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丰碑》第二课时教案
范文

《丰碑》第二课时教案(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丰碑》第二课时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丰碑》第二课时教案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播放背景音乐:过雪山草地。)老师旁白引入: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白雪皑皑的云中山脚下,一动装备很差的队伍,冒着风雪,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着。

2、复习旧知,体会句式。这时,将军望着自己前进的队伍思索着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学生读文回答)将军最终有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读文回答)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体会反问句的强调语气)

3、引入新课:将军到底是怎么找到答案的?我们一起走进那白雪皑皑的云中山去吧。(扳课题:丰碑)

二、品读课文,读出感情。

1、配乐范读。 长征组歌

2、自主选读。你觉得这个动人故事中,哪一句话最令你感动?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你站起来深情读一读。

3、(课件出示“军需处长牺牲”图,图中出示“大雪覆盖了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让我们像刚才的同学那样深情地读这一句。(齐读图里的一句话,进一步渲染气氛。)

4、重点品读第七自然段。过渡: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描绘了这一幅图?

(1)你从这一段的哪些句子读懂了“这座晶莹的丰碑?”(课件出示学法:1、找读。)老师作解释:就是让我们找一找、画一画、再读一读。感受最深的词语、句子。可以用笔写下批注,记下你的感受,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标上记号。

(2)同位合作交流。过渡:大家自学完了以后,我们还可以互相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自己对某个词语、句子的体会。这是品读的第二个方法:说读。(课件出示学法:说读。)

(3)全班交流理解。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以下五点:一个掌管着整个部队的军需处长,竟然穿着这样单薄破烂的衣服,连件破棉袄都没有,这是为什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被冻死是很痛苦的,这什么军需处长冻死时却还那么安祥?(镇定、安祥,面向困难,死也毫不畏惧。)从他的动作描写,想像一下他牺牲时的情景。面对军需处长,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5、诵读第七自然段。过渡;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第七自然段的?(课件出示学法:1、找读;2、说读;)对了,这一找,一说,就是老师常说的品读的方法了。以后品读文章就可以用这两个方法了。除了品读,还可以诵读一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课件出示:品读:1、找读;2、说读。诵读。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之情来诵读这一段。(齐读。)

6、品读、诵读学习8-12段。

过渡:当看到这个情景的时候,将军的神态是怎么样的?下面就请大家用先品读、后诵读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自学。在课件引导下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严竣、抽动、吼道、抖动”让学生汇报品读的结果,请一、二组诵读两次发怒说的话。

(2)引读第十二自然段,品读将军的军礼的特别:这个深情的军礼,不仅是将军对战友的沉痛的哀悼,也是对将军对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的崇敬。个别再诵读这一段。

三、升华感情,领会主旨。

1、过渡:军需处长的身体被大雪覆盖了,但他的崇高形象像一座无形的丰碑矗立在将军和战士们的心中,震憾着他们,也震着我们每一个人。此时此刻,你为什么觉得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自己的队伍?(引读第十三段)

2、你对丰碑还有什么认识?(合作交流品读的结果,老师补充:许许多多像军需处长那样的可亲可敬的红军战士,组成了一动无坚不摧、钢铁长城般的革命队伍。有了这支队伍,就能取得一个一个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丰碑就是,红军精神,就是崇高精神!

3、师生满怀信心齐诵读最后一段。反复让多个学生诵读最后一句。(课件出示这一段话,并变红色最后一句。)

4、 总结全文:只要这座丰碑在我们心中立起来,我们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重重困难,难道还不能战胜吗?

《丰碑》第二课时教案2

设计理念:

创设情景,缩短时空距离,使学生真正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学习目标:

1、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2、感知作者按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风雪交加的情景,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联系上节课所了解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析题:

同学谈了许多,但我们可以归纳成为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导入。课件)

三、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多媒体。课件,概括第一部分内容。

(2)为什么说红军面临的是严峻的考验,课文怎样描述的?

A、画出重点词:

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B、边读边画出描写“冰天雪地”的句子,说说笑笑自己的理解。

C、你想象一下还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3)将军思索什么,疑虑是什么?他的心情怎样?

——将军很担心,说明考验的确很严峻。这支队伍在未来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可能存在。无论哪一种可能存在,都足以摧毁我们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更何况是几种“可能”一齐出现呢!在这种情况下,将军不得不考虑这支队伍能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2、抓住重点段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

(2)将军为什么楞了一下?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快步向前走去说明了什么?他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看。课件感知当时的情景,了解军需处长牺牲的形象。)

——冻僵的军需处长什么样?请大家画出他的动作、神态、穿着(用不同符号),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这些充分体现出军需处长毫不利己、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3)理解将军的.心情。

——你知道冻僵的老战士是军需处长,将军知道吗?他面对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心情怎样?(用。课件联系有关句子使学生感受当时的情景)

——郎读,读出将军的感受。

(4)当将军知道被冻僵的是军需处长时,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在想什么?(学生回答后听课文录音,感受军礼的庄严及将军由衷的崇敬之情。)

——比较句子,体会军礼的庄严,感悟无比崇敬之情。(见。课件)

(5)理解“丰碑”的含义。

——联系13段结合上文谈谈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呼应开头问题)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丰碑的本义和比喻义,进一步体会军需处长的形象在将军和战士及我们的心目中已成为一座丰碑。

(6)假如让你为这位军需处长在雪山上立一座碑,你会怎样设计这个碑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为这为军需处长在心中画一座碑吧!(放。课件中的音乐)

——学生描述后出示。课件中设计的碑。

3、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结合最后一段理解战士们的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而坚定”的。

——沉重:失去军需处长心情沉重。坚定: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且受到鼓舞,因此为充满胜利的信心为步伐坚定。

(2)看。课件,比较句子,进一步体会战士们无比坚定的信心,体会这个信心是军需处长的克己奉公、舍己为人、毫不理己的精神所带来的。回答了将军最出的疑问。

(3)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小结:

军需处长用不朽的形象回答了将军最初的疑问,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坚定了这只队伍的信心,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把这座碑永远牢记在心中吧!

《丰碑》第二课时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培养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朗读课文的能力。

3、学习写文章时把重点的内容写详细,把其它内容写简略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军需处长被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及将军的心情变化,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难点:

弄清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视频显示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二)略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质疑,设置悬念:将军最忧虑的是什么?

(三)研读第三至十三自然段。

1、范读,初步感知。

2、品读第七自然段。

视频显示冻死的军需处长,抓住关键词,读悟老战士的品质。

3、读议八至十二自然段。

(1)自读、自悟,体会将军的心情变化。

(2)视频显示配文插图,展开想象,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3)理解丰碑的含义。

(四)略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

2、释除悬念,将军此时的忧虑不存在了。

(五).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22、丰碑

军 舍

需 己

处 为

长 人

严峻考验 ? 沉着坚定

《丰碑》第二课时教案4

一、平江区校长示范课

1、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第十册

2、 授课时间: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3、 授课地点:平江实验学校电教室

二、教学要求:

1、 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2、 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 弄懂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四、课前准备:

1、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2、 小卡片,字幅。

五、教学过程:

(一)

1、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丰碑。《丰碑》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 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军需处长的: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 大家轻轻读这句话,想一想,提出一个问题。

4、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

(二)

1、 打开课本,我们先看课文开头。

2、 同学们注意,开头一段话中除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之外,突出交代了什么情况,用了哪些词语?

(三)课文开头具体描写了天气恶劣的情况,为下文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埋下了伏笔,因此在读书的时候,描写天气恶劣的词语要注意。

1、 行军途中,红军不光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还会遇到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看下一段课文是怎样写的?

2、 这段话中连用了哪一个词语把它圈出来。

3、 “可能”一词连用了四次说明了什么?

4、 面临重重困难,作为部队的首长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能不能”一词表达了什么?

(四)

1、 接着下文写队伍中发生的一件事,请一个同学当警卫员和吕老师一起读下面的几句话。

2、 分角色读。

3、 “将军愣了一下”,“愣”是什么意思?

4、 注意这里是将军神态第一次变化。

5、 当将军快步走到前面,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情景。(插图)

6、 说说你从画中看到的情景。

7、 看课文中怎样具体描写这幅动人情景的。

8、 在这段话中,划出令人感动的词语。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9、 这段话将一位老战士的形象写得十分具体、感人,怎么读好这段话呢?

(1) 教师范读

(2) 指名朗读

(3) 配音朗读

(4)指名背诵

(五)

1、 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被冻死的一幕动人情景后,神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看课文中怎样写的,读一读,划出有关的句子和词语。

2、对将军不同神态的描写文中国共产党有几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些神态描写的?

3、 最后将军庄重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表达了他什么感情?

4、 将军被军需处长一种什么精神感动了?

5、 课文描写将军神态、语言、动作的几段话,写得十分具体,生动,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感情。

(六)

1、“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读到这里,我们想一想,前面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七)

1、 朗读最后一段话:

2、 这段话共三句,哪一句用了反问句式?怎么读?

3、 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

4、 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赞扬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已为人的精神,为了表达这一中心思想,课文详细描写军需处长被冻死时的形象,还通过将军神态变化的具体描写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军需处长的崇敬心情。

(一) 再读读全文,想一想,还有什么问题。

(二) 作业:

1、 造句:

湿润——

晶莹——

2、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 概括中心思想。

4、 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板书:

22 丰碑

军需处长

毫不利已

专人利人

《丰碑》第二课时教案5

教学目标

1. 深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 导语: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丰碑》,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本课的生字,并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走近军需处长,感受他崇高的精神与品格。

二、 同学们已经读过课文了,你想知道老师怎么理解这篇课文的吗?接下来我就朗读一下这篇课文,同学们注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播放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配乐朗诵)

三、 说真的,读这篇文章时,我的心中涌动着深深地感动,课文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了吗?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深情地读出来吧。

(出示幻灯片:读一读:你感受最深的段落)

四、 根据学生朗读的段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 你为什么对这一段感受深刻?

学生朗读最多的是军需处长牺牲情景的段落。

相机板书:坚韧顽强 克己奉公 无私忘我

将军神态、动作、心理发展变化的段落:震惊、愧疚、悲痛、崇敬

2. 如果你是将军,此时你会想些什么?

出示幻灯片:写一写:如果你是将军,你将和军需处长进行怎样的心灵对话?

学生进行写作片断练习,然后交流自己的习作,教师点评。

五、 你理解"丰碑"的含义了吗?在革命战争年代,像军需处长这样舍己为人、克己奉公的英雄数不胜数,在丰碑上不仅刻有军需处长的名字,还有许许多多有名的、无名的烈士,你能说出几个我们课本中塑造的无私无畏的英雄的名字吗?

出示幻灯片:想一想:丰碑为谁而立?你还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军需处长这样的英雄形象吗?

学生回答时要求说出课文题目,人物的名字或称呼,主要事迹。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我们的革命队伍中有了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战士奋勇前进。我们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六、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将军会有那么坚定的信念了吗?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呢?从课文中找出依据,然后填空。

出示幻灯片:填一填:这是一支﹎﹎的队伍,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七、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来听一首歌,让我们共同走近丰碑中的红军战士,感受他们比天高比海深的理想追求吧。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