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毫米认识》教学设计 |
范文 | 三年级《毫米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毫米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揭题示标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百宝箱)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吗?(想)但是老师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们,不过看大家这么可爱,老师可以向你们透露一点儿内幕,这里面的所有宝贝都和今天学的新知识《毫米的认识》有关,(板书课题)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一探究竟吧!请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毫米是长度单位,并知道1毫米有多长。 2、能正确使用毫米这个长度单位。 3、会说出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齐读)(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有) 要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那就需要大家认真的自学,下面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自学指导。 一、自主探究。 自学课本21面,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2、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 3、在什么情况下,要用毫米作单位? (时间3分钟,比一比,看谁自学的又快又好!) 现在开始!好,停!谁来回答第1个问题,那么谁能说一说用尺子量出的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用毫米表示)用字母mm表示. 大家真会自学!学的这么好,那让我们乘胜追击,请看自学指导(2)。 自学课本22面,再次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观察尺子,找到1厘米,数一数1厘米被平均分成了几小格?其中的1小格就是()。 2、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发现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3、1毫米有多长?同桌互相用手比一比,说一说。 4、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自学时间:4分钟) 二、合作提升 自学完了,自学效果怎么样呢?现在我们就来检测一下。 拿出我们的尺子,结合课件认真的数一数。 0~1是1厘米,中间有()个小格 1~2是1厘米,中间有()个小格 2~3是1厘米,中间有()个小格 你发现了什么? 1厘米被平均分成了10小格且每一小格的长度相等,即: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那么1毫米有多长呢?首先,我们自己先在尺子上找一找,比一比,然后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也帮老师找一找,比一比。(演示) 如果我们不用尺子,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吗? (两个手指之间很小的缝隙就是1毫米,全班伸出小手演示) 好!现在就让1毫米的长度深深的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睁开眼睛,再次用手势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自己想一想,说一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物品呢?现在就到老师的百宝箱揭秘的时候了, (展示银行卡、小明星、身份证、五角硬币、钥匙、尺子、快餐杯等物品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我们认识了毫米,那么毫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先在尺子上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个1毫米? (1厘米里有10个1毫米) 我们一块对着课件再数一数。(1厘米里有10个1毫米) 那么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是: 1厘米=10毫米 三、巩固运用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并且知道了1厘米=10毫米,那你们下面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1.读出下面图形的长度。(出示课件) 你们会用毫米读出长度,那你们会用毫米测量长度吗?我们来检测一下。 下面的几种测量方法正确吗?为什么?(出示课件) 我们来实际操作一下,看谁量的又快又准! 2.量一量。(出示课件) 3.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谁拥有一双像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请你阅读明明的一篇日记,找出日记中用错了的单位,并比一比,说一说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xxxx年9月17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3厘米高的卫生间,拿起了12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我跑步到学校,看到180米高的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6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我们一块用正确的单位把明明的日记读一遍。 4、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出示课件)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再用一句完整的话表示出图的意思。(出示课件) 四、总结解惑 通过我们的交流学习,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吗? 归纳总结(出示课件) 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