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 |
范文 |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区分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物体,进一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2、让幼儿了解有生命的物体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而无生命的物体则不能。 3、初步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爱护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有生命与无生命物体的录像。 2、若干小贴纸标志:哭脸和笑脸3、活动前布置户外活动场地,放置相关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物体,如:各种昆虫、花草等。 三、活动过程 1、播放多媒体让幼儿观察,引发幼儿进行分类的兴趣。 (1)播放两组图片,一组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组是无生命的物体,让幼儿观察比较两组图片的异同。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初步感知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的特征,并加以区分。 (2)渗透"有生命"与"无生命"两词,引发幼儿进行探索与分类的欲望。 2、教师讲解用图标分类方法,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标志,笑脸代表有生命,哭脸代表无生命,将有生命的物体粘贴上笑脸,无生命的物体粘贴上哭脸。 (2)组织幼儿在户外寻找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物体,并进行分类、粘贴标志。孩子们在户外尽情的'寻找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物体,并为其粘贴标志户外的小草、大树、毛毛虫被粘贴上了小笑脸,滑梯、秋千、垃圾桶被粘贴上了小哭脸。 3、共同讨论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区别及其概念。 (1)共同探讨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区别:根据幼儿的分类结果,引导幼儿分别说出寻找到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物体的特征。 (2)教师进行小结:有生命的物体在不断的生长变化,而无生命的物体则不能。 (3)带幼儿一起检查分类结果,并找出错误进行改正。 4、教育幼儿保护生命,热爱环境。 (1)幼儿一起探讨:我们应如何爱护有生命的动植物? (2)带领幼儿将大自然的动物放生。 5、延伸活动:看幻灯片。感知巩固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的特征。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