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小学美术教案
范文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范文集锦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利用点、线、面组成丰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

2、尝试各种水墨画法,体验水墨情趣。

3、学会应用各种线条,色彩来表现蜗牛的美。

教学重点 继续体验水墨材质特性。

教学难点 把握毛笔的水墨浓淡干湿来表现蜗牛。

教学用具 常用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学生作品,感受水墨情趣。

欣赏作品,看你感受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认识蜗牛:

1、你们知道蜗牛是什么样的吗?指名板演。

2、有什么办法把它变得漂亮些、可爱些?指名板演。

3、师小结。

三、指导创作:

1、用水墨来表现蜗牛与粉笔是差不多,但还应注意一些问题,有谁知道?

(1)要勾好线条。

(2)注意掌握好笔上的水分。

(3)注意颜色的搭配。

2、画好蜗牛后还应再画些什么?(还要给蜗牛添加背景)

3、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

学生对笔墨较感兴趣,能在玩中学,玩中有所收获,特别在控制水份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课后反思 自然界中的昆虫的品种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为自然界境添了不少的情趣,他们通过表现蜗牛,学会表现各种昆虫的特征。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进一步把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并强调学生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活动与美术学习相关联。注重人文教育的内涵。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桥梁建筑知识,是学生在观察和表现家乡桥梁的时候,能够联系家乡风貌较完整地说出和表现桥的造型特征及时代特点。

人类有悠久的造桥历史,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桥梁,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今天我们能看到许多造型奇特新颖的桥梁,是一道道融于大自然中的彩虹。六年级学生对桥梁建筑已有一定的审美意识。本课图例,展示了人类从古到今利用各种材料建造的桥梁,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解读,说说这些桥与地域风貌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二)教学目标

①情感领域:通过欣赏家乡的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②认知领域:认识和观察桥的几种基本结构造型,了解各种桥的设计和环境的关系。

③操作领域: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写生,运用多种绘画形式,大胆表现桥的丰姿,提高表现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录像带、照片等有关桥的美术作品。有关古今中外桥梁的图片资料。

学具:学生喜欢用的绘画工具。

课时:1课时。

(二)设计

●教学导入:

(1)教师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要求先走访调查了家乡的桥,并是否已写好字左右的调查记录,和以线描的形式画出的桥。

(2)展示学生的记忆画作品。并请这些同学读一下自己的调查记录(人文、建筑等多方面的内容)。请学生发表意见。

●教学新授:

(1)教师介绍桥梁知识。著名桥梁欣赏。

(2)展示有关桥梁的美术作品,请学生欣赏。

●布置作业:

(1)请学生对线描作业进行补充和修改,并以自己喜欢表现的手法进行涂色完成作业。

●作业展示:

(1)请学生把调查记录和作业连起来装裱展示。

(2)评出“小记者奖”,授予走访调查和作业表现突出的学生。

●教学延伸:

(1)播放录像片,介绍家乡风貌(有关桥梁介绍)。

(2)结束教学。

三、学习建议:

●是否积极认真地做好调查记录。

●是否表现家乡的桥梁风貌。

●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

●通过学习,绘画技能是否有提高。

四、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课题:第三课 心中的风景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2、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

2、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

教具学具:风景挂图、水彩画工具材料、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观赏导入,板书课题。

1、出示观赏风景画作品。

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

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

(二)新授

1、选景构图

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

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

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2、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铺画景物色彩。

(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见步骤图)

(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处变黄绿,自然呈现树叶之色(见步骤图)。

(3)用赭褐色加少许蓝色画树干、树枝和房子,房子阴暗处用浅蓝色稍画,整个画面既有冷暖色对比,又是统一协调的,非常好看。

(4)可点画出人物、门窗等细节,直至完成。

教师:刚才老师所画的景物步骤是由远至近画出的,实际上是先画远景再画中景后画近景,同学们画时也可由近到远去画。即近景——中景——远景(天空、远山等物)。

(三)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1、或参照挂历照片(若干幅任选其一),或参照书上临画,或自行想象设计。

2、画时应考虑画面总的色彩倾向和冷暖对比,使之既生动又和谐。

3、由近至远或由远到近灵活进行。

4、构图饱满单纯、主次有别,不要贪多。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

1、可以利用自己拍摄的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作风景画。

2、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风景长卷的绘画。

教学随笔:学生运用以前所学过的色彩知识,创作一幅风景画,本课对学生进行构图的基本练习,作业大部分不错。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课题:奇思妙想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设计、制作一件物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怎样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的物品。

教具学具准备:一些废弃物品,搜集的一些奇思妙想的图片资料,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师:看,老师带来了一件礼物,你能猜出它是什么东西吗?

瑞士军刀

看他除了可以做军刀之外还是一件什么?

Mp3

多奇妙呀!正式有了设计师们的奇思妙想,才会有这么新奇的产品。

今天,让我们也来奇思妙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崭新的生活。

2、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吗?和小伙伴交流一下

3、欣赏:

老师也带来了许多生活中的奇思妙想,让我们一看吧,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发?

(欣赏课件)

通过欣赏,你又想到了什么?

(二)新授:

1、欣赏:

看,我们的小伙伴他们也从身边的事情和材料上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用了哪些材料?

看,这是一个饮料瓶,你能想到它能做什么吗?

小娃娃台灯储钱罐

2、范作

看,老师用它做了什么?

套娃玩具

我是怎样做的,用了哪些材料?请你讨论一下(学生探究、讨论)

3、制作步骤:

想——构思

做——剪、切、粘

装饰——用废旧材料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就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性的创作。

问: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手中的废旧物品适合做什么呢?怎么做?你是想一个人完成还是几个人合作呢?

四、作业:自评、互评相结合

五、: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废旧物品制作了这么多工艺品,每一件都独具特色,使废旧物品有了生命力,重新焕发出光彩。你准备用这件工艺品干什么?

课堂:巧构思,巧制作,动动手,动动脑,废品也可变成宝,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六、拓展: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且不失实用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展示出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利用一些废弃物制作成既有实用性又美观富有创意的物品。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弘扬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决问题。最后安排自我评价、调节补救环节。这样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揭示课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颗明珠。揭题后让学生思考:从题目看,本文会写什么内容?(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2、自读课文。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

学生试读课文,指名学生愿意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整体感知,让学生说出文中写了西湖哪几处景物。

3、认读生字、生词。

二、再读生疑,研读感悟

1、学生读书,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西湖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西湖周围的远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丽?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对小的问题当时予以解决,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如上进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

2、精读思考,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可以互相讨论。检查学习效果时,可让学生不按自然段顺序汇报。

各自然段精读设计:

第二自然段:你认为写远山和湖面景色的句子中,哪些词很重要?(绿、青、浓、淡、银镜、飞、一闪一闪等词语)能说说理由吗?你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让学生反复品读。

找出两个比喻句并口头造句。

第三自然段:什么叫“心旷神怡”?文中哪些景物让你心旷神怡,感到特别舒畅?学生自由说。

你能把“心旷神怡”的舒畅心情读出来吗?

第五自然段:先让学生看图,读出图中意境,再配上舒缓优雅的音乐范读课文,反复体会月光下西湖的美丽景色。

通过二、三、四自然段学习,谁能说一句赞美西湖的话(“西湖真美啊!”等),自然引出:“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三、学做导游,背诵积累

同学们对西湖的美景都感受到了吗?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来西湖参观,你们可以给他们当导游吗?

学生对照课前准备好的西湖图片(全景、远山和湖面美丽景色、小洲等主要景点、月光下的西湖风光)当导游讲解,部分学生戴上头饰、面具扮游人。

试背课文。

做“词语汇展”游戏,积累词语。老师说意思,学生猜词语;老师说近义词,学生猜词;老师指(或述)图中景物,学生用一个准确的词描绘。

四、自我评价,调节补救

评价题:

1、看拼音,写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3、写近义词;

4、学生打比方(如:中秋节晚上,一轮明月宛如一个洁白的挂天空);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具体内容略)

学生评价后,根据自己薄弱环节作补偿性学习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认识三原色

2、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面。认识不同的红色,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

应会:能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

3、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主体突出。

学习材料:水粉用具、水彩笔、蜡笔、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全班分成四组:红队、蓝队、绿队、黄队。四个队分别以四种颜色树代表。获得奖励的在相应的树上贴上一个果子。

二、认识三原色(出示课件,展示色卡)

师:你们猜猜世界上有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

生:红、黄、蓝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这三种颜色我们又把它叫做(三原色)

(出示课件)

师:这三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喜欢红色的同学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导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红色,学习用红色作画。(课件出示课题)

三、新授

1.体验红色的美感及红色的特点。

图片上是什么?这些图片上的红色给你什么感觉?

(课件出示)

平时你还见到哪些红色的物体?

2.欣赏书上的作品。

生活中的红色给你这么多美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学习红色在绘画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

(1)欣赏书上作品(课件出示,感受红色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涂抹色彩。)

师:看了这么多红色的画,你最喜欢那一幅,为什么?

生:(自由说)

师:这些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以红色为主。

总结:这些作品都以红色为主,分别表现了丰收、欢庆、美丽的场面。

(2) 欣赏色调不同的两幅图片(解决:学会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层次更丰富。)

师:这幅画还有其他的小朋友也画了,这两幅画哪幅好,为什么?

生:······

师:这副画中有哪些红色?

生:······

师:你能调出来这些红色吗?

学生自由调色、展示(实物投影)

(3)欣赏其他作品(课件出示、拓展学生思维)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红色的画,认识了这么多红色,看看小朋友们是如何表现的?

四、学生实践(刚才欣赏了小朋友的画,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对红色的感受也表现出来?)

1、 启发思维,引导作画。

如果让你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你想画什么?用哪些红色?

2、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五、评价学生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启发同学谈: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最爱干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能模仿一下你参加的活动的动作吗?

请学生用速写的方式,画下同学的动作。教师可以示范,同学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办法解决。

2、欣赏课本上的照片,讨论照片上的活动内容。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

4、欣赏作品:

画面画了什么内容?怎样去表现的?

教师总结:

人物动态:小作者画的动作都不是简单的动作,可是画得很生动,这说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动作的画法。

背景:有复杂的背景,也有比较简练的。复杂的背静可以把环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处的位置在哪里;简单的背静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

三、作业提示

1、主要人物要突出,画得较大。

2、画面画得不宜太复杂。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