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鲁迅《祝福》导学案设计 |
范文 | 鲁迅《祝福》导学案设计 《祝福》学案(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预习作家作品以及文中重点字词 预习内容 1、字音积累 钝( )响 寒暄( ) 朱拓( ) 间( )或 悚( )然 踌蹰( )( ) 少 不更( )事 谬( )种 淡( )然 俨( )然 雪褥( ) 瑟( )瑟有声 尘芥( )堆 形骸( ) 脸颊( ) 沸反盈()天 贺家墺( ) 荸荠( )( ) 絮絮( )呜咽( ) 驯( )熟 桌帏( ) 讪讪( ) 咀嚼( )( )赏鉴 渣滓( )( ) 瞥( ) 拗( )不过 蹙( )缩 门槛( ) 窈( )陷 惴惴( ) 歆享( )( ) 牲醴( )( ) 蹒跚( )( ) 2、字形积累 寒暄 (喧哗) 烟霭(和蔼) 走投无路 (回头) 形骸 (惊骇 弹劾) 惴惴 (揣摩 湍急) 3、《祝福》选自《 》,作者是 ,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 》和《 》,散文集是《 》,散文诗集是《 》,还有杂文集17本。 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写下来汇总到各学习小组组长手中,由各组组长挑选疑问最多的问题交给老师。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品味文章细节。 学习重难点 理解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 1、小说采用什么记叙方式? 点拨: 2、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 点拨: 3、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点拨: 4、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课文排版时已将情节自然分明,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并标示在课文中相应位置。 情 节 内 容 记叙顺序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探究二、本文什么地方给你感受最深?说一点理由。 点拨:开放话题 畅所欲言 1、有人说祥林嫂“没有春天”,你认为呢?试以课文为依据简要说明之。 点拨: 祥林嫂也有过“短暂的春天”。 2、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而不以祥林嫂为题? 点拨: 三、反思总结 (1)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2)认真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有关描写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理解人物与环境会互相作用:环境作用于人,人又反作用于环境,这会使环境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果人物几经抗争,仍无法改变环境,就造成了悲剧的`结局。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别人看。 四、当堂检测 课文中作者没有写出鲁四老爷的肖像,请你通过想象,选择一个场景,刻画鲁四老爷的肖像,特别是眼睛。字数为200左右。 课后练习与提高 1.解释下列词语: (1)寒暄—— (2)怨府—— (3)沸反盈天—— (4)诡秘—— 2.这篇小说为什么要以“祝福”为题?选出正确答案在括号内打“√”表示。 (1)通篇小说的情节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 (2)祥林嫂惨死于祝福声中,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来源:学*科*网] (3)旨在鞭挞封建迷信思想。 (4)阔人家的祝福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形成鲜明对照。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