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美术教案 |
范文 | 小学美术教案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美术教案 篇1教材分析: 花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为人们所喜爱。本课采用《美丽的花》为课题,其目的是通过观察各种花卉的枝叶的组成规律,让学生感受花卉在形状、色彩上的自然美,再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等关系),用线条和色彩概括地表现植物的形象,并探究如何将废旧材料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作品。因此,教材的课文导语是“花儿五颜六色,姿态各异。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 本教材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角度提供了钢笔线描作品《南美水仙》、写意画作品《新曙》和工笔画作品《花卉》作为欣赏内容,让学生对中国花鸟画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绘画表现方式的多样性。所以,教材中提示“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出来的画面效果是不一样的”。在欣赏中国画作品的同时,也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南美水仙》是一幅线描写生作品,线条刚柔相济,疏密有致,展现出了花瓣、花茎与枝叶的巧妙组合关系,是重点分析的对象;而后两幅作品则引导学生在绘画学习中,体会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方法。 本课启发学生对花瓣、叶片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关系进行细致观察,并采用写生与创作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善于发现大自然中的美,激发学生造型表现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绘画艺术的多种表达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思路: 本课分为两课时,采用“欣赏—观察—写生—创造”的策略进行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教师利用盆栽花卉作为观察对象,引导学生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对花卉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用基本形概括花、叶的形状以及前后关系,充分了解花卉的结构。课堂上采用演示与视频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线描写生。 第二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花卉的理解,将收集到的各种废旧物品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材料,通过剪、折、粘、插等制作方法进行再创造,制作出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作品。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课前分组,在每组的写生台上放置盆栽花卉。 1. 板书:花。 2.教师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对花卉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视频欣赏不同形态、颜色各异的花卉。 小结:花能美化环境,给人们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教师完善课题:美丽的花。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与花相关的若干美术作品,让学生理解同一题材有多种绘画表现形式。如线造型是绘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板书——线描。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盆栽花卉,分析花瓣、叶子的形状和组合规律、枝干的穿插规律,结合演示法或利用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线描写生的方法及要领。教师需特别强调观察的整体性及用线的流畅性,在写生过程中让学生把握写生对象的特征,有目的地进行取舍。 (三)实践阶段 1.作业要求:运用线描的方法对盆栽花卉进行写生,描绘出花与叶的形态以及前后遮挡关系。 2.学生写生,教师巡视指导。 3.指导要点 ①用线流畅,一气呵成。 ②抓住花的整体形状特征进行描绘,注意花与叶、叶与叶之间的前后遮挡关系以及枝杈的穿插关系等。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1.展示学生作业。 2.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讲出感受。 3.学生和教师点评,提出建议。 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展示学生上节课的优秀作业。总结:花卉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的情趣,也能为我们的美术创作带来灵感。 (二)发展阶段 1.教师:任何花卉都有独特的外形特征,根据这些特征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可以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2.展示利用综合材料制成的立体或半立体的作品。学生探究:作品美在哪里,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教师根据花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材料,演示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三)创作实践 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制作出立体或半立体的作品。 2.教师指导,提示学生安全使用工具。 (四)展示与讲评阶段 1.展示学生的作品,小组代表作简要介绍。 2.学生和教师点评。 (五)拓展 展示“花卉”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实例。 (六)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好制作工具和材料。 评价建议: 第一课时 1.学生能否做到对盆栽花卉进行仔细观察,能否表现出花和叶子的形态特征及枝杈的穿插变化关系。学生能否运用线条对花的结构特点进行大胆概括。 2.学生能否在描绘的过程中做到用线干净、流畅。 第二课时 1.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本课的教学活动。 2.学生能否与小组同学协作完成作品。 3.学生能否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 小学美术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难点: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名画家笔下水姿态的欣赏体会,完成第一次练习:用合适的线条画某一种水的姿态。 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总结保护水 资源的方法,制定针对该办法的宣传活动方案。 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价。 8.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手法,教师介绍其他地区先进的水资源保护方法。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招贴画实物等。 二、教学过程 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论以下2个问题: (1)什么是招贴画? (2)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3.教师在学生小组代表汇报之后进行小结:招贴画通常包括创意图形和标题两个部分:创意图形可以用各种手法来表现;标题可大可小,要与图形协调地编排设计在一起。 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貼设计的多种方法。 5.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画。 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 小学美术教案 篇3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 课 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 3、学习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 重、难点: 色彩调配的方法,对颜料习性的掌握。 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几种蔬果切面,范作等。 学生:收集的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抹布、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或记录片。(如四季美景) 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 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 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 4、“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 ——讨论及反思 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 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 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 (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 ——展示及介绍: 做一幅色彩游戏图。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 1、水彩笔、油画棒涂色并进行变色练习。 2、也可用彩色铅笔先涂一层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3、用水粉色画画,在第一种颜色没有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它们会融化在一起。 红+黄=橙 蓝+黄=绿 红+蓝=紫 ——尝试与练习 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画大自然的颜色。 1、可做一“七彩花园”的情境设定,认识一些大自然常见花卉,借助图片及学生的记忆描述。 教师可将不同色彩形状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红,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阳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园范作几张,从不同角度描绘大自然。 在作业纸上画各色花卉,并添画小草、蘑菇或小昆虫,空中可添画太阳、云彩、小鸟、蜻蜓、蝴蝶等。学生 2 句容市春城小学蒙爱城实验班 美术课授课教师:李芹芬 练习,师巡视指导。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盖章游戏,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错的载体。可选择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衬纸看不同的效果,玩过再添画。 3、介绍点画法、平涂法,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可任选表现方式,试着用颜料盒中的几种色彩,调出大自然美丽、丰富的色彩。 ——小结与评价 1、作业小组及班级观摩,互评。 2、讲讲自己的画,互相找亮点,互相评价。 3、喜欢哪些颜色,不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 (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 小学美术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美在生活中处处存在。 2、使学生学会制作方法,学习一些有关望远镜造型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望远镜的制作过程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出各具特色、花样百出的望远镜。 教学准备:剪刀白纸水彩胶水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导入。 1、欣赏几张有关望远镜的图片资料。 2、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望远镜多么神奇啊!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做一做望远镜呢?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出那样的“望远镜”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望远神镜》。(板书) 三、传授新知。 1、了解制作材料。 我们制作“望远神镜”的材料是剪刀、白纸和彩色水笔。(展示给学生看) 2、讲述“望远神镜”的制作过程。 ①设计“望远神镜”的形象。 A、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喜欢的形状。 B、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其他同学在下面试一试。 C、展示一些设计较好的作品。 四、教师示范。 A、先估计整体轮廓(一张长方形的纸张)大小。 B、上色。 C、裁剪,并将纸张卷成桶状,最后用胶水固定。 1、作业要求:动手制作一个有趣的色彩鲜艳的“望远镜”,可以分成小组制作。 2、教师行间辅导。 五、展评作业。 1、先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再自己评,然后让大家一起评。 2、: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但训练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做出了很好玩的玩具,真有意思。 小学美术教案 篇5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的意识 2、从不同的视角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教学生点及难点: 1、构思构图 2、色彩和谐,主题鲜明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图片、VCD 教学过程: 一、分析地球现状 1、谈话 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自然是人类的摇篮,只有和谐相处,人类才有美好的未来。 2、欣赏VCD,分析地球现状 现状:森林面积缩小, 全球气候变暖, 物种迅速减少, 空气严重污染。 3、提问: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你希望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吗? 二、欣赏范画 看看其他小朋友是如何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的。 如何构思,如何表现的? 三、学生创作 为学生素材,启发这生思维: 你打算如何做?又如何表现?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 构图要饱满,色彩要和谐。 四、作业 1、作业展示 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综合。 小学美术教案 篇6一、教材分析 《识别公共标志》是河北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设计”领域的美术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能通过标志的欣赏,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提高设计意识以及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本科教材从生活出发,内容涉及从识别标志的涵义到研究、学习标志的用途、特点及设计标志的极思、取材等方面。 教材中,提供了用剪对称形和圆形组合造型的方法创造、设计标志,力求使学生作品更规范、更美观。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生活中也见到过一些标志,但有些学生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在鉴赏、动手、创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我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法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作要求上,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全员参与,共同提高。 三、学习目标 1、识别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有关标志的文化,初步学习标志的极思、设计要领。 2、会用对称形或用圆点造型的方法设计学校需要的标志。 3、通过对标志的识别、欣赏、研究,启发学生设计、创作生活中、校园中需要的标志,培养学生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和健康向上的情感,提高形象表达力及创作欲望。 教学重点:识别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的标志易识别,简洁、美观。 四、设计思路 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流程及策略设计如下: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是:情境创设——观察探究——启发点拨——交流合作——归纳拓展五步教学法。 情景创设:做一个猜猜看的游戏,各组选一个代表回答问题:这是什么标志?有什么涵义?你在哪里见到过。 观察探究:通过学生对已有标志的观察总结出标志的分类、标志的特点。 启发点拨: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思考标志的作用。 2、欣赏标志,研究它们的设计极思,以及造型方法。 交流合作:1、我们的校园中需要哪些标志? 2、为自己的校园设计一个或几个标志。 归纳拓展:欣赏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标志作品。 我在教学中主要设计以下教法:A、观察演示法:通过欣赏图片,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意识,了解丰富的微观世界。b、讨论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当采用感受及讨论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C、试验法:鼓励尝试多种的表现手法表现这一环节,为激活学生思维,发展想像力创造条件。 学法:a自主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的欣赏,观察,讨论,游戏及动手绘画等方法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积枀性,b激发情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标志的美妙,c团结协作:在绘画练习多展示图片,降底了学生的绘画难度! 本课中,学生从好奇感知——乐中体验——交流合作——大胆创作,都是通过自我的观察、体验、探究、合作而完成最后的作品的。 作业讲评:(1)让学生通过教学多媒体开展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2)谈运用哪些奇思妙想与造型方式来完成作业?(3)通过标志的学习和创造你们有何收获?(用展牌展示学生作业)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收集不同的标志。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A、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猜看”的游戏,谁能告诉我们这是什么 标志?你在哪里见过它们? B、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设计一些生活标志。(书写课题) 2、讲授新课: 根据刚才的游戏总结出标志的类别:公共标志——在公共场所见到的,对所有人都有一定提示作用的标志。 徽标——代表某一行业或单位的标志。商标——用于流通、买卖的商品的标志。 出示一些儿童画或水粉画与标志对比,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出标志的特点:简单、醒目、美观、易识别 出示图片,引导讨论:标志有什么作用?(警示、引导、提示) 欣赏标志,指出它们的造型方法和设计思路。 讨论:我们的校园中需要什么样的标志? 你准备怎样去设计这些标志? 作业:为我们的学校设计一个或几个标志。 作业展示。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标志,当你看到标志是,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 标志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那时候不叫标志叫图腾,你看这就是原始图腾,已经符合了标志的这些特点。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些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标志作品,设计师在设计时是非常注意含义和色彩的。 其实标志的知识很多,我们一节课讲不完,你可以用老师教你的方法去分析标志,争取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板书设计: 设计生活标志 一、类别;公共标志徽标商标 二、特点:简单醒目易识别美观 三、作用:警示引导提示 小学美术教案 篇7(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 难点: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 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提问: 同学们下过飞行棋吗?这种棋怎么下?好玩吗? 对棋的组成进行分析 问:一副飞行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棋面上有什么? (如说明、画面…) 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1、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它的主题是什么?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棋子?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的问题。 总结回答。 分析书上的作品。 组际交流。 讨论与分清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6页的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本组的 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一起来玩完成的棋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