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班教案 |
范文 | 【必备】小班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2、了解如何避免尖利物品伤害自己的身体。 活动准备: 2、手偶若干。 活动过程: 2、教师出示带有尖头的笔,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为什么笔尖碰到小猴的眼睛,它会大哭?(笔有一个尖尖的笔头,戳在我们的身体上会觉得疼。有时尖尖的东西会戳破我们的身体,导致流血。尖利的东西对眼睛的伤害特别大,不慎戳到,甚至会失明) 4、观看手偶表演,比较不同行为的性质。 请幼儿观看手偶表演,每段表演后让幼儿讨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避免受伤害? 情境一:小兔子用画画的笔(笔是细长的)为小朋友画花脸。 情境二:小猴在摆弄树枝。 情境三:小兔子一边望着窗外,一边用剪刀剪纸。 情境四:小鹅拿着筷子和小朋友追逐跑。 5教师小结。 教师:首先要正确的使用这些物品;其次不要拿尖利的物品和同伴哄闹、玩耍;最后,当周围有同伴拿着尖利物品哄闹时要提醒他们,并躲开他们。 小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水果直面、横切面的不同图形,建立水果与其切面的联系。 2、欣赏不同水果切面图形的轮廓和花纹。 活动准备: 苹果、杨桃、桔子、梨、猕猴桃、桃子等常见水果,挂图,《小朋友的书秋天到了》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水果切面,初步尝试将其与水果匹配。 1.出示几种常见的水果切面图,初步尝试将其与水果匹配。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图片吗?这些都是水果切出来的图形,你们喜欢哪一个? 2.请幼儿大胆发言,讲述自己心中的想法。 师:我请你来猜一猜,这些漂亮的图案是什么水果切出来的? 二、观察水果切面 师:我发现孩子们的一件有些不一致了,有的说我胖的这张图片是这个水果的切面,有的说是哪个水果的切面,那到底是哪种水果呢?我们来动手做一做吧,相信答案就会出来了! 1.教师取出苹果、梨和猕猴桃等水果,切出横切面,验证幼儿的猜测。 师:你找到答案了吗?这些水果的横切面是这样的,那我如果把这个水果竖着来切的话,会不会和刚刚切猪来的是一样的呢?也来一起试试看吧! 2.教师切出水果的直切面,将横切面与直切面放在幼儿面前,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师:你们觉得这个横切面切出来的水果像什么呢?直切面切出来的水果又像什么呢? 三、找水果 1.教师请幼儿坐回到自己的位置,将位置上事先布置好的其他水果的图片,和这些说过的图片,请幼儿进行比较。 2.请幼儿帮这些水果找到正确的水果图,并能够说出这些水果的名字。 3.引导幼儿便找水果,边说一说你看到的说过切面图像什么?与旁边的小伙伴们讲一讲。 小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学习把飞标投向空中。 2、体验做飞标,玩飞标的快乐。 3、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4、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1、皱纸,塑料夹 2、皱纸,塑料夹做成的彩色飞标一只 3、用呼啦圈做成的“大嘴巴” 4、课前给每位幼儿身上夹一个夹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夹子,引出主题 提问:夹子平时都做什么用的? 二、制作飞标 1、出示彩色飞标:你们见过这个吗?它叫彩色飞标,可好玩了! 2、教师把飞标抛向空中,再接住,也可以把飞标抛到小朋友的'面前,请幼儿捡起交给老师。 3、告诉幼儿,一只飞标不够玩,所以,我们要自己学做飞标。 4、教师示范做飞标:先把皱纸丝成一条一条的,再把每一条的一端整齐地叠在一起,最后,用塑料夹子夹住,一只彩色的飞标就做成了。 5、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游戏:喂食物 1、幼儿玩飞标,指导他们把飞标投向空中,也可由教师把飞标投向远方,让幼儿跑过去捡。 2、出示“大嘴巴”,饿了,要喂它吃东西。幼儿在飞标上贴吃的东西,投向“大嘴巴”。 3、游戏两遍,教师讲评。 4、带幼儿到户外去玩。 小班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在看一看、踩一踩、玩一玩的过程中增进孩子对脚的认识,发展脚的触觉功能。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用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黄沙、鹅卵石、木板、地砖) 2、不同质感材料若干(纸、草坪、海绵、泡沫、黄豆、弹珠、地砖、米) 3、头饰若干,五角星若干 活动重难点: 能用脚感知出不同质感的材料 活动过程: 1、音游:滑稽的脚先生 2、猜猜他在哪里。(师说名称幼儿快速指出:脚尖、脚跟、脚底、脚背、大脚趾、小脚趾)。 3、小脚有什么用?(小脚本领真大) 一、走小路,体验不同感觉。 1、瞧,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四条小路,看看是哪四条小路;(黄沙路、鹅卵石路、木板路、地砖路) 2、你们用小脚去走走有什么感觉? 3、幼儿交流:把你的感觉来告诉大家。 4、小结:木板路走上去感觉硬硬的,有点暖暖的;地砖路是冰凉的,很光滑的;黄沙路是麻麻的,脚还会陷下去的,鹅卵石路是不平的,有点疼疼的。 二、幼儿探索感知不同质感的材料。 1、说说有些什么东西? 2、幼儿自由探索感知,老师指导; 3、小结交流:小脚发现了什么? 游戏:幼儿两两结队相互检查感知不同材料。(找一个朋友,两人商量好谁先遮起眼睛来猜另一个人来帮他检查,猜的人全说对了给他一颗五角星,再换过来。)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为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我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思考的同时,让幼儿的肢体也动起来,不抑制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幼儿自主表演这首歌,幼儿们都想展示所学,为了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这个活动最终显得有些长,如果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注意这一点的。 小班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动物生存的环境。 2、认识陆、海、空的动物。 活动准备: 1、动物图卡。 2、绘有底图的纸。 3、动物园门票。 4、白色、色纸、胶带。 活动过程: 1、想想: (1)老师拿出动物的图卡,然后请小朋友想想它们的家在哪里? (2)老师展示动物生活环境的书或图片,加深孩子的印象。 2、拿出一张已画好底图的纸,画有陆地、天空与海洋。 3、拿出几张动物图卡,如:老鹰、青蛙、小白兔、鱼,请小朋友放在其生长、生活的地方。 4、老师再拿出一些动物,问小朋友它们的家在哪里? 5、因为有些小动物的家太远了,有些家被破坏了,所以请小朋友来为这些动物设计一个大的“家”―――动物园。 (1)全班分为2组。(一组教师带着讨论,一组保育员老师带着讨论)。 (2)请各组先想想这些动物生长的环境,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哪些生活在草原区,哪些是生活在沙漠区的动物。 (3)讨论各组动物园总共有哪些区?(可拿出动物园的入门票,供小朋友参考。) (4)拿出2张大纸请两组分别来画出自己设计动物园。 (5)将每组画的动物园贴起来,请小朋友欣赏。 活动结束: 让幼儿找出各种小动物的图画贴在动物园中。 小班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了解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 2、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3、对周围生活及探索活动感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 物质准备: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金鱼缸、小木偶、玻璃球、玻璃杯)木头块和一盆水、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 1、师:大家看,老师的桌子上有哪些东西?(幼儿说出物体的名称) 2、大家摸摸、捏捏,仔细看一看,还可以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如:金鱼缸是玻璃做的,小木偶的木头做的等) 4、木头和玻璃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比较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 二、操作实验。 1、师:如果将玻璃和木头放入水中,大家猜一猜,会怎么样? 2、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操作实验,将玻璃和木块放入水中观察。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过程和结果) 三、寻找教室里的玻璃制品和木制品。 师:在我们活动室里有玻璃或木头制成的东西吗?我们大家一起找一找吧。(幼儿找一找) 四、了解木头和玻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师: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木头或者玻璃制成的? 2、启发幼儿想象各种木制品和玻璃制品。 如:木头做的东西有桌子、椅子、梳子、床等;玻璃做的东西有玻璃杯、镜子、玻璃窗、玻璃瓶等。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小班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学习区分上下位置。 2愿意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1设置娃娃家里物品乱放的场景。(玩具杯子、碗、锅等在不同的地方。) 洋娃娃4-6个 3幼儿用书 活动建议 1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娃娃家。 (1)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娃娃家里物品的位置,引导幼儿说出XX物品在XX的上面(下面),感知区分某一物体为参照的上下。 (2)引导幼儿说说娃娃家的这些物品应该摆放整齐,说出XX物品应该放在XX的上面(下面)。 (3)请几名幼儿整理娃娃家,其他幼儿说说物品摆放在哪儿了?是否整齐? 2、请幼儿和洋娃娃一起玩“捉迷藏”游戏。 (1)回忆歌曲《内内抱着洋娃娃》,激发幼儿产生对洋娃娃的兴趣。 (2)请几名幼儿到娃娃家长找出藏起来的洋娃娃,找的后说出位置(在床、桌子…的上面、下面)。 (3)幼儿分组玩游戏,练习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 (4)教师再次江洋娃娃藏在不同的物体的上下位置,请幼儿找出来,游戏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处、找出藏在桌子下面的洋娃娃。 小班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手口一致点数1~3。 2、学会区分物体的大小。 3、喜欢倾听故事;在生活中不要随便动别人的东西,做错事要说对不起等。 4、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5、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三只熊的音乐、课件;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碗、勺子、椅子、床的图片;花环大中小各三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跳舞《三只熊》。 二、活动内容 1、跳完舞请幼儿坐好。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刚才跳的什么舞吗?”答:“三只熊。” “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三只熊》的故事。” 2、欣赏第一段故事。 提问:“你们刚才在故事里看到了谁?她去哪了?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能随便进别人的家。 3、欣赏第二段故事。 提问:“小姑娘进到屋里发现了什么?” 教师出示熊的图片,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并找出哪是最大的哪是最小的。 4、欣赏第三段故事。 提问:“小姑娘又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做的?” 教师出示碗的图片、勺子的图片,并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找出哪是最大的哪是最小的。告诉幼儿小姑娘随便吃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 5、欣赏第四段故事。 提问:“小姑娘在房里又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出示椅子的图片,和幼儿一起收口一致点数,找出哪是最大的,哪是最小的。 告诉幼儿不能随便动别人的东西。 6、欣赏第五段故事。 提问:“小姑娘又发现了什么?她有事怎么做的呢?” 教师出示床的图片,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找出哪是最大的,那是最小的。告诉幼儿随便动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 7、继续欣赏故事,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提问:“三只熊回来后,熊爸爸发现了什么?熊妈妈发现了什么?熊宝宝发现了什么?” 提问:“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她那样做对吗?要是你,你会怎么做?” 8、整体欣赏一遍故事。 教师小结: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了收口一致数数,还懂得了在不经过别人允许的情况下,不能随便进别人的家、动别人的东西、吃别人的东西。 三、游戏活动 请幼儿帮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找他们的碗、勺子、椅子、床(把相应的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 四、延伸活动 1、表扬幼儿表现的真棒,老师出示大、中、小三组花环,每组有三个。 2、教师请幼儿数数有组花环,找出哪组是最大的,哪组是最小的。 3、再请幼儿数一数每组花环各有几个,并说出是大的还是小的。 4、把花环奖励给幼儿,让拿到花环的幼儿告诉老师自己的大的还是小的。 五、结束活动 请幼儿戴上自己的花环和小熊的一家一起跳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小班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记住故事名称及主要角色。 2、能较连贯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初步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己贺卡若干、油画棒、动物图片。 活动重点: 能够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难点: 能较连贯的回答问题。 活动过程: 一、出示贺卡。引入故事。 小朋友,老师昨天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看看?这是什么?(贺卡)这张小贺卡漂亮吗?你们猜一下是谁送给我的?因为新年快到了,小老鼠波波专门画了这张贺卡送给我当新年礼物,而且波波知道我最喜欢吃葡萄了,还在卡片里画了一串大葡萄,王老师可喜欢这张卡片了。波波不仅送贺卡给王老师,他还画很多的贺卡给她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波波还送贺卡给谁了吗?想知道波波有没有送贺卡给你吗?那么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听完故事你们就知道波波画得贺卡送给谁了。 二、学习故事 1、交待故事名称。 2、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并运用图片和半成品的贺卡,边讲述边在贺卡上贴鱼(送给小猫)、萝卜(送给小白兔)、蜂蜜(送给小黑雄)、苹果(送给小红鸟)和鸡蛋(送给波波),帮助幼儿记忆。 3、提问: (1)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2)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当幼儿回答出一个小动物,就将一个小动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4、教师有感情的再讲一遍故事,边讲述边提问! (1)波波画了什么好吃的送给小猫(小白兔、小黑熊、小红鸟)? (2)为什么波波要画贺卡送给她的好朋友? (3)波波在每一句贺卡上都写了一句什么祝福的话? 三、教师小结,让幼儿体会分享的感觉。 1、师幼合作,共同完成送给老鼠的贺卡。 小猫咪、小白兔、小黑熊、小红鸟在收到波波的贺卡后也送了一张贺卡给波波,老师也收到波波的贺卡要不要画一张送给波波呢?可是王老师比较笨,想不出应该画什么给小老鼠波波,你们帮帮王老师,和我一起想一想,我们画什么给波波呢?(听完意见,完成贺卡) 2、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制作贺卡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对吗?你们想不想像王老师和小老鼠波波一样画出一些好吃的送给你们的好朋友?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玩玩具,一起吃好吃的,一起过新年呢?小朋友你想画什么好吃的?送给哪一位好朋友?(请部分幼儿回答) 四、延伸活动: 区角活动 制作《新年贺卡》 小班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在说说、讲讲中感知花的美丽,萌发幼儿喜欢花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花儿好看我不摘》、鲜花若干盆 教学过程: 一、说说春天的花朵 T:宝宝们教室里面有许多的花,你们都认识他们吗? T:春天第一个开花就是迎春花。 T:你们除了认识这些花以外,还知道哪些花呢? T:老师这里就带来了几种春天开的花,你们看这是金盏菊、喇叭花、锦带花、除虫菊。 二、感知花的美丽 T:这里有哪些颜色的花?数一数有几种颜色的花呢?是什么形状的呢?(红色、白色、紫色、粉色、黄色,五种颜色的花) T:你们看看这盆花和其他花有什么不一样呢?(一盆上面有许多的花,一盆上面只有一朵花) T:花儿花儿朵朵开,五颜六色真美丽。 三、和花交朋友 T:宝宝们我们找找花瓣,闻一闻香不香? T:花朵就像宝宝的小脸一样,它高兴的时候就露出美丽的笑容。 T:宝宝们,你们看这是花的什么地方?(花的身体) T:花的身体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花茎”。 T:那我们宝宝轻轻的摸摸长长的花茎。 T:老师要和花握握手,宝宝找找花的手在哪里呢? T:这里是花叶,连着花叶和花茎的细细的叫做花枝。 T:宝宝,我们来跟花叶握握手。 T:那花的脚在哪里呢?(花根) T:花根看的到吗?它埋在哪里呢?(在泥土的里面)小结:花儿花儿真漂亮,要和花儿交朋友。 四、幼儿表现花朵(音乐《小树苗》) T:那我们也来做做美丽的花朵吧! (风儿吹,阳光照,我给花儿把水浇,花儿花儿长得好,花儿花儿开得好) 五、激发幼儿爱护花草 T:老师这里有个故事,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T:(出示课件)你们说宝宝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T:宝宝喜欢美丽的花,我们只看不能摘,这样才是好宝宝。 T:宝宝们你们都喜欢花吗?那我们怎样保护花呢?(浇水,保护它) T:宝宝们花儿说它口渴了,我们一起来给花儿浇浇水吧! 活动反思: 还行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教师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途径与春天互动,让幼儿能初步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亲近和喜爱大自然,并学习用多种途径表达、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情绪、情感、感知和体验。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