情感目标:体会龙的精神,树立民族精神。 三、教学准备: 课件、龙的图片、资料 四、教学构想: 1、通过教师演示龙的画法,使学生了解龙的特征及其特征的象征意义。 2、通过课件演示龙的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龙经历几千年的演变,最初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理解事物是不段的变化的。 3、通过欣赏龙的一些生活图片,使学生了解龙在我们中国是吉祥的象征,它深入生活的各个角落。 4、通过欣赏龙的组成,了解画龙的过程及重点是龙头。 5、通过欣赏小朋友们的作品,使学生了解如何构图。 6、通过作业展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初步认识中国龙,了解中国龙的象征。 2、学生是否体会到中国龙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的精神一脉相承。 3、学生能否形象地表现出中国龙的造型特点。 六、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老师黑板演示一幅龙的作品导入 同学们,老师首先给你们画一个动物,注意仔细观察,猜猜看老师画的是什么呢?(学生猜)最后请同学们一起说(龙)。老师激情说: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了解一下中国龙。(板书课题) 2、新授: (1)龙的起源与特征 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龙?(没有)那么这个龙的形象是怎么产生的,你们知道吗?(学生说) 师:关于龙的起源,历史上的学者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龙就是我们的祖先集飞禽、走兽、水族以及自然天象之精华于一身而理想化的动物。还有一种说法是我们的祖先还是原始部落的时候,各部落都有自己崇拜的动物作为图腾。传说有一个部落的图腾是蛇,这个部落很强大,它把各个部落都打败了,然后它把各个部落的图腾集中到了一起变成了龙。不管是哪个传说,龙都是集各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现在让我们来找一找,龙身上都有哪些动物的特征呢?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鹿角、虎眼、蛇身、骆驼头、鱼鳞、鹰爪、泥鳅尾)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为龙选择这些动物的特征吗?(学生说老师总结)因为啊,鹿角是所有的动物中最美丽的角;蛇是爬行的动物中速度最快,身体最灵敏矫健的;鹰爪是所有的飞行动物中爪子最厉害的;鱼鳞波关闪闪,有秩序也非常的美丽。从这些动物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为龙所选择的都是最精华、最完美的部位,集如此多的优点于一身,使龙自然成了万物之灵,同时也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2)龙的演变过程 中国龙文化上下八千年,源远流长。最早的龙形象是什么样?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又变成了什么样?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欣赏课件,请你找一找,哪个是最早的龙,哪个是现在的龙?(讲解龙的演变过程)不管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都非常的喜欢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龙更是古代帝王们崇拜的权贵的象征。看,这是谁穿的衣服?(课件展示皇帝穿的衣服)皇帝自称自己是“真龙天子”其目的也是希望拥有龙的威严、精神和本领。在今天龙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也是借龙的精神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广大。 (3)龙的形象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 龙的形象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呢?(举例)每年的正月十五要耍龙灯;二月二龙抬头取其谐音人们要剪头;五月初五端午节要赛龙舟。今天的龙舟已经走向世界,成为海内外龙的传人团结一致,共同振兴中华的一项活动。 (4)观察龙由哪几部分组成 仔细观察龙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龙头、龙身、龙尾。我们在画的时候龙头是重点。龙头主要由鹿角、虎眼、大大的鳄鱼嘴和龙发组成。老师指黑板让学生牢记。记住画龙的诀窍是昂首、张口、露齿、睁眼。这样才能画出龙的精神气象。 (5)欣赏龙的作品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小朋友们是怎么画龙的。(课件展示学生作品及龙的各种姿态) 3、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放音乐。 作业要求:请同学们画一幅与龙有关的画,要求画出龙的精神气象。 4、作业展评 将学生的作业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评价,选出优秀的作业。 5、教学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龙的有关知识,龙的精神是团结凝聚的精神,是造福人类的精神,是奋发开拓的精神和与天和谐的精神,希望同学们都拥有龙的精神,为国争光! 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6活动目标: 1. 欣赏不同造型龙的图案,知道龙的外形特征。 2. 学习运用剪刀剪出镂空部分和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龙鳞。 3. 乐于参与剪龙活动,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美。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学习运用剪刀剪出镂空部分和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龙鳞。 活动准备: 1. 不同造型龙的图案视频,幻灯 2. 剪刀、胶棒人手一个,白色A4纸、不同形态龙的图案若干。 3. 展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了解不同造型龙的图案 1. 观看视频 师:孩子们,今天我带来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 提出问题 师:在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品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图案,它 是什么?(龙) 3. 教师小结 师: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它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又有一种雄壮、威武的美。龙代表吉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所以人们常常将龙做为物品的图案。 二、经验分享,说说中国龙的外形特征 1、交流分享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不同造型龙的图案,现在我们来说说龙的外型特征。 它的身子像哪种动物?(身似蛇)头上的角像哪种动物?(龙角似鹿)它的爪子呢?(爪似鹰)它的鳞片又像哪种动物呢?(鳞似鲤鱼) 2. 教师小结 师:龙是一种想象出来的动物,它身似蛇、龙角似鹿、爪似鹰、鳞似鲤鱼。 三、模仿操作,学习剪龙鳞的不同方法 1.提出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龙身上的鳞片像什么形状?鳞片是怎样排列的(一层一层相互叠加的半圆) 2.模仿操作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剪龙鳞的不同方法,请拿起身边的剪刀和美工纸,和我一起剪龙鳞。 (1)用剪刀剪出镂空部分 先用剪刀将鳞片部分掏一个口,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划到手指,然后沿着画好的线条剪,最后将剪下去的部分放在盒子里,一个镂空的龙鳞就完成了。 (2)对称剪法 首先将画好的鳞片沿对称轴对折一次,要使两边的线条对齐重合,然后从不能打开的一边开始沿线条剪,最后将对折的鳞片打开。 3. 教师小结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种剪龙鳞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将鳞片部分掏一个口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划破手指;第二种对称剪法要注意一定要沿着对称轴对折,保证两边的线条对齐重合,要从不能打开的一边开始剪。 四、趣味活动,尝试运用不同方法剪龙 1. 作品欣赏 师:我这里还有一些龙的剪纸作品,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美。 2. 提出要求 师:今天我们就来剪龙,我为每组准备了剪刀、胶棒,还有不同形态龙的图案,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在剪龙时,首先将龙的轮廓剪出来,由于龙的四肢、爪子比较细,很容易断裂,剪的时候要小心;然后根据所学方法剪出龙鳞;最后将完成的作品用胶棒粘贴在白色A4纸上。注意在剪纸过程中不要将剪刀指向自己或身边的同伴,以免发生危险,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的卫生,及时清理纸屑。 3. 动手操作 师:好啦!现在开始行动吧! 五、作品展示,欣赏并评价同伴的作品 师:请将完成的作品粘贴到前面的展板上,然后和同伴说说自己的作品吧!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