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父母的心》教案 |
范文 | 《父母的心》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父母的心》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母的心》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动人。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浓浓的爱心。 3、体会作品流露的淡淡的哀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懂你》) 这首歌的名字叫《懂你》,那么听完这首歌,同学们知道“你”指的是谁吗?(父母)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只有父母才会有这么真挚的感情。“父爱比山高,母爱比海深”父母之爱是一首永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歌颂父母之爱的佳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著名小与说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 (多媒体出示课题、作者) 二、走近文本 1、初读课文,感受父母心(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标出段序,注意字词,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要求: (1)语言简明; (2)内容完整。 提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是要说清楚故事涉及的“人物+事件”。 过渡: ①同学们读书非常投入,我们先来检测一下字词; ②谁来说一下你概括的内容?其余同学依照要求、提示,对同学的回答作出点评。 2、再读课文,揣摩父母心 《父母的心》教案范文2学习目标: 1、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2、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 教学设想: 1、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 2、课前布置学生交流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思考: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准备课堂交流,以感受父母的爱。 3、课后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收集到积累本上,准备课堂交流。 4、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作者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素,动人肺腑的亲子之爱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创设情境:文章的题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请读文章后补充:父母的心是——(小组内交流、补充、完善,再全班交流) 1、围绕“父母的心”设置了哪些画面?你能否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那位母亲”的心理? 2、你认为文中哪个画面最感人?请简述理由。 3、总结明确:作者就是这样用曲折的情节一波三折的展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表现深刻的主题思想。 三、合作交流,理解课文(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 1、教师组织交流:文中不送走子女是爱,那么《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2、有人认为两口子“宁愿一家六口饿死”的做法很不“明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3、总结交流评价:爱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合作积累 1、用“鲜花、果实、风华正茂、饱经风霜”四个词语中的任意三个,创设情境写一段完整的话,不少于50字。 (提示:可结合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表示) 2、课后你收集到哪些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 选出其中最适合送给你母亲的谚语、格言、诗歌,并说明理由。 五、布置作业 1、制一张卡片送给父母,以表达对他们的理解、感谢,主题自定,可提上收集的格言、诗歌等。 2、设想一下,这一家人在团聚以后遭遇如何?续写一故事。 板书设计 父母的心 要求送孩子时犹豫不决,要求商量 送走长子时条件优越,减轻负担 次子换回长子时 难舍长子,想法换回 女儿换回长子时 难舍次子,设法换回 要回女儿时难舍女儿,决意不送 《父母的心》教案范文3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感知故事内容。 2学习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探究文章主旨。 助读资料 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他是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亚洲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的人。1899年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来祖母父母和姐姐有陆续病故,孤独忧郁其伴其一生。1926年写《伊豆的'舞女》而成名。1968年因《雪国》《千羽鹤》 《古都》获诺贝尔奖。 一、自主预习,互检互测(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 1、完成练习册上的字音字形部分。 2、预习完课文,你认为父母的心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理解课文(我的课堂我做主) 1、复述故事注意:(1)抓住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讲。(2)语言简明生动。 2、穷父母为什么要一次次从贵妇人那里要回自己送走的孩子?每一次换孩子的理由是什么?神情怎样?这是什么写法? 送孩子理由神情 送走长子时 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要回女儿时 3、用笔勾画出你认为最精采,最能表达感情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4、你如何看待父母亲调换孩子是的理由?他们是父母亲的心里话吗? 三、展示交流,精讲点拨(我参与,我快乐!)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升(再接再厉!) 1、辩论: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请你发表你的见解。 2、收集有关父母子女的格言、名句、诗歌或歌词。 3、请以“感悟亲情”为话题写一个片段,要有真情实感。(200字左右) 《父母的心》教案范文4〖学习目标 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体会父母对儿女浓浓的爱心,去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怨。 〖课前学习 欣赏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思考--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文章的题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请读文章后补充:父母的心是---------阅读文章思考 2.组织学生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后完善补充自己的思考小组交流,完善自己的思考 3.教师引导小组互评代表的发言,并作适当的点评评价,修改小组的发言稿 〖教学反思 第二块:对比阅读: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交流:文章中不送走子女是爱,那在《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思考发言 2.组织学生辩论: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分组准备材料准备辩论 3.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爱是什么?认真参考辩论总结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1.“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爱。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请你发掘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大家一起来感受这种浓浓的爱。 2.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以“父母心”为话题组织一次交流会。 《父母的心》教案范文5教学目标 1、从文本出发,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和体会文中父母的深切的爱子心。 2、让学生体会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 3、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小说的这种文体。 教学重难点 体会并理解文中父母的`深切的爱子之心。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文本 1、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父母的心》。 2、请大家和我一起读读课题(“心”字重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全文,然后复述故事(复述要详尽) 2、在掌握了故事情节后,我们能不能把它归纳得更简洁些?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2文章中的这对父母几次送出孩子,又几次后悔而要回? 三、深入文本挖掘主题 1、我就有个疑问了,这对父母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孩子三次送出去? 1贫穷到无法养活孩子 2希望孩子以后能过上好日子 2、既然送是体现对孩子的爱,这对父母又为什么一再反悔要回孩子呢? 1他们是不是那种随意爽约的人? 2这些理由看似合情合理,实际隐藏着父母什么样的感情? ③这种深切的不舍之情,你能从文中的哪些词句中看出来? ④为什么会眼含热泪,难割难舍? ⑤无精打采的原因是什么? ⑥父母的魂魄是什么? ⑦加上痛哭失声,这一连串的词语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顺序? 12、父母的心在理智与情感中煎熬 现实:过上好日子——送 爱 情感:万般不舍——不送 四、品味结尾,引发思考 1、请一位同学读结尾,看看哪些词语应该重读。 2、它有什么含义需要重读? 3、看到他们一家人团聚,大家是否感到高兴? 4、小小说的结尾常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出人预料,二是引人深思、回味无穷。本文属于第几种形式?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