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
范文 |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范文通用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范文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范文通用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能自觉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过程,体会加法的运算律在运算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用转化的思想看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依据法则简化运算 教学重点: 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能自觉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难点: 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 3、有理数的加法有什么运算律?具体内容是什么? 4、计算下列各题(1)(-5)+(-8) (2)(-5)-(-8) (3)(-5)-8 (4)3-12二、自主探索 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例1、计算(1)14-(-12)+(-25)-17 (2)2+5-8 (3)7-(-4)+(-5) (4)-7.2+4.7-(-8.9)+(-6) (5) - +(- )-(- )-(+ )解: (1) 14-(-12)+(-25)-17 =14+12+(-25)+(-17)---------------------------统一为加法= 26+(-42)---------------------------------------运用运算律=-16 (2) (3)(4) (5)算式(-6)-(-13)+(-5)-(+3)+(+6)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我们还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解:(-6)-(-13)+(-5)-(+3)+(+6) =(-6)+(+13)+(-5)+(-3)+(+6)------------统一加号=-6+13-5-3+6----------------------------------------省略加号=-6-5-3+13+6-----------------------------------------运用运算律=-14+19=5说明:省略加号的'形式-6+13-5-3+6表示-6,+13,-5,-3,+6这五个数的和。 例2.计算: (1) -3-5+4 (2)-26+43-24+13-46解:(1) (2) 例4、若a=-2,b=3,c=-4,求值 (1)a+b-c (2)-a+b-|c| (3)a-b+c (4)-a-b-c 解:(1)a+b-c=-2+3-(-4)=-2+3+4=5 ---------- [数据代入时,注意括号的运用] (2) (3)(4) 例5、在伊拉克的战争中,谋生化小组沿东西方向路进行检查,约定向东为正,某天从A地到B地结束时行走记录为(单位:km) +15,-2,+5,-3,+8,-3,-1,+11,+4,-5,-2,+7,-3,+5问:(1)B地在A地何方,相距多少千米? (2)这小组这一天共走了多少千米 三、学习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几种运算? 四、随堂练习 A类 1、计算:(1)(-30)-(+24)-(-20)+(-32)-(-32)(2) (-2.1)+(-3.2)-(-2.4)-(-4.3) (3)(+ )-(- )+(- )-(+ ) (4) -7.52+ -1.48 (5)21-12+33+12-67 (6)-3.2+5.8-8.6+12 2计算 (1) 1+2-3-4+5+6-7-8++97+98-99-100 (2) 66-12+11.3-7.4+8.1-2.5 (6)-2.7-[3-(-0.6+1.3)] B类 3.计算(1) + + ++ (2) + + ++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范文通用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能力目标: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情感态度:让学生了解有关负数的历史、体会负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难点: 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础分均为0分.两个队答题情况见书上第23页. 二、分析探索、问题解决 分组讨论扣的分怎样表示? 用前面学的.数能表示吗? 数怎么不够用了? 引出课题. 讲授正数、负数、有理数的定义. 用负数表示比“0”低的数,如:-10,读作负10,表示比0低10分的数.启发学生再从生活中例举出用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三、巩固练习 1、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各题中的数量: (1)如果火车向东开出400千米记作+400千米,那么火车向西开出4000千米,记作______; (2)球赛时,如果胜2局记作+2,那么-2表示______; (3)若-4万表示亏损4万元,那么盈余3万元记作______; (4)+15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150米,低于海平面200米应记作______.分析:用正、负数可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常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高度用负数表示; 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定为用正数表示,则另一个方向用负数表示;如运进与运出,收入与支出,盈利与亏损,买进与卖出,胜与负等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东5米”与“向西10米”不是相反意义的量; b.如果汽球上升25米记作+25米,那么-15米的意义就是下降-15米; c.如果气温下降6℃记作-6℃,那么+8℃的意义就是零上8℃; d.若将高1米设为标准0,高1.20米记作+0.20米,那么-0.05米所表示的高是0.95米. 三、小结回顾、纳入体系 学生交流回顾、讨论总结,教师补充如下: 概念:正数、负数、有理数. 分类:有理数的分类:两种分法. 应用:有理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范文通用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能熟练地运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能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过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过程,了解加法的运算律,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重点、难点: 1、重点:运算律的理解及合理、灵活的运用。 2、难点:合理运用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先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选用法则,确定和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是不同的;而计算和的绝对值,用的是小学里学过的.加法或减法运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运算法则? (1) (-9.18)+6.18; (2) 6.18+(-9.18); (3) (-2.37)+(-4.63) 2、计算下列各题: (1) +(-4); (2) 8+; (3) +(-11); (4) (-7)+; (5) +(+27); (6) (-22)+.通过上面练习,引导学生得出: 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a+b=b+a 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者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a+b)+c=a+(b+c) 这里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P22例3)计算: (1) 33+(-2)+7+(-8) (2) 4.375+(-82)+( -4.375) 引导学生发现,在本例中,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再相加,有相反数的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先凑整;有分母相同的,先把同分母的数相加,计算就比较简便。 本例先由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解答情况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并引导学生发现,简化加法运算一般是三种方法:首先消去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其和为0),同号结合或凑整数。 例2(P23例4) 教师通过启发,由学生列出算式,再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第一问可以让学生自已作行程示意图帮助理解,注意第一问和第二问的区别。 练习课本P.23练习:1、2 四、总结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 1、课本P27习题1.4A组第3、4题 2、课本P28习题1.4B组第12题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