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部编版四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古诗词》 |
范文 | 部编版四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古诗词三首》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古诗词三首》,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本课的第一首诗,这首诗画面明丽,情感欢悦,语言形象,音韵畅达,描写了春末夏初时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儿童捕蝶嬉戏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乡野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一首田园诗。诗中通过描写色彩鲜明的风景,展现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烘托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抒发了作者对夏季田园景物的喜爱。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诗句意思。 4.结合关键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因此,我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结合关键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学习重点,其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也是学习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引领学生触摸文本、走进文本。因此,在学法上我主要让学生阅读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做到“以读促情、以读促悟”。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由学生对农村的印象谈起,引入课题。首先拉近学生与诗词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我随堂检查生字词情况,指导书写。 (三)理解《宿新市徐公店》,感受意境 1.师简介作者。 2.学生诵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师引导学习一、二句。 4.小组合作学习三、四句,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诗意。 出示情境图片,小组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童? 理解“急、追”体会儿童的神态和心理,通过“无处寻”想象画面。 5.入情入境,体会情感。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6.小练笔:请你试着将后两句描述成一个具体的场景,可以从动作、表情、声音、心理等方面来表现画面。 学生根据理解,练习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背诵古诗。 7.归纳主旨:这首诗描写了春末夏初时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儿童捕蝶嬉戏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乡野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品悟诗情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指导正音。(强调“兴”的读音) 2.解诗题,知诗人。 3.看注释,解诗意。 研读三、四句,感悟人勤。(“日长篱落无人过” 侧面表现了农民的勤劳。) 体会写法。(以动衬静: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感情朗读,背诵。 5.归纳主旨:本诗通过描写色彩鲜明的风景,展现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烘托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抒发了作者对夏季田园景物的喜爱与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 (五)学习《清平乐·村居》 1.解题,知诗人。课件出示对词及辛弃疾的介绍。 2.正音,明词意。 3.合作学习,理解词意。 4.赏析悟情。 引导想象翁媪对话,体会生活美好。 重点指导理解“卧”“最喜”,想象小儿的天真可爱以及作者对他的喜爱。 简介作者生活背景,引导学生体会向往之情。 感情朗读、背诵。 5.归纳主旨:《清平乐?村居》中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本课的两首古诗,一首词,都描写了田园风光,表现了对乡村景色、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我抓住诗词中描写的景物及表现其特点的重点字词进行板书,提挈古诗内容,便于学生记忆、背诵。每首诗都有对其写景抒情的概括,简洁明了,朗朗上口,便于学生理解。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