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班音乐《过新年》教案 |
范文 | 中班音乐《过新年》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过新年》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音乐《过新年》教案1活动目标: 1、体验民族风情,感受迎新春热闹欢快的气氛。 2、大胆尝试用手势指挥和小乐器合奏等方法表演歌曲,体会合作演奏的乐趣。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略多于幼儿人数的小乐器,如:小铃、圆舞板、铃鼓等。 2、大鼓和镲各一。 活动过程: 一、谈论迎新春主题 1、刚过了元旦,再过几天就要过一个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是什么节? 2、在中国的新年(春节)里人们做些什么? 二、演唱歌曲《过新年》 1、演唱歌曲。 随着歌声想象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如何表现热闹的欢庆场面。 2、再次演唱,想象新年敲锣打鼓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景语言纠正幼儿的口型,做到吐字清晰。如: 师:锣鼓敲起来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幼:咚咚咚、呛呛呛。 师:这是一只新鼓,敲出来的声音真精神,新的锣亮闪闪,很明亮。(边演示边请幼儿注意教师发“咚”和“呛”时的口形) 引导幼儿以找新的小鼓和小锣的方式,互相倾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三、尝试用不同的节奏伴奏 1、敲锣。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敲锣的动作。 2、打鼓。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打鼓的动作。 3、小朋友听了真高兴。听琴声,用拍手转动手腕表现小朋友欢天喜地的动作。 每一次尝试轮换着请一位幼儿按大家商定的节奏,用自己的手势来指挥。 四、合作表演 幼儿在以上三种表现方法中,按自己的意愿任选一种,分成三组,由三位幼儿分别当指挥,合作进行表演。 五、打击乐演奏 1、选取小铃、圆舞板、铃鼓小乐器,分别模仿敲锣、打鼓、拍拍手,共同表演。 2、增加大鼓和镲,共同商量何时介入,怎样介入。 3、尝试介入大鼓和镲,与小乐器合作演奏乐曲。 中班音乐《过新年》教案2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2、迁移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图片的提示,较准确地唱出衬词,记忆歌词。 3、感受歌曲给人们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新年气氛。 4、让学生了解新年的习俗。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CD。 2、鞭炮、鼓、跳舞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新年到》)教师:小朋友们,当你的小耳朵听到这首歌曲时,你想到了什么呢? 2、介绍春节习俗。 教师:小朋友们对春节的习俗了解多少呢? 介绍鞭炮、鼓、对联等。 教师:关于年的'由来,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教师讲故事) 3、学唱歌曲。 教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来学习一首有关年的歌曲,名字叫做《过新年》,教师范唱。 (1)听歌曲《过新年》(幼儿学唱,并模仿其中一句),看谁学得快。 (2)听歌曲,分组学唱自己组里的那一句(播放音乐),教师琴声伴奏。 (3)听歌曲,并学习别人组里的那一句,看谁学得多、学得快。 (4)教师弹琴,幼儿齐唱(欢快、活泼的情绪)。 (5)分角色演唱(师生间配合、男女间配合)。 4、认识器乐、并伴奏。 (1)认识"鼓"、"钹"两种乐器。学习其单独的演奏方法(听声音、模仿)。 (2)教师与幼儿在音乐中的配合示范。 (3)用手模仿学习乐器在《过新年》中的表现。 (4)请幼儿上台当"小乐手",其他幼儿充当"小歌星"。 5、歌曲音乐文化扩展。 教师:过年的风俗每个地区都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南方的热闹气氛。幼儿活动:带着新年的喜庆与快乐完整的演唱歌曲,咚咚咚咚呛"的歌词部分,师生一起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师:大家的演唱和乐器把新年的喜庆和热闹都表现出来了。最后,让我们在过新年美妙的音乐声中,我们一起来欢度新年! 播放《过新年》伴奏音乐,与幼儿一起活动。 活动延伸:可以在幼儿熟悉了歌曲以后,为歌曲加入动作进行表演,也可以几个人合作,编排一个舞蹈。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现代将“元旦”称为公历新年,将“春节”称为农历新年。当日,人们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