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二年级数学买衣服教案 |
范文 | 二年级数学买衣服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买衣服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买衣服教案1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大面额真币、主题图 学生:货币学具 预习任务: 预习数学书12、13页的内容。 2、在家中认一认面值是100元、50元、20元、10元的人民币。 合作探究: 一、组织活动。(复习小面额的人民币) 1、“我说你拿”(教师说币值,学生拿相应的小面额的人民币。) 2“我说你摆”(如:摆7角钱、摆9角钱。) 二、认识大额人民币 1、创设情境:秋天到了,天气转凉,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结合文中情景图)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 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 4、我们该怎么付钱呢?你见过大额人民币吗? (认识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 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数字、颜色、图案,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买衣服 1、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么样付钱? 师: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的上衣,可以怎么付钱呢?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摆一摆,然后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用人民币样张谈论付钱的方式,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付钱方式后,组织交流汇报。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 拓展提升: 大家每人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衣服,看清它的价格,想一想你怎样付钱呢? 二年级数学买衣服教案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3、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使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过程 1、教科书呈现了小面额的各种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进行换算的十进制关系。 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这个问题主要目的是在解决如何付钱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元与角之间的关系。同时,使学生根据“1元=10角”这一关系,体会1元可以用不同的角币来组合,进而体会购物时付钱方法的多样化。 3、用1元买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通过探究买尺子的活动研究如何找钱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换算,同时,体会“1元=10角”也是找钱的根据,并体会减法在购物中的应用。 4、和同伴说一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主要巩固“1元=10角”,使学生体会1元的使用价值。上面这些活动都仅仅围绕“认识人民币”而展开,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认一认,填一填 教学时,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教师可以利用附页1中的人民币模型或提供一些真实的小面额的人民币,请学生认一认,把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然后认真观察人民币上都有什么,说一说自己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辨别这些人民币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民币的材料,大小,颜色,图案及文字,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辨认各种小面额人民币。 学生对小面额的人民币比较熟悉,说出币值并不难,但是对上面的一些字和图案可能不认识,如贰、国徽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后进行适当讲解。教师可以指出:“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小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 (2)认识元、角、分 在学生认识了小面额人民币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按照材质分为硬币和纸币,第二种是根据面值把5元、2元、和1元分为一类,5角、2角和1角分为一类,5分、2分和1分为一类。 结合第二种分类的方法,教师可以讲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兑换活动,让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再利用真实的人民币进行兑换,教师拿出1元,学生拿出10张1角。也可以同桌的两个人开展这样的兑换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看到1元=10角,1角=10分。 6、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买东西找钱是日常购物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类问题基本的思路是:付出的钱-物品的价钱=找回的钱。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上的问题独立思考,寻找结局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二年级数学买衣服教案3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认一认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2、妈妈买1件衣服,可以怎样付钱? 在讨论买T恤衫怎样付钱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付钱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思维能力。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启发学生根据上面的学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生可以提出计算几件衣服总价的问题,也可以提购买1件衣服怎样付钱的问题。只要合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