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德、法两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研究论文 |
范文 | 德、法两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介绍了德、法两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体内容:1.重视新生入学前的咨询和指导;2.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3.为学生提供就业前互补性专业培训和综合能力培训的服务.4.搞好毕业前的咨询服务及就业信息服务。5.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确定职业计划及目标。指出了我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德国,法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在德法两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是作为学校学生咨询服务中心工作的组成部分来开展的,一般设有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学校是把学生就业纳入到学生整个人生规划或职业生涯设计中来进行引导和帮助的。与我国情况不同的是,德、法两国学生(只要取得了上大学的资格)对学校、专业的选择是自由和自主行为,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对就业时间、地点和单位的选择也是自由的,不受政府和学校的约束。学校对毕业生是否就业,能否就业没有责任.但是学校仍然重视学生就业指导,而且做得比较好。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体内容 1.重视新生入学前的咨询和指导。 德国和法国的高校非常注重为学生提供入学前的咨询服务,每年都举办面向社会广大高中毕业生(职业技术学院则面向初中生)的入学咨询服务活动,其内容主要是为广大学生提供包括学校专业设置情况介绍、专业就业前景、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特长、兴趣、爱好及综合素质选读相应专业、设计自己职业生涯等等咨询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学校、专业和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即使入学以后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调整就读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 高校把为学生提供实习位置作为一项办学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来抓,他们通过与各企业联系、合作等形式,积极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的位置,这些实习的位置,大多数都是未来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因此,接受学生实习的公司在对学生自身的能力要求,团队合作精神、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一般进入实习的公司后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公司对每一位实习生都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最后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实习期间考核情况来确定是否录用实习生。有的学校在安排学生到各个实习位置时,学校会根据有关方面专家、教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意见来确定某个学生相应的实习位置。一般来说,通过实习后,在原实习单位工作的成功率都非常高,所以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用人的公司和学生都比较重视就业前的实习。这种学校为学生提供实习位置而最后过渡到公司接收毕业生就业的形式在德国高校是非常普遍的。 3.为学生提供就业前互补性专业培训和综合能力培训的服务。 学校每年对毕业生都进行的互补性专业知识培训和综合能力培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毕业后更容易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其做法主要是对某些专业的学生进行互补性很强的课程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训。因为这些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要涉及到这些方面的知识而在学期间其专业课程是没有开设的,因此,开设互补性的专业知识培训对学生今后就业非常有好处同时,还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毕业后就业显得特别重要。德国很多大的公司,都非常注重员工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学校在培养人才时,都注重把用人单位的需要与学校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与社会接轨、相互适应。随着社会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德国,毕业后参加继续培训的人数亦越来越多。 4.搞好毕业前的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尽快找到第一份工作。 高校除了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外,还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一般由学校组织各方面的专家、教授,在毕业生个人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比如对某个人的长处、短处进行分析,提出某人今后就业的领域或方向。使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择业、就业成功率更高。同时也对毕业生个人的才能发挥,综合能力的提高更有好处。 学校在整个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是包学生就业,而是尽力帮助毕业生找到其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所以学校非常注意与各大公司的联系,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同时,也积极推荐毕业生到各大公司面试,适当时候还召开校内招聘会,使毕业生都有机会参与就业竞争和找到第一份工作。学校对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视。他们认为,第一份工作是人生重要的起点,也是职业生涯的开始,有了第一份工作为基础,今后的择业就有了良好的开端.因此,学校注重帮助毕业生找到第一份工作。 5.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学校注重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尤其对各大公司、企业用人信息的汇总、发布等工作做得非常成功,他们特别注意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个人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详细地向学生发布。同时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有什么期望或要求也尽快地向用人单位传递,真正起到了沟通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桥梁作用。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所以,法国的大学对用人单位的情况了解得非常细微,而对本校毕业生情况也掌握得很详细,就业信息与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几乎都与全校毕业生单独谈话来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向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帮助。 6.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确定职业计划及目标。 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确定今后的职业计划和目标,这也是法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特色。学校非常重视每个人今后的职业选择问题,他们通过对个体倾向性就业目标的测试,如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喜欢做什么?等等内容的就业目标测试来分析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倾向,并通过专家进行指导和帮助。使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同时还通过成立老校友联谊会,请事业有成就的校友回校介绍其创业史,为毕业生进行现身说法教育,这对毕业生今后自主创业起了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看,德、法两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是贯穿在对学生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之中的。从选择学校、专业开始,学校就依据对学生个人能力、志趣、发展潜力的了癣,指导学生选报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一般而言,指导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手段先进且指导工作人员都具有较高学历,持有经过国家考试获得的咨询师证书,因此,咨询本身值得信赖、效果好,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二、几点启示 1.有关就业问题或与就业有关的一些思想、观点值得我们深思:①教育的目标不是使学生都达到某一知识水平,而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开发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最佳领域,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②学校不是工作介绍所,但是要为学生找到合适工作展开有效的工作。③学校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生存、自我发展的本领。④“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其称为一种教育制度,不如称它为一种‘思想夕,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思想’(德国教育专家胡勃先生语)。⑤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研究等与社会需要无关,专业就是专业与学生就业没有直接关系,但学校与社会的整体发展关系密切。⑥学校培养学生不以就业为目的,但教会学生就业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成份。 2.德、法两国将职业指导工作前移,在学生注册入学之前进行咨询服务。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来选择学校和专业,并依据社会需求来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咨询,既有利于学校个性化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展又能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发挥潜能,学其所好,专其所长等方面拥有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还为更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了最基础的平台。这相对于我国的高等学校要面对更大区域的招生、教育和就业,将就业指导前移到招生的宣传和指导环节中,更有利于发挥我国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德国高等教育所推行的学生实习和打工制度,体现了德国教育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视。一方面为在校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另一方面也使德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第一,通过学生的实习,打工活动有利于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充分了解,使学生了解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状况、生产流程、发展前景等,为下一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通过学生的实习、打工活动,.有利于学生的社会角色转变,从而使学生的职业意识得到加强。第三,通过实习、打工活动,有利于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更紧密的结合,使学生自己的学习更有目的性,更有针对性,使学生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之,这种实习制度有利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了解生产实际,并具备初步的生产理论与生产技能;有利于人才就业,并满足了单位的人才需求,避免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盲目性,为毕业生就业做了积极的准备。德国教育的这一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4.德、法两国注重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并在教育过程中满足学生对专业的再选择和调整。把就业指导和咨询作为一种高层次的职业和岗位来予以肯定。这对两国的高等教育不以学生就业为目的,但以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素质为己任的观念得以有落实的渠道。这在我国的高等学校中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尚未形成充分肯定的氛围,且往往把就业指导工作视为权益之计和附带性工作,对从事该项教育的工作者不能予以一定认可和重视的现状,反差较大。值得我们对此项工作有新的认同和举措予以应对。 5.德、法两国高校对既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和已毕业尚未得到就业机会的毕业生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选择职业的能力培训,并列为高校教育培训的常规内容,有效地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的比例。相对于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重就业技巧的准备,轻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培养;重对就业市场的分析,轻对用人实体需求能力的研究;重推销的增强,轻基地建设的功能深化。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同时,德、法两国经验亦可引为我用,值得借鉴。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