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 |
范文 |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鸟的天堂》小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1【教学设计的理念】 根据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本课,通过欣赏──美读──想象,把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鸟的天堂的神奇。在欣赏中读,在读中感,在感中创。运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在第一课时已完成字、词、教学任务,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写鸟的天堂是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析: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欲强的特点,灵活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新颖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思议画相结合等形式,自主学文,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 ⑴ 创新点: ① 课题还可以换哪些项目? ② 自由结合找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③ 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讨论学习。 ④ 切入点不同,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⑵ 德育点: ① 培养学生敢于自我表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 ② 适当展开联想,感受课文所描绘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 空白点: ① 导入部分留空白。 ② 学习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展开合理想象留空白。 ③ 结语部分留空白。 【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 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学习作者对静态事物、动态事物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 能够用读写议画等形式学习作者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 3、创新素质、创新人格培养目标: 创造性联想、创新思维、创新想象。 4、德育目标: 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士观景象,受到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学习描写事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两次去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教具选择与使用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画面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合作性强,为重点、难点的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资料。 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说说天堂的意思。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板书课题: 鸟的天堂 3、看了课题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三、学生研究体验 1、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读课文,然后指生读文。 2、引出问题,学生讨论: ⑴ 交流汇报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⑵ 师引问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3、作者是怎样具体讲大榕树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榕树的远景和近景。) ⑴ 作者见到大榕树产生了怎样的印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⑵ 选择最喜欢的伙伴探究学习。 四、学习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有关段落 1、自由读,小组讨论、动笔画出重点词语,展开大胆的想象。 (创新点、空白点。) 2、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师适时板书。) 3、质疑。 五、巩固与创新型的应用 多媒体演示画面,假如你是一支小鸟生活在鸟的天堂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为画面配音(合作表演,此处是创新点)不仅使学生更加了解鸟的天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思维的迁移和创新能力。加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六、回归整体、归纳总结 七、体验型作业 展开想象向喜欢的小伙伴说说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2一、教材说明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这是本课教学的第二课时,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并建立环保意识。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大榕树根的神奇,枝叶的盛艳,群鸟的欢愉。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明白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从中悟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四、教学设计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鸟的天堂》担负着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重点训练的实践任务。因此,教学方法应遵照本单元训练重点的内容来安排。王老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方式时,以读、思、悟、说、做作为路线,大胆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读中去勾划,去想象,去感悟,去畅谈,走出由老师设计好板书非让学生钻死胡同的旧的教学模式,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实践“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受并畅谈景物静的深沉与动的欢畅。 1、 朗读悟情 新课标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我们遵循这一新的精神,设计了一系列朗读训练。如在研究教学描写大榕树枝干部分时,我们设计了探究性朗读的训练,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榕树枝干和气根的神奇美。再如研究榕树叶子部分的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自主性阅读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想象榕树叶子茂盛浓密、苍翠欲滴、随风摇曳,在阳光下不时闪亮的静谧美。我们还设计了让学生在齐声朗读中感悟鸟群活动的热烈气氛,从而体会到百鸟群集的欢跃美。希望通过这些阅读形式,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 2、音乐激情 新课标倡导“打破了课堂内外、学科内外、学校内外的界限”。我们遵照这一新理念,设计以《百鸟朝凤》的音乐引入课文的手段,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无限向往的感情。用再次再次播放《百鸟朝凤》来烘托群鸟欢跃的热烈气氛。最后以《回家》这首曲子结束课文,启发学生静静地深思:鸟儿们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家,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帮助它们建立一个安宁快乐的家。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希望学生感受到鸟儿们在大榕树上快乐生活的怡然美,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活动寓情 新课标提倡做到“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的全新教学模式。我们尝试这一模式,不仅将音乐引进语文课堂创设情景,还将绘画也引入语文教学课堂。如在研究榕树根部的教学时,我们就创设了让学生在图上补画气根的活动。又如,为了引导学生体会群鸟欢愉的场面时,我们设计让学生将课前画的自己喜欢的小鸟,在《百鸟朝凤》的乐曲中,贴在大榕树上的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亲和美,同时产生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畅谈抒情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鸟的天堂》就其文章本身来看,文中“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一句就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在研究这一课时,感觉到在人们讲求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本文的人文性就更有新义。为了让环保观念深置于学生的思想,我们又大胆拓展其人文性的外延。让学生明白这鸟的天堂是当地群众精心保护的成就,树立从小重视环保的理念,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由于人类的破坏,导致鸟儿没有家和由于人类注重环境保护,鸟儿又有了理想的栖息之地的资料,为课文扩大了人文性外延。让学生通过畅谈环保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联系,交流对大榕树的神奇、盛艳和鸟的欢愉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美,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精神境界。 五、精设板书 为了体现《鸟的天堂》这一课的特点,我们在板书的设计上匠心独运,把教学挂图与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通过重点字词进一步理解图画的意境美,再通过直观图画进一步领悟到重点字词表达的含义深,以达到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并使本文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目的。 六、教研花絮 我们六年级组的王宇平老师虽是一位老教师,但是非常乐意承担这次赛课任务,敢与中青年教师同台竞技,接受新的课程标准的检验。王宇平老师本来就勇于创新,平时的教学中就常出新招。为了上好这次竞赛课,他除了积极地准备课件和挂图、音响等,还废寝忘食反复构思每个教学环节,设想每个训练手段。常常为了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边画边讲解,把他的一些教学新思路说出来,与组内老师们共同商量。我们组的全体语文老师也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提供参考意见和积极地建议。这次竞赛课用的两幅挂图,还得到了肖霞老师和龙儇老师大力支持。因此,这节课无论成功与否,都展现了我们组团结、勤奋、求实、钻研的教研之风,体现了王宇平老师对教育课程改革的执着追求,闪现着王老师在教学思想上不断创新的智慧火花。 总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我们这次教学研究的新探索。为的是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体会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时的无穷魅力;在畅谈中发表自己对文中描写的意境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的感受,使学生产生热爱语文学习的激情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热情。无论成败,我们都将有巨大的收获。 20xx年11月27日 七、板书设计 : 根{ 垂 伸 }神气 挂图 叶{ 堆 翠 }盛艳 挂图 (叶)(鸟) (根) 鸟{ 叫 飞 }欢愉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3课时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榕树的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教学方法: 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挂图,录音机,绿叶,鸟。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昨天,我们初读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忆:课文作者是谁?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见了什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随着巴金爷爷的生花妙笔走进鸟的天堂,进一步深入学习。 二、学习课文,品读悟情 1、速读课文,划出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幻灯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齐读,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为什么鸟的天堂一个加引号,一个不加引号?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再读书,再思考,解开心中的疑团吧。 2、学习作者写榕树部分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7、8自然节,说说哪些地方读懂了,谈谈你的体会;哪些地方未懂,做上记号,汇报交流,师相机引导。 (2)资料介绍榕树,简笔画展示。 (3)出示挂图,学生看图指出榕树枝、干、根、叶的位置,体会榕树特点。 (4)抓重点词句,畅谈体会。 (5)指名生读,教师范读,总结朗读方法。 (6)感情朗读,品读悟情。 (7)认识静态的描写方法。 过渡: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感受?第二次又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两次感受不同? 3、学习作者写鸟的部分(运用以上学法自学) (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鸟的部分,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展示各自手工制作的鸟,以趣激情。 (3)师生合作,模拟演示,创设情境,激活参与。 (4)认识动态的描写方法。在今后的读书写作中要积极运用动静结合法,这样对文章理解更深刻,写作也就更生动。 (5)看幻灯,听录音,谈感受。 (6)感情朗读,领悟中心。 (7)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含义,解题释疑。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大榕树,抓住了榕树大、茂盛的特点,写出了榕树的的静态美。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许多鸟,抓住鸟多、快乐的特点,写出了鸟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的热爱之情。 四、设问促思,升华情感 如果你来到这美丽的榕树下,看到了这活泼可爱的鸟儿,你会怎么做? 五、砥砺思维,拓展延伸 看,这精致的笼中有一只美丽的鸟儿,学了这一课,你一定明白该怎么做了(学生放飞)。望着这只久居笼中,而后展翅飞向蓝天的鸟儿,你有什么感受呢?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说,可写,可画,可唱)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4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情感与态度 方法与习惯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4.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6.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 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3.网络课件的制作:网页文件格式、上传至局域网服务器或Internet网站、包含BBS论坛(供学习共同体间交流或师生间指导答疑)、作必要的信息代理(本地资源索引和初步的Internet泛在资源代理)。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评注 激情 设疑 1.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描述“鸟的天堂”那美丽而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和众鸟活动的奇妙景象。 2.组织全班交流,拟订主要问题 (1)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2)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4)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5)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6)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7)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大家主要想通过网络搜集哪些方面信息呢? (1).因以前曾作过一些网络阅读的简单尝试,学生们对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便捷特点已有初步体验。在学文后提出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时,学生们纷纷建议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学习者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帮助学生归纳出主要问题,使学生能顺利展开网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组织 指导 1. 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1).明确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活动目标搜集资料,将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初步地整理加工。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鸟的天堂”的解说词。 (2).指导使用网络课件 熟悉课件界面,提示本地资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导利用BBS论坛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 (3).明确网络阅读的具体目标,是排除无关干扰、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关键。 (4).网络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不管是信息的搜集、整理,还是信息的评判、加工,都要求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本课中,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来组织的:(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引导组内分工协作。(二)组织组际合作,利用BBS讨论区和作品展示区,在小组间创设一个研讨交流的和谐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自主 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BBS论坛,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BBS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BBS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1).利用局域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各小组学习情况,适时调控。 (2).进入BBS,释疑,并为学习有困难的小组提供指导和帮助。 (3).在BBS中组织和指导各学习共同体内部及组际间的分工协作。对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各小组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 1.处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探究欲特别强烈,主体潜能得到较充分地发挥。 2.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网络阅读的交互性,各学习个体可自主选择不同的探究途径,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这也是网络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的动力之一。 3.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 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4.从网络阅读的流程看,网络阅读能力可分为迅速检索信息、准确筛选信息、批判性评价信息、有效加工及创造性运用信息等诸能力要素,其中准确筛选及批判性评价信息的能力是小学生们所最缺乏的,教师应着重指导。 总结 评价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1.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2.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3.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1.给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其得到自主探究活动的价值体验,是激发其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利用网络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们对网络阅读中积累的经验相互交流,对存在问题的自我反思,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网络阅读的的基本方法,有利于网络阅读能力的培养。 ※(该教学设计获江苏省“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说课评比活动”三等奖、扬州市二等奖) 教学设计说明 为了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部对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作了全面的规划。规划的核心之一就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科课程的整合”,而“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则是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层面。网络已悄然走近我们的课堂。在我们对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作出一些尝试的时候,我们也一直不断地在思考:网络究竟能给目前的教学带来什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而尽可能地避其弊?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建构更有效的教与学的模型?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别该怎样定位……在进行《鸟的天堂》这一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构思和实践中,我们也同样反复地作着这样的思考。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分析 1、本课的教学内容 在今年新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鸟的天堂》一课中,安排了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在布置本次活动时,学生们对模仿导游写解说词很感兴趣,也急于想搞清一些问题,例如: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具体有多大?有多少年历史了?上面都有些什么鸟?解说词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可对于活动中要求的“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学生们感到很困难:翻遍学校的图书室也不一定能找全这些资料,其实就是教师也不一定能全了解这些信息。因为有不少学生以前曾尝试过利用因特网查找资料,当时就有学生建议:能否组织我们上网收集资料?于是,我们就设计了这样一节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课。 2、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刚颁布的九年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新提出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且把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并列,其目的是加强语文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把本课定位为一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辅导课”。 如果作为一次简单的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学习活动,其目标应是很简单的: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有关“鸟的天堂”的信息,拓展知识面,并尝试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但是,作为一节有组织的网络环境下的拓展阅读与应用文写作辅导课,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则必须是多层面考虑的:在拓展知识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在网络阅读的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的兴趣?如何组织学习共同体及他们之间的合作,让学生明白在网络环境下合作精神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怎样合理调控学生网络学习中的行为以更利于他们养成良好而积极的网络学习习惯?归结下来,就是如何落实“信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和”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这样的最终目标。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确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定位本课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B、情感与态度 1.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2.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C、方法与习惯 1.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3、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按照上面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 如何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定位为: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5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2.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3.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4.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 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重点体会“颤动”。 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 鸟 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6【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⑵ 了解榕树大和鸟多的特点。 ⑶ 能有感清地朗读课文。 ⑷ 能背诵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朗读和品次品句感悟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⑵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含义。 2、文中四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教学准备】 1、师生找鸟的天堂资料;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能读准课文,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纠正、逼近、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多少次去看鸟的天堂和看到什么。 3、学习1~6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感情朗读句子并体会树的大和众鸟纷飞的景象。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 3、了解引号的用法。 4、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巴金爷爷和朋友一起坐船去看榕树,刚开始时,大家都认为那里是许多株榕树,但其实那里只有一株榕树。那么当他们靠近这棵大榕树 ?时看到了什么呢那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巴金爷爷去里面探个究竟吧。 二、了解树的大和茂盛 1、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下7~9自然段,想想这部分写出了榕树的什么?把有关的语句多读几次。 学生汇报: 写出了榕树的大、茂盛。 板书: 大、茂盛 2、师:从哪里看出的,用 画出有关的语句。 ⑴ 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不可计数什么意思? (数也数不清,形容数量多。) 这么多的枝干你想作者看到会感觉怎样? (吃惊) 你能带着吃惊的语气来读吗?指生读。 ⑵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放课件解释根怎么生长,相机引导: 这是榕树的生长特性,榕树本身长有许多气根,气根慢慢长久了就伸进泥土里长成粗壮的枝干。有的粗的象一棵树,俗语有说独木不成林,但这里气根多而且粗壮,所以看上去就变成了一片树林。 师:我们一起读读体会这株榕树怎样独木成林的吧。 自由读,齐读。 ⑶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从哪里看出榕树把它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师:树叶非常的多,一蔟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 (密不透风、密密麻麻)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这里的叶子不仅多而且有生命力,作者怎么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景象呢? 讨论,指生说。 引导学生从三方面理解: 光照、叶绿、风吹。 (相机出示图片) 师:好一棵大而茂盛的榕树!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每片树叶都似乎有一个生命,连我们的巴金爷爷也情不自禁发出这样的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我们怎样才能读好这段呢? (带着赞美的语气) 同桌读,互相评议。 指生读,生评,师生合作读。 ⑷ 讲第9自然段: 师: 这次作者他们看到鸟吗?课文哪里告诉我们?还告诉我们什么? ⑸ 总结: 师:在这部分里,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棵奇特美丽的大榕树。 板书: 奇特美丽 在那我们领略到榕树的宁静,第一次他们看不到一只鸟,下面我们随着巴金爷爷再一次去那里看看吧,这次你会发现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3、学习小鸟部分: ⑴ 师: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的? 出示学法: ① 划──抓住景物特点,划句标词。 ② 读──放声朗读词句,品悟感情。 ③ 议──讨论写法,理解运用。 ⑵ 自己学习。 ⑶ 学生汇报: 相机板书: 多、欢快 ① 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 (关键词:热闹、到处、站、叫、飞、扑翅膀)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从小鸟品种姿态说明鸟多。) (放课件) 师:这么热闹欢快的场面你想把它读出来吗? 指生读──师生合作读。 师:想象一下还有什么鸟的姿态? ② 我注意的看着那歌声真好听。 师:这里有一个词形容鸟太多,眼睛看不过来的是哪个词? (应接不暇) 课文怎样写作者应接不暇? 指导朗读。 ③ 师:作者还具体写了一只画眉鸟,它呀,唧唧喳喳的唱着想加入鸟儿们的大合唱呢,你猜那话眉鸟在唱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 (放课件) ④ 师:是谁给小鸟创造这美好、和谐的环境呢? 相机板书: 壮观 三、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师:看到这么热闹的场面,作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齐读) 生质疑此句,讨论: 二处鸟的天堂为什么一个加引号一个不加。课文还有其他类似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了解第一个鸟的天堂指引用别人的说法,实质指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鸟儿愉快生活的地方。)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这里的环境好,树大,地湿,农民保护鸟儿,鸟儿生活在这里很愉快。) 2、师:你们羡慕这里的鸟儿吗?你能举出人类保护动物或自然环境的例子吗? 3、师小结。 4、师:今天我们学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作者写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形,第一次没有见到鸟,着重描写了大榕树静态的美,第二次见到了大榕树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的美。而且文章的语言准确生动,我们要好好学习并运用这些方法。 四、课堂上背诵 五、布置作业 继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树:大 茂盛 奇特美丽(静) 赞美 鸟:多 欢快 壮观 (动)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7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己读的感受。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19xx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xx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18.鸟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树 第二次 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课前板书课题。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5. 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出示课件,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课件:“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③有风吹过。) 2.出示课件理解。 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 学生写广告词。 互相交流。 五、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们看,老师这节课黑板上忘记写什么了? 如果你们不想让老师有一种缺陷的话,出示《桂林山水》一课的板书,根据这个请大家为老师设计板书。 学生设计,组织交流。 六、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 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 小结课文。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8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榕树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原因。 2、情感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3、技能目标:能从网上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制成电子幻灯片。 教学重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感受,并要求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对象及学习分析: 对于六年级学生,光从字面上很难体会到“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帮助他们从网上搜集资料,结合图片或录像,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网络、录像、录音带、电子幻灯、图片。 教学准备: 1、有关鸟的天堂的录像。 2、录音带、图片。 教学流程: 一、播放歌曲,创设情境 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1)欣赏《百鸟朝凤》乐曲。 (2)说一说,听后你们有什么感受?(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体会的。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发挥学生想象) 这个鸟的天堂是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2)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播放“大榕树”图片,教师加以文字简介)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大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做“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自读课文) 3、生读后交流,再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又给你什么感受?(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三、重点感悟,图文欣赏 1、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结合图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声有感情地诵读。 2、汇报交流: △大榕树: (多媒体出示“大榕树”图片,配上有关句子,体会文章的用词优美) (一)大。(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a.指名读句,其他同学听一听: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b.重点指导体会两个“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幻灯:本来的,实际的 真清楚,明白 确确实实 (2)“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很大),这棵榕树的确是太大了。 (二)茂盛 指名找句读句,说体会。 (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重点体会“堆”,请同学们演示一下,说明叶多而密。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多媒体出示“大榕树”,重点体会“颤动”) (三)体会作者情感 看到这么大而茂盛的榕树,作者不禁发自内心的感叹道:这(学生接:美丽的南国的树) △鸟 导入: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这里,看到了这里的鸟很多而且很欢乐,谁愿意有感情地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1、鸟多。(借助多媒体,学生边欣赏鸟的天堂的图片,边朗读有关句子,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读出来) (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2)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体会“应接不暇”,说明鸟太多) 2、鸟欢快。 (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 (2)“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想象一下树上还有哪些鸟,什么姿态的鸟?——学生发散思维) 四、体会情感——自制电子作品,解说图片 1、播放录像《鸟的天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做小导游:试不看书,看图向大家介绍。 3、学生媒体制作:在教师指导下,四人小组合作,根据查得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一张“鸟的天堂”的幻灯片,力求图文、动静并茂,以便向家人、朋友介绍。 4、教师总结: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五、教师辅导学生完成电子作业 根据学生查找得到的图片、资料,在教师的辅导下完成电子幻灯制作,要求“动静”结合。 评价: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化难为易,要领会语言文字的美,必须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语言的情境之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时,我凭借课后“思考·练习”第二、三题,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让学生从总体上谈怎样写出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在交流中,特别注意了一些难理解的句子,如“那翠绿的颜色……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通过互相交流启发,使学生领悟到,这是因为一片片叶子绿得发亮,在眼前闪烁,就好像一个个颤动的生命。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9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⑴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注重环境保护的教育。 ⑵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能力目标 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3、认知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鸟的天堂为什么的确是鸟的天堂。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含义。 四、教学准备 1、课件 (或投影片) 2、 学生搜集关于鸟的天堂的资料 五、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图片)看,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啊!这里就是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两次分别看到了什么?有不懂的词、句子用直线画出来。(学生读文思考) 生读后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师板书:榕树茂盛 众鸟纷飞) 3、质疑问难 在刚才初读课文时,你们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吗?把读不懂的也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学生相互解答,难的鼓励自己读书解决。) 同学们读懂的多,提的问题更好。我想,只要我们认真读课文,一定能弄懂这些问题。 (二)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赞美鸟的天堂的一个句子。(生回答: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课件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是个什么语气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起来赞叹鸟的天堂。 作者看到了什么,才发出了这样的赞叹?(榕树、鸟儿) 课文是怎样写榕树、鸟儿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1、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3、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用曲线画出课文中描写榕树、鸟儿的句子。 (学生读读画画并进行小组讨论) (三)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作者是怎样写这株大榕树的?(生读有关段落) 2、傍晚,我们划着小船向河中心移去,这时我们看见了大榕树。(课件出示:大榕树)(生欣赏。) 现在你有什么感想?(生:榕树真美。榕树真大。) 3、这到底是多少株大榕树呢?(学生回答,允许有争议) 原来这真是一株大榕树啊! 课件出示: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 )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上又生( ),有许多( )直垂到地上,()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填空。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生读后讨论。) 师启发学生回答以上问题(配合出示插图)。 看到这大得罕见的榕树,我们能不惊喜吗?能不能把我们的惊喜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体会一下。 (生朗读体会。) 4、这棵大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它怎样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课件出示: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这段话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景象? (生自由读后回答以上问题。) 这一株500年树龄的大榕树枝繁叶茂,充满勃勃生机。看到这美丽、可爱的大榕树,作者不由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让我们和作者一样从心底发出赞叹吧。 (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大声朗读,好好体会体会。(生再读体会。) 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这里是鸟的天堂吗? 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生:鸟儿。) 你能读一下课本上写鸟的句子吗?(生读有关句子) 鸟儿真多呀,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课文中那个词说明这一点?(应接不暇。) 你能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吗? (到处都是鸟,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让我们也到鸟的天堂去看看鸟儿,听听鸟鸣声,好吗?。 课件出示图片:鸟儿在榕树上活动。(生欣赏)。 欣赏了图片,你想说什么?(生自由发言。) 这种热闹的气氛,作者写出来了吗? 课件出示: 我们继续拍掌有的( ),有的( ),有的( )。 填空。 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启发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这里的鸟确实多!这株榕树上大约生活着10多万只鸟,光鹤类就有七、八万只,这里真的是鸟儿生活的乐园、美好的家园。 面对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愿离去,不禁从心底发出赞叹: 课件出示: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赞美一下这鸟的天堂吧!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 1、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3、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现在你们明白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启发学生回答。 (大榕树周围的景色美;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筑巢休息;农民不让捉鸟,使鸟受到保护) 这些活泼可爱的鸟儿在他们的乐园里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那哪里是我们的天堂呢?为什么?(生回答) 作者写大榕树的美丽抓住了它的形状、数量、颜色,也就是事物的静态来写的,这种描写方法展示出了鸟的天堂的静态美。(板书:静态)而写鸟则抓了鸟的变化、声音、动作,也就是事物的动态来写的,(板书:动态)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也像作者一样舍不得离开这鸟的天堂。 (四)感情朗读 请同学们选一段你最喜欢的课文读一读。 请生读给大家听。大家可以一起朗读体会。 大家读得好,学得更好。鸟的天堂美,巴金写得更美。大自然中到处有美景,大家想写出自己看到的这些美景吗? 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作家写景的这种高超技艺。 (五)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一些材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 附板书设计 :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10【背景知识】 1、这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散文。课文描述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课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4自然段)写作者和朋友们晚饭后划船去游玩。第二段(第5~9自然段)写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第10~13自然段)写作者和朋友们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情景。第四段(第14自然段)写作者不由得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感慨。 2、这篇课文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特别是通过联想写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应当继续训练学生分辨事物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读1个生字。 2、能说出我们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 3、懂得这棵大榕树为什么是鸟的天堂,并能把理由简要地写出来。 4、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是鸟的天堂;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鸟的天堂的奇异景象,写出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 2、理解课题: ⑴ 天堂原来指的是什么? (原来指人死后灵魂住的极乐世界,这当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现在一般用来比喻美好幸福的生活环境。) ⑵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 ⑴ 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⑵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2、讨论、交流上面的思考题答案。 3、默读课文: 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的依据。 (按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来分,分成两部分,也可以把出发和离开单独列出,全文分成四段。) 4、深入阅读课文第一、二大段,着重分辨第二大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起什么作用。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3、比较句子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⑴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⑵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和树梢。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课文用了短句,读起来更有韵味。 4、我们陆续跳到一只船上。其中的陆续能不能换成继续? (比较词语意思:陆续──继续。陆续表示一个接着一个。) 5、读句子: 说说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幻灯片出现: 船平静地在水面流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果划动。 (都是作者看到、听到的,是作者的见闻。) 6、第4自然段的三个句子,次序能不能换?为什么? (不能,课文是按水面、船、桨由远到近地写的。) 7、小结: 这一段具体描写黄昏后美丽的景色和幽静的环境。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录音,思考: 这一段写的是作者第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情景?看到了什么? 2、这是一棵榕树还是几棵榕树?从哪里看出来? 3、默读第8自然段,用( )划出作者的见闻,用 划出作者的联想。 全班讨论、交流。 重点句灯片出示: ⑴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⑵ 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地是湿的,大概涨潮时河水常常冲上岸去。 小结:有了这些联想,把树当作动物或人来写,写出了树的勃勃生机。 4、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榕树的大和茂盛? (这环境适宜鸟儿生活,使得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 使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还有哪些原因? 5、作者和他的朋友们这次经过鸟的天堂,有没有看到鸟?为什么? 6、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五、学习课文第三大段 1、听录音,思考: 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他见到鸟儿了吗? 2、指导学习第12自然段: 灯片出示: ⑴ 找到一对反义词。 (清静──热闹。) ⑵ 课文怎样写出热闹?读一读,完成作业本第5题。 ⑶ 小结: 写了鸟的声、影、种类、动作,用了排比的写法,短小而节奏鲜明,读起来声音短促,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 3、作者写鸟多,用了哪个词来形容?圈出来。 (应接不暇,用在这里说明什么?) 小结: 这一段运用了先概括、后举例的写法。 4、配乐齐读第12、13自然段。 5、为什么作者这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那么多的鸟的呢? 6、归纳段意。 六、学习课文第四大段 1、指名读课文。 2、留恋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3、理解最后一句话: 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后一个不加引号? (前一个鸟的天堂加上引号,表示特殊称谓,指的是那棵大榕树。后一个鸟的天堂是说大榕树适合鸟儿生活,鸟儿在这里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真像在天堂一样。作者用相同的词语,借助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了对鸟的天堂的热情赞美。) 七、布置作业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11【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写法。 2、领悟作者借景物描写表达情感与直接表达情感相结合的方法。 【设计特色】 以读代讲,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借助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回顾文章的内容,说出大榕树及鸟的特点。 二、领悟静态描写的方法 1、感情朗读,领悟方法: ⑴ 读描写榕树的部分,思考: 作者是怎样写出大榕树的特点的,哪些句子写得好? ⑵ 交流体会,要求: 学生可以从总体上谈文章是怎样写出大榕树的大和茂盛,也可以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谈自己的体会。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并用感情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 读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字、词,边读边想像画面,读出味道,读出理解。其他学生点评同学的朗读,说说在具体的语句中怎样才能抓住关键字词读出榕树的硕大无朋。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抓住翠绿明亮新的生命在颤动读出大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 2、学习方法,实际运用: 学习作者描写大榕树的方法,口头描绘一下自己喜欢的一种花草或树木。 三、领悟动态描写的方法 1、感情朗读领悟方法: 读课文中写群鸟纷飞的部分,划出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或标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师生交流: 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地方,说说喜欢的原因,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读出那样的味道。如读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个句子时,抓住叫飞扑字,读出小鸟的自由快乐,读出鸟的天堂里的热闹场面。读后师生评价,根据评价意见,再次感情朗读。 2、学习写法,实际运用: 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用上适当的动词,说一个句子,描绘一下课间时的情景。 四、领悟直接抒情和寄情于景的写法 结合第三单元读写例话中要求的方法: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的去读去想,朗读全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对鸟的天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的。 交流: 1、找出作者直接赞美鸟的天堂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要读出这样的语气。 2、读读描写大榕树和小鸟的段落,体会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借助交流时的所得,再次感情朗读,体会直接抒情和寄情于景的写法。 五、积累语言 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熟读成诵。 六、拓展练习 播放《我是噢一只小小鸟》的歌曲视频,让学生倾听小鸟伤心的诉说,观看小鸟的悲惨遭遇,然后以大榕树或小鸟以及这里的农民的口吻,给那只可怜的无助的小鸟写一封邀请信。 提示: 可用上本节课积累的语言以及写作方法,介绍鸟的天堂情况,以便让小鸟敢来这里,愿来这里。 【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在学生明确了大榕树和众鸟的特点把握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带着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的特点的,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好的问题,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写法的。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以读为主,让学生把心放进具体的语境中,边想像画面边体会情感,抓住关键的字词,读出感受,读出滋味,然后是师生评价,评价后结合体会再读再悟,使读的层次逐步提高,在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言语、情感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另外,在本课的学习中,还注意了读与写的结合,在领悟作者抓住榕树特点进行静态描写的方法后,进行了迁移训练,学习作者的写法,口头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种花草树木。在领悟作者动态描写群鸟欢腾的热闹场景后,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描述可见同学们的活动──这些训练队直到孩子的写作能起到较明显的作用。 本课的拓展练习,虽然之设计了一项,但这次抛砖引玉,却体现了多元化的原则:学生可以从环保的角度谈认识,也可用上本节积累的语言,也可学习本课的表达方式,因此呈现的果应是开放的,多元化的。 但是,理想和现实永远是有差距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1、再以读促悟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参差不齐,所以,感情朗读的水平也参差不齐。 2、由于这节课的目标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所以在体会方法的实际操作中,工具性的分量有点重了。 3、拓展练习的开放性较大,所以学生写出来的东西面面俱到,层面很浅,倒不如专门落实积累或学习表达一个方面更扎实。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12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3.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教学难点 1.理解句意: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文中五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及鸟的天堂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榕树的远景、近景图,鸟的天堂中众鸟纷飞的录像;出示有关练习题等。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有些榕树上住着许多鸟儿。鸟儿们成天在树上飞呀,叫呀,生活得那么自由,那么欢乐,所以人们把这儿叫做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 二、资料交流,解决问题。 1.针对以上问题,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2.检查交流情况。 (1)能利用资料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如:鸟的天堂在哪儿?鸟的天堂里有些什么鸟?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老师随机利用课件或展示台展示有关资料。 (2)不能解决的问题存疑,留待理解课文时解决。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谈谈你进行了怎样的预习? 1.学生谈到生字新词的问题时,出示课件(或小黑板)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不可计数逼近静寂留恋停泊一株缆绳颤动 应接不暇一簇纠正缝隙昨天灿烂桨错过 2.学生谈到读书时,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请同学进行评议。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读课文,思考: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榕树大、鸟儿多等) 五、再读课文,理清内容。 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那美丽神奇的景象。你们愿意再读读课文吗? 1.默读课文,看看你从课文中又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分别在书上做好标记。(给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 (1)填空练习: 课文写了作者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只看到了,没有看到,所以他认为;但当他第二天再经过时却看到了,他觉得。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解决简单的问题,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整理。) 3.全班交流: 解决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还不能解决的继续存疑,老师将与课文重点部分密切相关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1.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 2.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为什么说我的眼睛欺骗了我?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第二个不加? 3.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 5.“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 六、作业:写字。 提示:“株、桩”分别由“朱、庄”加木字旁组成,“纠、错、昨”与“叫、借、作”比较记忆,知道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窄右宽。“浆”是上下结构,注意与“将”区别。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鸟的天堂》,了解了课文内容并给本节课留下了许多要解决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追随巴金先生去鸟的天堂感受那里美丽和谐的景象。 二、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1.作者第一次来鸟的天堂,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板书:大榕树) 2.指名读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内容,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 ①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请找出有关语句。 ②课文描写了大榕树的哪两个特点? 3.交流。 ①读一读你找的句子,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 (板书:远、近) ②句子中的“逼近”可换作什么词?表示什么意思,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4.(课件展示)就是这样的一株大榕树,作者从远到近,又描写了大榕树的两个什么特点?(板书:大、美) 5.四人小组讨论,画下你找到的描写榕树“大”和“美”的句子,并读一读。 6.出示句子,感受榕树的“大”和“美”。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我看清了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1)自由读句子,从这句话里你读出了什么?(树大、根多、枝多) (2)你能用另一个词代替句子中的“不可计数”吗?(“不计其数”) (3)“卧”字说明了什么?想象:这个句子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能用你学过的词语赞美一下大榕树吗? (4)读句子,体会榕树的大! (师范读,生评价,指名读)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齐读句子。 (2)“堆”说明了什么?(茂盛) (3)榕树什么时候的叶子是翠绿的?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令它们发光? “颤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颤动?请给它换个词,比较哪一个更合适?“新的生命在颤动”是什么意思? (4)面对一株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指导读句子。 (男生读,评价,女生读,范读,齐读) 7.在这两段里,作者抓住了大榕树的哪几个方面来写?(板书:枝、干、叶、根) 8.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作者笔下的大榕树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宁静、悠远、美丽、幽雅)这种对事物静止状态的描写,我们称为静态描写。(板书:静态) 三、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1.第一次来鸟的天堂,作者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大榕树的静态美,第二次,他又看见了什么? 课件展示。小鸟出来了,鸟的天堂里出现什么壮观景象? 2.学生观看录像,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3.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这种热闹情景?(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4.为什么出现这种热闹的场景?是什么把小鸟给引出来了?找出句子,朗读体会。 5.从这段描写中,你又知道了什么?(鸟的种类多,大小、颜色不一,形态各异) 6.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找出一对反义词:静寂——热闹) 7.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从哪儿看出作者“应接不暇”。你能用“应接不暇”说一句话吗?) 8.哪一只小鸟引起了巴金爷爷的注意?找出句子,读一读。小画眉为什么兴奋?它会唱些什么呢? 9.如果你就在鸟的天堂,看到这些,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个别读,评价,齐读) 10.你觉得小鸟出现后的热闹场面,和大榕树的宁静幽雅有什么不同?这种对处于活动状态的事物的描写,我们称之为动态描写。(板书:动态) 11.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果然名不虚传。 四、再读课文,练写解说词。 1.从描写大榕树和众鸟纷飞的情景中选择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2.师: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通过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和对众鸟纷飞的动态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美。现在,“鸟的天堂”已经成了一处旅游观光胜地,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写一篇解说词,介绍那里的美丽景象。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写解说词。 4.现场解说。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8、9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跟着巴金爷爷先后两次欣赏了鸟的天堂里一动一静的美丽景致,当他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感受作者的留恋与赞美之情。 1.指名读最后一段,找出写巴金爷爷离开时心情的有关词句。 2.为什么作者对鸟的天堂有一点儿留恋? 3.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为什么说我的眼睛欺骗了我?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第二个不加? 4.除了留恋,从这句话你还能读出什么?(赞美) 5.指导用留恋、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三、总结全文。 1.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2.“鸟的天堂”其实就是指什么?(大榕树)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联系上下文找出原因。(①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②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3.如果你生活在鸟的天堂,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 4.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5.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6.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7.师总结: 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哪!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 四、作业。 1.选词填空。 陆续继续连续 (1)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2)我们学校()三年被评为“文明卫生单位”。 (3)同学们()走进了会场。 2.读读下面的词语,用“逼近、应接不暇”各写一句话。 不可计数逼近静寂留恋停泊一株 应接不暇一簇纠正缝隙昨天灿烂 3.课外找一找,读一读巴金先生的原文。 备课参考 巴金简介 巴金,(1904-20xx),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有小说《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等。 关于榕树 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榕树的叶、根、树皮均可入药。 关于“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荫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时,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一说是《小鸟的天堂》),更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天马河中有游艇,可供游客观鸟和游玩。 巴金简介 巴金,(1904-20xx),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有小说《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等。 关于榕树 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榕树的叶、根、树皮均可入药。 关于“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荫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时,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一说是《小鸟的天堂》),更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天马河中有游艇,可供游客观鸟和游玩。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13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做巢、树梢、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创设情境。 1、(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 2、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板书)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 2、自读课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3、检查。 ①标出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一读。 ②组成小组、轮读课文,互相检查读音。 ③课文写了什么景象?(相机板书:榕树鸟) 三、再读课文,细细体会,把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榕树”、“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认真读读直接描写它的段落。 2、你特别喜欢的语句用“——”画出,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3、自读相关段落、语句,圈圈画画。 四、按照学生意见,选择学习内容,随机学下任一方面: 重点学习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静态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找出作者描写榕树的句子勾画体会,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自学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①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简笔画板书让学生了解“绿叶的多”、“枝上生根”等特点。 ②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对学生各自的见解均给予肯定。 ③通过教师参与的反复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感受。 ④通过自己对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园的树。” 重点学习第12、13自然段,体会“群鸟纷飞”的动态美。 1、播放“群鸟纷飞”的课件,让学生形象感受这部分动态美的描写。 2、教师引导: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尽情地感受这部分语言文字描绘的美。 (学生可站、可坐、可请老师、可找小伙伴) 3、利用学生美术课上画的小鸟,并把它们“放飞”到大榕树上(配上欢快的音乐) 4、引导学生想象小鸟在榕树上生活的情景,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5、再读课文,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五、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1、播放“小画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画眉,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可写一段文字,读一读;可写一首小歌,唱一唱;可用五彩的笔,画一画……)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种,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3、交流感受,教师相机评价,指导。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板书:树鸟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到鸟的天堂去参观参观,看看生机勃勃的大榕树,认识认识伶俐可爱的小鸟。好!现在让我们划着小船,一起走进鸟的天堂。 二、学习第2大段 师:呀!前边的河面渐渐地变窄了,我们看到什么? 生:榕树 1、浏览课文第二段,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 远-----近。远看(56)近看(79)分别在哪节? 2、远看大榕树是怎么样?朋友们都争起来了,你听! 注意:教师将先由学生录好的磁带播放一次! 学生甲:哇,好多的榕树哦! 学生乙:什么好多榕树呀,这是一棵! 学生丙:不对不对,明明就是两棵嘛! 3、到底是几棵呢?我们来看看榕树的真面目(出示图片) 生:是一棵大树 4、对呀,这棵榕树真是非同一般呀,这个朋友说是一棵,而那个朋友说是两棵,其实它的真面目:是_______一棵大树_______(生齐答)板书:大 5、是,下面自由读7、8自然段,作者近看大榕树写了那些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生:丫枝叶 追问:枝有什么特点?(找出句子,读句子,有数不清的丫枝……) 老师用一个字来概括枝的特点板书:奇 6、近看大榕树从枝写到叶,看看树叶有什么特点?____出示第8自然段幻灯(读句子) 这段课文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请你用“------”将联想的句子划出来。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有了这些联想,把静物写活了,写出了它的生机勃勃) 谁能像老师一样用一个字概括这段话?(茂) 7、生读:那你也可以用富有感情的语气读读这两句,你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师:如果你站在这样的大树下你想怎么说?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句话包含作者怎么样的感情?(赞叹惊喜)板书:赞美 8、有感情朗读第8自然段。 9、船在树下泊了片刻(…………)生接读。 10、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主要写了大通书静静的美,为什么没看到一只鸟?(栖息) 11、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怎么样的场面呢?这次是在早晨,阳光明媚,我们又到了鸟的天堂。 三、学习第三大段。 1、听课文12自然段录音,找出课文中的一对反义词。(清静——热闹) 2、为什么热闹呢?你从哪些句子看到热闹?幻灯出示:到处都是…… A齐读——B分析:那些词说明鸟多?——C女同学和男同学分读)板书:叫飞扑 3、在13自然段中哪个词也能写出鸟多?指名朗读(应接不暇) 4、“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不过来。课文指鸟太多,作者眼睛都来不及看。 请你找出课文的句子读一读(生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生说) 作者写了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后,又特写了一只?(画眉鸟) 5、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先总写后分写,从面到点,抓住事物的特点,就写得更具体了,也更加表现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板书:喜爱) 6、齐读这一句。 7、练习(联想):结合图片幻灯出示 这儿的鸟真多,它们生活得很快活,有的的还有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展示了它的静态美(板书:静)。第儿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时候,展示了小鸟的动态美。(板书:动)所以作者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齐答) 大自然中,像这样的奇观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新的知识,现在让同学们自己去寻找大自然的奥秘,并仿照《鸟的天堂》用一段话把这处景物描述下来。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14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字、泛读课文、分段、讲读第一段。 一、 释题,导入新课。 1. 谈话引入。 学期初,我们在第一单元学过了《长城》和《桂林山水》两篇课文,长城和桂林美吗?其实,在广东也有一个很美的地方,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去过以后,还写出了一篇十分有名的游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 2. 板题(“鸟的天堂”),读题。 3. 释题: ① 你能告诉我题目里哪个是中心词吗?(天堂) ② 天堂是什么意思?(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③ “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小鸟的乐园) 过渡:课文写到的这个“鸟的天堂”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广东新会。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巴爷爷眼里的“鸟的天堂”是怎样的。 先来学习字词。 二、字词教学。 ① 出示生字、课后词。 ② 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③ 指出容易写错的几个字。 “茂”不要写成“ ”(加多一点) “隙”不要写成“ ”(第三笔是“丨”不是“亅”) “暇”不要写成“ ”(“日”字旁不是“目”字旁) ④ 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我们从小生活的这个地方就是南方。)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三、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 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两次) 2. 自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鸟多的句子,画下来。 3. 四人小组讨论: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的? 4. 课文开头讲什么?结尾呢? 5. 请按“上路――第一次――第二次――离开”的顺序将课文分四段,并说出每段段意。 6. 分组分段读课文。 四、讲读第一段。 1. 指名读。 思考:巴金爷爷在何时去何地?怎么去?天色和景色如何?心情怎样? 2. 回答思考问题。 3. 默读课文,作者在乘船途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请找出相应词句划下来。 4. 作者的所见、所闻(听)给你什么感觉? 5. 练读句子。(男、女分练) 6. 作者就快要到“鸟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7. 怀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读第一段,感受、欣赏河面环境的幽静和景物的优美。 五、布置作业。 1. 抄生字、词,组词。 2. 预习3、4段。 ① 朗读3、4段。 ② 第一、二次去鸟的天堂,作者的所见所闻有何不同?(可在书上圈点。) ③ 思考课后题2. ⑴ ⑵。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二第三段。教学目的: 1.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描写静态和动态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录音机、幻灯机、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三段,随巴金爷爷泛舟出游,一起到……(齐读课题)。 二、 讲读第二段,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作者以前来过吗?这第一次来鸟的天堂,留给他最深印象的是什么?(板书“大榕树”) 2. 请同学们边听(第二段的)课文录音,边思考两个问题: ①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请找出有关语句。 ②课文描写了大榕树的哪两个特点? 3.学生回答问题。 ①(示幻灯片)就是这样的一株大榕树,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板:远、近) ②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句子中的“逼近”可换作什么词?表示什么意思,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4. 作者从远到近,又描写了大榕树的两个什么特点?(板“大、美”) 5. 请四人小组讨论,划下你找到的描写榕树“大”和“美”的句子。并读一读。 6. 告诉大家你的结果。 7. 自由读自己所划的句子。 8. 大榕树真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文章里写得特别好的句子。 A:(幻灯)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 请1、2组齐读句子,很明显这个句子是写榕树哪个特点的? b. 你能用另一个词代替句子中的“不可计数”吗?用哪一个最好?(“数”是多音词。) c. 这句子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能用一个四字词概括出大榕树的生长情况吗? d. 读句子,体会这是一株多么大的榕树!(配合想象) 范读――男读――(纠正)女读。 e. 你能看图复述句子吗?(示幻灯片) (自述――个别――齐) B:(幻灯)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 请3、4组同学齐读句子。 b. 榕树什么时候的叶子是翠绿的?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令它们发光? c. “颤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颤动?请给它换个词,并比较哪一个最合适? d. 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生命在颤动”的情况出现? e. 指导读句子。 假设你眼前就有这么一株大榕树,阳光灿烂,刚好微风吹来,叶子上像有精灵在向我们招手。你想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心里对榕树充满了……之情?请带着这种感情读句子。 (齐读――范读――个别――齐读) 9. 面对这样一株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请在前面加上“啊”字,读出来。(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0. 你能告诉大家,在这一段里,作者抓住了大榕树的哪几个具体方面来写的吗?(示幻灯片提示,板“枝、干、叶、根”) 11. 齐读7、8自然段,作者笔下的大榕树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宁静、悠远、美丽、幽雅) 12. 这种对静止不动的事物的描写,我们称为静态描写。(板“静态”) 13. (过渡)大榕树有一种静态的美,可作者来到榕树下,目的是什么?他看见小鸟了吗?作者什么时候才真正看见了小鸟?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1.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概括鸟的天堂起初场面的词。找出马上举手。 2. 示图,小鸟出来了,鸟的天堂马上变得怎样了? 3. 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种热闹情景的? 4. 鸟声是作者――(听到的),鸟影是作者――(看到的)。 5. 为什么出现这种热闹的场景?是什么把小鸟给引出来了?找出句子。 6. 指导朗读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紧凑。(齐读,轮读) 7. 导读:作者继续拍掌,无数的鸟从榕树丛中飞了出来,品种真多啊。 8. 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 9. 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 10. 哪一只小鸟引起了巴金爷爷的注意?请找出句子。 11. 你觉得巴金爷爷当时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 (个别――齐――范――齐) 12. 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果真名不虚传。 13. 你觉得小鸟出现后的热闹场面,在感觉上和上面大榕树的宁静幽雅一样吗? 14. 这种对活动状态的事物描写,我们称之为动态描写。(板“动态”) 四、通过自选朗读总结全文。 1. 这节课上,你了解认识了什么? 课文从大榕树的静态及对小鸟的动态描写,介绍了作者和朋友两次在“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十分真实合理,形象生动。 请自选一节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课文自由朗读并将写得好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课文第四段,归纳中心,解决课后题,巩固写作手法(动、静态描写)。 一、 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跟着巴金爷爷先后两次欣赏了鸟的天堂这一动一静 的美丽景 致,当他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 讲读第四段。 1.指名读,找出巴金爷爷离开时心情如何的有关词句。 2.为什么作者对鸟的天堂这么留恋? 3.这段的最后一句最能把作者去完“鸟的天堂”之后的想法表达出来的。(示幻灯课后2题(3),请读句子思考括号内问题。 4.这时,巴金爷爷的心情如何?(留恋、赞美) 5.朗读第四段。 三、总结全文。 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赴新会“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去的时间不同) 2.“鸟的天堂”其实就是指什么?(大榕树)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联系上下文找出原因。 (① 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 (② 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 (③ 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观察事物时,不仅要注意形状、大小、颜色、位置,而且更要注意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静、动态的不同变化。) 五、质疑、 学完后有什么不明白、弄不懂的地方? 六、解决课后题。 七、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背诵要背的部分。 2.用“陆续”和“应接不暇”造句。 3.预习下一课。 《鸟的天堂》小学教案15一: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三: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表格、词语、生字卡片、导游表演道具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广东新会吗?(没有)那里的景色可美丽了。瞧,这就是广东新会天马村湖心岛上迷人的风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好好的尽情欣赏吧!(看课件,在音乐中欣赏鸟的天堂风光)。 2、师:谁来说说,画面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生:(那儿的树真多;那儿的鸟真多;那儿有一棵很大的榕树;鸟儿都在榕树上安家,那儿真是鸟的天堂) 师:是啊,那里的大榕树硕大无比,充满了生机和美丽,那里的鸟儿生活是那样自由快乐,那儿的确是鸟的天堂。(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件中初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师:现在就让我们和巴金爷爷一起走进这鸟的天堂,细细的去品位这迷人的风光吧!(简单介绍本文作者巴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师:谁能把这些词语读给大家听一听呢?(出示课件词语宝宝) (师正音,指名读,齐读,或带读的形式) 应接不暇纠正静寂逼近做巢树梢 3、开火车读本课的生字 4、师:同学们的字词掌握得真不错!说明大家都很用心的预习了课文,那么谁能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你都知道了什么呢?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作者在那看到了一棵很大的榕树,有许多的鸟在那里自由飞翔;我知道了作者去了两次鸟的天堂;我知道了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看见鸟,第二次去才看见的;我知道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不同 师:你真会读书!初读课文你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这两次他到底都看到了什么不同的景色呢?为什么作者两次所见所闻会不一样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看到的不同景色句子用笔划下来,再和你小组里的小伙伴交流。 5、小组讨论交流 (生: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6、全班交流,说说你初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范例难字,书写生字 1、师范例难写的生字,(如,“灿”“规”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都由捺变为点;“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另外,“主干”“枝干”中的“干”都是“树干”的意思,应读作ɡàn;“不禁”的“禁”读jīn;“兴奋”的“兴”应读xīng。) 2、生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激发情感 1、同学们,昨天我们同巴金老先生一同去了鸟的天堂,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而发的呢?谁能与作者心通,有感的读出作者的心声。 3、“鸟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棵神奇的树。 二、品词读句,感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指名读5-9自然段,思考这棵有什么特点? 2、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棵大榕树的特点的?把你感触最深的句段多读两遍,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3、交流: (1)预设学生可能会首先读第7自然段,并会强调“大”字。 师:你强调了“大”字,想用朗读突出榕树的特点大,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认为应该强调“一”,谁能帮老师说说理由。 是啊,这句话是承接前面的争论而来的,让我们先去看看他们是怎么争论的,谁能读一读5、6自然段。 从他们的争论能看出榕树的特点吗?这两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呢?指导朗读。 (2)到底是怎样的一株大榕树,让我们如此的争论,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第7自然段,指名说一说。 “不可计数”什么意思? 指导看课件,谁能用一个词语表示大榕树的大(独木成林)。 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再引导看课件。谁能用朗读来展示大榕树的“大”。 师: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她是那样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齐读) (3)学生引出第8自然段,闭目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颤动”什么意思?换成“抖动”行吗?想像“颤动”和“抖动”的样子,引导学生联系整个句子,理解颤动表现了新的生命虽是弱小的,但生命力是旺盛的。 师:多么旺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啊!难怪作者如此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回读) 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一段。 (4)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愿意来这棵南国的树上安居乐业吗?可是作者却没有看见一只鸟的影儿。“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对吗? 让我们再次走进鸟的天堂。 三、品读想像,渗透写法 1、闭目听老师读11-13自然段,想像。 2、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3、从中我们发现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 4、谁能用朗读表现鸟儿的多和自由快乐? 5、“应接不暇”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查字典、工具书,也可以联系上下文。 6、“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就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 四、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1、默读第14自然段,谁能火眼金睛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前面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后一个没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昨天不是没有鸟而是我的眼睛没有看到,因为去的时间是黄昏,鸟都栖息了,再加上大榕树的枝叶繁茂,所以没有看到。而第二次是早晨去的,鸟都欢快地飞出来。作者见到的确实是鸟的天堂。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第二个不加引号,是用天堂来比喻这里对鸟儿的栖息繁衍再合适不过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2、鸟的天堂里既然有这么多的鸟,就让我们一起来尽情欣赏吧!(出示课件) 五、深化中心,迁移教育 1、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 2、除了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外还有什么原因呢?(人类的保护;位置好,远离人群;河可给鸟提供食物和水) 3、是啊,大自然多么的神奇、美丽,我们应该学习这里的人们,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成为人间的天堂。 六、拓展延伸、激情写作 作业: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 七、板书设计 树:大、茂盛、勃勃生机 傍晚)[静] 鸟的天堂的确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鸟:多、自由、快乐 (早晨)[动]画眉鸟(点面结合)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