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芦花荡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
范文 | 芦花荡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等词语,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 能力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掌握解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思路。 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德育目标 从文中智勇双全的老头子,投身革命的大菱、二菱,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我们有理由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教学重点 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探究问题: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故事情节,在复述中再现文章内容,感受其传奇色彩。在熟悉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美点追寻,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感受课文内容的传奇色彩,并探究传奇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到过许多英雄的故事吧,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抗日英雄老头子的故事。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可谓智勇双全,让我们走进《芦花荡》去见识见识这位神奇的老人。(板书文题) 设计(二) 请大家翻开课本前面的彩色插图《白洋淀》,白洋淀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芦苇万顷,俯仰吐穗,风光旖旎。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我们可曾想到这里曾是抗战的大舞台,上演了无数个英雄的故事,让我们在芦花丛中,寻找英雄的足迹,追随他们高大的身影。 二、作者、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多媒体显示白洋淀优美风光,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感受课文内容。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辨明字音: 提防(dī fɑnɡ) 竹篙(ɡāo) 苇塘(wěi) 疟子(yào) 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一梭机枪(suō) 蹿(cuān) 仄歪(zè) 趴(pā) 扒(bā) 飒(sà) 转弯抹角(mò) 辨析词义: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仄歪(倾斜、歪斜)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2.学生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选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点拨: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一大要素,复述时应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他活动在敌人监视的苇塘里,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 明确:一个干瘦的、眼睛特别明亮的老者撑着一只小船,无数次地穿过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运干部。他不带一支枪,甚至也不穿一件像样的衣服(除了那件蓝色的破旧短裤),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驰骋,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稻米和肥鱼的香味,才和歌声一起从苇塘里飘出来;靠了他,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才得以维系。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接着复述故事情节的后半部分,即最精彩的部分。以但有一次,却发生了意外开头,续说下文。 四、美点大追寻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一次美点大追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美。 1.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同学读这篇小说的感受,要求同学用我喜欢 ,因为 这样的句式说话。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阅读的感受。 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情节,因为它具有浓浓的传奇色彩。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头子,因为他孤身一人捉弄并战胜十几个鬼子,本领神奇。 我喜欢这篇小说中的两个俊女子,因为她们小小年纪便投身革命,大菱受伤后表现得异常坚强,是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我喜欢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因为它富于诗情画意,比如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 我喜欢小说把严酷的战争与温柔的水乡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因为它具有一种摇曳的美。 2.教师对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归纳,明确这篇小说的美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情节、人物、环境描写。 五、教师引导学生深层体味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 1.要求学生就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2.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表现在老英雄身上。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总不能得逞。 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 3.深层探究 提问: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 (1)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保证了塘内物质的充足与联络的通畅。两方面的巨大反差,使老英雄富有传奇色彩。 (2)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大菱受伤后,老人发誓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而女孩却一再怀疑,先不答话,后来竟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女孩的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后来叙述打鬼子,也只交待打鬼子的过程,而不写他事先已设好圈套;写打鬼子的过程,只写老人的行动,也不写其用意,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让人读后才恍然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