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最新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
范文 | 最新天气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天气安全教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新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1为防范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防止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确保师幼的人身和校园财产安全,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成立防范暴雨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准备工作 1、在暴雨来临之前,仔细检查园舍状况,看屋面是否漏水,墙体是否淋雨,清理下水管道沟渠等排水设施,有问题及时维修; 2、对师幼进行防暴雨雷电洪水的安全知识教育,做到未雨绸缪; 3、检查幼儿园周边环境,防止因外部原因造成园内事故。 4、检查电路设备,防止因淋水引发事故; 三、重点防范点位、责任人、职责 1、三楼楼顶责任人:,职责:查看各泄水口有无杂物,及时清除,保障泄水口畅通。 2、旗杆责任人:当班保安,职责:下雨前把国旗降落,减少旗杆负重,减少安全隐患。 2、空教室责任人:当班保安,职责:巡视各班门窗关锁情况,保证所有门窗关闭。 3、教室责任人:各班教师,职责:下班前关锁好门窗、切断电源、检查。 4、校园防护网责任人:当班保安职责:实时查看校园网情况,发现有损坏立刻上报总务处,联系维修。 5、室外悬挂物责任人:职责:雨前巡查室外悬挂的物品,包括空调外机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 6、食堂责任人:职责:关锁好食堂门窗,切断食堂电、天然气。 7、内庭院责任人:职责:雨前清扫内庭院,查看窨井通畅情况,如有问题,及时上报疏通,保证排水畅通。 8、幼儿安全教育责任人:职责:对幼儿进行防范暴雨安全教育,帮助幼儿了解应对暴雨的基本知识,提醒家长和教师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 四、应急措施 1、关注天气预报,如遇恶劣天气必须人员安排24小时值班,所有人员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对各类人员进行调配; 2、暴雨时段,幼儿园值班人员和保安人员应当频繁地在园内各处巡视,若发现险情,立即向值班主管和单位领导报告,启动应急程序; 3、强雷电天气,要做好人员及电气化、远程教育设备的防雷电工作; 4、一旦园舍出现险情,迅速组织幼儿有序疏散、转移至安全地带,教师要首先保证幼儿人身安全; 5、及时通过校园广播、电话、手机等媒体和通讯工具向有关部门和人员传递信息、通报情况、获取各方面支持; 6、关注幼儿上学放学的路况,提醒家长注意交通安全; 五、工作要求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松懈、掉以轻心思想,认真作好各项准备; 2、工作上要抓好落实,分工职责明确,物资储备到位。 最新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学会在遇到暴风雨、山洪、雷电等自然灾害能学会自我救助。 2、掌握科学合理的安全常识。 教学重点: 自然灾害安全常识的教授。 教学过程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有雷击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1、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雷电反击和跨步电压伤人。 2、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船只,但帆布的篷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雨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远离。 3、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塘边,尽量离开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建筑物,铁围栏、铁丝网、金属晒衣绳边也很危险。 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行走,外出时应穿塑料材质等不浸水的雨衣,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5、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自身位势、缩小暴露面。 最新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认识旧社会城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激发以新社会的热爱。 2、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环境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教学难点 写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及其心理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描写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夏天吗?你们在夏天都干些什么呢?你们知道在旧社会里穷苦劳动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吗? 二、老舍和作品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节选情节:祥子已经成了家,有了家庭负担,而且妻子怀了孕,他不得不更加卖力地拉车挣钱,维持两口人的生活,并且准备小生命的出世。祥子的心理和生活的急剧变化,痛苦生活的无望、无聊,就是从此开始的。 三、读课文,思考: 1、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干什么?文中描写了祥子哪几种环境下拉车的经历? 明确:一(1—6):烈日下拉车。二(7—16):暴雨下拉车。 2、文章以偏正短语为题有何作用? 四、分析讲解课文 1、读1—2节:作者是怎样描写烈日的?从哪些角度运用了哪些方法? 2、读3—5节:作者是怎样着意刻画祥子的矛盾心情的?文中抓住哪一细节刻画祥子在烈日下为生活煎熬? 3、小结:写烈日,突出祥子如何在酷暑下受煎熬。这部分的景物描写烘托了祥子的心理和性格,揭示了他的痛苦生活遭遇,推动了情节发展,表现了主题思想。 最新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尝试用梳子、棉签作画来表现风和雨。 2、感受不同的作画方式带来的快乐,学会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小梳子、棉签、绘画纸。 2、白、蓝、灰等颜料。 3、幼儿学习资源第22—23页。 活动过程 1、学习画法。 (1)出示梳子棉签,告诉幼儿除了笔,我们还可以用其他东西来画画。 (2)教师一边描述刮风下雨的情景,一边演示画法:这是一片天空(用颜料涂满画纸),你们仔细看,狂风和暴雨来喽!呼!一阵风吹来(用梳子在未干的颜料上划出痕迹,像刮风一样),噼噼啪啪地下起大雨来,雨点像豆子一样大(用棉签在未干的颜料上点画,透出像雨点一样的白点)。狂风暴雨就这样变出来了! (3)请幼儿欣赏范画,激发作画兴趣。 2、尝试作画。 (1)幼儿分组,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不同材料的放置点,做好准备。 (2)幼儿自由作画,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刮画和点画,画出大风大雨的感觉来。提醒幼儿要趁画纸上的颜料未干时进行刮画和点画。 3、欣赏画展。 (1)将幼儿的作品夹在绳子上悬挂展览,使它们连成一片“狂风暴雨”。 (2)互相欣赏同伴的画,说说怎样画出来最像风雨。 (3)欣赏幼儿学习资源⑥第22—23页,讨论还有什么材料也可以用来作画。 最新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的作画方式带来的快乐,激发作画的乐趣。 2、尝试用刷子、棉棒作画来表现风和雨。 3、学会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不同的作画方式带来的快乐。 难点:尝试用刷子、棉棒等工具来表现风和雨。 活动准备 1、视频《狂风暴雨》。 2、刷子、棉棒、盘子、颜料若干。 3、桌子4张、小椅子12把、围裙12套、湿巾若干,画板1块。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观看视频《狂风暴雨》。 师:从动画中你发现了什么?天气怎么样? 2、基本部分 讨论:暴雨又是什么样子的?龙卷风是什么样?大树为什么倒下?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看看老师使用什么笔画的? 创设情境示范:一天,天空中没有白云,乌云密布,阴沉沉的,突然,霹雳啪啦的.下起大雨来,雨点像豆子一样大,透出像雨点一样的白点。 不一会,猛烈的龙卷风旋转而来(手拿棉棒),从四面八方,越过小河,拔起大树,卷走房顶。 呼——狂风像一只野蛮的大狮子,大吼大叫,树枝咯咯截断。 ——狂风暴雨就这样变出来了。小结:孩子们!原来刷子、棉棒、手指都可以做画笔,画出想要画的画呀!想不想试一试! (3)幼儿尝试作画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结束部分 幼儿作品展览,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相互欣赏同伴的画。 活动延伸 把作品装饰到走廊,邀请爸爸妈妈一起欣赏作品。 最新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知道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2、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了解好掌握预防雷击的方法好技能。 3、初步掌握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指出了雷电的危害,同时揭示了本课要了解的内容和重点的教学任务。主体部分共设不友好的来访者和避开雷电防雷击两个主题。 教学重点: 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学过程: 一、认识雷电 1、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雷雨季节电闪雷鸣的视频资料,提问:‘这是什么现象?经历过这种天气吗?当时有什么感受?” 2、学生根据生活体验交流对雷电的认识。 3、教师引导:“雷电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就经常会遇到雷雨天气。你知道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吗?” 4、学生先就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介绍,然后教师结合教材介绍进行补充。可以利用电发生器等科学试验器材为学生演示一下雷电产生的原理。 二、正确认识雷电的危害 1、教师引言:“雷电发生时的温度高达2000℃,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温度会产生怎的危险? 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交流雷电的危害。 3、教师小结:“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 4、根据真实案例体会雷电的危害。 (1) 了解教材“真实再现”的案例,教师提问:“这样的严重后果你想到过吗?当我们遇到雷雨天气的时候,你想到会有这样的危险发生吗?” (2) 学生交流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雷电灾害的了解和认识。 (3) 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雷击事件案例,帮助学生更全面、明确地认识雷电,重视雷电的危害。 三、整理资料 1、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和通过学习了解的雷电危害进行整理。 2、学生交流收获。 四、野外预防雷击 1、教师引言:‘当我们上学、放学的时候,外出游玩的时候遇到雷雨天气是常有的事情,那么如果在外遇到雷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结合教材相关资料进行补充。 (1)避雷、避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使用雨具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3)留意自己的衣着有没有容易导致危险的物品。 (4)避免使用电子产品。 (5)不进行危险活动。 五、家庭防雷电措施 1、教师出示一组居家生活中的防雷电图片,让学生判断其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教师给予分析和补充。 2、教师启发:“我们在雷雨天气应该注意防雷击,那么在平时没有出现雷电天气的时候,又该怎样预防雷电呢?” 3、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防雷电措施,教师补充,如安装避雷针等。 六、雷击后的救护 1、师:“雷电的危害是巨大的,我们平时一定要加倍小心。不过如果有人不幸遭遇雷电伤害,我们千万不要慌张,也不要犹豫不决耽误救治的时间,学习正确的施救方式可以让我们及时帮助遭遇雷击的患者摆脱生命危险。” 教师播放对遭遇雷击者的紧急救护视频,并结合视频进行救护方法的讲解。 2、学生分组进行救护技能的训练。 最新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质素。 3、培养学生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变》;发生地震的影片一张;桌子、椅子、脸盆、床、锅炉、衣柜等各7份;公共汽车3辆;商店一个(用kt板制作一个大门和两面墙。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孩子们随着《小红军》的音乐,跳着舞进入场地。 二、观看发生地震的立体影片。小朋友们,今天除了我们这些小红军之外,还来了许多红军叔叔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围绕影片与学生展开讨论: 1、提问学生: (1)、刚才的故事里有哪些人物?发生在什么时候、地点? (2)、发生什么事情啦(地震)?发生地震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3)、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2、老师小结地震的可怕性,讲解会发生地震的原因。 3、提问学生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像能力。 四、观看课件《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五、围绕课件内容与学生展开讨论: 1、发生地震时,故事里面的曾美丽、小帅哥他们是怎么逃生的? 2、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吗? 3、教师小结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1)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2) 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3) 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 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摔伤你。 (5) 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六、学生与家长们一起进行地震逃生演习。 1、场地布置:摆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脸盘、锅炉等;有商店;安排一些学生和家长坐在车子上; 2、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扶持。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好逃生技能。 活动评价 1、学生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非常新奇、有趣,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很热烈。 2、学生对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毫无经验可言,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生,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学生都掌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活动结束 个别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机智性不高,能力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学生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锻炼。 最新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风 2.对台风的形成及危害有初步的了解 3.掌握基本的自保方法 4.能够用不同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对台风的看法 活动准备: 气球、风铃、电风扇等实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教师逐一出示物品:气球、风铃,风筝然后教师请出一位神秘的朋友,看它来了,知道它是谁吗?引出风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变化都是因为风来了 2.、引导学生思考风是怎么样的呢?突出风是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的东西师可是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风的踪迹,用身体感受到风,(如没风用电扇) 二、引出不同种类的风,了解风知识,知道台风是怎样形成的? 1.让孩子大胆的说出台风来时的感受用声音表情动作来表现物体在台风中的情景。同时诵读一段文字内容为:台风来了,台风来了,它卷起的飞沙走石像疯狂的野兽到处破坏,到处毁灭,房上的瓦片飞了,窗上的玻璃破了,大树被高高卷起又狠狠的摔下。 2.让学生观看录像,与孩子一起说说说说感受 3.及时教授孩子在台风中保护自己的方法 三、传授绘画方法:引导孩子用图画表现自己眼中的台风,并展示孩子的作品。 活动延伸: 1.在区角增设其它气象灾害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气象灾害 2.指导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安图标设计并进行作品展示 最新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重点: 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难点: 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激发兴趣。 欣赏"草船借箭"的FLASH,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叫"草船借箭",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2、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播放课件,根据幼儿回答整理。 3)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4)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自身感觉、媒体包括:电话、短信、电视、报纸等、动物) 5)播放课件,根据幼儿回答整理。 6)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3、趣味问答,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4、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现在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今天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多变的天气,教材紧贴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天气及其影响,在师生的共同交流、学习中,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有成功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新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观察天气变化,知道不同天气现象的名称,并用语言正确表达。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晴天、雨天、多云的气象图片,晴天、雨天、多云的标志图片,小兔图片 活动过程: 1、情景角色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扮演小兔:听说奶奶生病了,我得去看看她。然后教师演的小兔起了床,拉开窗帘,强烈的阳光射进来。 2、观看图片了解不同的天气变化。 (1)观察晴天的天气特征。 小兔: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 教师出示晴天的气象标志:一个红太阳。 小兔:今天是个大晴天,红红的太阳高高挂,我要去看奶奶去了! (2)观察阴天的天气特征。 小兔提着篮子走在树林里,忽然一片乌云遮住了,遮住了太阳。 教师播放阴天的气象,问:现在天气怎么样啊?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出示阴天的天气标志:乌云。 (3)观察雨天的天气特征。 教师播放雷雨气象,讨论:这时候,天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朋友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现象呢?教师出示雨天标志:雨滴。 3、幼儿从图片中找出晴天、阴天、雨天的标志并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最新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11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天气的观察和兴趣。知道不同的地方天气不一样。 2、初步了解天气和太阳、云朵、气温的关系。 3、感受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连环画图。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认识天气。 谈一谈:今天是什么天气?(阴天) 教师:像这种没有太阳又不下雨的天气,就叫阴天,除了这种天气你还知道什么其他的天气呢? 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天气图片。 教师:这么多天气中你最喜欢什么天气? 二、知道不同的地方天气不一样,初步了解天气受太阳、云朵和气温的影响。 1、欣赏故事《今天是什么天气》。 教师: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关于天气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听录音《今天是什么天气》 今天是气象日,绿精灵想起了外出旅行的朋友们,它们那里的天气怎么样?绿精灵拿起电话拨了小猫的号码》小猫在电话里说:“我很想念你。今天我这儿是个阴天,很舒服,我玩的很开心。 绿精灵又和小狗通了电话。“喂,你好!我在江南旅行,这里一直下着雨,哪儿也去不了,真扫兴!小狗在电话里说。 小猪在电话里告诉绿精灵:“我正在遥远的北方旅行。这儿可真美,到处是银白的世界,窗外还飘着雪花呢!” 绿精灵在温暖的阳光下,听着朋友们的声音,好象自己也和他们一起去旅行一样。 2、幼儿初步了解天气和太阳、云朵、气温的关系。 教师:谁来说一说绿精灵有几个好朋友?它们干什么去了? 教师:这个故事中,朋友那的天气是怎样的? 教师: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天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天气? 教师小结:这是因为不同的地方地的高低也不同。而且还和风婆婆有关系呢。我们空气中有很多的水分,风婆婆吹到那里的水分多,那里的云就会变多变厚,如果那里的气温高,就会下雨,气温低就会下雪。风婆婆吹到那里的水分少,云又少又薄,就是阴天。如果没有云,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就是晴天。 教师:不同的天气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小结:不同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多的影响,晴天可以晒衣服,小朋友可以出去玩。阴天,让我们感觉很舒服,还可以出去旅游。雨天虽然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但是我们的植物也需要雨水的滋润才能生长。下雪天小朋友还可以欣赏美丽的雪景,白白的雪还像一条棉被盖在小麦的身上,这样小麦宝宝就不会被冻坏了,而且下雪天还能和好朋友一起玩打雪仗的游戏呢。 三、幼儿感受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快乐。 1、如果你的朋友出门了,你会想念他们吗?你会怎样做呢? 教师:小朋友说的可真好,如果我的好朋友出门了,我也会想他们,我也会打个电话问问他们那里的天气怎么样。 2、出去走一走,感受当天的天气。 教师:让我们出去走一走,今天我们张家港的天气是怎么样的。 活动延伸: 1、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每天的天气,并做记录。 2、幼儿学习制作简单的气象日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