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7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比赛目的: 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建构“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充分调动我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 二、参赛对象: 1979年1月1日后出生的所有青年教师。 三、比赛方式和比赛地点: 分组分科命题,赛后集中评比。语文、数学、英语在崇德楼3楼计算机房1,其它学科在机房2,具体座位到时见座位表。 五、比赛时间: 1月7日(周三)下午3:00开始。 六、比赛要求: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与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要求。行为动词使用准确。 2.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把握准确,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水平表述、学习习惯和能力分析准确、切合实际。 3.教学过程设计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各个教学流程之间有设计意图的表述,能反映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教学方法选用适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教学难点的解决,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 5.注重形成性评价,能够合理地设计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 6.文档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格式美观整齐;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文字叙述简洁、明了,字体和图表等运用恰当。 (二)课件制作 1.参赛教师自己准备U盘拷入相关教学课件资源,比赛时计算机房网络关闭; 2.课件的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3.课件的设计新颖,使用恰当,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操作简便、快捷,交互方便,适用于教学。 5.画面设计美观,有一定的艺术性。 七、考核评分: 1、由教务处组织评委评分(评委名单另行通知)。 2、评分时课件去掉老师真实信息,采用编号; 3、根据比赛成绩评比出一、二等奖。 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 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写好六个字。在“整体交互”的语文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经历发现的过程。动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体会萨沙三次发问的心情,引导感情共鸣。 教学难点: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 1、助读课件。 2、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已读懂读通了课文,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认识了14个生字,写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 2?听写含生字的4个词。 3?背投:“森林中一家四口在游玩,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可是这个孩子却不服气,”板书课题。“他做了什么事,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二、深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把写野蔷薇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通过对比阅读,谈个人感受。 2?萨沙和你们一样,也想做一个强者去保护弱小。课文从第三段开始给我们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自由读3~9段。 3?指导读好萨沙的三次问话。 (1)读3~4段,背投萨沙的话,讨论此时萨沙是怎么想的。 (2)读5~6段,对比阅读,体会萨沙不服气,不承认自己弱小的心情。 (3)读7~9段,背投萨沙和妈妈的话,体会人物心情。 4?分角色朗读3~9段。 5?萨沙不甘心做最弱小的,在生活中他是怎么做的呢?引导说出例子。 三、指导写字 1?观察6个生字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由学生提出最难写的字,写时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评价。 3?学生交流其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己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3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所特有的,让不少人羡慕不已、让不少人向往心仪!款款走来。静坐于小桥流水人家中,绵长的情调,幽远的诗韵,不经意间便浮上心头。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江南小镇的早晨,你觉的小镇的早晨怎样? 江南是我们的家乡,生活在这诗梦般的小镇上,怎能不让我们有别样的情怀?(边出示图片边过渡)你最喜欢小镇早晨的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翻开书,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再细细地读读你找出的这一段话,找出你喜欢的句子。 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你还有哪里不懂的?做好记号(出示) 交流体会品位,感受小镇早晨的美 (一)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1、指名读 出示一些句子 思考:⑴想想这一段写出小镇早晨的什么特点,划出总起句。 ⑵结合插图想想,课文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小镇早晨这一特点,用“△△”标出。 2、交流讨论得出:恬静:河水、小船 结合理解“恬静” 交流喜欢的句子 3、重点研读“河水”和“小船”的句子,用“??”标出表现小镇早晨恬静的词语,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交流,指导朗读,(用上插图) (1)穿镇而过的小河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 (你感觉怎样:) (2)河水清澈透明,河面波光粼粼(你见过这样的吗,你想说什么?) (3)小河上横跨……摇过 (在这样清澈的如玉带般的河面上不时有小船从……,你感觉怎样?) 5、感情朗读:让我们边读边想象小河、石桥、小船组成的图画,感受一下小镇早晨的恬静美丽吧!(自由读,齐读,试背) 6、归纳阅读步骤: (1)找出总起句,想想小镇早晨有什么特点; (2)想想课文抓住哪些景物写小镇早晨的特点; (3)读有关词句,体会课文怎样具体体现小镇早晨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老师从你们的读中,的确感受到了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这恬静中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种美。 我们在作者的笔下,似乎看到了小镇的早晨,淡淡的霞光,净得透明的小河,有趣而悠闲的乌篷船,现在,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向大家介绍这恬静的小镇。 (二)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被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早晨又是怎样的? (区分)唤醒惊醒 a.一声惊叫声把我从睡梦中()。 b.清晨,妈妈用亲切的声音()我。免得我上学迟到。 哪些句子你能体会到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自读找出后小组交流 出示一些佳句 (三)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小镇的早晨又是紧张的, 学生自读后向大家介绍小镇早晨的紧张,体会紧张之美 (四)练习 把“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合并成一句话 小结导入 最后一小节。练读最后一小节。 小桥流水,很多个夜晚,幽幽的湖水伴我入梦,盈盈笑意中仿佛一段娓娓婉约的古老故事,就在青石板铺成的街头向我走来。是啊,我爱我的小镇,那么,你呢?生活在这样的小镇,你想说些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质疑并解答疑问的能力。 3、初步萌生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并指导学生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 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2、揭题,板书课题。 3、读课题,并说说通过读题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需要老师和小朋友帮忙的。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 三、学文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边读边思考通过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 1、学习第一段: ⑴ 喜欢第一段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朗读。 ⑵ 采访读的好的小朋友你认为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 ⑶ 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 ⑷ 讨论交流收获及疑难。 2、学习第二段: ⑴ 喜欢这一段的小朋友赛读。 ⑵ 学生评价。 ⑶ 感受松鼠的心情,再读课文。 ⑷ 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3、学习第四段: ⑴ 感受松鼠着急的情绪,并表演读第四段。 ⑵ 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4、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⑴ 学生讨论交流如何帮助小松鼠,并进行德育渗透。 ⑵ 出示幻灯: 观察松鼠的表情,想象他们的语言及心理活动。 ⑶ 自由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⑷ 交流学习情况。 5、齐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1、说说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的,课后画出来。 2、思考我们的学校还应这怎样建设。 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头饰、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四人小组说一说,让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⑴小组交流。 ⑵推选代表或自荐上台说一说。 ⑶出示课文插图我会说。(播放插图中小女孩观察天空时的录音: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观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抬头看见蓝蓝的天空中,有许多星星一闪一山亮晶晶的',还看见弯弯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跳出来。真美!) 2、引入新课:静夜思(板书) 二、初读古诗 1、看课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⑴自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 ⑵指名读,评议。 三、识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⑴出示an、ang,指学生认读,注意后鼻韵母的读音。 ⑵认读生字。(自读,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准) ⑷游戏运西瓜。(把西瓜图贴在黑板上,它们的背面都有一个生字)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⑴指名学生朗读,评议。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 ⑵配乐朗读。 ⑷师生共同朗读: 教师引读每句的前两个字,学生补充,齐背诵。 过渡: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写的,现在谁想办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诗?也可以做动作。 指名学生上台背诵,其他学生评议。 全班齐背。(配乐)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字: ⑴观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这两个字的宽度。 ⑵指学生说一说再书空。 ⑷学生书写后展示、评议。 2、学生观察头、来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⑴教师范写,注意最后两笔,写时要注意。 ⑵书空、书写、展示、学生评议。 六、扩展活动 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诗。 七、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两个: ()() ()() 3、写出诗句,选择加粗字的意思: ⑴( ),疑是地上霜。 疑:①好象();②不信( ) ⑵举头望明月,( )。 举:①向上抬();②全()。 【板书设计】 6、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利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并能用语言描述化简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会利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口答 (1)6m减去5m的差; (2)8b减去5的差; (3)7x的4倍; (4)5x与2x的和再加上3。 小结:我们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 二、探究新知 (一)用乘法分配律化简 出示情境:小胖和小丁丁到书店里购买练习本,练习本每本x元,小胖买了3本,小丁丁买了2本。 师: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他们一共要付多少元?小胖要比小丁丁多付多少元? 1、解决问题一:他们一共要付多少元? 学生交流、反馈:3x+2x;(3+2)x 师:你能将式子3x+2x用更简单的结果表示吗?为什么是5x?(3个x加上2个x就是5个x。) 板书计算过程 3x+2x =(3+2)x =5x(元) 答:他们一共要付5x元。 师:式子3x+2x可以用简单的5x来表示,这就是对含有字母式子的化简,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化简) 提问:想一想,将3x+2x化简为5x,运用了以前学习的什么运算定律?(用乘法分配律化简) 小结:以前学习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含有字母的式子。 2、解决问题二:小胖要比小丁丁多付多少元? 师:你能将3x-2x化简吗?(3个x减去2个x是1个x)写出化简过程。 板书计算过程 3 x-2x =(3-2)x =x(元) 答:小胖要比小丁丁多付x元。 3、试一试 化简下列各式 m+7m 9k-8k 3+4x+3x 15x-9x+6x-6 (二)用乘法结合律化简 1、出示:每本练习本x元,如果小胖、小巧、小亚各买了3本,一共要付多少元? 学生独立列式,同桌交流。 反馈,结合学生反馈板书 做法1、 3x+3x+3x =(3+3+3)x =9x(元) 做法2、 33x =(33)x =9x(元) 小结:将33x化简为9x,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2、试一试 化简:5x4 34a+6a 三、练习 1、化简下列各式 刚才的这些算式哪些能化简,怎么化简? 6m-5m 8b-5 7x4 5x+2x+3。 再来两题难一点的 92x-3x (15m+9)3 2、判断 (1)12x+9x3 =21x3 =7x ( ) (2)42a+7a =8a+7a =15a ( ) (3)3x+4y=7xy ( ) 3、选择题 长方形的长是3a厘米,宽是2a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A、5a B、6a C、10a D、12a 4、将一个式子化简后是12x,原式可能是什么? 课堂小结 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教学设计方案 篇7这篇课文是十一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也是一篇自读课文。这篇自读课文怎么教?既不能像讲读课文一样花个两、三课时慢慢学习;也不能放手让学生自学。(以前好多自读课文我就让学生读几遍,完成练习册就完事)我认为这篇课文值得好好学习: 1、学习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2、让学生善待身边的朋友、亲人。 3、教育我们的学生现在要珍惜时光,利用小学最后的一段时光,好好学习。 4、课文的语言很简洁,朴实,是很好的一篇范文。 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课时比较紧张,只有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要求达到正确 (教师借助于学生来指导。) 二、再读课文──在初读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大体意思” (指名回答。) 三、细读课文 划示不理解的地方,用查词典、请教别人、联系上下文等等方法解决问题;在细读过程中,在感触最深的地方留下批示,自主理解;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 (师生自由活动。) 四、交流自己的感触,对他人的感受要从文中找到证据 (课堂讨论。) 五、再读课文 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交流获得的感受。(强调感受的真实性。) 六、回归题目,指导生活 别饿坏了那匹马,谁说的?为什么说?这件事情当中,你体会到什么?你最感动的是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自由表达,特别注意“价值观”指引。) 七、推荐阅读文章《天使的吻痕》 【教后反思】 1、导读很重要: 我是这样导读的,“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说过谎吗?说谎有什么危害吗?”(说谎欺骗了别人,伤害了别人)。“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个人,他也说了谎,但他却没伤害到别人,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 (对于略读课文,我认为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设计了这一导读。其实有很多好的导读方法,但我觉得略读课文的导读不宜太繁,毕竟时间要留给学生。) 2、设计一个好问题: 学生读了课文后,读出残疾青年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我顺势提了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会读书的同学能从课文中发现蛛丝马迹,会发现摊主的心思,找找看,同时写上自己的体会”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划出相关句子,词语。 (略读课文要给孩子充分读的时间,但并不是说,有时间给孩子就行了,老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我觉得我这个问题的设计就选准了学生自己学习的切入点 。) 3、设计小练笔: 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交流,朗读,当一切真相大白时,两位主人公心灵相通了,学生也与文中的主人公心灵相通了,我看到了几位学生眼含泪花,看得出学生内心表达的冲动,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 小作者扭头冲了出来,偎在残疾青年轮椅边,他没有哭,他在想。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