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导师制实施方案 |
范文 | 导师制实施方案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导师制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导师制实施方案1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全员参与”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根据省教育厅浙教基〔20xx〕284号文件和市教育局义教基(20xx)5号文件《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我校决定自本学期始实施德育导师制。 一、德育导师制的含义 德育导师制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二、实施德育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1、它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必须改变仅仅依靠班主任、德育教师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片面认识和现状,让所有教师都承担起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德育导师制为载体,建立一支全员参与的德育队伍,使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它是中学德育创新的重要抓手。 德育导师制是新形势、新任务下的一种德育制度创新,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新课程提出的三大目标之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目标,单靠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另外,新课程实施后,学生可以跨班级选课,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管理模式可能会相对削弱。因此,探索新模式下的'学生学业、生活、品行指导方式和策略,从而有效地推动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德育导师制的管理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三、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指导思想: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为指导,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变教育观念,探索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德育方式。提倡学生德育导师群体负责制,从教师灌输说教转变为师生平等对话,开展以沟通、理解、帮助为特征的个别教育,进一步有效推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2、工作原则: (1)发展性原则。德育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目标。 (2)个性化原则。德育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人本化原则。德育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真诚关爱受导学生,努力成为受导学生的良师益友。 (4)渐进性原则。德育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受导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5)保密性原则。德育导师在施导过程中,要尊重施导学生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漏、评价受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四、德育导师主要职责。 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要求,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是: 1、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3、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受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其它科任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 五、德育导师制的组织和管理。 1、组织机构: (1)为保证德育导师制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行,由书记室、校长室、政教处、团委、年级部的有关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以教学组为单位,落实好德育导师人选,明确职责,经常、及时、细致地开展转帮工作。 (2)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x 副组长:x 组员:xx等心理辅导室成员及各班班主任 2、管理制度在实施德育导师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导师聘任制度、受导学生档案制度、定期谈心与交流制度、定期家校联络制度、定期例会制度、导师培训制度、导师考核和奖励制度等,使导师的工作和管理有章可循,逐步规范。 (1)导师聘任制度: 根据自主、公开的原则,以每个教学班为单位,教师采取个人自荐和集体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由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最终确定名单,颁发聘书。(35周岁以下的教师要人人参与) (2)受导学生档案制度: 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受导学生。原则上每班10--12人,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等特殊学生群体应优先予以考虑。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提出受导要求。 A、通过填写表格建立受导学生个人档案。导师要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学生每月的表现、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及分析等。 B、定期谈心与受导学生交流。 C、德育导师要定期与家长进行联系。具体时间由导师确定,但是每月至少应有一次以上的联系。联系的方式应该多样化,提倡导师进行家访,每学期至少应有一次以上。 D、每月最少两次参加受导班级的班团活动课,并能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 以上有关内容必须记载在《德育导师工作手册》中。 (3)定期例会制度: 学校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交换意见,讨论问题,决定事项,总结工作。校级一般每学期召开二次,年级段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班级一般每二周召开一次,每次会议都要做好记录。 (4)导师培训制度: 学校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要定期组织导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举办德育导师工作研讨等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导师的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 (5)导师考核制度: 学校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根据下列四种情况,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 第一、每位导师的工作手册记录情况。(20%) 第二、受导学生和家长对导师工作的评价。(20%) 第三、受导学生的实际表现(包括品德和学习情况)。(20%) 第四、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评价。(20%) 第五、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的评价。(20%) 第六、考核等第分为优秀(90分以上,包括90分)、合格(90分--60分)、不合格(60分以下)。 (6)导师奖励制度: A、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德育导师,在学校年度考核中另加分(由校务会讨论后确定)。 B、学校对担任德育导师的教师优先提供外出学习机会。 C、设立“优秀德育导师奖”。 D、学年为合格者以上(包括合格)的导师视作半年班主任年限。 E、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不享受以上A、B、C、D的奖励制度。 六、注意事项: 正确处理实施德育导师制的二对关系: 1、正确处理德育导师与教学的关系。实施德育导师制的目的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教书”与“育人”彼此脱离的现象,通过德育导师制,真正落实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因此,德育导师既要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状况,也要指导他们学会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正确处理导师与班主任的关系。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实施德育导师制是班主任工作的有力补充,不是取消班主任,也不是以导师取代班主任,班主任也可以担任导师。在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将德育导师对受导学生的个别教育与班主任对班级的全面管理有机整合,两者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合效应。 3、正确处理导师与家长的关系。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导师应多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导师应尊重家长,讲究与家长联络的方法。 导师制实施方案2导师制是实施和完善学分制的必要组织保证,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宜春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暂行办法》中有关导师资格、导师职责、导师聘任、管理与考核的规定,我院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学习与发动 1.学院成立本科生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各教研室主任、班主任、辅导员。领导小组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教务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学院做好宣传工作,召开师生大会、学生班会、教研室会议,介绍实施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及操作程序等,并组织学生选择导师。 二、确定教师名单 (一)受聘教师资格审查: 1.学历资格:受聘于任课教师岗位、具有讲师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的本院教师,均有资格和义务承担本科生导师工作。 2.业务资格: (1)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导能力; (2)熟悉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相关规定,理解学分制的运行机制,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 3.其他: (1)能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 (2)身心健康; (3)校外读博、读硕的教师在读期间一般不承担导师工作; (4)受过学校处分或上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当年不能选聘为本科生导师。 (二)受聘时间: 每每学年开学初, 各班根据新生人数,为学生配备导师,学院完成导师聘任工作,导师聘期原则上为一年,并将导师及所指导的学生名单报教务处备案。 (三)聘任方法: 导师聘任实行个人申请,院(系)审核批准,报教务处备案的'方式进行。 (四)网上公布 学院根据教师申请情况,结合导师聘任资格与条件,确定导师名单(导师名单包括导师个人基本情况、研究方向等),并将导师名单上网予以公布。 三、师生互选 1.师生互选工作分阶段完成。 2.每一轮前一阶段为学生申报,后一阶段为导师选择。学生每轮申报一位导师,在学生申报基础上导师选择被指导学生。 3.互选结果经学院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确认后将不予更改。第一轮中由于各种原因未落实导师的学生,及本轮中接收学生数累计未满规定人数的导师将进入第二轮互选。 4.师生互选结果在每轮结束后学院予以公布,正式结果通知将在全部导师互选工作完成后发布,最终结果报教务处备案。 四、定期检查 (一)导师职责 1.关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2.帮助学生熟悉本专业和相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籍管理条例,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修读计划,确定每学期的修读课程。 3.关心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培养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4.建立导师与学生联系和沟通的有效渠道,安排相对固定的导师接待日和地点; 5.及时向学院及教务处反馈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按时填写《宜春学院本科生导师制活动记录表(教师用)》。 (二)学生职责 1.认真领会导师制的意义,了解《宜春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暂行办法》。 2.主动与导师联系,汇报近阶段的学习、工作、思想状况等,每月至少一次。 3.服从导师的安排,积极参与科技活动。 (三)检查 1.学院把导师工作作为本院(系)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导师工作的意见; 2.学院成立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 3.学院建立本科生导师档案,并依据《宜春学院本科生导师制活动记录表(教师用)》对导师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导师进行评价及划拨工作量的参考。 宜春学院政法学院 20xx年5月10日 导师制实施方案3为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及质量,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营造优美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实现全员参与、共同育人的目的,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经学校集体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面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真正构建起“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宗旨,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所有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二、目的意义 1、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初步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 2、实施亲情化、个性化和全员化的德育模式,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通过分组细化及导师的指导,重在过程,动态把握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轨道。 三、 概念界定 “全员育人导师制”:即在保持现行班级的前提下,以宿舍和走读生两部分单独进行分组,每组的学生都有一名任课教师担任导师。导师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全面负责该组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等方面的教育,随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育人服务。班主任为本班导师组组长,定期召集导师,针对责任组内的问题,一起分析学生的日常表现,因人施教,全程指导。 “全员育人”的涵义: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组内每一层面的学生都能受到来自导师的亲情关怀和来自同伴的友情帮助,让每一位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在情感交流与互助合作中不断进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二是根据班内教师任课情况,由学校政教处确定导师(原则上以文化课教师为主,其他教师自荐,自荐者优先聘用;艺术班的.专业辅导教师要安排聘用),相关导师都有责任组,都要对组内的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负责、全程指导,并在责任组内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最佳人文环境。教师在具体指导学生成长,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实现教书育人和个人的专业发展。 “育人”的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能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责任心强。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导师”的涵义:导师必须履行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导师”在学养、视野、道德品位、人格魅力等方面,应高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师,是终身学习着的教师。 四、 组织实施 1、 成立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 2、具体分工 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 3、职责: (1)根据学校安排,制定工作计划和细则,召开有关会议及经验交流会议,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思考学校德育发展方向,引领广大教师在全校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 (2)检查督导导师对所带学生的指导情况。 (3)年级主任以评价导师所带学生的成绩为主,政教处的包级主任以评价导师的宿舍管理及常规管理为主。 五、导师工作职责 1、对受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学校、爱生活、爱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遵纪守法、明理诚信的好学生。 2、教育受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3、关心受导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 4、协助学校、班主任对受导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 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方面的支持。 6、与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要经常沟通交流,并对受导学生的操行品德及评定提出意见和建议。 7、每位导师应为学生做好有关成长档案记录,如活动记录、谈心记录、家访记录等,注意积累素材并撰写成功的育人案例,每学期每人至少一篇。 8、以上各项工作各位导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时间处理。 六、制度要求 1、摸底调查,建立档案。 导师要调查所带学生,为他们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生跟踪档案等,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2、建立家访联系制度。 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系制度。每月至少与受导学生家长联系一次,每位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地了解,对其家庭情况简要分析,密切与家长联系,共同探索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 3、谈心和汇报制度 导师坚持每半月至少与学生个别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习方法、生活、行为等方面帮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要求受导学生每半月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导师跟踪手册,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4、“全员育人导师制”领导小组不定期举行导师、受导学生座谈会,听取导师育人情况汇报。 导师制实施方案4为更好地贯彻华侨大学“教学质量提升计划”,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根据《华侨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特制定我院本科生导师制试行方案。 一、导师的管理 成立导师委员会,主体人员与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保持一致,由院长担任导师制委员会主任。导师管理由导师制委员会负责;按年级设置导师组,组长原则上由班主任兼任;导师组每学期至少开会一次,通报信息,研究问题,交流经验,形成会议纪要。 二、导师制的形式 导师制实施项目制。按照内容分为三个类别:A.学术训练项目:指导学生完成一篇6000字以上标准学术论文或高质量的读书报告;B.学业提升项目: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在项目期限内成绩较大提升;C.课外创新项目:让学生在课外创新方面得到较大发展,素质得以全面提升,担任学院和学校主要学生干部、入选学校学生人才计划、获得重要实践奖项等。 三、导师聘任 1. 本科生导师由院长聘任; 2. 本院所有教师均有承担本科生导师的权利与义务; 3. 导师聘任实行师生双向选择与学院统筹相结合的原则; 4. 每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总数原则上不超过4名,每年级不超过2名。 四、导师的职责 1. 根据导师制申请项目内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与学术态度,指导学生参与相关的学术训练、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课外创新能力。 2. 每学期对学生进行5-8次当面指导,每次1小时左右,由学生在每次指导后做好《本科生导师指导记录》; 3. 根据《哲学本科专业必读核心书目》,或根据导师研究方向,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和研究,撰写读书报告或研究综述(五、六、七学期各一篇四千字左右读书报告)。 4. 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撰写学年论文。专业实习可以包含助教(高年级本科生)、助研(助研可从导师科研经费劳务费中给予部分补偿)。 5.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6. 为学生提供就业、升学方面的`指导。 五、导师考核与工作量 1. 导师与学生共同填写“导师制项目申请表”经学院批准立项后,按照计划,开展导师工作。 2. 导师共同承担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17个学分的工作,并以此分配相关工作量。 3. 完成年度指导任务,在每年度考核中给予部分工作量或津贴,指导一位学生按12个课时分配工作量,超出4名(不含4名)不计工作量。 4. 每个聘期结束前,填写《导师制工作考核表》,评出15%的优秀导师。被考核为优秀的导师给予额外奖励。考核方式和步骤如下: (1)导师自评。导师对职责的履行情况作一次自评小结(40%)。 (2)学生评估。由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填写《导师工作考核表》(30%)。 (3)委员会评估。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综合总评结果对导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30%)。 六、学生的遴选与要求 1.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分为A,B,C类自愿与导师协商申请导师制项目; 2. 学生与导师的组合实行双向选择与学院统筹安排相结合的原则; 3. 获得资格进入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机制的同学,与导师进行定期沟通,并在《本科生导师指导记录》中做好记录; 4. 在一个周期的培养机制结束后,需按时提交导师制结项表和成果报告。 5. 经学院考核,对优秀完成项目的学生,予以相应奖励。 七、导师代管与导师制退出机制 1. 导师如因特殊原因,如请假、访学,超过半年时间的,需委托一位导师代管。 2. 如需要更换导师,则由学生申请,经导师同意,提交导师制委员会讨论决定。 八、附则 本方案由导师制委员会负责解释。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二○XX年九月二十三日 导师制实施方案5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更好地实践“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理念,推进学校全员德育、全程德育的落实,发挥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改变仅仅依靠班主任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片面认识和现状,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实施目的 德育导师制是一种个性化、亲情化和全员化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平等的师生关系、互动的教学模式、共进的发展目标是德育导师制的基本特点。德育导师制将学校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依据“以德树德,以情动情,以志励志,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学力辅导”。通过德育导师制的研究与实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的潜力,进一步营造“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育人氛围,使学生的道德成长与知识建构同步发展,达到学生生命健康成长与教师育人水平不断发展。 三、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2、各班主任为导师小组组长,导师为年级任课教师。 四、实施办法 (一)受导对象的确定 在班主任的统一协调下 1、向学生提供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名单和施导特长。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受导需要。 3、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初步列出导师名单。 4、导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班级的情况,选择受导学生。 5、根据师生双方选择的情况,班主任适当进行调配。每一位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控制在1至2名,并且兼顾不同特点的学生。 (二)导师的'确定 在教师自荐的基础上,先确认并推荐导师名单,再由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确定结对师生。 (三)导师工作内容 1、指导对象确定以后,导师必须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特长、家庭背景等情况,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关心学生,成为学生成才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关爱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要有强烈的育人意识,要保持与学生的经常性接触,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一次电话联络,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导师与家长的联系过程中,要严守师德规范,维护教师和学校形象。 4、建立谈心辅导制度。定期与学生交流,每两周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辅导一次,关注学生变化,对学生的过错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对学生取得的进步,提请班主任和学校进行表扬。 5、建立个案分析制度。对特殊学生、特殊家庭进行重点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的更要作为重点)。 6、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指导学生填写成长档案,记录学生成长轨迹。 7、接受学生咨询,指导、帮助学生安排新学期适合于自身特点、能力、素质和成长目标的学习计划的制订及实施,帮助他们合理选择。推荐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指导学生正常交友。 8、建立汇报制度。每学期就指导学生的基本情况以教育故事、辅导札记、成长案例等形式向学校写一份汇报材料。 9、导师例会制度。每月一次由班主任(导师小组组长)组织召开导师小组会议,交流工作过程,探讨存在问题,共商解决方案,发挥整合优势,《例会表》每月上交给导师大组处,由导师大组总结每月导师工作,总结导师工作中的经验、问题,以期不断改进。 五、考核评价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以过程为主。每位导师在学期结束时把有关表格归档、总结,学校导师大组对导师工作作出全面评价,评价依据为档案评估分、班主任评估分、导师大组评估分及学生成效评估分。评价结果纳入学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记载卡,并根据转化学生成效进行奖励。 兴惠中学 -- end -- 导师制实施方案6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XX市《关于在全市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个性需求,构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体系,小竹林班决定实行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按照“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的基本要求,坚持“人本关爱,因材施教”,动员多方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当好学生的成长向导,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工作小组 组长:朱XX 成员:沈XX、沈XX、刘XX 三、工作流程: 1、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以五年级为单位通过级部会议宣传“全员导师制”的重要性,让老师们深刻领会全员育人导师制的重要意义,让老师们以高姿态加入到导师制的.队伍中来。 2、第二阶段:选择导师,确定受导学生名单 根据我们五年级的实际情况,供选择四名导师:朱XX、沈XX、沈XX和刘XX。同时对五年级学生进行摸底调查,确定受导学生名单,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制度,确定学导关系。 3、第三阶段:签订师生协议 认真组织导师和受导学生签订师生协议,明确双方承担的责任,正式确立指导关系。 4、第四阶段:开展育人工作 关注身心,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其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关注学习,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关注生活,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积极参加健康、安全的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细节,留意受导学生言行举止的细节表现,及时进行诊断与指导;关注变化,及时发现受导学生的学业变化、思想及行为变化,肯定其进步表现,纠正其不当行为,促进学生提高;关注个性,帮助受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建立健全推进制度 1、建立成长档案制度(实事求是) 导师工作档案内容包括:个人资料、师生签订的师生协议、与学生交流记录、学生的变化进步情况、师导学生整体素养评定。 学生成长档案内容包括:家庭及社会关系;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学业状况、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好的作业、优秀作品;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荣誉等等。 2、谈心汇报制度 导师每周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辅导一次,也可以以面谈、书信、周记、电子信箱、博客等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在导师工作档案上记录辅导内容,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以班级的家校交流日记为依托,导师要及时与受导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也可以利用电话、博客、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进行上相合作和沟通。 4、分析会诊制度 我们五年级级部决定每个月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必要时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提出有效地解决办法。 导师制实施方案7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积极构建 “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特制定“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标,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形成着眼全体、关注全面、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全员参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2.个性化原则。导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特点,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 3.人本化原则。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受导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真诚关爱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渐进性原则。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5.整体性原则。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德育导师组,发挥团队的力量开展指导工作。 三、方法和步骤 1.组织建设。本校在区教育部门指导下,建立“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和职能处室,并具体落实德育导师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德育导师组,全校建立德育导师工作团。 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各年级组长 职责:主要负责制定“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落实德育导师的资格预审工作,确定德育导师的聘请名单;负责《“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的落实,确定受导学生的`名单,并负责对德育导师队伍的培训、管理与考核工作。 2.摸底调查。 (1)调查能够胜任德育导师的学校教职员工。 (2)调查需要导师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道德、行为、心理、体育、艺术等)。需要导师的学生初步确定后,班主任要提供并填写受导学生情况登记表,形成包括学生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学习弱势、学习风格、同伴关系、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初步材料,作为导师选择学生的依据和导师开展工作的基础。特别要关注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 3.选配使用 (1)对象:学校全体教职员工。 (2)确定:我校将遵循自主、公开原则,采取个人自愿和集体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结合个人的特长、个性、兴趣爱好等情况选配导师,明确工作职责,并颁发聘书。 (3)使用:德育导师人选确定后,将在校园内张榜公布,并在各班提交受导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最后确定。原则上1位导师可指导3—5名学生,每个德育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构成一个小组。 四、职责与制度 1.德育导师主要职责。 (1)关心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帮助并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3)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特长发展,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他们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其它科任教师沟通,协调各方面力量帮助他们成长。 2.德育导师工作制度 (1)导师聘任制度。凡被聘任为德育导师的教职员工均由学校颁发聘书,德育导师与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书。 (2)学生档案制度。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对学生每一周或每一月的表现逐一登录分析对照,绘制学生学业、行为等变化曲线。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3)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家长接待日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德育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挂靠的更要作为重点)。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教育方法。 (4)谈心交流制度。德育导师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较深入的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要求学生每周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导师工作台帐,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5)小组活动制度。组内活动:德育导师定期与本小组学生集体交流,导师需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或遇到的困难等讲出来,导师与其他成员均可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组间活动:德育导师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将同类型的小组成员(如同属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等某一方面寻求指导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交流,以扩大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6)导师培训制度。学校定期组织导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举办德育导师工作研讨及案例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导师的育人能力、工作水平及研究水平。 (7)考核奖励制度。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检查导师工作的日常工作运作记载、结对学生的反馈和发展表现、查看学生成长档案袋材料和班主任、教师学生家长的情况反映等对受聘的德育导师进行考核评价,并作为绩效考核和评先、评优、评职等重要条件,学校也将对优秀德育导师给予表彰奖励。 导师制实施方案8一、 指导思想 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意见(试行)》的基本精神,结合宇航学院发展现状与学科特点,推进本科生博雅教育和本研一体化培养机制;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高水平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人才培养工作,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升学院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 组织保障 宇航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小组由院长和书记担任组长,教学副院长和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基本成员为各系主任(或教学副主任)、导师代表、学生代表,学院专职辅导员担任秘书。工作小组负责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的起草、完善和执行,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反馈和调整。 学院下属各系所成立本科生导师制执行分组,配合学院工作小组开展导师制的实施,主要任务是确保本系所导师数量和质量,协助学院工作小组完成本系所导师的考核与奖励。 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小组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导师制工作研讨会。 三、 实施范围 1、本科生导师制面向学院全体本科生。从20xx级学生开始试行,逐步覆盖全体本科生。 2、本科生导师岗位主要由宇航学院在职教师担任,也可以由能达到导师岗位职责要求、热心宇航学院教育事业的其它学院教师、离退休老教师、社会知名人士、校友担任。 3、学院受聘教师(教学科研型、教学为主型、研究为主型)均应积极参与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承担学院所要求的担任本科生导师的任务。 四、 聘任基本条件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熟悉教育规律; 3、关心热爱学生和人才培养工作,奉献精神强; 4、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适合本科生导师工作需要。 五、 岗位职责 1、思想层面。及时发现和了解被指导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思想状况等,对学生进行道德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学习层面。关心学生的学业状况,重点在两个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信意识。从专业兴趣、学习观念(目标、动力、方法)、科技实践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发现学习成绩突出和有特长的学生,向学校提出因材施教的特殊培养计划,促使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3、生活层面。关心学生的生活,重点在两个能力的提升:自主规划和自我控制能力。指导学生自主安排日常生活,合理进行个人消费,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学会过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4、成长层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每一名学生建立简要的成长档案。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承受力,激发学生自尊、自爱、自主、自信意识,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为将来正确选择职业打好基础。 六、 实施方案 结合自身特点,面向不同年级,导师制和导生制相结合的模式。 1、实施原则 1)发展性原则:师生协商,共同成长; 2)个性化原则:尊重个性,面向创新; 3)分阶段指导原则:按照年级特征进行指导; 4)特殊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对有特长的学生要提供特殊指导,形成有利于特殊人才成长的环境; 5)关注“边缘化”的原则:对内向、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个体要特别关注。 2、实施办法 1)采取“学生申请,双向选择,学院聘任”的基本流程进行。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和学院配备导师相结合,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学院发给聘书。 2)导师个人申报后,由导师制工作小组审议,批准后备案; 3)学生自愿申报导师,由师生双方相互选择。导师在同一届学生中招收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 4)导师独自承担本科导师的各项工作。 5)新生入学后,从第二个学期补考结束后启动选聘工作,期中考试前完成聘任。 6)学生与导师的关系允许调整。学生可以选择中途更换导师,也可以同时选择多个导师。 2、与导师制配套的导生制 由同一导师指导的博士生、研究生担任,可协助导师指导学生。一方面可协助导师将指导工作精细化,另一方面利用导生与低年级学生年龄差距小、对学生需求理解强的优势,在导师和学生之间起到有效的协助、联系和反馈的作用。 导生制与导师制配套,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增强学生对学院的归属感,促进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便于人才的选拔和个性化培养。导生制用于辅助和完善导师制,导生不能代替导师履行其应有职责。 七、 工作要求 1、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对被指导学生进行思想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一、二年级本科生导师侧重在专业引导、大学生活适应和生涯发展辅导方面;三、四年级本科生导师侧重在专业指导方面,包括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等。 2、导师要及时了解被指导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指导频率,视学生状态和需求而定。 3、为每一位导师建立工作档案,为每一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导师要在《宇航学院本科生发展辅导档案》中按照规范记录指导过程并签字,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 4、定期开展导师经验交流与研讨,使好的经验和做法得以推广等。针对一些重点案例和特殊情况,定期与辅导员、学院领导开展分析会诊工作。 5、学院鼓励导师前往沙河校区对低年级学生开展指导工作,并为导师两校区往返提供便利条件。 6、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要注意:本科生导师不是研究生导师,可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点拨,但不要干扰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节奏。 八、 考核与奖励 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小组建立工作档案,按照导师岗位职责要求评价导师的工作绩效。根据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合作与探索实践、身心健康与发展等四个方面的指导情况,考核导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导师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之一,工作量计入KPI考核体系。对导师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比例约为本科生导师总数的10%。被评为优秀本科生导师的教师,在年终考核、专业职务晋升、岗位评聘、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与政策倾斜。 九、 附则 本方案从20xx级学生开始试行,逐步探索适合宇航学院本科生发展的导师制实现形式,为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新的经验。 宇航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小组 20xx年4月15日 导师制实施方案9我校导师制已经实施了两年多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进一步深入落实导师制,使导师制的实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总体目标和原则 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导师制要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总原则,围绕“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这一工作思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来分步执行、整体推进。 (一)导师任课原则。学生自主选择的导师原则上是自己的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原则上在自己所教班里自主选择学生。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师生关系一经确定,中途不再变更,但根据任课教师年度工作调整,原任课教师的导师工作由续任教老师接替。 (二)尊重了解原则。学生有了解导师的品德修养、教学能力、学术水平、个性兴趣等的权力,导师有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思想品行、学习成绩、个性需要、潜能兴趣、同伴关系等的义务。导师双方彼此尊重,在了解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理想的学导关系。 (三)全面关爱原则。导师应关心学生在学业、生活、品行、心理、人生等方面情况,纠正其缺点和不足,并给予正确适当的导引,要不断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和成就。 (四)因材施教原则。导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及个别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选择,施以适当之指导,使其正常发展,养成健全人格。 二、具体操作 (一)导师制培养的对象和目标 1.各班级要把班级学生按比例确定优秀生、学困生和个性生(20%、10%~15%、5%)。 2.针对优秀生,要进一步帮助他们养成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帮助他们做好人生规划,不断提高学业成绩; 3.针对那些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其他同学又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学生即所谓的学困生,要帮助他们做好良好的习惯养成,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4.对于那些有个性的学生,一方面要进行个性纠偏,另一方面要加强个性培养。 二)学生成长记录袋内容 1、学生方面 (1)个人小档案 (2)认识自我(即我的小传) ①我的个性(用四个双音节形容词) ②我的兴趣爱好 ③我的姓名故事 ④家长寄语 2、老师方面 (1)培养过程材料(包括谈话记录、家访记录和学业辅导记录) (2)培养结果材料(包括学生性格习惯改变、成绩提高幅度、优秀习作、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3、师生结对承诺书 三、其他要求 1.各年级各班级要高度负责、精心组织、精心实施。 2.时间要求 3.启动时间: 4.非起始年级(初二、初三、高二、高三)要在开学第三周把导师及学生的名单交到政教处;起始年级(初一、高一)要在期中考试后一周把导师及学生的名单交到政教处。 5.检查时间 6.非起始年级在期中考试前一周; 7.起始年级在期末考试前一周。 导师制实施方案10“德育导师制”是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建立的,它将学校的德育目标、任务从班主任工作中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使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紧密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对学生德育管理进行优化,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 实践“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新理念。 二、目的意义: 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 三、方法和步骤: 1.确定德育导师:由任课老师自主报名,班主任老师推荐,然后经学校研究确定德育导师。 2.确定被指导学生:由各班主任物色,任课教师建议,报年级部、政教处备案。 3.师生结对:由学生与导师通过双向选择,每位导师有针对性地选定1至2名“有特殊状况的学生”作为指导对象。 4.制定《德育导师工作手册》用于记载学生情况、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效。 5.建立工作制度:包括档案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会诊制度、家访联络制度、学业跟踪制度。 6.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对“德育工作导师”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考核,考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7.把担任德育导师作为年度评优评先的必要条件、考核结果与教师教育教学评价考核挂钩、并且每学年评选部分优秀德育导师进行表彰。 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科学的思想方法、明确的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觉自律、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具有辨是非、知荣辱、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及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 4.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五、德育导师职责 1.热情诚恳、主动积极地接受学生的申请,或者学校的委托,全面深入地了解所指导学生的兴趣、个性和特长及其家庭背景,采取整体与个别教育、引领、辅导相结合,关心帮助所联系学生。 2.从关心学生学业进步、改进学习方法、生涯指导等方面入手,因人而异地制定指导计划,在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习惯、学习过程等方面向所联系的学生提供帮助,引导学生自觉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并接受学生在学习等方面的咨询,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文化娱乐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刻苦学习、勇于实践的激情,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明确要求、悉心指导、定期检查。 4.关注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过程,通过与学生频繁而深入的交往,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成功的生活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加强与学生家长、其他科任教师联系,全面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方面的困难和心理的困惑。 六、德育导师工作内容 1.建立学生档案 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并对学生每星期的表现及考试成绩逐一登录,分析对照,绘制学生学业变化曲线。 2.谈心与汇报 德育导师坚持每周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要求学生每周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导师要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3.会诊 由班主任组织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班级德育会议,本班级的所有导师一起交流、讨论,针对存在的情况,研究对策,发挥“整体、合作、优化”的功能。 4.家访联络 建立定期家长接待日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德育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挂靠的更要作为重点)。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教育方法。 5.学业跟踪 及时了解学生听课和作业情况,并给予帮助和鼓励;登记、绘制成绩变化曲线。 导师制实施方案11我校导师制已经实施了两年多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进一步深入落实导师制,使导师制的实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总体目标和原则 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导师制要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总原则,围绕“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这一工作思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来分步执行、整体推进。 (一)导师任课原则。学生自主选择的导师原则上是自己的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原则上在自己所教班里自主选择学生。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师生关系一经确定,中途不再变更,但根据任课教师年度工作调整,原任课教师的导师工作由续任教老师接替。 (二)尊重了解原则。学生有了解导师的品德修养、教学能力、学术水平、个性兴趣等的权力,导师有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思想品行、学习成绩、个性需要、潜能兴趣、同伴关系等的`义务。导师双方彼此尊重,在了解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理想的学导关系。 (三)全面关爱原则。导师应关心学生在学业、生活、品行、心理、人生等方面情况,纠正其缺点和不足,并给予正确适当的导引,要不断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和成就。 (四)因材施教原则。导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及个别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选择,施以适当之指导,使其正常发展,养成健全人格。 二、具体操作 (一)导师制培养的对象和目标 1.各班级要把班级学生按比例确定优秀生、学困生和个性生(20%、10%~15%、5%)。 2.针对优秀生,要进一步帮助他们养成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帮助他们做好人生规划,不断提高学业成绩; 3.针对那些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其他同学又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学生即所谓的学困生,要帮助他们做好良好的习惯养成,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4。对于那些有个性的学生,一方面要进行个性纠偏,另一方面要加强个性培养。 二)学生成长记录袋内容 1、学生方面 (1)个人小档案 (2)认识自我(即我的小传) ①我的个性(用四个双音节形容词) ②我的兴趣爱好 ③我的姓名故事 ④家长寄语 2、老师方面 (1)培养过程材料(包括谈话记录、家访记录和学业辅导记录) (2)培养结果材料(包括学生性格习惯改变、成绩提高幅度、优秀习作、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3、师生结对承诺书 三、其他要求 1。各年级各班级要高度负责、精心组织、精心实施。 2。时间要求 3。启动时间: 4。非起始年级(初二、初三、高二、高三)要在开学第三周把导师及学生的名单交到政教处;起始年级(初一、高一)要在期中考试后一周把导师及学生的名单交到政教处。 5。检查时间 6。非起始年级在期中考试前一周; 7。起始年级在期末考试前一周。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