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师说》优秀教学设计 |
范文 | 《师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 三、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语篇脉络梳理 1、语篇品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这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这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说到老师弟子这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这些人),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这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 。 体会: 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而郯子这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这就失去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体会: 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三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这篇《师说》赠给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体会: 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内容结构: 第一段: 正面阐述: ⑴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下定义。 ⑵ 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 ⑶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作结论。 第二段: 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第二段分论点: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 论据: 三个对比: ⑴ 纵比: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 结论: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⑵ 自相矛盾: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⑶ 横比: 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耻相师。呜呼,智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批判中阐明总论点。 第三段: 以圣人孔子从师的例子,再论从师的必要性。 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道关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 第四段: 写作缘起: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 五、写作特点赏析 1、论证方法: ⑴ 下定义、作结论: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⑵ 对比论证: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⑶ 引用论证: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2、语言特色: ⑴ 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⑶ 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附:韩愈名字的传说】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她,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人个新名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