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二年级《线段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
范文 | 二年级《线段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等活动,感知线段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正确的概念表征系统。 2、使学生在折、画等操作活动中体会到线段是有长有短的,完善对线段的认识,掌握画线段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从“线段”的角度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数学中的图形,体会数学与生活、线段与图形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明确线段的'基本特征,会用直尺画线段。 教学难点:在折折痕中感知线段有长有短。 教学准备:毛线、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复习,唤醒旧知 想一想,在一年级时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示意图。 二、 认识线段,感知特征 1、 初步感知 每个学生把准备的毛线,随意地放在桌上,然后用手捏住它的两端,并把它拉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这根毛线拉直前后的样子,说说各有什么特点。 引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可以用(图)表示。 引出特征: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完成第60页的想想做做1。 2、形成表象 (1)找线段 说明:直尺、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教师拿着直尺、课本示范着指一指,指名直直的、两个端点。 追问: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2)学生举例。 重点指出两个端点,直直的部分,用手势表示出所说的线段。 (3)完成想想做做2。 (4)感知线段有长短 把正方形纸对折,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教师边折边指出折痕,指名学生说为什么折痕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学生照样子折,找到折痕。 引问: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比这条短的折痕呢? 小结:用同一张正方形的纸,可以折出不同长短的线段,可见,线段是有长短的。 3、 体验特点 过渡:我们可以吧物体的边看成线段,也可以用纸折出线段,那你能画出线段吗?准备怎么画? 指名学生说说准备怎么画线段? 【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的,有长短的,因而我们画出的线段也应该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沿着物体直的边画线段,比较方便。】 引出:可以沿着直尺的边画线段。(直尺的边是直的) 学生尝试用直尺画线段。说说在用直尺画线段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范画线段,学生再次用直尺画线段。 三、 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完成想想做做3(两个点) 用直尺把下面的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 明确:连接两点可以画一条线段。 2、完成想想做做4(三个点) 在两个点的基础上再添一个点。 要求:在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交流:像这样,三个点能画几条线段?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3、完成想想做做5(四个点) 在三个点的基础上再添一个点。 猜测:像这样,四个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画一画,交流并评价自己的猜测情况,明确“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的含义。 小结:像这样,四个点可以画6条线段,画出的是四边形。 4、 思考:再添一个点,能画几条线段?形成什么图形?先猜测再验证。 四、回顾整理,内化认识 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说说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我知道了什么?下课后还想做什么? 板书设计: 线段的初步认识 直直的 线段图 有两个端点 有长短的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