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电压物理教案 |
范文 | 电压物理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压物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压物理教案1 知识目标 1、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特、千伏、毫伏及相互关系; 3、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的电压.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想象、类比、推理能力,搜集信息能力. 情感目标 1、体会类比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2、培养学生学科知识联系实际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灯泡发光、电动机砖动”现象提出问题: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动,都需要电流,那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在思考后得不出结论的情况下,需要教师的讲解点拨.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教材用水流类比电流、阀门类比开关、涡轮类比电灯、抽水机类比电源、水位差类比电压.让学生体会用“水位差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类比“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用“抽水机是形成水位差的原因”类比“电源是形成电源的原因”;用“流动的水冲动水轮机转动”类比“流动的电荷使灯泡发光”. 在学生初步知道电源、电压、电流的作用后,介绍了电压有高低、电压的单位;介绍了生产、生活中的用电器的电压值,是学生感觉到“电压”就在我们身边. 电压概念的初步建立过程充分体现了“类比的科学方法”,把难懂的概念用通俗的方法说明使学生容易理解. 教法建议 演示一个显示电路通电的实验(小灯泡发光),启发指出电路中有电流提问电流是怎样产生的?若学生回答是因为电路中接有电源,则可进一步提问:有电源为什么就会有电流呢?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不完全的,在指出它们的正确方面以后,就此引入新课. 1. 用类比法讲解电流形成电流原因 对初中学生可以采用类比方法,说明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首先作好课本图6-1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a、b两杯水面高度不同是形成水流冲动涡轮转动的原因,当水面相平后,水就停止了流动.要让水持续流动,就需要用抽水机把b杯中的水抽到a杯,使两杯水面再次形成液面差.接下来演示课本图6-2实验并用挂图与图6-1进行类比说明: 由以上类比,启发学生归纳出:水的流动是因为有水压,电荷作定向移动是因为有电压.因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使提供电压的装置. 注意:讲授电压时,还需着重指明是那段电路两段的电压.常说的“电路上的电压”,指的是“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 电压的高低和单位 先从水压有大小引出电压也应有大小(高低),在做下面的实验: (1)用1节、2节、3节干电池分别给同一个小灯泡通电(选用额定电压为3.8v的灯泡),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 (2)用手摇发电机给一个小灯泡通电,改变手摇的快慢,小灯泡的亮度不同.从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不同电源产生的电压不同. (3)介绍电压的单位:伏特(v).一接干电池电压1.5v,家庭电路电压220v.比伏大的单位有千伏(kv),高压输电线间的电压达几千伏甚至到几万伏.比伏小的单位友毫伏(mv). (4)在讲完电压的单位之后,认真地介绍课本图6-4的几种电压值,还可以多介绍一些生产、生活中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值,可以布置查找记录电源、用电器额定电压值的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5)讨论“想象议议”中的问题,可以起到巩固、归纳本节知识的作用:用电器工作需要通过电流,产生电流需要在用电器两端加上电压,提供电压需要电源.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应当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互动”的新理念,为避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一系列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提出, 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学习方法、片杨能力. 一、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电灯发光、电冰箱制冷等用电器工作时都有电流通过,电荷是怎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呢?在学生思考不得其解的时候,教师进行下面的活动. 二、 类比说明, 讲解电压 1.演示水流冲动涡轮机转动实验,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会流动?怎样才能使水持续流动?两容器水面有高度差,水才会流动;抽水机不断地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使两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水面高度差. 2.演示小灯泡发光实验,用类比方法讲解“电压使电路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类比的方法要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方式: 3.对电压高低的认识,要从具体现象入手,使学生对电压的高低有直观的认识.可以演示“利用不同节数干电池给同一小灯泡供电,观察其亮度的变化.”由此说明,灯泡两端的电压越高,表现出灯泡发光越亮.在此基础上,再演示用手摇发电机给一个小灯泡通电,改变手摇的快慢,小灯泡的亮度不同.从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不同电源产生的电压不同. 三、 电压的单位 1.电压的单位教学可以直接给出定义,但对伏特、千伏、毫伏间的换算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落实. 2.对电压单位的初步认识,可以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电源、用电器的电压标值中确认识、去了解. 以上教学要求和方法,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一般的学校和学生都应该能做到.如果有的学校没有小抽水机和涡轮,可以用下面的实验加以说明: 如图2,两个玻璃杯容器底部用一根软胶管相连,中间用卡子卡住,两边的水面不相平,当把卡子打开后,看到水从a容器流向b容器.a、b容器水面相平后,水停止了流动.由此说明水面的高度差是使水定向流动的原因. 接下来可以提问:要让水持续不断地流动,应当采取什么方法? 不断地把b容器中的水舀到a容器中,使a、b容器保持稳定的水面高度差.接下来说明,舀水的工作可以用抽水机来完成,给出挂图说明.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讨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典型例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例题.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 电路中无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无电压 c. 电路两端必须有电压,才可能有电流 d. 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练习电压单位换算.如:220v=______kv, 4.5v=______mv. 电压物理教案2(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每组一个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演示实验: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 (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2、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教学电压表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见图①。 提问: (1)这种接法行不行?测出的是哪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2)在接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开关断开;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量程的选择和试触。) (3)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这个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压。 3、进行新课 介绍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 (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测干电池电压,研究干电池串联、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②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二、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③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表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 表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一、按图④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二、按图⑤,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实验完毕,断开电源,整理仪器,进行讲评。 4、小结 由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得到的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练习题:(1)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伏,要用几节干电池,怎样连接? (2)在图⑥甲中,VA=6伏,VB=______,Vc=______,在乙图中,V1=2伏,V=6伏,V2=______。 (四)说明 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严格要求学生按电压表使用规则进行实验操作。 2、培养能力,其中包括:按要求画电路图,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电压物理教案3●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实验过程中,训练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 3.通过实验,训练正确识记、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2.通过学生的亲自实验,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 3.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生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2.通过同学们共同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索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得出恰当的结论。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电池组、小灯泡(带座)、开关、导线若干、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你熟悉的串联电路图。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选出较好的图,用投影仪放大。 [师]同学们观察自己画出的串联电路图。 思考:你已经了解了串联电路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生]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生]电流表工作的时候必须串联在电路中。 [生]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也和电流一样,处处相等吗?(提出问题) 二、进行新课 [师]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你认为会是什么呢? [猜想或假设] [生]我认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应该和电流的关系相同,也是处处相等。 [生]我们认为电压应该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越来越小。因为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某种“力量”,力量会越用越小。 [生]我们认为灯泡大的地方电压大,灯泡小的地方电压就小。 [生]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各点的电压之和也应该等于两点间的总电压。 … [师]同学们作出了各种猜想,各样假设,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什么?请同学们用实验来求证。大家先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 [师]各组可以简单说明你们的设计方案。 第一组:我们计划用三节电池,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分别测出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和两只灯的总电压进行比较。 第二组:我们组选择两只不同的灯泡,选三块电压表,同时测量每只灯泡和两只灯泡的电压,比较结果。 第三组:我们组选择三只差别较大的灯泡,分别测量每只灯泡的电压,每两只灯泡的电压和三只灯泡的总电压。 第四组:我们计划选四只灯泡,两只一组,先将两只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分别测每只灯泡的电压和两只灯泡总电压。然后再换上另外两只灯再次测量。(通过投影展示)这是我们的实验电路,这是我们设计的实验数据表格。 第五组:我们想选择两只灯泡,一块电压表,像测电流那样分别测出A、B、C各点的电压,然后进行比较。 [师]老师觉得同学们的设计都很好。不过要提醒大家一点,你的设计一定要有书面的内容,你要怎么做(同学们刚才已谈到的),你是怎么做的(要按电路图测量),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要有实验记录)。以便于自己检查和与别人交流做更好的改进。 各组同学补充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数据表格。 [师]电压表应该如何连接在电路中? [生]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压的两端。 [生]我们知道了,测电压不能像测电流那样将电流表接在某一点,测该点电流。应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点间,测出来的是“两”点间的电压。 [师]很好!同学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后,可以进行实验。建议大家在实验中更换不同的小灯泡,进行重复测量,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同学们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特别是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量程要选择合适,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读数准确。原始数据的记录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不许随意改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查找、分析原因。 [分析和论证] [师]同学们认真分析你们测量出的数据。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和你原来的猜想一致吗? [生]我们用的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测出每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每只灯泡两端电压的和与测出的两只灯泡的总电压几乎相等。 [生]我们用两只不同的灯泡串联,测出每只灯泡的电压不同,但两只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和等于电源电压。 [生]我们用的是三只差别较大的小灯泡,测出来每只灯泡的电压都不同,但每两只灯泡电压的和都和直接测得的这两只灯泡的总电压相等,三只小灯泡电压的和几乎等于电源电压。 [生]我们先用两只小灯泡测,然后又换了两只不同的小灯泡测。尽管测出的四只小灯泡的电压都不一样,但前一次测量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的和与第二次测量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的和几乎相等,且都差不多等于电源电压。 [生]做完串联,我们还将两只小灯泡并联起来,分别测它们的电压,结果电压表指针指的是同一个位置。 [生]我们也测并联了,相同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相同,不同的两只小灯泡电压也相同。 [生]我们从两只灯泡并联开始,一直增加到四只小灯泡并联,测出来的结果几乎不变。 [生]我们在原来两只小灯泡串联的基础上给其中的一只灯泡并联了第三只小灯泡,结果并联的两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 … [师]同学们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非常好,归纳大家的实验,可以得到一般结论吗? [生]不管怎样选择灯泡,不论如何进行测量,尽管测出的数据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一个串联电路中各个灯泡两端电压的和等于这几个灯泡两端的总电压且等于电源电压。 [生]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结论: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各支路电压相等。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的配合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祝贺同学们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结论。不过,对同学们来讲获得结论的过程更重要。请大家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回顾,认真分析、思考在实验过程中真正明白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评估] [生]我开始将电压表连接错了。现在我知道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必须连接正确,否则一接通电源,指针反偏,并且速度很快,很容易将电压表指针打弯。 [生]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也很重要。如果选择的量程太大,指示值很小,几乎不能读数。如果选择的量程太小,指针偏出了刻度盘外。 [生]我们连电压表的时候,先不接死,合上开关,迅速“试触”一下,大概估计好量程再连接,很省事,一次就差不多能选对。 [生]读数也很重要。我第一次读数,读出一只小灯泡的电压值比电源电压还大,原来电压表接的是小量程,我是按大量程的刻度读出来的。 [生]我将电压表接在了一根导线两端,结果灯都亮了,可是电压表读数是零,为什么呢? [生]我不小心将电压表串联在了电路中,灯全不亮,电压表却有指示值,和电源电压几乎一样大。 [生]我们是将电路连接正确了,电压表也有指示,就是灯不亮,换了另外一个灯泡还是不亮。用手按住才亮起来。 [生]我们组开始做时,有一只灯亮,另一只灯不亮,测电压时,亮着的灯有指示值,不亮的灯两端电压为零。 …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说明大家一定是很认真地去做了。养成好的习惯要比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更重要,希望同学们以后继续努力。刚才提到的问题,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看能不能找出问题的原因。 (教师巡视并参加同学们的讨论) [生]电压表接在一根导线的两端,中间没有用电器,相当于“一”点,所以电压表示数为零。 [生]将灯泡用手按着才能亮,我觉得是因为没有接触好,另外的问题我不知道。 [师]同学们一定非常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注意到许多同学都用了“几乎相等”这个词,而不是说“相等”,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们相差很小,但又不完全相等。 [师]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 [生]因为读数或用表测量的过程中有一些偏(误)差。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现在需要同学们根据你们的探究过程写一份科学探究的小报告。 (学生完成探究报告,教师巡视,选择完成较好的,利用投影和同学们交流、小结。) 三、小结 通过我们这次的探究活动,同学们了解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同学们一起总结) 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通过实验同学们还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彩灯是串联的,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所以,根据题意有:36 Vn=220 V,n= =6.至少要串联6个这样的灯泡。 建议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彩灯。如用36 V额定电压的灯泡,可以串联6个或7个,分别点亮比较它们的亮度,也可以用5个灯泡串联,但点亮时要注意安全。 如果家里有用过的彩灯串,可以利用起来。再给你制作的彩灯串连接一个日光灯上用的起辉器,看看有什么效果。 2.(1)可以用“试触”的方法来判断水果电池的极性。测量电压时,因水果电池电压不会很高,应注意选择电压表的小量程测量。 (2)选择其他的水果可以用桔子、柚子、苹果等,土豆也可以。 选择的金属还可以是锌片、铝丝等。 五、板书设计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 电压物理教案4教学目的 1、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决定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初步理解电流跟电压、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为学习欧姆定律打下基础。 2、注意培养学生综合使用电学仪器的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实验规律的能力。 3、在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以及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电学仪器的综合使用。 教具 教师使用:投影仪,自制投影片,2.5V、6.3V小灯泡各一个,演示电流表,干电池两节,电键,导线。 学生分组实验使用:学生用电源,电键,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简式电阻箱,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前面几章中分别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你认为电流跟电压、电阻有没有关系呢?(学生发表意见) 利用演示实验(电路图见图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间的关系。 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1、分别用一节干电池、两节串联的干电池组给2.5V小灯泡供电,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 问:第二次实验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什么较大? 步骤2:仍用两节串联的电池组供电,更换6.3V小灯泡,观察灯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 问:通过2.5V、6.3V小灯泡的电流为什么不同? 在实验基础上,使学生对电流的大小跟电压、电阻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定性的认识。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章知识教学的线索,点明本节研究的课题及研究方法。 (二)讲述新课 (板书)第五章欧姆定律 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问: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扩大两倍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将如何变化?怎样才能确切的知道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板书)1、在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出示实验电路图(图2)讲解各元件的作用,讲解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码放的位置(如是否便于操作等)。 (2)为便于读电表示数,电路连接完毕并检查无误后,应将两电表靠在一起。 (3)定值电阻R用简式电阻箱提供,取R=5欧。 (4)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分别选用0.6安和3伏。 (5)其他注意事项同过去要求一样。 学生动手连接电路。 教师指导学生对电路进行检查,如:电键是否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放在了阻值最大处;简式电阻箱提供的阻值是否为5欧。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一)(自制投影片)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实验完毕,让同学汇报实验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问:电流随电压变化时,符合什么规律? 换用其他导体做实验,都能得到上述正比关系。 教师按下面格式板书,然后让学生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实验结论:在________不变时,__________的电流跟______的电压成_______。 利用实验数据记录表(一),应用比的关系,进行口算练习。 问:若电压加大到5伏,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多少安? 简要小结,指明下面所研究的问题及方法。 (板书)2、在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实验前的几点说明: (1)实验电路与前面实验相同。 (2)实验中电阻的阻值依次为5欧、10欧和20欧。改变阻值前,一定要断开电键。 (3)闭合电键后,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每次电压表的示数均为2伏,读出各次电流值,并填入下表。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二)(自制投影片)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实验完毕,让同学汇报实验数据。 问:(1)电流与电阻这两个电学物理量,是谁随谁的变化而变化? (2)电流随电阻变化时,符合什么规律? (3)怎样完整地表述这一规律? (板书)实验结论: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应用比的关系,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上面实验中,若电阻为40欧,那么,通过电阻的电流该多少安? (三)课堂小结 学生应明确,在本节课中我们研究的是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以及研究后得到了什么结论,这些结论对后面学习有何意义。 (四)巩固知识 1、指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自制投影片) (1)导体中的电流在电阻不变时,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电压不变时,一段导体的电阻跟电流成反比。 (3)导体中电流的大小,不仅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还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2、利用电路图二提问。 (1)闭合电键后,发现两个电表的指针均不偏转,说明此电路处于什么状态? (2)闭合电键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而电压表的指针向左偏转,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3)闭合电键后,发现两个电表的'指针一会儿向右偏转到某一位置,一会儿又都摆回零刻度处,这是什么原因? (五)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曹广建) 【评析】 本节教案从总体上来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是一个好教案。教案很完整,教学内容的引入,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比较合理。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中,突出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特别是通过实验如何分析、概括出这种规律显得不够,分析概括出这种关系应该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这种“分析概括”是物理学中经常用的,而初中学生对此又比较生疏,不太习惯。另一方面在实验结论中写有“在___________不变时,_________的电流跟__________的电压成__________。”这一段写的比较含糊,横线上要求填的内容不突出,也不重要。如第一横线上可填:电阻、导体、电路等;第二、三横线上也存在此问题。另外,在行文中两次用到“应用比的关系”,这句话里的“比”作者是指“比例”的意思,但这种简化的用法不合适,“比”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一般在正式行文中一定在语言意思上不要给读者造成含义不清的句子。 电压物理教案5(一)[教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以及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 (三)[教学重点] 电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用对比法讲解电压。 (五)[教具] 支架,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伏打电池,小电珠,开关,导线。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电灯为什么会亮?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因为有电流通过。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怎样才能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作持续不断地定向移动呢? 必须有电压。 (二)新课教学 1、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电压,先了解水压的作用。 取两个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内装一定量的水,用支架固定,使A瓶中水位比B瓶水位高得多。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并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在原图上根据需要逐步添画,最后完成的图如图1所示。 这套装置的名称是什么? 连通器。 若把阀门K打开会有什么现象? 水由A流向B。 是什么原因使水由A流向B? 因为两瓶水位不同,hAC>hBD,有高度差。(1)任取一液片E受到的压强PA>PB,在压强差PA-PB的作用下,小液片E向D移动,所以整个装置中形成由A向B的水流。若在F处装一架小水轮机,则水流对水轮机做功使它转动。但水流无法持久工作下去。当A、B两液面高度相同时,水流停止,水轮机也停止转动。这是因为压强差消失,水位差不存在了。 为了保持它的压强差(即水位差的存在)怎么办? 可以在A、B间装置一架小水泵P,不断地把B中的水抽向A中,保持A、B间的水位差。这样小水轮机F就可连续转动。它们之间的水压形成持续不断的水流。 由式可见: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而流动的水可以做功。 2、电压形成了电流 演示:取一个伏打电池,把它的两个极板分别与小灯泡相连,当开关闭合,小电珠发光。表明有电流通过。 演示后,教师边讲、边画。最后板书。 伏打电池的正极A板(铜板)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它是高电位。负极B板(锌板)聚有大量负电荷,它是低电位,A、B两板间存在有电位差,即电压。这个电压使得正电荷由正极向负极移动,负电荷由负极向正极移动(金属导体则属于后一种情况)。这样电路中的自由电荷由B向A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小灯泡发光(电流做了功)。如果负极锌板上的多余的自由电子全部移到了正极铜板上和正电荷中和完毕,电路中就不再有电流了,小灯泡也停止发光。但是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正极、负极各自始终保持有大量的正电荷及负电荷,使电路两端始终有一定的电压,电路中就有了持续电流存在。所以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电源保持(提供)了电压,电压形成了电流。 由此可知,电压是使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则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 不同的水泵可以使水管两端产生不同的水压,不同的电源在电路两端产生的电压也不相同。 电压用U表示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简称伏。另有比伏特大或小的单位,它们的关系是: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需熟记的有几种电压: 1节干电池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电压为2V,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超过36V。 其他见教科书第75页图6-4。 (三)巩固新课 提问:电压的作用是什么?单位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填写教科书第75页练习。 2、观察了解你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但要注意安全)。 (七)[板书设计] 由此可知: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 由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压的符号U 电压的国际单位:伏特(V)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电压物理教案6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串联电路电压的计算规律,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得出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增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锻炼和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难点:实验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演示实验:先用一只小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同学们观察它的亮度。然后再串联进去一个相同的灯泡,观察第一只小灯泡的亮度是否变化。 问题:为什么两只灯泡串联在一起亮度会变暗呢? 导出课题: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环节二:科学探究 问题1:回忆关于电压的知识。 回答1:电压符号“U”,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还有千伏、毫伏等单位。 问题2:还记得电压表怎样使用? 回答2:(1)电压表要与被测电阻并联。(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3)注意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教师引导:为什么串联之后小灯泡变暗了呢?这其实和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有关,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串联电路电压有什么特点。 实验探究: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猜想:串联电路中,每个灯泡电压小于总电压。 5.交流讨论:实验中哪些数据不符合结论,为什么?操作是否正确?小组分工是否明确? 6.总结: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问题3:我们已经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谁能解释一下课前老师演示的小实验呢? 回答3:当电路中只有一只小灯泡时,它的电压等于总电压。而两只小灯泡的电压之和才等于总电压,所以此时没个小灯泡电压减小,亮度变暗。 环节三:巩固提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浅谈本节课收获。 作业:填写实验报告,整理实验流程。 电压物理教案7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用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中的一种基本测量,属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对于加深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有重要作用,同时又给学生提供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根据课题设计实验电路图,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本节的重点,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接线并且排除接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故障是难点所在. 教法建议 本节拟采用先讨论,后设计方案,再进行实验的方法进行学习. 考虑到中学生的思维特点,由浅入深地加以引导,循序渐进地提出下面的几个问题: (1)怎样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值?电路图是什么? (2)需测哪些物理量? (3)怎么算出电阻?这个算出的值有误差吗? (4)怎么减小误差? (5)怎么才会取得多组数据. 按以上思维过程,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变用器去改变待测电阻中通过的电流及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变阻器也就呼之欲出了,突出了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中心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情况并按下面的实验报告加以纠正. 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实验原理变形 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单刀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3)其出三次R的值,求出R的平均值.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 1 2 3 实验记录表格 待测电阻R的平均值 2.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提示学生 ①开关要处于断开位置.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的位置. ③电源电压选用4V. ④电压表选用3V量程,电流表选用0.6A ⑤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 (2)指导学生连接电路时强调: 先连“主电路”即由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电源组成的串联电路,检查无误后再接电压表. 3.进行分组实验 (1)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分组实验的情况,及时解决实验中发生的问题. (2)指导学生正确读出电流表、电压表上的数值. (3)注意观察,尽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操作. (4)掌握实验进展,记录下实验做得好的小组. 4.实验总结 (1)选几组汇报实验结果. (2)指出实验中的优点、缺点,特别是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今后的教训. 电压物理教案8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电压表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知道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2、通过测量电压,掌握电压表使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 3、体会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应该利用什么仪器进行测量?举手最快这名同学你请来说。他说测量电压要用电压表。请坐,看来你对于之前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同学们,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两端电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能否利用电压表测量并得出结论?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新课《用电压表测电压》。 环节二:新课讲授 同学们我们先来从连接电路的角度思考,需要哪些实验仪器?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要用到电源、开关、导线,还有的同学说需要小灯泡、电压表等仪器。 我们已经知道了要用到的实验仪器,那么再来想一想,怎样正确使用电压表?第二排这名男同学你请来说。很好,请坐,他说使用前,要预估待测电压,选择电压表中恰当的量程,使用中电压表要注意正接线柱电流流入,负接线柱电流流出,且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还有哪位同学能来补充?同桌请来补充。她说如有需要,可以直接与电源进行串联,此时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认清所选量程所对应的分度值,进行正确读数。使用后要将仪器整理放回。请坐,看来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 要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电压,具体步骤是什么呢?老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一张实验仪器图,同学们试着结合图片说一说测量的具体步骤应该是什么?靠窗的这名女同学你请说。她说先将电压表接在小灯泡的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再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观察两次测量电压表的示数。很好,请坐,总结得十分全面。 那么同学们,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老师在这里告诉大家实验的注意事项。首先一定要先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进行测量。每次想要更改电路,需要先将开关断开,再进行操作。 现在同学们相邻四人为一小组,老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结合桌上准备的实验仪器进行测量吧。好,时间到,老师通过巡视发现同学们都参与其中,并且分工明确。现在我们找一组同学说一说,他们组的测量结果?第三小组代表请说。第三小组说通过实验发现,两次测量数据是一样的,都是3V。那么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他说,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很好,请坐,看来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得也很正确。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同学们,我们现在更换电阻,再次测量,看一看上述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展示了他们的测量结果,并且得出的结论与上述实验相同。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马上接近尾声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我们重温了电压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实验,知道了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结论。 下课后,同学们试着想一想为什么电压表使用时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同学们,下课! 四、板书设计 (略) 电压物理教案9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压的作用,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一些常见电压及我国家庭电路电压。 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并能正确选择量程和读数。 二、重难点: 本节教材主要学习了电压的初步概念、电压的符号、单位名称及换算关系、几个常见的电压值、电压表的构造、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关系。 三、自学内容与指导: (一)、电压 1、电荷在电路中定向移动时,形成 ,此时电路两端必须有 。 所以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形成( )的原因 2、电压是加在导体两端的, 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 3、电压的字母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 4、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V= V 1V= mV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安全电压为 。 (二)、怎样使用电压表 1、记住电压表的电路符号: 2、说出电压表的构造:标有 、 、 的三个接线柱。 3、电压表的两个量程:0~3V量程中一大格为 V,一小格为 V,0~15V量程中一大格为 V,一小格为 V。 4、请画出电压表的表头,练习读数训练。 5、对照电流表的使用说出电压表的使用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四、自学检测: 1、用学校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测量1.5~2.0V的电压时,选用其中 量程,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些,要用它测量三个蓄电池串联成的电源电压,应选用 量程。 2、使用电压表时,必须把电压表 联在待测电路两端,并且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 接线柱流出电压表;和电流表一样,使用时要注意选择 。 3、两盏相同的电灯,每盏电灯在2.5V电压下才能正常发光,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2.5V的电源上,两灯的发光情况将 ,这是因 为 。 4、家庭照明电路的用电器都要 联,因为各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都是 V。 五、训练提升: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B、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蓄电池的电压每个都是2V C、电压只能使自由电子 发生定向移动 D、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用电压表测得L2两端的电压,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 ) 3、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是由两节干电池组成,当 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灯不亮,V示数为零 B、L1L2两灯都不亮,V示数为3V C、L1不亮L2亮,V示数为3V D、L1亮L2不亮,V示数为3V 4、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时,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两端的电压为零 B、电灯两端的电压为零 C、电源两端的电压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B、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C、不管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连接时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 D、电压表的量程改变后,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仍保持不变 6、某同学用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它测出的值为10V,原因是 ,正确电压值为 V。 7、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后,L1L2都不亮, 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 。 七、学生反思:反思本节的收获和不足 八、作业内容:资源与评价对应的习题 电压物理教案10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 领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 难点:运用数学一次函数图象分析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式 教学用具: 教师方面:电流表、电压表、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1=5Ω和R2=10Ω)、开关、导线。 学生方面:电流表、电压表、三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1=5Ω和R2=10Ω)、开关、导线。以上器材为一组,每三人准备一组器材。(若学校条件好,可将干电池换成学生电源,实验效果更好。)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的知识。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如: ①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 ②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这些例子同时还揭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性关系。 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值,还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值,你能不能计算出通过它的电流值呢?(或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 二、进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让学生回答: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 2、猜想或假设。 应根据以下两个事实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像力,进行猜想或假设。 ①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 ②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学生回答: 可能是I=U/R; 可能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几倍。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