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登长城》原文翻译注释 |
范文 | 《登长城》原文翻译注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登长城》原文翻译注释,欢迎阅读与收藏。 《登长城》作品介绍 《登长城》的作者是李益,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82卷第2首。 《登长城》原文 登长城(一题作塞下曲) 作者: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登长城》注释 ①全诗校:“一题作《塞下曲》。” ②汉家:借指唐朝。上郡:即绥州,天宝元年改为上郡,治所在龙泉(今陕西绥德)。 ③古长城:指东接上郡,位于今陕西靖边东北的秦长城。 ④四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古代指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 《登长城》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李益的诗全集栏目。 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李益生平 李益(约750年~约830年),字君虞,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后迁河南郑州,唐代诗人。约生于天宝十年(约750年),约卒于文宗太和初年(约830年),享年80余岁,是唐代最长寿的诗人之一。他出身陇西李氏姑臧房,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 《唐才子传》:大历四年齐映榜进士。这一年(769年)科举有长安和洛阳两个考点,齐映为此年状元。《登科记考》:大历四年,进士二十六人。上都,礼部侍郎张渭;东都,留守张延赏。李益到底是在洛阳参加考试还是在长安参加考试,学术界尚有争议。 李益进士及第之后,于大历六年(77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官郑县(今陕西华县)主簿。有《华山南岳》《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等诗。三年满秩后,从大历九年(774年)至大历十二年(777年),李益西游凤翔,到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幕府任职。参与了大历九年郭子仪、李抱玉、马璘、朱泚分统诸道兵八万的防秋军事行动。写下了《从军有苦乐行》等诗。大历十二年李抱玉去世后,李益赴渭北。期间可能到过灵武,后转回内地。 建中元年(780年)深秋或初冬,李益再次到灵武,依附朔方节度使崔宁。期间写下了《夜上受降城闻笛》《祝殇辞》《军次阳城烽舍北流泉》《从军北征》《盐州过胡儿饮马泉》《塞下曲三首》等著名诗歌。建中四年(782年)李益在长安,再次参加制科考试,登第。徐松《登科记考》:“建中四年,李益、韦绶登拔萃科。” 贞元十二年(796年)到元和元年(806年),李益到幽州刘济幕府。元和初,宪宗召李益回京,任都官郎中。后官中书舍人,后出为河南尹,后转为秘书少监,元和八年后,转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五年后,为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