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美术宝塔教案 |
范文 | 大班美术宝塔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宝塔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美术宝塔教案1活动目标: 1、喜欢创作亭子或宝塔,并在创作中进一步体验两者不同的建筑风格。 2、能在欣赏过程中大胆地想象宝塔或亭子的样子,并画出建筑特征突出的宝塔或亭子。 3、学习用对比、联想等方法欣赏、感受宝塔和亭子不同的建筑特点。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5、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 1、课件《宝塔和亭子》;幼儿用书:《宝塔和亭子》。 2、纸、蜡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播放flash课件,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宝塔和亭子的兴趣。 (1)幼儿观看flash课件。 (2)结合自身经验,说说课件中所见的内容。 2、播放幻灯片,引导幼儿分别欣赏宝塔和亭子,继续感受它们不同的建筑特点。 (1)出示课件中各种宝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其多层、四周封闭、由下至上变窄的建筑特征。 (2)出示课件中各种亭子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其四周无墙、顶部像鸟翅膀等建筑特点。 3、引导幼儿对比欣赏,说出宝塔和亭子的不同建筑风格。 (1)幼儿讨论宝塔和亭子不同的地方。 (2)教师小结:宝塔有许多层,四周封闭,楼梯通到塔顶,越往上越小;而亭子一般用几根圆柱支撑,四周没有墙壁,其顶部像鸟翅膀。 4、提供幼儿用书,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宝塔或亭子。 (1)请幼儿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宝塔或亭子。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创作宝塔或亭子。 活动延伸: 展示绘画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所画的内容。 教学反思: 到活动结束时,幼儿们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有得幼儿能够折七到九层,多数幼儿能够折三到五层,慢的幼儿也能折完整两层宝塔,基本上人人都会折了,就是速度与熟练性的不同,我想这样的不同存在也有好处,能够增加表现棒的幼儿的'自信心,同时也能鞭策速度慢的幼儿进行再学习、练习。正好我班开设了手工区,这样的活动还能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去,让幼儿将活动带入课程。 大班美术宝塔教案2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看图示折双三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出亭子、宝塔、人等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系统化折纸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方形纸,折纸示意图,亭子、娃娃脸、帽子等范例作品。 活动过程 一、会变的亭子。 1、出示亭子、娃娃脸、帽子、坦克:小朋友看,这些都是什么?好玩吗?你会折这些东西吗?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折出来的? 2、请幼儿仔细观察亭子: 它会变,变成了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从亭子变出其它形象的方法:娃娃脸、帽子、坦克都是从亭子变来的。只要折出亭子,倒过来看就是戴帽子的娃娃脸,多折几个亭子组合起来就是宝塔,亭子撑开折出帽沿就成了帽子或坦克的顶部。因此,我们只要学会看图折亭子,就能变出许多别的东西。 二、看图折亭子。 1、出示折纸示意图: 这就是折亭子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示意图。引导幼儿一步一步看图意。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折: 先折成双三角,将双三角的两锐角向直角折,反面折法相同。 将手指伸进中间折缝,向下折成图七状,反面折法相同。 将下部的小正方形一角向上翻折成图8状,反面折法相同。左右翻转成图9状。左右边向中心线对折成图10状,反面折法相同。左右翻转成图11状。 把手指插进按箭头方向拉成图12状,亭子就折好了。 三、我也来折宝塔。 1、讲解折纸常规。保持安静。 2、分法折纸材料,幼儿根据示意图折纸。 四、巡回指导。 1、幼儿按画面上图示来折纸,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对大部分幼儿折的不好的地方,进行集体讲解。 2、提醒幼儿注意折叠要注意方向。 3、指导幼儿折好后,可以和好朋友组合起来组成宝塔。也可以添画出戴帽娃娃的脸。 五、讲评。 1、小结本次活动,表扬幼儿的进步。 2、展示幼儿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看谁折的好,变出的东西多。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