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 |
范文 |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范文(通用1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范文(通用1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1一、资助计划 1.省级资助计划63名,资助金63万元; 2.市级资助计划80名,资助金40万元(含我会与总工会联合资助计划20名,计10万元)。 二、资助对象 本人患重大疾病、或因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巨大,生活特别困难的高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教师。其中:省级特困教师资助助要求负债5万元以上(含5万元),市级特困教师资助要求负债2万元以上(含2万元)。资助重点为在职教师,退休教师比例原则上省级资助不超过5%,市级资助不超过10%。 三、资助标准 困难教师资助助标准,省级为每人一次性1万元,市级为每人一次性5000元。 四、材料报送时间及要求 1.材料报送时间 省级困难教师资助材料上报时间为5月15日前,按附件4《湖南省教育基金会2021年开展资助特困教师活动方案》的要求具体办理,同时将汇总表抄送市教育基金会。市级困难教师资助材料包括(纸质及电子材料)6月20日前上报,逾期不报将视作自动放弃。 2.材料内容上报。省、市特困教师资料上报均包括以下内容:汇总表(花名册),申请表,身份证、教师证,医院诊断结果复印件,治疗费用票据及公示无异议等证明材料,当地政府部门(民政局/所、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相关证明材料。 五、活动要求 1.建设特困教师数据库。各地要摸清情况,定期完善更新特困教师数据库,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救助; 2.严格申报程序。要严格按要求审核特困教师材料,省级资助的教师对象为前两年未接受过省级资助的学校专任教师。同等条件下,市级资助也应优先报送专任教师和以前未获得过资助的教师职工。 3.建立联系反馈机制。各地要注意跟踪了解和掌握资助对象工作和生活情况,并及时上报(省级资助教师按规定时间通过“省教育基金会信息化平台”反馈20xx年度受助教师情况)。 4.加强信息公开。各地要在当地教育基金会或教育局网站公示资助名单;资助后要及时公布救助特困教师情况,实行受助对象、受助情况、受助金额三公开,建立受助困难教师专项档案。 5.强化舆论宣传。各地要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受助特困教师的先进典型事迹,争取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社会资源支持。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220xx年春节即将来临,为切实做好春节困难教职工帮扶和送温暖工作,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学校工会决定在全校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新年慰问活动,通过活动让困难教职工感受到党的关怀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为做好此次活动,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1月至春节(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慰问对象 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困难帮扶和“双节”送温暖人员;学校送温暖在职职工等。 三、慰问形式 以慰问金形式发放。 四、活动具体安排 (一)入户慰问 学校负责人带队慰问(省级大病帮扶2人) 陪同人员:党办、校办、校工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医学院等部门相关人员。 (二)单位慰问 1. 学校工会主席带队慰问(省级送温暖2人) 陪同人员:校工会、保卫处、期刊社等部门相关人员。 2. 校工会慰问(校级送温暖18人) 陪同人员:图书馆、科研实验中心、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后勤服务中心、期刊社、体育部、基础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基建处、第一附属医院等部门相关人员。 五、相关要求 除上级工会和学校帮扶慰问以外,各基层工会要结合实际,制定计划,做好本单位困难职工帮扶和送温暖工作。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3为规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经费管理,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落实20xx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教财函[20xx]106号)要求,特安排事项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是针对条件艰苦的乡村学校专门设立的补助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乡村教师的关心,对农村教育的重视。有关地方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协调同级财政部门,稳步推进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工作。地方是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责任主体。省级教育部门要会同省级财政部门,切实加强统筹和指导,按照要求制定本行政区域内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方案。市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协调监督,指导市县制定实施办法,加强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县级教育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明确实施时间、补助范围、发放对象、补助档次标准、发放形式以及公开公示方式等,报上级两部门备查,并尽快落实到位。 集中连片地区中的部分民族聚集区、灾后重建等地区,因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办学相对集中,已无村小和教学点。对这些特殊困难地区,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研究解决办法,不搞一刀切。 二、实行实名制管理,严格“以岗定补” 各地要结合正在推进的教师实名制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以身份证信息为基础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申领信息库,实行实名制管理,对补助人数、补助标准和发放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控,防止虚报、冒领、套取补助资金。 要严格落实“以岗定补,在岗享受,离岗取消”的补助原则。补助标准要根据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程度等因素分档确定,重点向条件艰苦地区倾斜,向村小学和教学点倾斜,不能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要充分发挥补助政策对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教学点)任教的作用。 三、坚持阳光操作 各地应主动通过当地主流媒体和学校公开栏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对实施方案、补助享受人员、人数、档次标准和发放等情况及时进行公开公示,保证各个环节公开透明、阳光运行。当地教育部门网站要开辟专栏对教师申领情况进行常年公示,保证教师人人知晓,全过程接受教师监督。同时,各地要高度重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地宣传政策,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教育、关心农村教师,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全过程监督 各地要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有效。补助资金要按时直接发放到教师个人工资账户,减少中间环节。 地方各级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同级财政部门,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切实负起审核责任,健全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对本行政区域内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重点是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以及补助对象、人数、档次标准和发放等公开公示情况,保证补助发放不走样,取得实效。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各地实施情况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定期进行督导。各地应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举xx箱,及时受理乡村教师投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我部将组织对各地政策落实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同时,建立问责制度,对提供虚假数据,存在冒领、套取、挪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五、完善配套措施 各地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结合实际采取综合措施,从根本上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素质。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将乡村教师培训学习、对口帮扶等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农村教师招聘补充机制和县域内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研究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向村学校和教学点倾斜的政策措施,落实教师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时要求有乡村学校任教经历的规定。采取切实措施改善乡村学校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4今年5月,我会根据常德市教师奖励基金会《关于对家庭经济困难教师进行调查摸底的通知》精神,对我县因病和灾害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教师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据初步统计,全县因病和灾害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负债在5万元以上)的教师达154人,其中患三种重大疾病(癌症、白血病、尿毒症)54人(在职教师22人、家庭成员17人,退休教师及家庭成员15人)。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遵循基金会《宗旨》,落实基金会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特拟定今年开展“爱烛行动”救助特困教师活动方案,有关要求如下: 一、救助对象 因本人患重大疾病负债在3万元以上和因家庭受重大自然灾害损失较大的本县特困教师。2013年全县共救助特困教师40名今年已受中央、省、市、县基金会救助的对象不重复救助。 二、救助标准 经审定,对符合上述条件的特困教师,由县教师奖励基金会一次性救助,发放救助金每人2000元。 三、申请救助程序 按《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爱烛行动”救助特困教师暂行办法》实行。 四、名额分配 县直中学和每个乡镇中学各推荐1-2名。 五、时间安排 10月:县教师奖励基金会和县教育局联合下发《通知》。 11月上旬:县直中学、各乡镇中学报送特困教师名单及材料。 11月下旬-12月上旬:县教育局与县教师奖励基金会审核特困教师材料,并向社会公示。 12月下旬:开展救助活动并下发救助金。 六、工作要求 1.认真组织申报。各学校要严格按照《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爱烛行动”救助特困教师暂行办法》的要求于11月15日前申报特困教师名单及材料到教育局政工股。 2.大力开展救助活动。各学校要认真开展“爱烛行动”救助活动,必须及时由校长亲自给被救助对象发放救助金。 3.积极宣传报道。各学校要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和家庭特困、爱岗敬业的教师典型,教育局将在教育信息网上予以推介。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5为助力教育精准扶贫,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结合我会今年工作要点,将开展救助因病因灾致贫的教师以及慰问名、老教师活动。具体安排方案如下: 一、救助困难教师 (一)救助对象。教师本人患重大疾病、负债3万元以上,且近两年未受到过各级教育基金会慰问救助的;或因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巨大,生活特别困难的。 (二)救助名额及救助标准。救助对象40人,救助标准每人4000元。 (三)实施办法。 1.所有救助对象都必须如实填写相应的特困教师审批表。 2.当年已经在其他单位(组织)开展的救助活动中享受救助的不重复救助。 3.已被确定为省、市、县救助对象的,必须在学校公示。 4.必须提供身份证、教师资格证、医院大病诊断证明、治疗大额费用单据等复印件,于10月底报送县教育基金会秘书处。 5.县教育基金会秘书处初审,依据申报材料,根据医疗费用开支及困难程度和省、市分配的资助名额,提出向省、市资助对象和本会慰问的教师名单。 6.常务理事审查确定资助、慰问对象,并在全县公示。 7.理事长签批后,将慰问款发(送)到特困教师手中。 (四)工作要求 1.各单位应严格按上述实施办法进行审查,坚持公开透明,客观公正。 2.各单位必须于规定的时间内将审批表上报县基金会,如逾期未报,视为放弃。 二、走访慰问名老教师 今年重阳节,县教育基金会与县教育体育局联合召开已退休的名老教师座谈会,县直学校选派1-2名代表,各乡镇选派1名代表参加。名老教师指以下三种对象: 1、曾经在乡镇学校担任主职、县直学校担任副校长以上的干部; 2、省级以上表彰过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 3、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参加活动的名老教师40人。参加活动对象推荐表在6月23日报县基金会(请参加活动对象每人交“教育往事怀想”一篇,体裁不限,字数在1000字以内)。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6我校对精准扶贫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为了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的年度工作任务,根据省、州和临夏县人民政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和联系村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核心宗旨是让广大扶贫对象彻底脱贫,在获得物质生活条件根本改善的同时,切实提升精神生活的层次和水准。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是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扶贫先扶智,我省在之前的扶贫工作实践中所创立的教育扶贫经验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大力推广,2月25日《人民日报》、《甘肃日报》对全省通过开展教育科技扶贫拔穷根的组合拳进行了专题介绍,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实施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等纳入整体扶贫工程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了顺应精准扶贫工作形势的发展,结合我省教育扶贫工作的要求,发挥临夏中学师资优厚、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校精准扶贫的重点应放在教育扶贫上,着眼于关注农民实际需求、帮扶学校教育教学、跟踪服务在校学生,以智力扶贫为核心抓手,切实发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 二、工作内容 (一)掌握路盘乡联丰村全村各受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信息,并进行跟踪调研和跟进服务。对全村所有在校学生,包括村幼儿园、村级小学、初中、以及在高中、大学等不同学段就读的学生信息进行摸底登记,弄清楚其家庭状况、经济条件、成长特点、基本需求和主要困难等情况和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从下半年开始选择其中有代表性、急需帮扶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帮助,体现精准特点。 (二)对梅冬岭小学进行专项帮扶。梅冬岭小学是路盘乡的中心小学,在校学生绝大多数是联丰村当地农民子弟,具有普遍的教育帮扶需求。同时,由于该校办学条件所限,许多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帮扶的需求空间。根据对该校的调查了解,20xx年拟对该校进行如下帮扶活动: 1、帮助解决部分体育用品。购赠一些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跳绳等体育用品。 2、开展六一、教师节慰问活动。 3、开展一次心理辅导讲座。 4、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传统文化讲座,开展送文化下乡。 (三)对户籍在联丰村且已完成初中学业、渴求升入临中学习的学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降一定分数录取。高三补习生补习优先录取,减免部分费用。 (四)邀请相关科技人员到村上进行专题辅导和培训。针对联丰村农民在养殖、农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获得相应知识技能培训的实际情况,我校将聘请相关专家给予技术指导。 1、学校邀请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到村上对牧业养殖户传授养牛、养羊技术。 2、邀请种子公司专业人员到田间地头培训种子的选用、化肥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五)电子商务培训学习。 组织我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具备条件的中青年农民进行一次网上购物、网上致富信息查询与发布等方面的专门培训。 (六)组织村民上党课。 安排我校党务干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上1-2次党课,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 (七)完成常规性工作。 1、完成每月2次的入户调查工作。 2、上传反映调查情况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3、完善相关表册。 4、及时编印《精准扶贫工作简报》。 (八)相关物质帮扶工作。 1、购买、发放一定数量的啤特果树苗。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联丰村农民在春耕生产中比较重视植树育苗、发展经济林建设,我们计划购买一些啤特果树苗,适时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2、联丰村在整治和改造村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短缺,我校可视具体情况解决村上的部分欠款。 3、其他帮扶。 总之,精准扶贫工作是造福民众、惠及桑梓的第一号利民工程,我们将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和要求,结合联系村社贫困农户的实际情况,尽量发挥我校优势,尽心尽力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好。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7一、指导思想 学校以教育为宗旨,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困生是学校教育最需要关心、爱护的一个群体。但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好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一起努力。 二、工作措施 1、教师要针对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计划目标不能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应制定跳一跳能摘到的目标为宜。具体操作如下: ①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上课实行中、青教师“结对子、传帮带”制度,以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学困生同时并进。教师的教案要定期检查,其中“学困生转化”是检查的主要内容和项目。 ②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学困生,要把比较简单直接的实验让学困生来完成,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臵起来,臵之不理。三是各科任教师对学困生实行课堂笔记检查批入的制度,指导和督促学困生们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问题,二是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三是可以解决“入门”和“兴趣”问题。 ③布臵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④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学校强调教师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修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 ⑤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学困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学困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上评讲课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些基础上,我们还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脱贫致富”。 2、学校提出了“向指头要素质”、“向口头要素质”、“向趾头要素质”的“三头”素质教育的口号,实现人人成才的目标。我们是先让每个学困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出一技之长,文化课、专业课、体音美等方面都可以,不加限制,然后班级再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分门别类,组成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扎扎实实地开展“少年宫”活动,以保证学困生各自特长的充分发挥和发展。 其次是学校经常开展形式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竞赛,如校运会、文化艺术节、小制作、小发明、书法竞赛、歌咏赛等,为学生搭建一个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的舞台空间,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体验出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学困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受到更多的锻炼。也可以举行一些小游戏,小型教学比赛,趣味数学知识竞赛等等。另外,要处理好学困生和其他同学的关系,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集体的帮助,真正激起学习的兴趣。 3、要转变“学困生”,争取家长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只有与家长密切配合,才能收效显著。所以要经常家访,加强与家长联系的强度,随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和思想动态。必要的时候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思想观念。 4、各学科要及时制定学科辅导计划,并对开展情况予以记录,随时了解学困生的进步和帮扶效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学困生学科辅导工作。使学困生转化工作得到具体实施。 总之,要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历程,亦非靠某个人单枪匹马所能成功的,而要靠教师、学生和家庭的配合。只要我们以爱为前提,运用各种方法转化他们,请相信学困生也一定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8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帮扶是落实精准扶贫机制,增强扶贫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专项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全面实现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现就扎实推进我县贫困学生帮扶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完善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电子信息库和教育系统贫困学生电子信息库,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帮扶机制,协调组织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确保所有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不辍学,确保所有高中、高(中)职特困学生得到资助。 二、帮扶范围 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他需要帮扶的特困家庭子女。 三、主要措施 (一)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家庭学生电子信息库 1、各乡镇要对本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信息按照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电子信息库的要求逐户比对、核实,对不完善和需更正的信息重新确认,建立本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台账,并按要求将本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电子信息上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贫困学生帮扶组(QQ群“贫困学生帮扶”账号xx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贫困学生帮扶组建立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电子信息库。 2、各乡镇中学、中心学校和县属学校都要建立学校贫困学生台账,在本校就读属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学生,学校必须要求学生提供本人家庭持有的“扶贫工作手册”予以登记确认,在学校贫困学生台账中予以注明“建档户”。县教育局建立教育系统贫困学生电子信息库。 3、各乡镇、学校必须在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内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贫困学生异动信息进行更新,并分别上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贫困学生帮扶组和县教育局,及时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流向,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帮扶对象精准。 (二)开展县乡干部帮联贫困家庭学生活动 1、帮联安排。按照县委xx发〔20xx〕1号文件要求,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二层骨干和学校正副校长、村(居)党组织书记、“两代表一委员”中的企业法人至少帮联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或其他特困户家庭学生。帮联可采取“一帮一”或“一帮多”等方式,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帮联全覆盖。 2、对象确定。原则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优先选择帮联。对口扶贫点村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原则上由县直副科以上单位和驻xx单位(以下简称后盾单位)干部帮联,不足帮联对象的由后盾单位与对口扶贫点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联系,在就近其他非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中确定;对口扶贫点村以外的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原则上由乡镇机关、站所干部、学校正副校长、村(居)党组织书记、“两代表一委员”中的企业法人帮联;市委对口扶贫点村贫困学生由所驻点村和乡镇与市委驻村工作队联系确定帮联;其他自愿参与的社会组织、团体或爱心人士的帮联对象与县教育局联系确定。 3、对象上报。县委点村各后盾单位帮联贫困学生情况归口各后盾单位分别上报;乡镇和市委点村后盾单位帮联贫困学生情况归口乡镇统一上报;其他自愿帮联贫困学生情况归口县教育局上报。各乡镇、后盾单位必须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对象和干部结对帮联全覆盖,并建好贫困学生帮联台账,并将帮联结对情况按照县作风办设计的表格格式要求,由各责任单位负责以纸质文档(加盖单位公章、主要负责人签字)和excel电子文档二种形式,分别报送县作风办和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贫困学生帮扶组审核备案。 4、工作要求。每名干部帮联的贫困学生对象每年资助金额1000元以上,其经费可在单位帮联协会资金中列支;同时要加强心理关爱,帮联干部每年走访帮联学生对象不少于4次,主动与学生监护人联系,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家庭互动活动,帮联情况应在民情日记中详细记载。 (三)落实国家助学普惠政策 县教育部门要主动对接好现有国家助学普惠政策,实现与扶贫部门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电子信息库互联互通,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国家助学普惠政策人人享受,就高不就低全覆盖。 1、中职免学费:100%学生享受,每生每期1200元; 2、中职助学金:14%学生享受,每年1000元、3000元、4000元三个档次; 3、普高助学金:14%学生享受,每年1000元、3000元、4000元三个档次; 4、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25%学生享受,小学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年1250元; 5、幼儿入园补助(仅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7.5%幼儿享受,每年1000元; 6、大学新生入学(依上级下达指标确定): 省内每生500元,省外每生1000元; 7、生源地助学贷款:应贷尽贷,大学生每生每年8000元。 县扶贫部门要在其他部门的配合下落实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雨露计划。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条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读职业学历教育(含中职、中专、技校、全日制普通大专、高职院校、技师学院等)的学生按照秋季、春季两期分别资助1000元;对因面临失学、辍学就读义务教育、普高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困学生每年资助2000元。 (四)争取社会资助,优先扶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 1、继续开展“帮联解民难,爱心助学子”活动,每年筹集资金150万元以上,资助贫困大学新生300名以上。 2、继续办好中央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通过滋惠计划、励耕计划、润雨计划实施教育扶贫; 3、积极引导公益组织、社会团体或爱心人士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实施精准扶助。 四、工作保障 1、营造氛围。各级各单位要注重发掘扶贫助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引导全社会关注、支持开展帮联贫困学生活动。 2、确保精准。县扶贫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数据库内的学生对象,各乡镇都要认真核实上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将会同县有关部门对相关信息进行抽查审核,确保对象精准识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国家助学普惠政策全覆盖,社会资助优先扶助,其他特困户家庭子女同步享受,确保对象精准帮扶。 3、抓好考评。扶贫助学工作作为 “脱贫攻坚”重要内容,纳入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单位年终绩效考评。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9原民办教师和原代课教师(以下简称原民办代课教师)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服务人民教育,为我省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妥善解决原民办代课教师生活困难问题,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针对我省原民办代课教师的实际情况,向符合条件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生活困难补助。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依规的原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明确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对象的范围条件、工作程序和要求。 (二)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针对原民办代课教师的问题,向符合条件的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生活困难补助。 (三)坚持与原有政策相衔接的原则。政策措施与我省此前解决原民办代课教师的相关政策相衔接。 (四)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省制定统一的政策,具体实施工作按照“属地为主”原则,由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 (五)坚持只减不增的原则。在原民办代课教师自查和审核工作的基础上,固化原民办代课教师人员名单和人员总数,根据人员自然减员情况,只减不增。 三、补助发放对象 原民办教师:现为广东省户籍,xx年3月27日(含)以前曾在我省公办中小学(含幼儿园、附属学前班)教学岗位上连续任教满1学年(或2个学期)以上,离开教学岗位后未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录用为编制内人员或国有企业录用为正式工作人员的原民办教师。 原代课教师:现为广东省户籍,xx年3月27日(不含)—20xx年8月31日期间与聘用学校、办学单位签订“聘用代课教师合同书”,并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在我省公办中小学(含幼儿园、附属学前班)教学岗位上连续任教满1学年(或2个学期)以上,离开教学岗位后未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录用为编制内人员或国有企业录用为正式工作人员的原代课教师。 下列人员不列入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对象范围: 1.纳入计划内离岗退养的原民办教师; 2.20xx年12月31日前已去世的原民办代课教师; 3.有刑事犯罪记录的人员以及任教期间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被开除、辞退或解除聘用合同的人员。 四、补助标准 符合条件的原民办代课教师,按任教学期累计计算,每2个学期视为1年。工作年限总计余数为1学期的,按1年计算。工作年限根据原民办代课教师自查和审核工作核定后不再调整。 工作年限超过30年的,每人每月补助900元;工作年限20-29年的,每人每月补助800元;工作年限10-19年的,每人每月补助700元;工作年限1-9年的,各市给予适当补助,具体标准由各市制定,所需资金由市、县自行筹集解决。以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动态调整补助标准。 五、计发时间 (一)符合条件的原民办代课教师在20xx年12月31日(含)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从20xx年1月起计发生活困难补助,以前年度不补发。 (二)符合条件的原民办代课教师在20xx年1月1日(含)后达到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从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下一月起开始发放生活困难补助。 (三)生活困难补助发放至符合条件的原民办代课教师去世当月。 六、经费分担比例和发放渠道 汕头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惠州市、汕尾市、阳江市、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清远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以及江门市的恩平市、开平市、台山市,由省、市按5:5的比例分级负担所需资金。其他地区所需资金由当地负担,市县分担比例由当地市级人民政府确定。 符合条件原民办代课教师的生活困难补助的发放方式和发放渠道,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 七、工作程序 (一)申请。由符合条件的原民办代课教师本人在现户籍所在地提出申请。乡镇(街道)要指定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办理。各地根据粤教师〔20xx〕11号和粤教师〔20xx〕6号开展的原民办代课教师自查和审核情况,通知当年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本地户籍原民办代课教师,持本人身份证和户口簿等有效证件,向乡镇(街道)领取并填写一式三份的《广东省原民办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附件1)。各地应于20xx年1月31日前通知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年龄计算截止时间为20xx年12月31日)的原民办代课教师完成首次个人申请,此后于每年3月31日前通知当年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原民办代课教师完成个人申请。 (二)初审。乡镇(街道)在收到《申请表》及相关材料后,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进行初审,并将初审通过的人员名单和《申请表》报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教育部门。乡镇(街道)应于20xx年2月28日前完成首次初审,此后于每年4月15日前完成初审。 (三)审核。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教育部门在接到乡镇(街道)的初审人员名单后,会同财政、人社、卫健等部门对申请人是否符合补助条件、工作年限、补助标准、补助金额等情况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教育、财政、人社、卫健等部门应于20xx年3月15日前完成首次审核,此后于每年4月30日前完成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四)公示。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教育、财政、人社、卫健等部门应将审核通过的人员名单在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教育部门、乡镇中心学校(行使乡镇教育管理职能的机构)、村委会张榜公示5个工作日,同时在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政府门户网公示5个工作日,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教育、财政、人社、卫健等部门应于20xx年3月31日前完成公示,此后于每年5月15日前完成对当年全部符合补助条件人员的公示。 (五)确认。经公示无异议后,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教育、财政、人社、卫健等部门对人员名单进行确认,建立完善每年的《xx县(市、区)原民办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对象名册表》、《xx县(市、区)原民办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对象增减情况表》和《xx县(市、区)原民办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对象人数汇总表》(附件2、3、4),同时在5个工作日内将相关部门盖章确认后的表格报地级以上市教育、财政、人社、卫健部门复核。 (六)复核。市级教育、财政、人社、卫健部门对县级各部门报送的有关材料进行复核、汇总及存档,填写《xx市原民办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对象人数汇总表》(附件5),并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备案。 (七)拨付。省、市财政部门根据经复核后符合条件的原民办代课教师人员情况、补助标准和分担比例,将所需补助资金下达到县级财政,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将省、市、县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到发放单位。各地应于每年省、市财政下达资金后一个月内完成拨付。 (八)发放。各发放单位在收到补助资金后,及时将生活困难补助资金直接发放到符合条件的原民办代课教师个人账户。各发放单位应于每年收到补助资金后一个月内完成发放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关。教育部门负责对申请人身份、工作年限进行审核和复核,教育、财政、人社、卫健等部门共同对是否符合补助条件、补助标准、补助金额进行审核和复核。乡镇(街道)负责做好原民办代课教师申请和初审。 为避免出现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对象情况变更或去世后其他人冒领补助,各地要建立生活困难补助领取资格审查机制,通过现场资格审验、与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参保信息、卫健部门的`人口信息进行比对等多种有效途径,核查领取补助人员的有关情况。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抓好此项工作,统筹领导教育、财政、人社、卫健等部门加强组织实施、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切实把省委、省政府对广大原民办代课教师的关怀落到实处。在落实符合条件的原民办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的同时,各地市要统筹考虑离岗退养的原民办教师待遇保障工作,依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适当调整其相关待遇标准。 (二)落实工作责任。教育部门要加强原民办代课教师身份和工作年限的审核确认,确保符合条件的原民办代课教师人员情况真实准确;财政部门要做好补助资金的核算和筹措,及时将补助资金拨付到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其社保经办机构要及时提供人员的参保状况;卫健部门要加强对原民办代课教师执行计划生育情况的审核;监察、审计、维稳、网信、信访、公安、国安等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确保工作顺利实施。各市要及时制定工作年限低于10年以下人员的补助标准和工作方案;市、县(市、区)要及时筹集发放困难补助所需资金;乡镇(街道)要配备原则性强、熟悉政策、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及时完成本地的符合条件的原民办代课教师人员初审等工作。 (三)及时发放到位。各县(市、区)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民政府要按照要求,及时制定发放办法,细化并明确发放方式、发放渠道、发放单位、发放要求等内容,确保按时足额将生活困难补助资金发放到符合条件的原民办代课教师手中。 (四)加强资金管理。各级财政、教育、人社、卫健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资金支出程序,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资金跟踪问责机制,确保专款专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将对各地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五)严肃政策纪律。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规范操作,加强监管。对有虚报冒领、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骗取补助资金行为的,一经查实,取消其享受生活困难补助资格,追回相关补助资金,同时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涉嫌违法违纪的,移交有关机关依法依规查处。 (六)确保社会稳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是落实对我省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生活困难补助工作和确保原民办教师群体稳定的责任主体,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维稳工作层级负责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夯实基层维稳责任,制定完善工作预案,建立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本《工作方案》自20xx年1月21日起施行,自施行之日起有效期为5年。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10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印发《xx县教育局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教育支持计划工作实施方案》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我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具体工作 1.切实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 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同时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切实做好贫困救助工作。学校政教处要积极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要认真遴选贫困户贫困学生受助对象,积极和公益部门联系落实救助政策。 3.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学习教导处要积极落实政策。狠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要把控辍保学工作上升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教育强县的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大计上面来,要通过定期家访及召开家校联谊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规劝辍学学生重新返校,使我校的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4.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要抢抓国家、省上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政策机遇,根据《xx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xx-20xx年)》,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扶持资金,该善我校基础设施条件。年内为12个教学班配齐多媒体教学设施,力争实现班班通。总务处要开源节流,制定购物计划,定期修缮办公及教学设施,年内添置200套课桌凳,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5.切实保证惠农资金落实到位。对于县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总务处要会同膳食委员会定期检查学生营养餐落实情况,政教处要教育学生不要购买三无食品,要把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用着购买健康放心食品上,财务室要对各班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情况定期教学 督查审核。 6.切实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档案台账。教导处及政教处要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三、组织保障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要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我校成立了上良中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工作要求 1.明确分工,全员参与。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实行了全体职工划片包抓负责制,校长为总负责,召开教职工会议,具体分配任务,全体教职工分片进村入户调查问询,摸清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所有贫困户学生,并登记造册,清理建档。 2.强化宣传,加强引导。学校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充分利用手机短 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爱贫困学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教兴学、扶贫助学的传统美德,让重视教育、捐资助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3.相互协助,靠实责任。为了确保我校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分配给各个处室的工作任务要不折不扣的认真完成,做到责任到人。同时要积极配合县局及上良镇人民政府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惠农工作。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11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做好学困生的工作是一项重要而且十分头痛的工作。尤其是对于高年级学生,两级分化严重,对语文失去了学习信心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导致了学困生的数目也不断增多。我分析了班级中语文方面的学困生,数目庞大,这些学生有的因基础差,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有的对语文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厌学情绪高涨,有的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各科学的都不好。从中我挑选了两位作为帮扶对象,了解了他们的特点,而且认真的分析了学习跟不上的原因。并且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一、学困生名单: xx 二、学生困基本情况分析: 平时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专心听讲,学习习惯差,接受能力又弱,因此成绩不够理想。 三、具体措施: 1、经常与学困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学习状况,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态度的`教育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在思想上不掉队。 2、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我精心选了一套相应的辅导资料,每次辅导都进行面批,总结优缺,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 3、教学中做到讲解精辟、透彻。给他们提供一些参与学习的机会,适当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对其学习上的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表扬和鼓励,用其闪光点激励他们,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打消厌学情绪。在作业方面,对他们要单独留一些基础性的习题作业,主要是课后习题,既要趋向于易做,又要有合适的量,课堂教学也要尽量新颖、生动,从而引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4、课后要加强辅导,既要鼓励他们不懂就问,教师又要加强跟踪辅导,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及时给他们讲解、补课,使其步步跟得上。 5、让学优生自愿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利用活动课或课下时间进行作业辅导。 6、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12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未央区教育体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帮扶共建工作精神,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和帮助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建立城乡学校资源共享、互助共进的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助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学校共同发展。我校对口帮扶共建小学。本着“尽己所能、发挥优势、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原则,我校从本校实际出发,与马家寨小学协商后,为积极有效地实施此项工作,特制定共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 坚持以县教育局提出的发展要求为目标,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支持和帮助马家寨小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进一步推行教育公平尽一份微薄之力。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三、帮扶共建对象具体情况 对口帮扶学校马家寨小学,现有教职工16名,教学班6个,300名学生,部室建设较完备。校园干静整洁、学生朴实、单纯、有礼貌。教师人均年龄偏大,近年来青年教师流动快,补充相对滞后,导致青年教师少,留在当地的大部分是从村校撤并后到两所学校的中老年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对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科学使用还不能理解到位,暂时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学校主要的中层管理人员虽然是从师范学校毕业的专业人员,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客观因素,外出学习机会不多,也需要及时充电。 四、共建工作主要内容 1、加强两校管理工作的共建交流。两校就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思路、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培养、校本研修、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相互提高。 2、积极推行教师、干部的学习交流。两校间互派教师、管理人员参与对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派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结对帮扶,促进双方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加强校本研修的交流,组织开展教学交流、联合教研、集体备课、共同确立申报教研课题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校本研修水平和学校校本研修的质量。 4、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提高的共建交流。天禄阁小学将积极向马家寨小学提供教师培训信息,有计划开展教师培训,相互上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组织教师听课、评课、研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创建学校特色的共建交流。在与马家寨小学深入交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打造学校特色。 五、帮扶共建预期效果 第一,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第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第三,激发教师工作活力;第四,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两校教师教育思想发展、人生境界的提高,以及两校的共同发展;第五,提高两校的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13我校学生的特点是学习基础与学习习惯相对比较差,有一部分学生则两方面都很差,甚至个别学生问题学生由于家教缺失,疏于管教,人格品质上也存在很大问题。为了使学困生能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谐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校坚持对学困生的帮扶工作。现制定本学期“帮扶”工作计划如下: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帮扶学困生的前提。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前提,有了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我校的学生尤其是来自城乡结合部(大武口乡)的学生,他们既缺乏农村孩子的朴实,又缺乏城里孩子良好的家教和行为习惯。问题学生多,教育困难大。加之家长的素质不高,家校合一严格教育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老师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多一点肯定,多一点帮助,逐步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让他们倍感亲切、温暖,让他们安心并乐意学习,努力追上其他学生。 二、学困生帮扶的具体办法和工作重点。 1、教师与被帮扶学生共同制定学生符合学生个性的进步计划,制定出帮扶中每一步的目标和措施,并由老师监督实施,以及时调整教育方式。 2、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认真制定相应的辅导内容,每次辅导有详细的辅导记录,总结优缺点,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 3、定期详细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4、鼓励学困生利用活动课或课下时间主动问问题,遇到问题困难及时向老师请求帮助。 5、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6、把学困生根据学困学科分配给各位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使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关注,每位教师可帮扶1-2名学困生,并认真作好学困生帮扶记录。 7.学校可利用各种活动为老师提供交流反馈的机会,不断调整帮扶计划,使帮扶学困生成为每一位任课老师的责任。 三、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 根据每次考试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学期成绩进行比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奖,没有进步的不予评价。有进步的学生,期末要进行表彰,学校颁发“进步奖”,以示鼓励。根据每个教师转化学生的个数及成绩进行评奖,评出一二三等“爱心工程”奖,记入教师的师德考核中去。 帮扶学困生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我们每位教师应该亲自走下讲台、走到身边、弯下腰来,真诚地关爱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力量与自信,让这些掉队的学生尽快追上队伍,在集体中共同健康快乐的成长,也使我们的校园更加文明和谐。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14根据《新乡市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关于开展20xx年春季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省定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通知》(新资助〔20xx〕6号)、《新乡市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关于开展20xx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和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的通知》(新资助〔20xx〕7号)文件精神,我校按照工作要求做好20xx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省定营养改善计划及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和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一补”)工作。 一、省定营养改善计划 1.资助标准:省定营养改善计划对在籍在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残疾学生给予400元/人/学期补助。 2.学校通过“河南省困难学生识别管理系统”完成信息比对,认定出在校的建档立卡生、残疾生(若比对结果中出现河南省信息与国家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以省信息为准),通过系统比对出的建档立卡生、残疾生不用再出具证明材料。 3.如存在自采集(未通过系统比对出)的建档立卡生、残疾生,需要家长填写申请表(附件1)并出具扶贫明白卡或学生户籍所在地扶贫部门的系统截图盖章、残疾证等有效证明。 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和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一补) 1.资助标准: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为寄宿生补助标准的50%,即小学250元/人/期、初中312.5元/人/学期。 2.受资助学生必须是在校在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原则上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见义勇为学生本人及见义勇为人员子女、受到新型冠状病毒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资助全覆盖。切实保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优先获得资助,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全面资助。 3.需要申请“一补”政策的学生填写申请表(附件1),并出具有效证明材料(经过系统比对出的贫困生不必再出具证明)。所有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信息要全部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 三、工作要求 1.新增加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要及时纳入到学生资助工作中。 2.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做好宣传、申报、困难认定、审核、公示、上报审批、发放、资助系统填报、材料留存等工作。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到期后要及时撤下或删除,公示内容不允许出现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出生日期、银行卡号等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学生隐私。公示过程中如有异议,学校应当及时进行核实处理。 3.学校对贫困学生提供的各项证明材料认真审核,严格按照《河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豫教财〔20xx〕84号)进行认定工作,在应助尽助的原则上,做好申报材料的把关。 四、注意事项 填报汇总信息时要认真核对学生信息、监护人信息,避免受助学生、监护人因姓名和开户行(需是建行卡)、银行卡号不符导致的补助金发放失败的情况。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15一、活动目标 利用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依托泉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农村边远地区,采用点对点、人对人的方式进行优质资源辐射、帮扶、互动。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开展网络教学教研,实现校际、学科、教师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为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加大对玉湖学校、蓝田中学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各有关学校开展工作,推动建设项目有效落实,特成立“溪安八中帮扶玉湖学校、蓝田中学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名单如下: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x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研室,负责协调项目工作的落实;抓紧实施进度,并报送每季度的工作进展情况。 三、活动内容与安排 (一)工作任务 1.该项目由教研室负责,推选本校各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其他部分优秀教师,共64人,按照1:1的比例与玉湖学校、蓝田中学教师开展网络教学教研结对帮扶活动;根据县教育局的实施方案制定本校具体的辐射、帮扶实施计划;在网络学习空间开通之前先做好优质资源储备等相关准备工作。 2.网络学习空间开通之后,主动联系玉湖学校、蓝田中学教师,在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互认为好友,为对方提供本学科各种资源,或根据对方要求帮助建设新资源,开展网络教学教研活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3.谢章棋副校长负责每季度汇总、填写《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情况表》(附件2)并报送教育局生产装备站进行绩效考评。 (二)实施进程安排 xxxx年完成本项目建设,并长期开展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具体建设实施进程如下: 二至三月份:项目启动阶段。根据教育局安排确立帮扶关系;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上报需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客户端教师的相关信息。 七至八月份:组织有关教师参加泉州市教育局开设的暑期应用培训;我校初中教师与玉湖学校、蓝田中学教师在信息关联基础上,相互在网络学习空间建立好友关系,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九月份:组织相关8所项目学校全面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十二月份:进行回顾总结,并完善持续帮扶方案。 本项目具体工作进程实行季度报告,每季度最后一个月下旬向教育局生产装备站书面汇报。 四、组织实施 1.要加强领导,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要加强交流,与结对学校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交流机制,了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调整帮扶工作重点和实施方案,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3.要加大宣传,统一思想,使教师认识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积极地参与帮扶工作。同时,要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确保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4.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校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并与结对学校达成协议。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16一、工作目标 1.本次结对帮扶工作重点使结对园在教育理念、教学水平、环境创设、园务管理等几方面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2.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促进幼儿园发展,同时提升幼儿园的办学品位。 二、工作内容 1.帮助结对园根据办园宗旨和幼儿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 2.在教育教学、环境创设、园务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提升教育理念 规范园务管理 1.成立幼儿园结对帮扶领导小组 2.深入结对园了解园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签订帮扶协议。 3.到结对园进行管理工作指导,指导结对园健全考研、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家园联系等各项制度。完善园务会、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安全小组等机构。 4.到结对园进行第一次的教学业务指导。帮助结对园根据《纲要》,指导结对园制定适合本园情况的园务工作计划和保教工作计划,规范幼儿一日生活安排及周次教学安排。同时送一节课到结队园并随堂听取她们的一节课,从而了解结队园的教学状况。 5.邀请结对园老师来我园观摩大型亲子运动会的开展。 第二阶段: 师徒结对指导 提高教学技能 1.“送课下乡”。帮教园准备二堂“教学设计简明新颖,教学方法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到结对园开展教学观摩。 2.“手拉手,师徒结对”。结对园各派数名骨干教师与我园帮教教师师徒结对,进行跟班学习。帮教教师以听课、评课的方式,从备课、活动设计、活动准备、活动组织、活动反思等方面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切实提高结对园教师的教学技能。 第三阶段:创设教育环境 美化校园环境 1.请进来观摩,两所结对园各派1-2名业务骨干我园实地参观环境创设,并进行跟班学习,感受校园整体环境和主题墙的布置。 2.到结对园进行教师技能技巧的培训。工作重点:指导结对园的环境创设,帮助她们改变改变环境创设观念,提升环境创设的理念。挖掘乡村可利用的物资,学习变费为宝,自制教玩具的本领。 第四阶段:改善办园条件 挖掘园所特色 1.指导结对园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和园所条件,形成鲜明的办园特色,同时指导结对园根据办园特色开展教学活动,及进行相应的体现特色教学的环境创设。 2.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结对园提供一些教育教学的资料及幼儿读物等.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17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开展“城乡同建同治、结对帮扶共建”活动的精神,确保我乡“城乡同建同治、结对帮扶共建”活动的顺利进行,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开展“城乡同建同治、结对帮扶共建”活动,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认真开展“大宣传、大教育、大规劝、大建设、大帮扶”活动,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及学生、家长的参与意识和认同感,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优良,讲文明、树新风、温馨和谐的校园生活、学习环境,努力实现“五化四清三基”的工作目标。 二、具体任务 1、开展校园城乡同建同治宣传教育活动。全乡各学校要认真开展好城乡同建同治进学校、进课堂活动。要充分利用学生集会、班会课深入宣传城乡同建同治活动的意义、目标、任务。要充分发挥师生大会、板报、墙报、专栏、校园广播、标语的宣传作用,多形式、多途径、多渠道大力开展以“城乡同建同治”活动的宣传教育,按照县城乡同建同治领导小组和县教育局的工作要求,营造人人参与,共建文明校园的浓厚氛围。 2、开展“小手牵大手礼仪规劝”活动。广大教师要引导孩子做好家长的工作。要开展好“两项活动”:一是开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宣传进社区(村组)活动。各校各班级要利用周末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村组),通过发放宣传单、演讲、文艺演出等形式来宣传城乡同建同治的意义和目的,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让村民真正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二是开展“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大规劝教育活动。结合县相关文件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组建规劝队伍,实行“门前三包”和义务监督相结合,通过规劝使村民形成自觉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礼仪等良好生活和工作习惯。 3、开展“干部下基层,洁净村小大行动”活动。校班子成员要下到联系村片小,以垃圾处理、学校绿化、校舍整治为重点,开展“洁净村小大行动”活动。全面清除学校道路、沟渠、校舍四周垃圾,不留死角;对臭水池、污水沟填埋或封死,消灭蚊虫滋生场所;严格控制各种垃圾乱扔,存放专业池内待收集处理,为打造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4、开展学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各校要把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加以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每周要对校园内外环境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着力解决校园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大对卫生死角和乱停乱放、乱丢乱吐、乱涂乱画等重点和突出问题的集中整治。要加强教学区、生活区的卫生管理,重点抓好学校食堂、小卖部、饮用水等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要保证人群密集区域如教室、学生寝室、微机室、图书室、食堂等所在地进行经常性通风换气,要定期进行消毒。要切实做好除“四害”工作,加大学校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五化”的治理力度,努力做到绿化、整洁校园环境。要做好校园周边环境卫生工作,按照乡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社区、村组的安排,积极做好校园周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 5、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契机,围绕绿化、环保为主题,大力开展校园绿化美化活动,同时走出校园积极参加义务植树、认养绿地等植绿、护绿、爱绿活动。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作为深入开展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升绿色学校的规模和层次,夯实成果。强化课堂教学渗透性,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形成率。 6、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各学校要结合“洁净城乡环境卫生,建设文明校园”主题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做到经常更换、更新橱窗、板报、宣传栏等,做到经常开展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活动,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要以校园文化为依托,营造和谐人文环境,激发师生热爱校园、呵护环境的热情,提升师生的文明素养,进一步推动学校“城乡同建同治”活动上水平。 7、开展“教育民生惠万家”活动。认真落实营养改善计划,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认真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全面推行“关爱工程”,努力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大力开展“捆绑式”支教活动。开展济困助学活动。 8、开展校风校纪整治活动。各校要对青少年学生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民主法制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卫生健康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现象发生,防止校园暴力现象出现。要与公安部门积极配合,坚决打击扰乱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不法分子,防止校外不法人员侵入校园和发生伤害学生事件。要加强管制刀具管理,严禁学生携带管制刀具,严禁学生参与打架斗殴。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公共行为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做到衣冠整洁,公共场合不随地吐痰,不追赶打闹,不损害公共设施,不践踏花草,尊老爱幼,说话文明有礼貌,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尊师勤学、具有良好公共道德卫生行为的人,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要认真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开展好治理学校周边文化市场环境、治理学校及周边交通环境、治理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学校及周边食品卫生环境、治理学校周边教学环境“五个治理”整治工作。上、下半年对全乡12个村片小周边环境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好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校成立“城乡同建同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长室。各学校要将“城乡同建同治”系列活动列入议事日程,制定相关活动方案,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各校负责人是城乡同建同治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明确责任人,抓好落实。 2、做到“两深入”,遵守“五不准”。“两深入”即深入学校、深入师生、深入群众。深入学校,就是要进到片小入村小;深入师生,就是要进教室入课堂与师生谈心、座谈,了解问题。遵守“五不准”:即深入基层学校,不准拿物、不准赌博、不准大吃大喝、不准搞娱乐活动、不准为难师生。不增加基层学校的负担。 3、加强监督,严格问责。各校要按照县城乡同建同治领导小组、县教育局和学区的工作安排,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学区要对学校城乡同建同治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每月采取暗查或明检的方式,实行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奖罚,一月一问责,并把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学校年度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力,行动迟缓,未按时完成任务的,给城乡同建同治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格问责。凡被州、县、局、乡明察暗访发现和各级媒体“曝光”的学校,将严格追究各校负责人的责任,同时,其联系的校领导要负连带的领导、管理责任,一并追责。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方案18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2、充分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教育的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3、通过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的互动,激活各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主要内容 1、城区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帮助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传授管理经验和上示范课,帮助结对帮扶学校培养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开展结对学校学生间的交流与协作,城乡学校共同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共享。 3、城区学校派出农村学校学科短缺的教师(特别是体、美、音学科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学校派遣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 4、城区学校为农村学校开放教学设施、设备,提供教学资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适当的资金等方面的扶持。 三、结对帮扶学校 1、中学: 东山学校—安乐学校 湘乡一中—金薮中学 湘乡二中—壶天中学 湘乡三中—天门中学 湘乡四中—桂花中学 2、小学: 东方红学校—中沙公略完小 进修附小—金薮阳光希望小学 昆办中心小学—壶天日新学校 湖铁试验学校—毛田双潭学校 湘铝学校—翻江长岗完小 四、措施要求 各校要充分认识结对帮扶工作的重大意义,把结对帮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突出成效。 1、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各校按照相关要求,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进一步细化活动内容、方法、步骤、人员安排、措施要求,将工作方案送教育局备案。 2、落实奖惩措施。教育局将把活动开展情况及成效纳入校长绩效考评、教师考评和学校工作评估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予以告诫,直至采取相应的惩诫措施。 3、加强工作督查。教育股等股室要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跟踪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