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朱自清散文的独特意蕴
范文

朱自清散文的独特意蕴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其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享誉文坛,至今仍为无数读者所称道。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朱自清散文的独特意蕴,欢迎大家阅读!

散文作为我国的主流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史上灿若群星的名家骚客,运用这一载体,展示出迷人的文学才华。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散文之路,是一条光彩夺目的心灵旅程,记载了一个个有思想、有文采的文化精英。朱自清就是在散文道路上留下足迹的著名作家,是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界的一颗巨星,尤其是其多篇散文,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令人心驰神往。本文试图分析朱自清散文在艺术上的独特意蕴,以期引起各位同仁对朱自清散文创作的深入思考。

  一、情景交融的诗意美

朱自清的散文常常寓情于景,融景于情,在情景交融之中迸发出韵味深长的诗意。他在对情景的细致描写之中,自然而然地将自身感受融合到景致当中,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文中扑面而来的诗意。一篇名为《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的散文便是一例,该题原是一句旧词,朱自清借以为文题,写了这一篇内容为读画的散文。作者先将画面作了介绍:一轮明月青光遍满纸上”,嫩绿色的海棠花叶子仿佛掐得出水似的”,两只黑八哥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而另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如此介绍,就已使人见文如观画了。但作者的才华还不只表现在复述画面,更在于透过画面,发掘诗的意境,写出自己独特的读画感,虚实相间、景中有情,那朦胧的意境、柔和的气氛、依恋的情绪都浑然一体,达到了文情并茂、意趣盎然的效果。另一篇散文《春》,则更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在朱自清的笔下,春天不但美丽,而且饱含感情,万物苏醒后的春日景物跃然纸上。作家在文中写出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迎春的人们,展示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其中,春花”给人以清新美丽、生机旺盛之感。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一描述,使读者眼前仿佛出现了春花千朵万朵压枝低”的动人情景。接着,作者又把花儿的颜色写得色彩夺目,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还散发着扑鼻的香味,引来了蜂忙和蝶舞。一瞬间,原来的静景在作者灵巧的笔下动了起来,描绘出春花绚丽的丰姿,真实地写出了美好的春天。使春天的神韵如同诗一般,在画面中流淌, 美不胜收。

二、深邃幽远的意境美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不仅在于情景交融的诗意美,而且还在于其意境的深邃幽远。朱自清常常将自己的情感在特定的环境下凝固下来,并升华成为一种深远的意境。其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就是通过美仑美奂的景物描写,将他的心声不露声色地折射给读者,通过文中创设的幽远意境,很好地寄托了自己的情怀,让读者体会到艺术的韵味。开头点明心里颇不宁静”,接着写景,渲染夜深人静之时的气氛,描写小路的幽静,荷塘四周的清静,月光的淡淡,以此抒发作者心情的愁闷。作者独自置身于这幽静而静谧的荷塘之畔,触景生情,让原本很不平静的心情变得安静起来,感到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些含蓄的语言,揭示出作者的内心世界。他目睹黑暗的现实,感到现实世界再也没有自己立足的天地与自由,但却又无法摆脱现实,于是只能寻求在另一个世界”获得片刻的安宁,摆脱各种纷扰,一泄胸中的苦闷。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景色,不但观察准确,而且描绘细腻,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凸显荷塘的淡雅宁静,为荷塘创造出超凡脱俗的氛围,从而形成了一个十分美丽的艺术境界,因而产生了十分巨大的魅力。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主要是因为作者笔下的那一方荷塘,已经不再是客观意义上的普通荷塘了, 而是作者心中的另一个世界”。由此,展现出深邃幽远的意境美,诠释着作者向往宁静而自由生活的渴望。

三、简洁自然的口语美

朱自清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他对于口语有一种独特的敏感。在创作后期,他大量采用口语体的.语言,在经过艺术加工和改造之后,创造出被称为谈话风”的语言风格,从而使文章语言具有通俗平易的独特特色。朱自清从口语中提炼出许多活生生的,极其富有表现力的口语语汇。语汇是构筑语言大厦的最基本的砖瓦。经过对精心加工提炼的口语语汇进行大量运用,使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简洁自然,从而获得了谈话风”的韵味。同时,朱自清还通过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了口语的节调,并使之实现了艺术化的新境界。朱自清对于口语的节调有深刻独到的敏感。通过运用艺术化的口语节调,使他的散文语言富有音乐旋律。这一特点主要还是通过独特的口语句式运用来表现的。请看散文《儿女》中的一段描写: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罗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可以看出,这段话中的语汇,大多数都来自口语之中,作者注意并

采用口语的句法对句子进行重新组织和安排,从而形成了回环反复的音乐旋律,构成了一种铿锵有力的音调,一种顿挫有力的音乐节奏,从而活灵活现地描写出孩子们吃饭时相互争吵的生动景象,同时也在不经意中流露出作者此时的不耐烦情绪。从对以上这个例子的分析之中,如果认真分析,我们还可以分析出,朱自清对口语节调的运用,不但是一种自觉的审美品位与艺术追求,而且同时也决不是为了追求而去追求,他散文中的种种口语节调完全是按照散文表情达意的需要,通过切入生活画面和细节的言语内容,将本色的生活氛围融合为一个整体,使文章具有生活的真味。

当然,虽然朱自清散文十分重视吸收口语语汇,大量采取口语节调,具有谈话”的风格,但是散文的语言毕竟有别于口语,毕竟是一种文学艺术语言。因此,他十分注意对口语词汇进行艺术化的提炼,他认为只有多诵读,才知道怎样去润饰字句。只有多去听活的语言,多听人家说的话,并细细研究、体味,并且记住。朱自清散文中的口语节调不但保持了汉族标准语的民族特点,而且同时吸收了其它方言、文言以及外来语中的有用部分,因此读起来觉得亲切流利,毫无生硬别扭的感觉,已十分接近如今我们使用的普通话。如散文《儿女》中还有一句: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一句,其中用的是抹”字与捧”字,而不用擦”,也不用端”,这就十分口语话,体现出形象性与生动性,将孩子受到大人训斥之后那种战战兢兢、老老实实的形态,栩栩传神地表现出来了。因此,朱自清先生谈话风”的艺术语言,在明白如话和通俗平易之中,不但有着字外有字、句外有句的无穷韵味,而且还富有形象生动的独特意蕴。

  四、结语

以上所论,仅是简要分析了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综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经历,从早期的清秀脱俗,到中期的朴实深厚,再到后期的深邃高远,无不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审美情趣,为其后的中国散文创作开辟了一条平坦大道。因此,朱自清散文中还有众多的艺术宝藏可以深入挖掘,有待于我们继续学习探讨。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23:4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