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教学设计 |
范文 |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领会什么是波澜。 2、品味波澜的艺术效果。 3、了解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这就叫做──事件的波澜。 二、教师提示 1、什么是写出事件的波澜? 写出事件的波澜就是写出事件的曲折变化。 2、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⑴ 客观事物本身就是起伏变化的,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客观性) ⑵ 文若看山不喜平,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阅读心理) 3、怎么样才能写出事物的波澜? ⑴ 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前提) ⑵ 运用使叙事曲折的技巧: ① 情节突转法: 先请大家看一个故事: 成绩 期中考之后,数学老师要公布成绩。他说: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八十分以上和七十分以上的人数也一样多话一说完,全班一阵欢呼,一位同学追问道:那么,不及格的人数呢 老师不疾不徐地回答: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 这个故事就运用了情节突转法。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② 设置悬念法:设置悬念法就是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矛盾,使情节回旋推进,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例: 只借一美元 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 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 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一美元。 一美元?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 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经理彬彬有礼地说。 (续写,尽量实现情节的突转。) 好吧。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 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 谢谢!富豪办完手续后,从容离去。 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于是,他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这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一美元呢? 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办事,需要一段时间,随身携带这些有价票据很不安全。这曾到过几家金库,想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就将这些票据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况且借款利息很便宜,一年只要支付6美分 行长恍然大悟: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能用头脑支配金钱;而只有金钱没有头脑的人则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头脑被金钱所支配。 经商斗智,善谋者胜。 ③ 铺陈误会法: 例: 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 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 请续写: 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 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背不动就滚吧! 我一听此言,登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子,怒视着她。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我指的是轮子。 讨论:事情的波澜因何而起?(误会) 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使得人物之间的对话、行动、感情等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事件的波澜。应该说,误会的产生大多是出于偶然,但如果能用偶然的误会来表现某些必然的事物,往往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例文: 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 督学到学校视察,见教室里有个地球仪,就问学生甲:你说说看,这地球仪为什么会倾斜23.5度呢? 学生甲惶恐地答:不是我弄歪的。 督学摇摇头,转问学生乙。学生乙双手一摊,说:您也看见,我是刚刚才进来的。 督学疑惑地询问老师,老师抱歉地说:不能怪他们,这地球仪买回来时就这样了。 督学脸色愈来愈难看。这时,校长赶紧解释:学校经费有限,这是在地摊上买的。 通过铺陈误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不学无术。 ④ 抑扬交错法: 例: 求职始末 大学毕业才两年的舒平下岗了。 为了生活,舒平不得不四处奔波,终于一家有朋友的公司答应他去应聘。在复试时,他与一位业务经理因意见上的分歧而发生了争执,他那桀骜的个性使他的言语犀利而偏激,令经理十分尴尬,结果他落榜了。 舒平连遭重创,心灰意冷。想到年迈的父母正巴巴地盼着享儿子的福,想到相恋两年的女友因自己境况不佳而常闹分手,想到自己才华横溢而无处施展,他绝望了,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恰到此时,那家公司的朋友找到他,将他从死神身边拽了回来,同时带给他一张一聘请书。原来那位经理经过冷静的思考,认为舒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决定高薪聘用他。舒平躺在病床上,通过电话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 第三周星期一,舒平早早地来到公司门前,却见一张通告赫然映入眼帘:鉴于舒平先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本公司决定予以解聘 (出示一组由情节组接的图片。) 例: 威胁(欲抑先扬法) [俄]契诃夫 有一个贵族老爷的马被盗了。第二天他在所有的报纸上都刊登了这样一个声明:如果不把马还给我,那末我就要采取我父亲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过的非常措施。威胁生效了。小偷不知道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不过他想着可能是某种特别可怕的惩罚,很害怕,于是偷偷地把马送还了?能有这样的结局,贵族老爷很高兴。他向朋友们说,他很幸运,因为不须要步父亲的后尘了。 可是,请问你父亲是怎么做的?朋友们问他。 你们想知道我父亲是怎么做的么?好吧,我告诉你们有一次他住旅店时,马被偷走,他就把马肚带套在脖子上,背着马鞍走回家了。如果小偷不是这样善良和客气的话,我发誓,我一定要照父亲那种做法去做! 三、例文 钥匙 我转学时间不长,已经感到压力了。这里的同学都很注重成绩:学得好的受人尊敬,相反,就抬不起头来。我很努力,语文不错,可数学成绩却比较差。我很着急。 眼看就要期末考试了。班主任老师让我请同桌、班上数学最棒的同学帮助我复习。她的语文不怎么好,我们俩正可以互相帮助。我跟同学们还不太熟,可对她印象挺深。她白白净净,很文雅。她有个习惯──爱笑,笑得厉害了,就要流泪,尤其是听我说笑话的时候。 放了学,我马上把老师的意思告诉她。她听了,微微一笑,低头想了想。行啊,不过,这两天我的事挺多 那,怎么办呢?要复习也就在这两天了。我不想让她为难。听说她考试前总要列一个详尽的复习提纲,我就说: 这样吧,先借给我你整理的复习提纲吧,我明天就还你。一边把我整理的语文复习要点给了她。 行啊,她笑着接过我的《要点》,可我把提纲放在家里了。你看 没关系,我跟你取一趟吧。 我家可远呢! 不怕,我有月票。 那好吧。 我们上车了。大概是两个人就伴儿的缘故吧,说说笑笑的就到了。估计不过是五六站的路。 这里是一片新建的住宅区,一栋栋高大的楼房挺立着,真神气。我忍不住问:你家在哪栋楼? 她朝前边示意了一下,我顺着看过去,有好几栋呢,到底是哪个呀? 嗯,从这儿数,第四栋。那是一栋六层大楼,楼身略带粉红色,真好看。你住几层? 她又微微一笑。你猜猜? 一层?二层?嗯,四层?怎么还不对呀? 六层。她说。 那,是哪扇窗子?我望着六层上的那些窗户,是那扇摆着花的吗?她笑着摇摇头,是那扇开着玻璃窗的吗?她还是摇头。哦,我知道了,是那扇挂着黄色窗纱的吧!她含笑默认了。 我高兴地说:多漂亮的黄色呀!是你自己选的吧? 嗯,不过,那种颜色叫鹅黄,是黄色里很淡雅的一种。 哦,原来一种颜色还分好多样哪。看看那窗纱,又看看她,我不禁拉着她的手,上楼──倒像我是主人了。 我们说笑着上了六楼,到了左边的门前,她停下了,打开书包找什么东西。 我问:怎么啦? 她又翻了翻书包后面的 夹层,终于抬起头来,苦笑着说:真对不起,我忘带钥匙了。 我真有点失望,要走;可一想她得等她家人下班回来才能进去,一定很寂寞,就想陪她一会儿。她半急半笑着让我走,我不肯。 我忽然想起个笑话来,就讲给她听:四个旅客赶了很多的路,好不容易回到旅社,可是电梯坏了。只得一层一层地爬。她们住在第四十层。为了减轻疲劳,规定每人讲一个故事。等轮到最后一个人讲了,他们也上到了第四十层。大家就要这个人讲一个最简短而又最悲伤的故事。那人把眼一瞪说:我把咱们房门钥匙落在楼下的汽车里了。 她听了,捂着嘴咯咯地笑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流眼泪了。她赶快从兜儿里掏出手绢儿──当啷,一个发亮的东西蹦出来,掉在地上。天色暗了,那个东西却更刺眼。她愣着,刚才那一丝笑纹却僵在嘴角上。 愣了好久,我俯下身去,捏起那枚发亮的东西,放进她有些颤抖的手上。她开了门,刚跨进去,咔,猛地把门碰上了。我呆呆地站着,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这篇文章情节很完整也很曲折。文章刻画的她是班上数学最棒的,但心地狭窄,唯恐人家超过自己,因此当我向她借复习提纲时,她先以我把提纲放在家里了、我家远着呢作托辞,最后竟以忘带钥匙来假托,不肯借。情节屡次转折,较能吸引读者: 1、文章用情节突转法来构思情节,钥匙的出现是文章的高潮所在,在结构上形成了奇峰突起、江河陡转之势,它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用伏笔和照应的手法写她的笑和流泪,这是显示作品内容的连续性、完整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使行文曲折的有效方法。 3、在高潮来临前,作者不惜笔墨、不厌其烦地描写问楼、认房、上楼、讲笑话等内容,为情节的高潮蓄势,不断强化读者的期待心理,使矛盾爆发情节突转时具有飞瀑流泉从天降的艺术效果,造成读者心灵的强烈震撼。 4、运用了误会法。文章中的我对她的屡次托辞,不仅不生疑,反而信以为真,使情节步步发展,层层铺垫,引人入胜。 四、升格 1、待升格作文: 拐角处的眼神 我在篮球场上摔伤了膝盖,回家途中正好遇上下班的老爸,带我回去吧,我实在痛得走不动了! 老爸先是惊讶地看着我的伤口,盯了几秒,皱了皱眉说:这点小伤算什么,要打球就得付出代价,自己走回家! 我以为那只是一句玩笑,很自觉的往车上坐。不料老爸把我推开,自顾自地,飞快地骑走了,远远抛下一句话: 自己走回家! 自己走回家?我心里又是气愤又是委屈,虎毒还不食子呢!我──不走了。不过一想,万一不马上清洗,伤口发炎怎么办?苦的还不是自己,干嘛和自己过不去呢!于是我憋了一肚子的气一瘸一拐往家走。 然而就在几分钟后,我便在马路的拐角处又看到了老爸的身影,那臃肿的显得笨拙的身影,那习惯性皱着眉的脸,还有那双正盯着我的充满关爱的眼睛在马路的拐角处,在与我对视的那一刹那,他立刻转过身,跨上自行车消失在人群中,再也没有回头。但我还是认出了那眼神,我再熟悉不过的眼神。顿时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流遍了全身。我想起了他曾对我说过:人生的路很长,父母不可能一辈子都牵着你走,自己学走路时难免要摔交,但是你从哪里摔 倒了就要从哪里爬起来,有麻烦也要学着自己解决,不能总是依赖父母。 这时,我开始觉得伤口已不那么疼了。爸爸在看我伤口时的那种惊讶的神情和随后的那个习惯性的皱眉,都是我所熟悉的,然而他在拐角处的那个眼神我更感到熟悉。 一肚子的气消了,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在路上我这负伤的人是那么抢眼,有好心人说,小兄弟,不要紧吧。要不要我送你回家?都被我用老爸的名言婉言谢绝了,我能行,我能自己走回家! 2、升格意见: 《拐角处的眼神》不能说文笔有多美,但是作者用朴素平实的语言叙述了父亲在我受伤以后的行为态度,较好地表现了父爱的那一份深沉和独特,情节也有一定的起伏变化。不过,同学们仔细读读,会发现文中尚有须作修改,方能更好地写出事件的波澜。比如: 文章开头可用因果倒叙法设置悬念,由父亲在拐角处的独特眼神来引出一段父子之情,使读者看了开头就产生一种悬想和期待。 文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照应,如文中我在拐角处看到老爸的身影后,会怎么想?为什么会有一种暖流流遍全身的感觉?交待老爸特别的行动及其所蕴含的感情,同时写出我的感情的变化,这也能使文章产生波澜。 结尾可用情节突转法,写父亲为我准备疗伤药品等细节凸现父爱,使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强化父爱的深沉和浓烈。 原文内容比较单薄,可以用断续法在文中穿插一件凸现父爱的童年往事。文字不要太长,但是对表现父爱能起补充烘托的作用。可用眼神串联穿插的文字,使行文细密严谨摇曳多姿。 3、升格后作文: 拐角处的眼神 那臃肿的显得笨拙的'身影,那习惯性皱着眉的脸,还有那双正盯着我的充满关爱的眼睛在马路的拐角处,在与我对视的那一刹那,他立刻转过身,跨上自行车消失在人群中,再也没有回头。但我还是认出了那眼神,我再熟悉不过的眼神。顿时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流遍了全身 几分钟前,我在篮球场上摔伤了膝盖,回家途中正好遇上下班的老爸,带我回去吧,我实在痛得走不动了! 老爸先是惊讶地看着我的伤口,盯了几秒,皱了皱眉说:这点小伤算什么,要打球就得付出代价,自己走回家! 我以为那只是一句玩笑,很自觉的往车上坐。不料老爸把我推开,自顾自地,飞快地骑走了,远远抛下一句话:自己走回家! 我是父母的宠儿,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但我从来没有想到,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爸爸居然冷漠地抛下了我。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自己血肉模糊的膝盖,一阵凉风吹过又是一阵钻心的疼痛 自己走回家?我心里又是气愤又是委屈,虎毒还不食子呢!我──不走了。不过一想,万一不马上清洗,伤口发炎怎么办?苦的还不是自己,干嘛和自己过不去呢!于是我憋了一肚子的气一瘸一拐往家走。 然而就在几分钟后,我便在马路的拐角处又看到了老爸的身影 飞快骑走的老爸其实并没有骑出多远,离我不远的某个角落,他用他的眼神守护着我,就因为老爸在拐角处的那个眼神,我似乎立刻明白了先前老爸那句话中的另一层意义,明白了他那一份深藏的爱。我也想起了他曾对我说过:人生的路很长,父母不可能一辈子都牵着你走,自己学走路时难免要摔交,但是你从哪里摔 倒了就要从哪里爬起来,有麻烦也要学着自己解决,不能总是依赖父母。 这时,我开始觉得伤口已不那么疼了。爸爸在看我伤口时的那种惊讶的神情和随后的那个习惯性的皱眉,都是我所熟悉的,然而他在拐角处的那个眼神我更感到熟悉。那眼神牵起了一串往事。 小学三年级时我刚学游泳,老爸把连狗刨都没练熟的我往深水区一扔,任由我自生自灭,当我在水中挣扎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他的眼神,充满希望和关爱地追随着我。当他把我从水中拖出来时,他又是帮我捶背又是哄我说为我买好吃的。我当时只知道害怕的哭,然后是傻傻地笑,现在想起来又是另一番滋味。 这样想着,一肚子的气也消了,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在路上我这负伤的人是那么抢眼,有好心人说,小兄弟,不要紧吧。要不要我送你回家?都被我用老爸的名言婉言谢绝了,我能行,我能自己走回家! 推开大门,我一眼便看见了桌上的二个棕色小瓶──一瓶是双氧水,一瓶是紫药水。书房里,只看到老爸一个背影──他正在看报。他的肩膀似乎是动了一下,但还是没有起来:自己擦药吧。 五、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1、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突出的中心关系不大,人徒使文字冗长拖沓。 2、情节的构思老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六、布置作业 1、迷失的小孩: 小孩一个人在大街上玩,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怎么也找不到家,便大声哭起来。警察过来说:好孩子,你哭什么,回家去吧!小女孩哭着说:我迷路了,找不到家。 你家在什么地方?在楼上。你爸爸叫什么?亲爱的!你妈妈叫什么?宝贝!你家里还有谁?还有我。你叫什么?我叫乖乖! 警察怎样才能将这位小女孩送回家,请展开想象,以送迷失的女孩回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事性文章。 要求: ⑴ 故事要有波澜; ⑵ 情节合情合理; ⑶ 以给出文段为文章的开头。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而来自他人的一句普普通通的喝彩,也将给我们的生活注入鲜活的美丽,有时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请以喝彩为话题,写一篇记事性文章。 要求: ⑴ 题目自拟。 ⑵ 不少于800字。 ⑶ 要有波澜。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