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范文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售”和“驮”。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的心情变化。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售”和“驮”。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我”的心情变化。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非洲南部看一看,想去吗?那让我们坐上飞机出发吧。飞机在蓝蓝的天空中飞翔,穿越过南海,飞过印度洋,我们来到了非洲南部。 2、非洲南部都有哪些有名的景物呢?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 (课件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木雕) 3、领略过了非洲南部的景物,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瀑布 a 为什么这个瀑布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这个瀑布有一个很长的名字,谁能来叫叫它的名字? c谁能用这句话来介绍一下瀑布? 课件出示: a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两个新朋友: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b你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 c是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那么壮观,确实吸引了一大批游客。齐读。 (2)木雕 a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非洲木雕给你留下的印象。 b老师这也有三个词: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栩栩如生 c请你用上这两个词,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非洲木雕。 4、今天我们就要走进非洲,去看看发生在那的一件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把课文读流利。 2、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1、“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吴晴,带着朋友的叮嘱,想挑选一个木雕带回国。请小朋友再来读课文,找一找在课文中“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爱不释手----犹豫-----遗憾------高兴-----感动 3、请你第三次读读课文,你从哪里看出了作者的心理变化? (1)爱不释手 a出示句子: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b为什么这个象墩会让“我”爱不释手? 出示句子: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这里有两个四字词语,我们来读一读。 这个木雕设计的与众不同,雕得又是那么逼真,难怪作者会那么爱不释手。 c如果你是作者,当你看到这个象墩,你会怎样来表现你此时的心情,谁愿意来演一演? 看你的眼神,你在看象墩是,非常专注。 你的表情告诉我,你非常喜欢这个象墩。 看木雕的时候可以把眼神集中在木雕上,让人觉得你真的很喜欢。 d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 (2)犹豫 a你从哪里看出“我”很犹豫? 出示: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作者此时的心里是很矛盾的,行李已经超重了,可“我”又那么喜欢象墩,是该买还是不该买呢?谁能把我当时矛盾的心理读出来? b你还从哪里看出我很矛盾? 出示:“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什么是语无伦次? 是啊,想买又不能买,这让我的内心非常复杂,加上少年那么诚恳地让我买一个,更让我语无伦次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遗憾 a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遗憾? 出示: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b“我”到底为了什么而感到遗憾呢? c是啊,那么美的工艺品,我多么想把它带回国,但我又不能,确实让人挺遗憾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4、“我”高兴什么,感动什么,从哪里体现出来,我们留到下节课再讲。 四、写字指导 1、这节课我们要来写“售”和“驮”。 2、看到这两个字,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呢?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简) 一、复习四字词语 二、从“我”的心理活动、少年的言行体会他的心理活动 1、我为什么而感到遗憾? 2、少年此刻也感到遗憾,他又是为了什么? 联系上下文少年言行的句子,体会。 3、我感到很高兴,为什么而高兴?少年是怎么做的? 4、少年为什么要等候并送木雕? 5、我为什么而感动? 6、少年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介绍补充资料。 三、感受少年形象 1、从中,你觉得少年是怎样的一个人? 2、夸夸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2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以读为本,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设计特色: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读中悟情,合作学习;盘活课堂,落实主体。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预习并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读中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世界地图,介绍非洲,相机出示智力题:这里的什么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2、播放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图片,配乐介绍。引导学生读p112第二自然段,要求找出形容瀑布的词语。 3、导入故事: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4、板书课题。 5、过渡: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1)学生抢答,并根据课前预习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欣赏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感受美丽风景。学生看后找词:"名不虚传""十分壮观"。 (3)学生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在课程开始我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让学生欣赏,渲染气氛,揭开课题,把学生的情感自然地带入到课文的学习情境中,设想在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时,我让学生读课文思考主要内容,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1、学习字词。 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词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 请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词义。 3、请学生叙述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按要求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当小老师带读。 4、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不懂的做好记号。4,学生齐读词语。 5,学生叙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领学习"买木雕"。 (3—4自然段) 根据学生叙述,提出思考:"我"为什么特别想买木雕。要求学生再读课文(3—4自然段)。板书:买。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这些坐凳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两个句子。 鼓励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的词语。 突出显示这些词语,出示木雕的图片。 指导朗读。 出示填空。 1、学生再读思考。 2、学生汇报。 3、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的印象,画出来。"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颖""栩栩如生"。 4、学生观看木雕图,理解这些词语。 5、学生品读句子,指名再读。 6、学生填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 抓重点促表达,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等词语时,我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且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层次,在学生领会的基础上,要尽可能使学生通过练习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读中悟情"弃木雕""赠木雕"。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会认“售”“驮”“卖”等14个生字,积累“买卖”“出售”“栩栩如生”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初步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非洲小朋友、动物、大瀑布和木雕的有关图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非洲儿童图片)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孩子都是什么地方的吗?(非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黑色的皮肤)你们想和他们做朋友吗?今天梁老师就带着大家走出亚洲,走进非洲,来认识一位非洲的少年。 2、板书揭题:《卖木雕的少年》区分“买”和“卖”,并指导书写。 3、从课文的题目中,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大家? 生:买木雕的少年是谁?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是怎样的木雕?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世界地图还有非洲小朋友的图片,直观形象的让孩子们初步感知非洲的情况,之后板书课题,让学生质疑,让孩子们提出由课题想了解的问题,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认真听课文范读。 (1)注意读准字音,把本课的词语或是自己难以理解的词语标记出来。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提问: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我”和非洲少年) (2)小组合作讨论, 我到非洲旅行时,开始想要(),但是因为(),只好放弃了,最后( )。 (3)课文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3、交流反馈 在班内交流,个别同学试说,教师相机评价 (设计意图:初步朗读课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参与讨论,通过教师出示的总结提纲完成内容填写,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三、再读课文、识记字词 1、幻灯片出示本课词语: 买卖 出售 驮着 构思新奇 五官端正 掏出 饭馆 一堆 一模一样 付钱 标准 牙齿 莫西奥图尼亚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栩栩如生 2、开火车试读词语。 3、整体读词语。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本课生字并试着分析识记方法。 强调:“售”字书写时要注意隹字右边有四横;“驮”字右边是大;“馆”食字旁右边不要写成宫;“辨”字的辨析;“齿”的笔顺书写。 4、考考你 大瀑布真是(),那里(),景色()。摊点上的木雕()、()坐凳(),大象雕的(),我一看就()。 (设计意图: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从字的读音、词语的认读,个别生字的辨析书写等方面让学生认读生字和词语,以个别读、开火车读、整体读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识记,加 强学生对生字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四、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朗读。 2、指名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 3、通过朗读,你觉得少年是一个这样的人?少年身上有哪些你学的地方? (少年对中国人很友好,朋友之间很尊重对方,热情、充满关爱,少年把中国人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4、教师总结:本课我们了解了大瀑布的美丽和木雕的精美,也知道了作者首先听朋友介绍木雕、然后挑选木雕,接着放弃木雕,最后少年赠送了木雕。认识了一位把中国人当成是朋友的非洲少年,那么,非洲少年为这么说这样做呢?我们下节课来共同学习。 (设计意图:本课为第一课时,所以要加强学生朗读的训练,只有熟读课文,才能正确把握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少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初步体会非洲少年与中国人之间的友谊,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作业布置 认真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把词语抄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课后认真搜集有关非洲的资料图片,并把自己搜集的信息和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4一、教材简介: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 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运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所带出的词语或其它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的中国人民的友谊;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选择: 情境教学法:组合作探究法质疑讨论法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部分生字。积累部分四字词语。 2、读通课文。学习课文1—9自然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3、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初步感受卖木雕少年美好、纯洁的心灵。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一)欣赏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 1、师述: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瀑布怎么样?[学生自由赞美] 2、师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就是位于南部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跨赞比亚、津巴布韦国界,高120余米,宽达1800米的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个名字是赞比亚独立后恢复的原名,历史上它曾经又称为维多利亚瀑布。 3、指导朗读“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二)谈话过渡,揭示课题 1、师述:就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我们就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7卖木雕的少年] (三)课题质疑,引发思考 1、师述: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这是个怎样的少年?木雕是什么?作者和这个少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作者为什么要写他?……] 3、师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究我们想知道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渎课文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的地方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思考,从课文内容中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二)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屏幕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词语。指名带读。[教师指定] (2)屏幕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语。指名带读。[学生自由选择] (3)屏幕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教师指,学生快速认读。 (4)再读“驮”“掏”,指导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2、检查难读的句子 (1)师:有没有特别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大家一起读一读。 屏幕出示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2)教师指导朗读。 3、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 (1)师述:我们读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现在看一看大家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我知道木雕是指—— 我知道卖木雕的少年是——(板书:非洲十五六岁黑人少年) 我知道作者和卖木雕少年之间发生的事是——(“我”买木雕少年卖木雕)] 三、研读课文,探究重点问题,深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一)学习课文一、二两个自然段 1、引述:刚才有位同学说,作者是因为要买木雕才遇到卖木雕少年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买木雕呢?从哪里可以知道? 2、学生汇报第一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该生读课文。 3、引导:“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4、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从刚才的画面看到它的壮美,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5、屏幕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自然段,问: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相机理解“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6、这里作者以十分概括的语言写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景色,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7、师述:对!因为买木雕是课文的重点内容,而大瀑布的景色是次要的。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知道,是因为朋友介绍要买木雕,所以作者才去买木雕。 8、齐读一、二两个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三——九自然段 1、师引:同学们,作者在朋友的介绍下,应该是决定要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的,但是作者买了吗?快速阅读课文3——9自然段,思考: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买了没有? (2)在作者和卖木雕的少年买卖木雕的过程中,作者是怎么做、怎么想、怎么说的?用“”划出相关的语句;卖木雕少年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讨论。 (1)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汇报作者买了没有。 屏幕出示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板书:没有买木雕] (2)学生找出作者怎么做的、怎么想、怎么说的句子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a: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b:能不能感受到作者没有买木雕的遗憾? (3)学生找出卖木雕少年说的、做的句子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屏幕出示相关句子: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一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深情。] a:教师引导: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b:从这些语句中,你能想象出少年是怎样想的吗? [急切地劝说,希望作者能够买一个木雕。] 4、小结过渡:是的,在整个作者和卖木雕少年的买卖过程中,作者的爱不释手却又犹豫、矛盾的心理,以及少年急切希望作者买木雕的心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读,来表现他们当时的心理活动呢? 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买卖对话部分。 (1)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在小组内分角色读。 (2)汇报朗读。 a:三个学生配合朗读。[一生读叙述部分,一生读作者,一生读少年] [师问读少年语句的学生: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师生共同评价) b:师生合作读。[一生读叙述部分,教师读作者,全班读少年] 四、拓展过渡,顺承第二课时 1、师述:读到这里,老师不禁要问,透过那少年眼睛里流露出的一丝遗憾的神情,你们大胆想象一下,他除了因为作者放弃购买木雕而遗憾,还会想到什么? [用行动来弥补这种遗憾] 2、师总结:的确,这位卖木雕的少年,没有让作者将遗憾带回中国,无偿地送给了作者一个木雕纪念品,[板书:送]他以自己的纯朴、善良留给作者永远的感动!以一个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特有的感情谱写了一曲中非人民友谊之歌。这也正是作者要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所在。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10——16自然段,深刻体会卖木雕少年的美好心灵,并巩固未练习的生字词,积累课文中词语。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巩固文中的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 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卖木雕的少年》。今天,老师找到了许多非洲木雕的图片,让我们伴随着非洲击鼓乐的节奏,我们一起看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非洲击鼓乐和木雕的图片,感受非洲人民的淳朴和智慧,在情境中走进文本,唤起学习愿望。】 2.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由此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一个情景? (看木雕)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3.读词语,回顾课文中的故事情景。一组一组读,一组一组体会。 4.根据“看木雕”“选木雕”“卖木雕”“送木雕”等画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词语是有生命的。通过看图片,想词语,看词语,想情景,使学生在文字和画面之间建立起联系,让抽象的语言文字和生动的画面联系起来,继而复习了词语,积累了词语,又理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第一次见面,体会遗憾 1.自由读全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作者和少年都感到遗憾? 生:第九自然段 2.出示第九自然段: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生读。读出遗憾的语气。 3.默读课文1-8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感到遗憾?少年又为什么感到遗憾呢?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两个遗憾,凸显全文的主要矛盾。从而通过理解为什么遗憾,如何弥补遗憾,辐射全篇。】 4.学生汇报: (1)作者的遗憾: ①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a.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想到朋友的叮嘱,__________ 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b.带着喜悦读一读。 c.没有买回来,真是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句子的训练,帮助学生读懂这个自然段的三个意思,体会到三个意思的并列关系,以及和“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读懂了这个自然段的结构,体会到了作者买不回去木雕的遗憾。】 ②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A.大象的鼻子像( ), 耳朵像( ), 身子像( ), 四条腿像( ), 象背上驮着( )。 B.所以说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C.指导读。 D.没有买回来,真是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真实的大象的样子,训练学生说比喻句,从而使眼前出现了大象的画面,使学生懂得这样的木雕真是“栩栩如生”“构思新奇”啊!在语境中理解了词语,积累了词语。】 ③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A.从哪些词语能够看到作者对象墩子的喜爱? B.还能说我怎么着象墩? 预设:拿、提、抱、举、端…… C.用哪个好呢? 生:“捧”好,更加体会出作者的喜爱。 D.指导朗读。 E.不买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读一读,换一换,比一比等词语教学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研读重点词语,读懂了句子的意思。】 ④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A.比较: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不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B.指导朗读。 C.不买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改一改、比一比等方法,训练学生读懂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体会到作者遗憾的心情。】 (2)少年的遗憾: ①出示:“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②体会少年的内心。 ③师生读对话。 ④质疑:为什么少年因为作者是中国人而感到遗憾呢? 【设计意图:通过少年的前两次对话,读懂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木雕能够卖出去的心情。通过作者的语无伦次,体会到作者的矛盾和遗憾。最后通过质疑,使学生突然明白:少年的遗憾,主要来自于作者是个中国人。】 (3)背景介绍。 A.周总理曾三次赴非洲十国; 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 帮助修建了全长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多达16万人。在这项工程中,中方有64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B.图片: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 中国物资运到非洲; 中国医疗队给非洲人民看病; 中国科学家教非洲人民如何种植蔬菜; 坦赞铁路。 【设计意图:通过对故事背景资料的补充,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的优势,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了情感。】 (4)拓展练习,动笔书写: A.此时此刻,少年的内心无法平静, 他忘不了作者( )时的喜悦, 忘不了作者( )时的犹豫, 更忘不了作者带着( )离去的身影。 他想:一定要( ),因为( )。 于是,他( )。 【设计意图:这段的练笔有三个目的。一是对作者、少年两个人遗憾的回顾,二是对少年内心世界的揣摩,三是对小木雕由来的补白练笔。通过这样一石三鸟的活动,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 B.汇报: 预设: 生1:于是,他飞奔回家,做了一个和大象墩一模一样的小木雕。 师:我现在你的妈妈。孩子,你不去卖木雕,在这里做什么呢? 生:一个中国阿姨喜欢木雕,我给她做一个。 师:你从我们家的木雕里给她选一个吧。 生:她是我们的朋友,不能随便选的。阿姨喜欢小象墩,但是太大了,带不回去,我做一个小的送给她。 师:妈妈支持你,我去卖木雕,你做吧。 生2:于是,他飞奔回家,取出了自己心爱的、和大象墩一模一样的小象墩。 师:我是你的妈妈。孩子,你不去卖木雕,回来取这个木雕做什么? 生:妈妈,一个中国阿姨喜欢这样的木雕,我送给她。 师:这是你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的礼物,你怎么能随便送给陌生人呢? 生:妈妈,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他们对我们非洲人那么好,我应该把更好的东西送给她。 师:你做得对,真是我的好孩子。 生3:于是,他来到其他卖木雕的摊点,买了一个和大象墩一模一样的小象墩。 师:我现在是卖木雕的人。孩子,你家里不是有很多木雕吗? 生:是的。但是,我想买一个小小的象墩木雕。 师:为什么偏偏买这样的呢? 生:刚才,一个中国阿姨到我这里买象墩木雕,因为我家的太大了,所以没有买。我要买个小的送给她。 师:为什么要送呢?你和她认识? 生:不认识,但是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不应该要钱的。 师:对,他们对我们非洲人这么好,你这样做得对。给,拿去,你也不用给我钱。 生:谢谢您! 生4:……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转换,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使教师和学生在自然的对话中,真实地体验文本中人物的所思所感。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的想象和体验都是个性化的:想象小木雕的来历是多角度的,在不同的环境中遇到的人物角色是不同的。然而,在他们的对话中,少年所表达的意思却是共性的,都是建立在少年淳朴、善良、知恩图报的美好品质基础上的。这一环节的教学,升华了少年的美好品质,初步体会了对于朋友的理解。】 三、研读第二次见面,体会朋友 1.研读对话 (1)师生对读少年和作者的对话。指导学生读准确。 【设计意图:初读对话,借助提示语读准确,把握语调语气的合理性。】 (2)去掉课文中的提示语,生生对读。根据标点,读出对话的语气。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设计意图:去掉提示语读对话,更有人物之间交流的真实感。通过指导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初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第二次生生对读,体会两个人的想法。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预设:“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①这回您就不用遗憾了;②这就是您最喜欢的样子了,小小的,多好看;③带回中国,会有更多的人喜欢……) “太好了!”……(①这回我不遗憾了!②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③这个孩子真热情!……)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①中国援助非洲,给我们多少无私的帮助啊!②管朋友要钱,那就不是朋友了。③她从那么远的国家来,我作为朋友送个小礼物,也是应该的!……)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①是的,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②我们相互帮助,是最好的朋友。③对啊,我们虽然不相识,但是我们两个国家的友谊却是深厚的!……) 【设计意图:在每一个人物语言描写后边,加上一个省略号,给学生提供补白的空间。通过给对话补充合理的内心独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使我们眼前出现了两个更加具体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善良热情的少年,一个是激动惊喜的作者。】 (4)生生对读,说出心底的话。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设计意图:在上一次品读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将省略号放进了引号里边,引导学生把体会到的人物心里的话说出来,将揣摩到的人物内心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了情感体验和语言训练的和谐发展。】 (5)师生对读,回归文本。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设计意图:这一次读对话,虽然文字又回归到了文本中的简简单单,但是,由于前两次补白的心灵体验,学生的情感和文本人物的内心相通,通过朗读,自然而然地将对人物的理解读出来,丰满了人物形象。】 2.透过少年的微笑,体会少年的内心 (1)出示: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2)这是怎样的笑容? 预设:幸福 善良 愉快 满足 安慰…… 【设计意图:这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通过体会少年笑容的含义,促使学生学会阅读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而且要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 四、升华文本 1.出示:我们是朋友! 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 我们和非洲人民永远是朋友! 2.复沓读 在作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少年热情地伸出了双手, 因为——我们是朋友! 当非洲人民遭受苦难的时候,中国人民热情地伸出了双手, 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 愿我们能够永远珍惜彼此关爱的点点滴滴, 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永远是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复沓读,总结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将情感表达推向高潮。】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懂课文生字新词,积累四字词语。 2、体会卖木雕少年和“我”的遗憾的不同含义。 3、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知道“one world ,one dream.”吗?这是零八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奥运的五环就代表了世界上的五个大洲,哪位小朋友知道这五环分别代表什么?(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绿色代表澳洲,红色代表美洲,黑色代表非洲。)其实地球是个大家庭,无论是什么国家,无论你是什么肤色,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让世界充满爱。今天,费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的`这篇课文就发生在非洲的南部,讲的是一位“卖木雕的黑人少年”(板书课题)。能给“卖”字找个意思相反的字吗?(买)板书。“卖”字就比“买”多了一顶帽子。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师:想了解他吗?那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12页,自己把这篇课文读一读,注意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师:课文读通了吗?我请一小组开火车读读全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也得看着课文认真听。 三、结合课文,了解南非。 1、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南非给游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生词:莫西奥图尼亚能用课文中的词语完成这个填空吗?()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名不虚传十分壮观师:正因为大瀑布的景色雄伟壮观,才会“游人如织”(那是一幅怎样的场面啊?) 2、木雕:师介绍木雕,是非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大都出自于非洲中西部民间艺人之手,那娴熟的刀法,生动的表情刻画,神秘而怪异的造型,使之成为世界各地乐于收藏的艺术品。常见的非洲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动物木雕。课文中用了哪些词来说木雕的?(琳琅满目:指名读词,读着读着,你觉得这个词说明了木雕的(多),都已经充满了你的眼睛。这个词多用在书籍或工艺品上。各式各样) 3、有句话说得好“学以致用”,既然学了就要会用。能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写一段话吗?快动笔写写吧! 过渡:只有领略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壮美,带回了精美的木雕,才不虚此行,不留遗憾。遗憾是什么意思?(不称心,惋惜)这一词出现在哪个自然段?(第九自然段)指名读。这里出现了两次,分别指谁遗憾? 四、研读课文,体会“我”和少年的遗憾。 1、“我”为什么而遗憾? 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这工艺品指的是什么?(象墩)这象墩精美在哪儿?找到相应的句子。理解“栩栩如生”,能给他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望着如此精美得象墩,难怪我会如此喜欢,从哪儿能看出来?(爱不释手:出示“释”的意思:①说明;解说②消除③放开;放下④出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她喜爱得放不开手,那是种怎样的喜爱?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理解“象墩、爱不释手、栩栩如生、语无伦次、遗憾”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我”和少年之间的对话以及少年在暮色中等“我”的片断。 3、通过默读,找到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通过人特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把握课文情感 教学流程 一、小诗导入 小朋友们,在最近学的一些课文里,徐老师总觉得被一种情感深深打动着,于是写了几句诗与大家分享一下: 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有朋之远方来的笑脸 朋友是天涯若比邻的心境 朋友是患难见真情的感动 朋友 是阮恒颤抖举起的生命小手 朋友 是大地无情面对地震人人献出的那份爱 朋友 他跳出个圈 跨越国界 迈向大洋彼岸 架起中非那抹友谊彩虹 于是 一个不知名的少年 用那小小的木雕 诠释礼轻情义重的友谊真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这节课我们就去结识这位卖木雕的少年,去看看他的那只木雕,掂量那份情谊。 1、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生字读正确,课文读流利 3、检查词语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清晰可辨 琳琅满目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一模一样 仔细观赏 爱不释手 五官端正 语无论次 (1)开火车读 (2)模是多音字 三、看瀑布 1、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词) 还有一个词,不好念,得多读几遍。看谁读得顺溜。(学生练)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也称维多利亚瀑布,在世界十大奇迹中排名第七。作者此行去非洲之前,朋友就叮嘱她: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要不我们也去欣赏一下。 (出示图并解说)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全貌呈“之”字形,绵延97公里。其中的主瀑布高达122米,宽达1800米。瀑布倾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激起阵阵水雾。每当日落或日出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一条绚丽多彩、经久不散的彩虹飞架在大瀑布和对面的悬崖之间。因此当地人也叫它 “彩虹之家”。 3、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理解:名不虚传什么意思?(换词:名副其实)从这段话的哪些词,你还可以感受到这里名不虚传?体会游人如织(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说明游客特别的多。) 4、朗读指导(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这里非常有名,游客非常多?评:听出来了,这里真是一个名扬中外的旅游胜地) 四、识少年 1、就在这名不虚传的瀑布附近,作者结识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他们仅仅只有两面之缘,却让作者永生难忘。这是为什么?请默读课文3到9段,划出少年言行的句子,看看第一次相遇,少年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少年印象记) 2、第一次印象(3到9段) 找:孩子们,我和少年第一次相遇,你都找到了少年的哪些言行? (1)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2)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4)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再读:那你能再读读课文,揣摩一下,当时少年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1)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说:“买一个吧!” (2)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当_____________时,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您是中国人吧?” (4)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交流: 过渡:你能读明白少年那一丝遗憾的神情吗?(学生谈)细细来品味一下课文10到15段,看看他们第二次相遇。 3、第二次印象记,自由读,找找少年是如何弥补这一丝遗憾?还可以拿起笔在边上写写你从中读明白了什么? 重点句:“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那位黑人少年可能干什么去了? (既然只有拳头大小的小象墩作者为什么用上“沉甸甸”一词?) 理解:沉甸甸(专程、专雕、两国友谊) 孩子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是相互的。正是中国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友谊,才会专门为我雕刻,专程为我送来这象墩,让我无憾地离开非洲。 4、这木雕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木雕吗?这里面饱涵了什么? (这份情、这份谊,每刻一下都包含着少年对中国人民的那一份情谊。这样的木雕小象墩,怎能不让作者感到沉甸甸呢?) 5、这个可爱的非洲少年,话语不多,却默默地用行动传递着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少年行为真可以用一首小诗来表现 细微之处见真心 枝枝叶叶总关情 人生所贵友情见 天涯海角也若邻 你也能写几句话来夸夸黑人少年吗? 六、小结 作者的这趟非洲行,让她永生难忘。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卖木雕少年美丽的心灵,这一切都震憾着作者,也震憾着我们,愿中非人民的友好关系,也愿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不断延续下去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8学习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4.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5.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6.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 一 课 时 资料共享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习。 a.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b.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 二 课 时 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学习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4.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9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 2、通过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充分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了解非洲吗? 非洲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生活着与我们肤色、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但却同样热情、淳朴的人们,有景色壮观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还有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非洲木雕(课件出示非洲的风土人情、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介绍木雕工艺,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非洲旅行,去认识那里的一位新朋友——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 (二)、合作交流、检查预习。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读了课文你了解到什么? 2、这些词语你一定都会读了。(课件出示生词) 3、还有一些词语藏在句子里,你会读吗?(课件出示句子,并适当理解四字词语,体会四字词语的生动) 4、还有一个长句子谁来读?(课件出示句子)这个句子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把它读一遍。 (三)、紧扣“遗憾”,体会少年的美好心灵。 1、读3——6段,感悟 “遗憾”。 品读“我”的遗憾。 ⑴、你有过遗憾的经历吗?课文中的“我”为什么感到遗憾?(“我”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板书:我、遗憾) ⑵、自由读课文3——6段,找找看从哪些词语句子能体会到作者的遗憾?边读边画一画。 交流: “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刻得栩栩如生。” “摊上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我”是从这么多各式各样、精美的木雕中仔细挑选出的象墩,却不能买,多么遗憾呀?你再来读这句话。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爱不释手却不得不放下,真是遗憾。我们一齐再读这句话。 品读少年的遗憾。 ⑴、只有作者感到遗憾吗?生:不是,还有谁? 课件出示: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点头。卖木雕的少年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⑵、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交流:他需要钱;他看到我非常喜欢那个木雕,却不能买;因为我是中国人,是他的朋友,不能带走心爱的东西┄┄ 让我们再读这几段话,感受作者和少年的遗憾,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10——15段,弥补“遗憾”,品悟“沉甸甸”的友情。 师:读到这里,老师不禁要问,难道少年会遗憾地看着 “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吗?请同学们自由读10——15段,看发生了什么事? 课件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⑴、白天遗憾地分别,晚上少年送来了这个小象墩,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少年送我的这个小象墩从何而来? 看来这小象墩来之不易呀,但他却不收我的钱?他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是呀,中国人是非洲人民的朋友(课件补充中非友谊资料) ⑵、“我们是朋友。” 这些真诚的、无偿的、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的帮助只因为五个字——生:“我们是朋友”。 因为铭记着中国人的帮助,为了不让我遗憾的离开,在夜幕中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出现,也是因为这五个字——生:“我们是朋友”。 即使历尽辛苦才找到这个小象墩,即使非常需要钱,但却决不收钱,还是因为这五个字——生:“我们是朋友”。 ⑶、品味“沉甸甸”的友情。 课件出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这时候你觉得这个“沉甸甸的东西”仅仅是一个木雕吗?少年交到我手上的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友谊呀。齐读。(板书:我们是朋友) (四)、拓展延伸 1、写话练习。 师:就这样“我”带着这个小象墩,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友谊踏上了回国的航班,回国以后,我把这个小象墩放在书桌前我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那个非洲少年。今天,我又一次想起这位真诚的朋友,我想给他写一封信。(课件出示) 2、四字词填空。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瀑布前摊点上陈列的木雕()、(),其中大象雕得(),我捧着它()。 (五)、总结全文。 师:很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见过这位少年,但是只要一看到这个木雕小象墩,我就会想起他的话:中国人是我们都朋友。是呀,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非洲人都会铭记这五个字:我们是朋友。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