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美术教案 |
范文 |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九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美术教案 篇1课题:会爬的玩具 教学目的: 1、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会爬的玩具。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协作。 3、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种使玩具爬起来 教学学具: 师:旧挂历纸、包装纸、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和手工材料。 生: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导入 1、出示会爬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导出课题。 师:小朋友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玩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们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讨论、回答。 四:授新 1、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 师:对,(出示课题)会爬的玩具。我们的小玩具会爬,可是它为什么会爬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爬起来么?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2、示范说明集中会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爬动,必须是腹部贴地挪动身体。而我们今天制作会爬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生:(略)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非常好,知道了它,我们就能制作出会爬的玩具了。 3、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会爬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玩具吗?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会爬的玩具。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玩具爬的最好,最长。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六、制作 七、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八、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制作会爬的玩具,而且我们把一些废品装饰后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玩具,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品”有待我们发现进行装饰,充分利用成为有用的物品。 小学美术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花艺的常识和习俗,并能运用于生活中去。 2、掌握用叠绕法制作花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3、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 4、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花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用叠绕发制作花的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难点:能运用叠绕法制作出不同样式的花。 教学用具: 皱纹纸、剪刀、胶水或浆糊、小铁丝或竹签或筷子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趣 1、同学们,老师上个星期天去旅游了,你们知道我去了哪里吗?请看相片猜一猜!(课件)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吧。(观看视频) 2、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花吗?生回答。 花的世界最令人神往,人们都爱用花来表达自己最热烈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花也是美丽的象征!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样的花送给什么样的人吗?有什么象征意义?(百合花,送给结婚的新人,有百年好合之意。) 3、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可是花仙子告诉我们,鲜花虽 美,可不能长久,过两三天就会凋谢,你有什么办法让这些美丽的花永远艳丽呢? 生:可以做成干花、塑料花、绢花、纸花。。。。 4、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就让我们用灵巧的双手来一起制作美丽的纸花吧!(出示课件) 二、方法探索 1、(出示一些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朵花的花形都不同。)老师做的这些花漂亮吗?想知道老师这些花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吗,请大家自学美术书第26—27页内容,总结的制作纸花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汇报,师板书步骤 原来这么多种不同的纸花都是用同一种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今天我们用叠绕的方法来制作纸花。(师板书叠绕法) 2、教师示范做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纸花。 3、(欣赏黑板上的纸花)这里有这么多不同的纸花,为什么用同一种方法能制作这么多不同的花呢?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吗? 学生汇报 4、小结:哪些因素会让我们制作出不同的花? 花瓣的形状,叠绕时皱褶的程度是影响花朵形状的重要因素。 三、创造表现 1、通过我们分析,你有信心现在自己再来完成一支花吗? 2、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喜欢的类型做一支花。在做之前,老师有要求,看大屏幕。(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 (1)、时间:15分钟 (2)、数量:每组至少两支不同形状的花。 (3)、制作要精美,有创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制作结束后,评选出最佳制作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 (4)、请把自己制作完成的花插到小花篮里。 (5)、注意安全和环境卫生。将垃圾放到垃圾筐里。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课件) 四、欣赏交流 1、先学生自评。 1.教师评价各组制作中的表现,公布获胜小组。 2.请制作出新花形的同学上台传授经验。 3、面对这么多美丽而迷人的花,我们肯定有许多的感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从花的色彩、造型、材料的使用几方面进行评价) 五、拓展延伸(拿出自己设计的作品) 同学们,这是老师设计的作品,是我要送给我妈妈的生日礼物。布置课后实践作业:下课后请大家也把自己的作品再进行加工, 并且自学包装纸花,把你亲手制作的纸花送给自己想送的人。这节课很高兴和你们一起度过,最后,祝你们学习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让我们伴着《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结束这节课。(师生做舞蹈) 小学美术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象。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 3、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 教学重难点:表现我的老师,生动表现“心中”的老师的形象。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职业,为什么? 2、发展阶段:小组交流“我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3、画面交流:教师运用准备好的画面让学生来搭配以下“哪个老师的形象搭配哪种背景合适,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是否发现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师的科目的区别,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现人物的情绪、状态。 4、分析范画:“老师,我喜欢这样的您,最害怕。。。。”让学生谈谈那个同学为什么这样画,鼓励孩子画出自己心中的老师,写出给老师的心里话。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小学美术教案 篇4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版面设计》是一节小学美术教学阶段平面设计与应用领域的课程。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它巧妙结合文字联想教学,又进一步安排了版面设计内容,要求文图并茂、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突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欣赏了优秀的板报作品,其中《关于味觉的知识》、《课程表》、《圣诞节》等,不仅体现版面设计的一般构成方法,更加突出了版面的形式感,特别是综合材料的运用和多种设计形式的表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版面设计的美感,以突出多样的艺术形式,生动,醒目的视觉效果,达到突出学生设计个性为目标。使学生了解了版面设计的基本特点和方法,认识了版面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①了解版面设计的构成方法。 ②培养学生设计意识。 ③学会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个有创意的版面。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收集优秀的版面设计图片资料。 ●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及制作材料:如彩色水笔、彩纸、水粉或水彩颜料、废旧图片等,还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文字材料、图片,以备充实内容。 (二)教学过程: ●参观: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社区小报栏及校内墙报,感受板报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师生共同欣赏课前小报,探讨并研究其构成特征。 ●导入:让学生说出内心感受和见解,从而引出课题。 ●欣赏:在此基础上赏析国内外优秀板报图片。 ●操作:给一个主题,设计小报草图。 ●讨论:分组进行研讨,作业内容选材自定。 ●表现:小组合作共同创作,在研究的氛围中学习。 ●创作:利用多种表现形式按照指定主题独立完成。 ●:可采用小组互评或自评,以及展览的形式进行。 ●作业过程: (1)根据教师出示的主题或几文章,分组设计小报或独立完成。采用收集素材、设计版面草图、绘画制作、举行小报展四个步骤。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拟定作业内容和形式,按照拟定命题、选择、设计版面草图、绘画制作进行操作。 ●课后拓展: 结合学校活动和节日活动,开展校园小报、班级黑板报竞赛活动,锻炼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也可以课后用所学知识评论校园墙报、社区宣传栏。 三、学习建议: ●是否积极参加动手实践活动并能发挥作用。 ●是否创造性地表现出版面设计的美感,表现手法感人,主题突出、有特色。 ●能否与同学合作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案 篇5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命题画创作,的资料是为引起学生的联想,使他们由此及彼,展开思路,回忆起更丰富多彩,更有趣味的内容。启发学生回忆见过的秋天的景象,增进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要求不拘形式,创作时只要画出“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内容。组织画面的构图,用不同的方法,渲染秋天气氛。也可以借用各种材料渲染秋天的“瑟瑟”景象,以此来表现内心对秋天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①通过记忆画的学习,培养学生以绘画形式表现对生活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发现生活美的敏感性。 ②通过“秋风瑟瑟”记忆画的创作,增进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准备有关秋天的录像、图片资料。 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及各种废旧材料:如彩色水笔、水粉或水彩颜料。 (二)教学过程: 感受:教师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特征,感受秋天美景。 游戏:比一比、看一看谁找的秋天特征多。 赏析:教材及中外名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说己的感受和看法。 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课前可以阅读描写秋天的文章,尝试进行配图教学。花”。 创作表现:紧扣主题,联想创作。 讨论“秋风瑟瑟”四字的内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进行集体画创作。 三、学习建议: 是否在讨论和欣赏过程中大胆有发表自己的意图,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有独到的见解。 能否运用所学过的美术知识,大胆表现秋景。 能否巧妙运用多种材料渲染秋天的景象,有新意。 四、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案 篇6教材分析 儿歌,以其特有的节奏、韵律,向小读者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儿歌配画正是利用儿歌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把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儿歌那种难以言表的情绪体验,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儿歌配画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形象的基本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指导造型、运用儿歌中的情景充实表现内容的目的。 参考教材 课业类别:绘画创作课。 教学目的: 1.加深学生对美术与文学艺术关系的理解,促进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 2.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儿歌配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从儿歌中提炼出可视可塑的艺术形象;画面主体形象与儿歌中心内容的一致性。 教具准备:收集优秀少儿绘画作品及与之相对应的优秀儿歌。 学具准备: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首儿、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观察学生情绪,检查学习准备情况,稳定课堂学习秩序。 二、导入新课 教师选择学生所熟悉并喜爱的儿歌(或课本中的儿歌)有感情地朗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录音配乐带导入新课的工作。) 三、讲授新课 1.分析儿歌内容。 ①作品中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你们在作品中看到了些什么? ③作品中的人(物)与景,反映的时间、季节有哪些特征? 2.赏析图例。 ①出示范图,提问:这位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自己对儿歌的理解的?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②画中的形象与儿歌中所说的相吻合吗? (引导学生把自己感觉到的文学形象与画中的形象进行对照,说出大致相同的地方。) ③为什么有的地方与你设想的不一样呢? 因为每个人观察事物的方法,对儿歌中形象的想象不同,所以每个人根据儿歌所画出的画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只要与儿歌的内容保持密切的联系,这幅儿歌配画就是成功的。 3.欣赏几幅同龄人的作品。 ①《小记者》小作者紧扣主题,把小记者在初春时忙碌的情形表现出来,既表现了少年儿童丰富的课余生活,又把春天的气息浓缩于画面之中,给观者带来了一片喜洋洋的气氛。 ②《彩伞》生活中用于遮挡烈日和雨水的花伞,成了小朋友与父母密切联系的纽带。小作者抓住“我撑彩伞接妈妈”一句,用生动的形象和特定的雨景,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儿歌的全部内容。 ③《雪花姑娘》小作者在仔细分析和理解儿歌作品的基础上,展开了自己丰富的联想。画中温柔美丽的雪花姑娘与儿歌主题相互呼应,画中小朋友的活动与空中的雪花姑娘相互映衬,显出一派生动活泼的欢乐场面。 ④《大公鸡》人们常见的公鸡在这幅画中,被装扮得分外独特。这不能不使我们由衷地佩服小作者大胆的创造力和丰富的联想力。你们看看画中的大公鸡,再读读歌中的那只公鸡,小作者表达得多么生动、多么贴切,似乎他的每一笔,都合着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4.儿歌配画的方法和步骤。 从上述五幅作品可以看出,要根据儿歌的内容画好一幅好画,就必须做到: ①仔细分析作品的内容,找出作品中自己最熟悉的形象。 ②用铅笔画出儿歌中的形象与场景(注意与儿歌中所说的要有一致性。 ③在不偏离儿歌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联想结果。 ④选择适合于反映儿歌内容的色彩,说明时间或气候条件。 教师可结合提问、讲解、演示,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配画过程。 5.色彩与画面和儿歌的关系。 ①能反映儿歌的季节特征或天气情况。 ②有助于突出主体形象,渲染画面气氛。 ③具有美化画面的作用。 6.着色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①冬季清晨:多用蓝色、紫色作主调(即大块色,配以少量的对比色,以拉开空间层次的距离)。 ②夏季晴天:多用暖色(红、橙色)作大面积色,其他小面积色块与大色块在协调中进行对比。 一般情况下,先涂大色块,再涂小色块,主体形象色彩鲜明,与背景反差较大,背景色的选用以邻近色为主。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把自己所选择的儿歌内容画出来。要求能反映儿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景,构图饱满,主次分明,色彩协调。 辅导要点: ①找出儿歌中形象最鲜明的句子。 ②添画场景。(与原作的意境大致相同,能较好地起到衬托主体形象的作用。) ③调整宾主关系。 ④选择主色(针对儿歌中的色彩基调进行选择)。 ⑤其他形象的色彩(依据儿歌的特点,发挥自己的想象)。 ⑥补充细节,整理画面。 五、小结 讲评优秀作业,请学生谈自己的创作体会。 小学美术教案 篇7【现象】 师:请大家回忆上学期制作过的会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能滚动起来? 生:我是用纸条围成一个圆圈,在里面粘上一个小纸人什么的。因为它是圆的,所以能滚动。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在玩自己制作的玩具时,心里觉得怎样? 生:(齐声)很开心(边说边笑,样子很神气)! 师:今天,我们一起亲手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来玩一玩,好吗? 生:(情绪高涨,齐声大喊)好! 【评: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制作过的玩具的形状、结构及滚动原理,重温自己亲手制作玩具的成功喜悦和玩自制玩具的快乐感受,并巧妙地将制作滚动玩具的兴趣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 师:你们看到过哪些东西会摇动起来?它是怎么摇的?可以边说边做动作。 生:我看到一种躺椅能一上一下地摇动(配合动作演示)。 生:我玩过一种玩具,有个小人站在小球上,把小人往下一拨,就摇过来、摇过去的(说着还扭动身体做着来回摇晃的动作,引得满堂笑声)。 师:哦,那是一种叫不倒翁的玩具——挺好玩挺滑稽的吧!摇椅、不倒翁会摇摆的地方是什么形状的? 生:是圆形的!是圆形的! 师:你真细心!——这儿有个圆形的透明胶,(放在桌上滚)谁有办法让它摇动起来?(让学生边摆弄透明胶边启发思考) 生:有了!(双手用力往下压透明胶的圆面,压不动) 生:我来!(他的同桌“抢”过透明胶,三下两下就把它压成了橄榄形,再用手一摁端点,透明胶奇迹般在原地摇摆起来。大家惊异着发出了阵阵欢呼声。他们俩是一脸的兴奋。)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谁先想到这个主意的? 生:是我!我在家喜欢把圆圆的透明胶压扁了,它就滚不起来了,就只能摇动了。 师:你们俩相互帮助,共同努力,获得了成功。奖你们一个“蓝猫”!(学生得意地接过“蓝猫”) 生:(两学生齐声说)今天,我们太高兴了! 生:我也要“蓝猫”! 生:老师!求求你——给我一个“蓝猫”! …… 师:可以。谁想要得到“蓝猫”,谁就要继续加倍努力!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带的不同材料来想一想,你想做个怎样摇动的玩具?先个人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 (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后) 生:我想用硬纸片来做个半圆形的会摇的玩具。 生:我想用弹簧来做一个会摇的'玩具。 师:你们都是爱动脑子的好孩子。尤其是你——怎么会想到用弹簧来做会摇的玩具的?(奖给他一个“蓝猫”) 生:(喜滋滋地拿着“蓝猫”,摇头晃脑地大声说)我到常州看见过弹簧人玩具,挺好玩的。 师:喔,你真是个有心人!我们大家也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准备怎么做一个会摇的弹簧玩具? 生:把弹簧粘在硬纸板上,再把小纸人粘在弹簧上,就好了。 师:你真聪明!以后我们做事前要逐步养成大胆预想的好习惯。这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和快乐! 【评:教师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想、说、做等方式,多视角地自主探究摇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工具进行了大胆自主的预想,积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评】 玩是孩子的天性。做玩具、玩玩具是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此,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引领学生在回忆中重新体验在制作玩具、玩自制玩具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和积极的情绪体验,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并巧妙迁移、激发了学生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浓厚兴趣,奠定了本课快乐学习的基调。由此,将学生的情绪、心理等调整到了一个比较适宜的兴奋状态,为迎接新挑战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学,是真学;在做中教,是真教。”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采取以问引思、以做促思、以说理思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说。教师不时以话语和行动激起学生思维之泉的层层涟漪,多点激活学生思维,热情激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探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教师随机应变,拿透明胶做道具,巧设新挑战;学生乐学善思,同桌自主合作,拼搏创新,巧妙而迅捷地摘取了成功之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真是痛快!真是高兴!又如,针对学生不同寻常的回答(弹簧人),教师善于抓住时机,及时捕捉学生瞬间闪现过的智慧灵光,深入挖掘,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巧妙迁移、巧借外力以解困”的思维过程,为其他学生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教益,达到了由点到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这方面,教师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好学生一方传递过来的信息反馈,舍得花时间、花精力,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更多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创新。 另外,教师能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激励性的话语、奖励学生非常喜欢的“蓝猫”等方式,及时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并分出奖励层次,明确目标,保证了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吸引力。由于教师的积极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营造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促使学生不断自主探究、自主创新,从而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张扬了个性,发展了个性,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分享到了合作的快乐。 小学美术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了解、欣赏故事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插图的特性,并尝试自己为故事配插图。 3、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懂得为熟悉的故事配画。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故事配画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教师展出图画 指导一下如何插图与文字。让学生自己选择故事。说一说故事情节。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为故事配图,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记住主题,并且要记住它们用不同的手表现。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配图。并且真正理解“配图”的含义先了解故事情节,抓好故事中心,用图画来表现故事情节, 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图画。教师分别出示两个故事。让学生自己为其配图写画。学生继续尝试其它故事。 三、收拾与整理 第二课时 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课后做以下练习:学生自己找一个故事,为其配图写话。 教学反思: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课前的精心准备,换来了学生学习的欢乐,老师也感到了身心的愉悦。 一堂课,只要学生学的开心、画的顺利,老师教的实在,我认为就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 第二课流动的笔触 教学目标: 1、传授学生尝试运用不同形式的笔触,自由表达想象中的画面。 2、训练学生进行笔触和物象之间的联想,丰富学生的笔触表现力。 3、让学生艺术中去体会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生如何运用笔触去表达自己的想象。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展示范作 提出要求,让学生了解笔触 自然过度,向学生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发展阶段 向学生展示不同形式的点和线。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线 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各种工具来摸索各种各样的笔触,并进行比较让学生看,去欣赏课本中展示的绘画作品,加深对笔触的认识。 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笔触去创作。 三、收拾与整理 第二课时 课后拓展: 学生通过学习,对笔触有所了解,让学生自己去创作。教学反思: 在课程的价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 美能力。作为审美能力的提高,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欣赏。所以在教学中,我始终把艺术作品的欣赏作为培养审美能力的重中之重 要求学生对自然和艺术作品长期的感性接触和体验。 第三课色彩的变化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 颜色。 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收拾与整理 第二课时 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反思: 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 小学美术教案 篇9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光和影的现象并运用于简单的绘画作业 2:发展学生立体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光影现象的认识及其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 难点:光源方向的区分和立体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 照明器、苹果实物、示范用纸,铅笔、范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进教室前关灯,拉上窗帘。师生问好后灯亮,窗帘拉开,教室骤然明亮 师问:同学们,现在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引出光的概念,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再设悬念,引发好奇心 (出示苹果实物)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个苹果有什么变化? 将苹果放置照明器前,调节光的强弱,使学生认识光照产生的明暗及其深浅 板书;明——浅暗——深 苹果固定,调节光源方向,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光源的重要性,同时认识受光部和背光部及投影 板书:受光部——背光部——投影 光源固定,转动苹果,认识调子深浅的变化。 2:教材欣赏分析,进一步了解明暗形成及其深浅变化 出示范图,请学生指明光源的方向,加强对光影的认识 3:作业步骤 分析光源方向,区分受光部、背光部、投影——构图——轮廓——明暗 4:学生作业,老师行间指导 5:作业讲评,下课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