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监测方案 |
范文 | 监测方案模板集锦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监测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监测方案 篇1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实施条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规定(试行)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和《市XX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季行动方案》渝食安委 按照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的XX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卫办监督〔XX〕3号)等相关文件规定。 结合我县实际,发〔XX〕164号)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一)从而了解和分析我县食品污染水平。获得XX年 自治县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以及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数据。 (二)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进行风险预警,降低我县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内容及责任单位 (一)其中:检测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完成以餐用具消毒效果监测及食品监测。样品来源采取购买的形式采集(见附表1责任单位:县卫生局(疾控中心)配合单位:县 食药监局、工商局、商务局、卫生监督所。 (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可能危害身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微生物及毒素、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等风险因素进行监测(见附表2责任单位:县质监 局。 (三)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见附表3责任单位:县工商局。 (四)餐饮服务食品、餐饮具、工用具等进行监测(见附表4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五)生猪、肉牛、山羊饲养场等畜禽养殖和预混料进行检测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和菜克多巴胺及动物疫病等进行监测。责任单位:县畜牧兽医局。 (六)蔬菜、水果等农药残留开展监测。责任单位:县农委。 (七)食源性疾病监测 1.监测单位 ①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 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②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 对食品安全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学处理,县疾控中心协助质监、工商、食药监局等部门开展食品抽样检测。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和报告。 2.监测内容 ①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监测、报告。 ②食品安全事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报告。 三、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四、保障措施 同时每年要安排一定经费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设备投入,县财政将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增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顺利开展。 五、信息通报 及时上报县食安办,监测责任单位发现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或特定食物中污染水平异常增高时。由县食安办立即通报各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采取措施加强监管 监测方案 篇2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管理,构建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五河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2、全面深入了解我县教育教学现状,科学评价学校教学工作,充分调动所有学校争先进位的积极性。 3、促进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努力防流堵辍、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 4、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并作为评价各校教学质量的依据。 5、逐步建立全县学生发展状况数据库、学科质量数据库,为全县教育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范围及内容 监测对象为全县中、小学在籍在校生(以学籍电子档案为依据),监测范围为《课程标准》规定开设的所有科目。 监测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监测试题难易得当,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监测方法采取纸笔监测、面试监测和实际操作监测相结合。 三、监测办法 质量监测总分为120分(其中附加分20分)。监测类型为集中监测、随机监测、特长监测三种。集中监测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等五项赋分。随机监测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三项赋分。特长监测按比赛获奖、大课间活动、测试三项赋分。 (一)集中监测(60分) 高中、初中、小学的集中监测分别为高考、中考、小学毕业考试(明年以后将在三年级举行一次监测作为小学阶段的起始分数)。 高中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四项计算,具体分值分别为5分、20分、15分、20分。 初中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五项计算,具体分值分别为5分、15分、10分、20分、10分。 小学的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的分值分别为5分、15分、15分、15分、10分。 计分办法如下: (1)集中监测巩固率,即参加考试人数与参评人数之比。小学巩固率达97%、高初中达95%,记5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5分。为防止人为的淘汰差生,巩固率可记负分,以充分抵消因淘汰差生而提高的.其他几方面的得分。 参评人数=(学籍数+转入数+复学数+其他)-(转出数+休学数+其他)(县内转入、转出均应主动到教育科备案,转到县外应到教育科审批,否则视同流失)。 (2)集中监测平均分,即学校总分与学校参考人数之比。 集中监测平均分赋分: (3)集中监测及格率,即学校总分及格人数与学校参考人数之比。及格分数=总分×60%。 集中监测及格率赋分: (4)集中监测优秀率,即学校总分达优秀人数与学校参考人数之比。优秀分数=总分×80%。优秀率达到40%记该项最高分值,每低一个百分点,中、小学均扣0.5分。 (5)集中监测后30%的平均分,即各校位于后30%的学生的平均分。 后30%学生平均分赋分: (二)随机监测(高中40分,初中、小学25分) 即教育局每学年随机对全县某些学校、某些年级、某些班级、某些学科随机进行监测,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三项赋分。高中以每学期末联考数据为依据,分值为平均分15分、及格率10分、优秀率15分。初中分值分别为10分、5分、10分。小学分值分别为10分、10分、5分。其计分办法是: (1)随机监测平均分赋分: (2)随机监测及格率赋分: (3)随机监测优秀率赋分:优秀率达到40%记该项分值,每低一个百分点高中扣0.4分、初中扣0.3分、小学扣0.2分。 参评人数、及格分、优秀分规定同集中监测。 为减少随机抽样的偶然性,对乡镇中心小学的村完小实行按类抽取,中心小学在学年初把全镇村完小按教学质量平均分成三类,并上报质量监测中心。在随机监测前抽签决定监测的学科、类别、学校、年级和班级。一类高中的随机监测以每学期的联考成绩为依据,二类高中以抽查数据为准。 (三)特长监测(15分) (1)比赛获奖(3分) 即每学年各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中小学生运动会、文体活动、学科竞赛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获奖情况。计分办法如下: ①获县级以上个人一、二、三等奖的分别计10、8、5分。 ②获县级以上团体一、二、三等奖分别计100分、80分、50分。 所有活动必须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与其他部门联合组织的,折半计分,以表彰文件、通报及获奖证书原件为依据(若按名次发奖,按1:2:3比例转化为一、二、三等奖)。计分办法是: 比赛获奖赋分: (2)大课间活动(3分) 学校举行大课间活动正常,且活动内容丰富,能有效提高学生锻炼水平。大课间赋分: (3)测试(9分,其中体育3分、音乐3分、美术3分。) 即:县教育局组织专业人员进校进班随机抽取学生,对学生音乐、体育、美术等知识和技能进行监测,计分办法是: 测试赋分: 高中不进行特长监测。 (四)发展性指标(20分) 发展性监测指标分为两项,即学年进位10分、学段进位10分。 (1)学年进位,即各学校集中监测排名比上学年集中监测排名进位情况。上年排名在前10%名今年仍保持的加10分,上年排名在前10%-15%名今年保持的加8分,上年排名在前15%-20%名今年仍保持的加6分。如果上年排名在前10%名,今年虽退位但仍在前20%名,可加相应的分值,退位到20%名以后得0分。 学年进位赋分: (2)学段进位,即各学校学段末排名比学段初排名进位情况。高、初中学段初成绩以入学成绩为准,小学学段初成绩以三年级集中监测排名为准。年段初排名在前10%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10分,年段初排名在前10%-15%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8分,年段初排名在前15%-20%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6分。如果年段初排名在前10%名,年段末虽退位但仍在前20%名,可加相应的分值,退位到20%名以后得0分。 学段进位赋分: 以上各项累计得分为各校年度教学质量综合评定得分,其中发展性指标为附加分。初中学段提高分自20xx年起实施,小学、高中学段提高分自20xx年起实施。 四、评价办法 (一)分类比较: 高中: 第一类:一中、二中、新集中学、苏皖学校、大志中学。 第二类:四中、沫河口中学、刘集中学、小圩中学。 初中:所有公办民办初中,以及完中的初中部、九年一贯制初中部。 小学: 第一类:局属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校本部等19个学校。 第二类:15个乡镇中心小学(以乡镇为单位)。 第三类:村完小、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各项分值以集中监测为依据。 同一类别的学校之间进行比较。 (二)分等评定: 优秀等次:监测总分达80分以上的单位 良好等次:监测总分达70-79分的单位 合格等次:监测总分达60-69分的单位 不合格等次:监测总分低于60分的单位 五、奖惩 (一)凡监测总分为优秀等次的单位,教育局颁发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奖。其中乡镇中心小学全学区教学质量虽然达到优秀等次,但仍有五分之一教学质量不合格完小的,该乡镇中心小学不授予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奖。 (二)凡监测总分排名较上年进位超过五名以上的单位,教育局颁发教学质量同比进步奖。 (三)凡教学质量监测结果为不合格等次的单位,通报全县,并责令整改,对第一年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学校进行重点帮扶,对校长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为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学校校长引咎辞职。 (四)凡中心小学有三分之一以上学校为不合格等次的,通报全县,并责令整改,对第一年有三分之一以上学校为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中心小学校长及业务副校长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校为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中心小学校长及业务副校长引咎辞职。 (五)教学质量监测结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校综合评估。 (六)集中监测按各科任课教师总数20%的比例设学科教学一、二、三等奖(一、二、三等奖比例为1:2:3)。 六、违纪处理办法 (一)学生违反考试纪律,情节严重的取消考试资格,凡冒名顶替或在试卷上做特殊标记的,该学科作零分处理。 (二)学校对参考学生资审不严,为学生冒名顶替提供条件或为学生提供作弊便利的,该学科按零分处理,并视情节轻重,对校长及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三)监考教师不按考试规范程序操作,违反考试纪律,造成考场秩序混乱、集体作弊、出现雷同卷的或阅卷教师工作不负责,造成阅卷、统分误差大,查实后取消下一年监考资格,阅卷资格,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 (四)县局抽调下派的考务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不按考试规范程序操作,造成试卷泄密、混装、倒装或少装答卷,将视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 (五)凡人为淘汰差生,或在学籍上弄虚作假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监测方案 篇3为了及时掌握艾滋病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实施方案年-年)》文件精神和国家区域监测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1. 掌握区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 2. 根据艾滋病性病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实施艾滋病性病的干预,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对象 卖淫票娼者、静脉吸毒者、孕妇、人工流产者、同性恋者、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三、监测工作的网络建设 1.成立区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参照国家和市级的监测技术要求,制定区的监测技术文件;解决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 2.监测报告及制度 为加强我区的艾滋病性病报告网络及制度建设,规范辖区性病门诊,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病例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性病门诊病例的登记与报告制度、匿名报告制度、性病专用登记本的建立和性病报告卡的发放制度、疫情自查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性病资料的保密制度、门诊和实验室衔接制度、转诊制度等。 3.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年内建成市五医院、闵中心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对开设性病门诊的一级医院,要求开展淋球菌培养检验项目。每年由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验室试剂来源进行检查。 4.人员培训 对区内所有医疗单位开展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培训,重点掌握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各种法律法规、国家最新诊疗技术,经考试合格上岗。 5.加强协作 艾滋病行为监测要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有助于调查者接近监测的目标人群和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公安局、司法局、计生委、人口办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配合区卫生部门组织高危人群的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2)各镇、街道落实相关人员,开展对辖区内高危人群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各项健康教育,配合区卫生部门进行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四、监测内容与方法 1.病例报告 凡在我区内开展性病艾滋病诊疗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诊断的性病病例、艾滋病病例,包括在本地患病的外来流动人口,均须填写“性病报告卡”,并将传报卡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总发病率、不同病种的发病率、构成比及流行特点,与历年同期比较。 2.开展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筛查 区妇幼所提供婚前体检者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医疗单位提供产前体检者、人工流产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公安局提供收容、劳教、戒毒等机构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人口计生委提供计划生育或生殖健康门诊中艾滋病性病数据。 3.行为监测 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行为监测方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人员落实方案的实施。行为监测对象主要有以下二类: (1)高危人群:静脉注射毒品者、暗娼、嫖客、性病患者。 (2)重点人群: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五、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反馈 每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监测资料分析,报区卫生局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 六、 监测资料档案的管理 各医疗机构对《性病报告卡》、《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工作总结等材料,要装订成册,分类保存和管理,有专人负责。《性病报告卡》要求保存5年。《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艾滋病性病监测资料年度汇编》等要求长期保存。 监测方案 篇4一、时间及科目 20xx年6月26日。 二、科目 1——6年级语文、数学3——6年级英语 上午:8:30--10:00数学(90分钟),10:30--11:30英语(60分钟); 下午:14:30--xx:30语文(120分钟)。 三、命题与制卷 由教科中心根据本期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统一命题,统一制卷。 四、监测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其中英语学科有听力测试)。 五、实施: 1、黄志祥校长为本校考点主任。 2、考室布置: (1)每个年级分为三个考室,单人单座,按各班学籍号顺序呈“S”形编排学生座位。注意座位间隔均匀并保持适当距离,不得过窄。 (2)桌凳排列整齐,地面保持清洁,桌斗内的杂物和纸屑要清除干净,考室内多余的课桌整齐排在考室后面,考场四周墙上不能保留与考试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画。 (4)请各负责老师在6月25日下午布置好考室,学校进行检查。 3、监测信号:二铃一哨。 (1)开考铃:开始考试。 (2)提醒哨:下考前15分钟,主监考提醒学生还有15分钟。 (3)终考铃:考试结束。 4、监考: (1)请监考教师提前15分钟到教导处领试卷,提前5分钟发试卷. (2)本次监测实行交叉监考,每考室设两名监考人员。 (2)监考人员要注意着装和仪表,不要穿带钉的鞋进入考场。既要严肃认真地维护考场纪律,又要态度和蔼地热心关心考生,保证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阅卷与评价 1、监测科目实行分组流水阅卷。 2、请各组统一阅卷地点、时间。 3、各任课教师负责数据统计与分析评价工作。 附: 20xx春季期终监测安排表 年级 考室 考室布置 监考老师 巡视 监测方案 篇5为了保证我院的门诊医疗质量缩短病人就诊、检查、治疗、取药的等候时间提高病人对门诊诊疗工作的满意度特制定本办法。 一、门诊流量监测 (一)门诊流量监测应包括以下信息 每个诊室尚未接诊人次,还应包括超声科、检验抽血处等医技科室的等候人数。 (二)我院对门诊流量实行实地监测由门诊办公室负责上午10:30及下午4:00各监测一次,门诊办公室应定时巡查门诊各楼层对门诊流量实行实地监测。 二、医疗资源调剂 (一)门诊办公室有权对全院医疗资源进行调剂以满足门诊工作的需要。 (二)各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应积极配合门诊办公室的医疗资源调剂工作15 分钟内按要求派遣医生或其他工作人员支援门诊工作。 (三)门诊办公室根据门诊流量监测获得的等候诊疗的病人数量、实际提供服务的医生数或窗口数、每个医生或窗口接待病人的平均速度判断为尚未诊疗的病人提供服务需要的时间决定是否需要增加工作人员或服务窗口。 (四)对于偶发的大量病人等候诊疗的事件,门诊办公室通知相关科室主任或住院部增派医生或增加窗口支援门诊工作。 (五)如果某个科室经常出现大量病人等候诊疗的事件,门诊办公室应协同该科室开展质量改进项目,通过流程重建等措施解决问题。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