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
范文 |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2、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3、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文言词语, 理解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背龚自珍《己亥杂诗》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 龚自珍字_ 代 __ 家 家 先驱者 。 2、正音、明句读。 明确: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②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⑥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也 三、小组讨论 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2、为什么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什么?请作最简要的回答。 3、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 4、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 四、学生质疑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 五、课堂练习 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恃无恐(sh) 万马齐喑(yng) B。斫直(zhu)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zh) C。以梳为美(shū) 明告鬻梅者(y) D。以欹(q)为美 遏其生气()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甘受诟厉(辱骂) 明诏大号(告诉,一般指上告下) B。遏其生气(阻碍) 夭梅病梅(使动词,使病) C。斫其正(砍)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 D。以欹为美(倾斜) 明告鬻梅者(卖)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风姿);以欹(畸形)为美,正则无景(景色) B。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告诉)大号(号召)以绳(用绳捆绑)天下之梅也 C。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砍掉)直,删(去掉)密,锄(铲除)正 D。予本非(指责)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辱骂),辟(开辟)病梅之馆以贮(存放)之 4。对文意的基本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托物喻人,借梅议政,抨击了蠢蠢求钱之民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反映了作者要求广开才路,反对严酷思想统治的强烈愿望。 B。文章托物喻人,借梅议政,抨击了文人画士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表达了作者贮梅、疗梅,挽救和培养人才的决心。 C。文章托物喻人,以梅议政,抨击了文人画士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反映了作者要求广开才路,反对严酷思想统治的强烈愿望。 D。文章托物喻人,以梅议政,抨击了蠢蠢求钱之民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表达了作者贮梅、疗梅,挽救和培养人才的决心。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②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③而江浙之梅皆病 ④既泣之三日 ⑤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A。②⑤ B。①④ C。③④ D。④⑤ 6。下列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B。纵之顺之 C。必复之全之 D。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六、小结 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龚自珍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 七、集体诵读(体味情感、领悟情感、读出感情) 课后反思: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了教学目标。由于学生对时代背景不太了解,影响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课前应让学生了解清朝文字狱及八股文的危害。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