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春节习俗知多少 |
范文 | 春节习俗知多少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习俗知多少,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春节的来历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 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等,俗称年初一。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有的是正月十九)结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个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的习俗 贴窗花、贴福字 窗花是汉族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南北各地农村在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也有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贴对联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新春之际,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吃团圆饭 中国的春节,“吃”往往会成为大部分人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就是透着那么一股喜庆热闹劲儿,这可以算是中国民间过年的最大特点之一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似乎在春节这个传统佳节更加显得入情入理。 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对中国人是重要的,家人的团聚能够令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一家大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是一种幸福的时光。 守岁 守岁是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幼,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也是春节的习俗之一。 拜年、领压岁钱 领压岁钱,大概是小孩过年最喜欢的事情了,拿着长辈给的压岁钱小心翼翼地攒着,只为能买一件自己心爱的礼物,那种期待和喜悦,即便长大,仍然记忆深刻。 但在领压岁钱之前,可别忘了给长辈拜年。要知道,在新春来临之际,家长带领小辈们拜谒亲朋好友,以吉祥语向对方恭祝新年,为的是向长辈们寄予新年的美好祝愿。而这时,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寓意用压岁钱压祟驱邪,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 扫尘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汉族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大江南北,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汉族传统风俗,由来已久。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