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留住童年教学设计 |
范文 | 留住童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留住童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理解比喻句的含义。 2、通过反复朗读诗歌和句子分析,感悟童年的珍贵与美好,体会诗作抒发的对童年的无限依恋之情,以及对成长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 感悟童年的美好与作者告别童年的依恋心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比喻句营造的诗歌意境。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童年说起) 童年,是一幅迷人的画,勾勒出动人有趣的故事;童年,是一首婉转悠扬的短笛,奏出了纯洁美好的幻想;童年,是一束绚丽的茉莉,儿时的欢笑像茉莉散发出的醉人的芳香,朵朵洁白的花瓣就仿佛是一件件回忆。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划分节奏。 2、感知内容:通过刚才的朗读,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有了自己的感悟,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在朗读中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1)学生交流。 (2)教师总结:回味童年的美好即将告别童年的依恋感受成长的快乐。 三、再读诗歌,品味语句 (一)留住童年,是诗人想挽住如水的光阴,是诗人想珍藏如花的岁月,也是人的一种美好的心愿。我们知道诗歌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请问本诗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来形容美好的童年的? (二)分析语句: (1)“摘下这片树叶,珍藏起一个不老的春天”(也就是珍藏起永远的春天) A、树叶:比喻,童年。绿叶代表了大自然的春天,代表了生命中的春天,也就是童年。 B、春天:比喻,童年。不老的春天,也就是永远的春天。 提问:形象地展现了童年无限的生机、活力。童年就是那春枝上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树叶,珍藏起它,就珍藏起了“不老的春天”。 (比喻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相似点: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人们对它的喜爱赞美永远不改变。) 提问:为什么“春天”会不老,而且能被“珍藏”? 是因为童心永存,是因为诗意常在,是因为格外的珍惜,是因为深深的眷恋。童年是永远不会枯萎的回忆,生命的诗篇从此常绿。“不老”与后面的“常绿”、“永远”相应,表明如春天般的童年将永远成为生命航程中的旅伴,成为生命中的永恒。这样,人的一生也就成了“不老的春天”。 (2)“童年没有遗憾,失落的往事是缤纷的'花瓣”? 提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没有遗憾? 交流:诗人将“童年的往事”比作“缤纷的花瓣”,一方面表明童年的美好,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花瓣易飘零,往事常失落,但是花落香犹在,事过情常留,童年那种或温馨、或苦涩的感觉,酝酿成无限的芬芳在生命中弥漫。 (3)“芳香在生命中弥漫”: 童年往事中的点点滴滴所散发出的温暖和美好,一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之中、生活之中。 童年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把它留在记忆中,留在生命中,带着童年的活力、梦想去迎接未来。 (4)“挡在前面的是山,踏在脚下的也是山” 提问:这里的山指的是什么?“踏在脚下”你怎么理解? 交流:“山”是指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踏在脚下的也是山”的含义是:经过不断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达到了自己追求的目标。 (5)“迷路的只是眼睛,清醒的总是脚板”: 提问: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告诉人们用自己的脚去走,会走出新的天地。童年有时会迷惘,会受到种种诱惑,但只要带着勇气和果敢走过去,就能战胜一切。 (6)“如果前面是一片海,那就做一条乘风破浪的船”: 即使前面有大风大浪,也愿意搏击风浪,展示自己的意志和精神。再次表达了作者留住童年的愿望,也再次表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7)题目理解:留住儿童对未来的追求,不怕困难的精神,勇往直前的勇气和果敢的良好品质。 (三)总结: 1、全文分两部分: 童年(1、2):表现了童年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对童年的深深眷恋。 成长(3、4):表现了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人生道路上阔步前进的精神。 2、主旨理解: 这首诗是写给即将告别童年的孩子的,通过形象的比喻来告诉孩子们童年的美好与珍贵,希望孩子们能够把了无遗憾的童年留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带着勇气和果敢走上成长之路。 四、拓展迁移 你的童年有遗憾的事情吗?现在回忆它,心情是怎样的呢?说说你的缤纷的童年故事。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 2、完成练习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