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再别康桥》诗歌解读 |
范文 | 《再别康桥》诗歌解读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主要讲的是什么呢?全诗要如何进行赏析呢? 再别康桥 作者: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928.11.6 中国海上 诗题解读:初看诗题――再别康桥――即包含意蕴。康桥之译胜于剑桥,中国人对剑”与康”是有基本的心理判断的。再别”,有故事性,其前定有一别,现在又别,内心若何?令人猜想。 第一节诗解读:康桥母校,来而别,别而来,来又别,暗合诗题。西天”可为实写,即诗人于船上所见;或为虚写,即康桥母校。云彩”何等艳丽、美好,令人向往。 而叠音词轻轻”的使用,极富音乐感,又有回环的美,营造出的淡淡的情绪弥满全诗。 第二节诗解读:用那”领起回忆,极亲切直接,且音韵上响亮异常。谁人不知诗人在那河畔”曾留身影?谁人不知诗人对那河”的爱恋?那河”并不孤单,有金柳”。 柳树在诗人眼中为什么是金”?此为实景。因为夕阳霞照,红彤彤,娇艳艳。柳本有情,自有倩影,何况在有情人眼中! 有情!情在神妙的比喻中。诗人竟将金柳”喻成新娘”!这是何等新奇的比喻,有人曾将什么东西喻成新娘吗?喻成未曾谋面渴盼见见的新娘吗?难怪倒映在波光里的树影是艳影”!这艳影”怎么能不在心头荡漾”? 第三节诗解读:诗人的眼神并未停留,他还看到了软泥”、青荇”,你看它们在干什么?油油地”、招摇”。有情人眼中无物不情!诗人真真有情人!此情此景,诗人大受触动,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我也甘心! 第四节诗解读:诗人的眼神由俯视转而仰观远望,他看到了那”潭”!潭水在榆阴的遮蔽下表现出无限的美,变幻的美。诗人情感又起――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虹,何等的美,所有的色彩,所有的美好,所有的人的念想,全在虹”上,诗人将情感寄托在虹”这个意象上,绚丽至极。 揉碎在浮藻间”,实意是:潭水因浮藻动而有纹,纹碎而多之状,诗人竟说是一潭揉碎。揉碎了却更美,因为每一个碎片都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作者的思绪由现实转而梦境。其实人在美景中不免做梦,做各种各样的梦,诗人之梦使诗如梦! 第五节诗解读:诗人,寻梦。 撑了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那平时不见的美/流连,忘返/有了星辉/和着星辉/在船里,放歌! 第六节诗解读:但我不能放歌! 放歌”,又不能放歌”,诗人情感在此有所纠结,是什么让诗人难以抉择? 原来有悄悄”,有沉默”。别离时的笙箫,怎会高歌,悄悄才是笙箫对诗人的体贴;夏虫也在体贴,康桥也在体贴! 此时诗人,怎能分清我是谁。我是谁?谁是我?我是康桥,我是金柳,我是青荇,我是水草,我是那潭,我还是……我与康桥,情浓得合一,情浓得不舍。 第七节诗解读:是的,再美不过康桥,但我要别离。 我要悄悄的来,更要悄悄的走。我还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总结:全诗弥满在静谧安康、幸福留连,情浓浓、波艳艳中,诗人在幸福中,我们也在幸福着。美好的诗歌总给我们美好的感念。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