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黄山奇石》教案 |
范文 | 关于《黄山奇石》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黄山奇石》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黄山奇石》教案1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这篇文章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中首篇主体课文。课文描写了黄山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怪石奇特的形状,突出了黄山怪石之“奇”。让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显示出它的神奇。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作者笔下惟妙惟肖,让人对黄山产生无限向往。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黄山奇石景色的赞美之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鉴于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先让学生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充分思考,广泛交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和独立判断,使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经过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初步学习辨别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会认、会写7个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学习辨别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2、在研读中体味语言美,想象意境美。 教学准备 ppt课件,视频短片,学生搜集黄山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风景区?暑假里老师去了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号称“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老师录的黄山风景?(播放黄山风景片)通过欣赏黄山风景片你感受到黄山的什么景色让你感到奇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奇石(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课题重点强调的是什么内容?(黄山奇石的奇特。) 二、初读课文,感受“奇石”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轻声读课文,注意正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分段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那些奇石?他们都叫什么名字?谁能到黑板写出奇石的名字? 三、精读细品,探究“奇石” 课文的那些自然段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哪些自然段写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1、品读2 ——6自然段。 (1)轻声读2 ——5自然段,想: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1出示奇石“仙桃石”图。 奇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课件示:读一读,体会下列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就说“仙桃石”吧,它是山顶盘石上的一块桃形的石头。 齐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把“飞”字换成“落”行吗?为什么? 齐读第2自然段段,想象画面。 2出示奇石“猴子观海”图。 奇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画出动词。谁来表演一下“猴子观海”。 课件示:读一读,体会下列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那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在面对着云海的山峰上,有一块大石头,这就是“猴子观海”。 指名读第3自然段,读出石猴的可爱。 3出示奇石“仙人指路”图。 奇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谁来做一做仙人指路的样子? 4出示奇石“金鸡叫天都”。 金鸡什么样?怎样才能变成金光闪闪的金鸡? 谁能带着对金鸡的喜爱之情读读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 (2)学习第6自然段 轻声读第6自然段,课文中又写了那些奇石?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根据你搜集的资料说一说黄山还有哪些奇石,都叫什么名字? (3)课文的2 ——5自然段是怎样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是独立成段,每一段介绍一处奇石。) 小结:像这样用很多笔墨介绍一处景物,或事物的写法就是详写。 课文第6自然段是怎样介绍“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课文只介绍了奇石的名字。) 小结:像这样只介绍了奇石的名字,一点而过,这就是略写。作者介绍黄山奇石,详写写出了奇石的“奇”,略写写出了奇石的“多”。 2、研读第一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闻名”这个词可换成什么词?“尤其”是什么意思?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重点强调了什么? 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特别是怪石,很有趣。以此引出黄山奇石。 四、回顾课文,再次体会“奇石”。 1、课件出示2 ——5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想一想:黄山奇石有什么特点?(有趣、神奇) 2、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2 ——5自然段的写作方法,仿写一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指名读小练笔。 五、总结 黄山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它兼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俊俏,庐山的飞瀑,衡山的烟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中外。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美。努力学习吧!将来去保护、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关于《黄山奇石》教案2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关于《黄山奇石》教案3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奇”。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4、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具准备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至少读3遍。 2、划出生字新词,进行口头组词识记,并抄写生字新词。 3、查找了解某一种树的相关知识,并带图片到学校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 一、新课导入。 1、播放黄山图片,简介黄山。板书课题。 2、出示题目,板书题目:黄山奇石。 3、释题,通过组词理解“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整体感知。 1、鼓励学生自由读课文。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交流生字词识记方法。 3、检测生字情况。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用生字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5、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了解主要内容。 (1)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 (2)出示地图,简介黄山风景区地理位置。 (3)补充黄山“四绝”资料。 2、指导学生朗读。 四、课堂。 1、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 段。 2、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热爱之情。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本课新词,开火车读每个词。 2、指导学生齐读。 3、导入新课。 二、图文对照,朗读感悟“奇”。 1、指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1)了解这几个自然段写了哪几种黄山奇石。 (2)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石头是什么样的。 (3)找出对应的三段文字。 (4)问:作者是怎么向我们介绍这些有趣的奇石的呢? 2、组织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了解这几种黄山奇石“奇”在哪儿?(样子奇特,作者想象力丰富) 4、指导学生朗读。 5、指导学生背诵。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那块石头。 三、启发想象,自由练说。 1、老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写法,发挥想象,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内容,向同学介绍。(出示有关图片) 3、指导全班交流。 4、指导学生朗读。 三、全文,拓展练习。 1、教师: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 2、引导学生说己的内心感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