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数学《自然测量》第一课时 |
范文 | 大班数学《自然测量》(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桌子等物体,知道测量的正确方法。 2、能表达测量结果,感知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用自然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 活动准备 1、测量工具:纸条、绳子、小木棍等; 2、相关的PPT课件、记录表、记录用的铅笔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动手尝试 1、电话铃声响起,师以“接电话”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喂,您好!你是喜羊羊呀,你想买跟我们班一样的桌子,哦,等会儿我量好再告诉你! 2、幼儿讨论,自选方法。 师:我们要用什么量?怎么量呢?(老师这里有绳子、纸条还有小木棍,我们用这些工具可以量出桌面的长度吗?)一起来试试吧!边量边想自己是怎么量的.。 3、动手尝试,交流方法。 师:刚才你们是怎么量的?(个别提问,口头表述) 4、结合幼儿的回答,教师用PPT演示要测量的桌面的长边。 师:好,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方法,谁愿意来这里演示一下,你刚才是怎么量的?(幼儿演示) (二)示范讲解,合作测量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找准起点,做上记号,移动工具,头尾相连,不留空白,不能重叠,一直量到终点。数一数有几个记号。 2)请幼儿两人一组用小木棍量桌面的长边,各自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 3)个别幼儿演示测量方法,表达测量结果。 师:请红黄蓝绿四队代表汇报测量结果。用什么工具测量桌面的长边,结果是多少? 4)师幼共同小结:用同样的工具测量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三)反复实践,发现秘密 1)请幼儿选择另外两种测量工具量桌面的长边,并记录测量结果。 师:如果用不同的工具测量桌面的长边,结果会怎么样呢?我们再来试试吧! 2)幼儿操作,记录结果。 师:刚才我们已经用了其中一种工具进行测量,还剩下两种工具,请小朋友用这两种工具分别来测量桌面的长边,记下结果想想发现什么秘密? 3)分享交流,提升小结。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总表上记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发现什么秘密? 4)师幼小结:工具不同,结果不同,工具长,量的次数少,工具短,量的次数多。 四、经验迁移,解决问题 1、打电话回复喜羊羊 师:你好,喜羊羊啊!我们小朋友帮你量好了,用三种不同的工具量结果不一样,我把这三种不同的工具和量的结果都寄给你自己定吧。 师:这样做出来的桌子会跟我们一样吗?为什么? 幼儿:会一样,因为我们的工具和测量的结果都告诉喜羊羊啦。 2、师:你们真聪明,现在我考考你们,不用自然物和工具,你能很快测量这个教室从门口到对面墙脚的长度吗?(启发幼儿用跨步和用手连接等方法) 3、幼儿在游戏中活动自然结束。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