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 |
范文 |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1一、活动目标 能用自然物正确地测量线段及图形边的长度,并比较长短。 二、活动准备 1.两名运动员比赛跳远的图片(运动员跳的线段长度是2的倍数),2厘米长的短棒若干。 2.幼儿用书,人手一份,回形针若干,小木棒若干。 3. 实物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 1.学习测量的方法 (1)提问:图上的运动员在干什么?我们来做小裁判,评一评他们谁跳得远?(启发幼儿用测量的方法来比较) (2)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测量的方法:用小棒沿线段一一排列,使小棒头尾相接,没有空隙。在线段下写下所用小棒的数量。 请一位幼儿上来,分别尝试测量另外一个运动员跳得线段的长度,教师帮助幼儿写下所用小棒的数量。 比一比谁跳得远,并说一说为什么。 2.讨论并尝试测量另一幅图。(方法同测量图一) 3.幼儿用小棒或回形针测量幼儿用书上运动员跳高、跳远、投掷的线段长度,并给跳得远、投得远、跳得高的那名运动员贴上小红花。 四、活动建议 在区域游戏中,继续提供小棒、回形针、火柴棒等测量工具,供幼儿操作测量图书、积木等各种物体的边长。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2活动目标 1.萌发珍惜时间的意识。 2.知道昨天、今天、明天代表的时间先后顺序。 3.能准确区分昨天、今天、明天,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闹闹盖房子》故事音频及图片;《盖房子》音频;《妙妙的日记》音频。 活动过程 一播放故事/图片教幼儿建立时间概念珍惜时间 ——闹闹本来想什么时候盖房子呢? ——为什么昨天没盖呢?那他今天盖了吗? 二播放音频操作课件让幼儿了解时间先后顺序 ——闹闹开始盖房子了,请你根据闹闹的话将这些图片按顺序排放。 ——图片排好了,谁能说说图片中的房子有什么变化? 三播放音频操作课件教区分昨天、今天、明天 —请你根据妙妙的日记将这三张图片按照“昨天”“今天”“明天”的顺序排一排。 ——妙妙昨天/今天做了什么? 四师幼谈话说说自己昨天、今天、明天做的事 ——谁能说说你昨天做了什么事,今天在做什么事,明天准备做什么事呢?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3活动目标: 1、 尝试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数数。 2、 锻炼仔细观察物体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水彩笔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描述图中蚂蚁的特征活动过程: 1、 看看说说:"小蚂蚁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了,看看图片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周围还有些什么?"重点启发幼儿仔细观察、描述图中蚂蚁的特征2、 找找数数: (1)师:"你能在图画中找出数量分别为1、2、3、4、5、6的东西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讲述)(2)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分别可以用数字1、2、3、4、5、6来表示的? 3、圈圈画画: 师:"请把找到的结果画在表格里,找的越多越好。(幼儿观察记录,教师启发幼儿运用分类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4目标 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5。 准备 1.5种不同蔬菜的卡片,数量分别为l一5。 2.提供不同的小动物卡片,标有数字。 过程 1.给小动物送菜。 提供小动物卡片,分别置于活动室的不同地方,要求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数字送相应数量的蔬菜。 复习数字l、2、3、4,说说我给谁送的菜,有多少。 2.认识数字“5”。 ――翻到“5”的动物的卡片,说说“5”像什么,可以代表什么。 ――给小动物送菜。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添画,使之变成5样蔬菜。 ――学说几添上几就是5。如:4添上l就是5。 ――找找自己的身上或活动室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5”来表示。 建议 1.出于给小动物送菜情节的需要,幼儿会自觉地关注蔬菜的数量是否与数字一致。 2.应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数字的所表示的数量意义。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5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排序。 2.体验排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PPT,大小、长短、高矮、颜色、图形的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让幼儿感知按物体特征排序 1.幻灯片2:大小排序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总结按大小排序)出示幻灯片3让幼儿操作。 2.幻灯片4:颜色排序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总结按颜色排序)出示幻灯片5让幼儿操作。 3.幻灯片6:高矮排序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总结按高矮排序)出示幻灯片6让幼儿操作。 4.幻灯片8:图形排序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物体有哪几种图形?在出示几张图片,提问是按什么方法来排序?(教师总结按高矮排序)让幼儿操作。 5.幻灯片9:长短排序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总结按长短排序)出示幻灯片10让幼儿操作。 6.幻灯片10:总结一共出示了五种方法进行了排序有大小排序、颜色排序、高矮排序、图形排序、长短排序。 (二)动手练一练 1.排一排、画一画 2.画路标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6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序数,能按符号指示方向排序。 2、能区别基数和序数,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自主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之前对相关简单的数字排序有宏观的了解,但是没有系统的认识。 2、材料准备 (1)小动物教具:数字1-5小动物卡片 (2)箭头符号一个 (3)小火车图纸35张,小动物头像塑封小卡片35套 (4)纸张作业:小火车、图形宝宝排队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数拍手”复习5以内的基数,教师出示数字卡,幼儿看数拍手 二、认识序数,区别基数和序数 1、出示教具“小动物做客”复习基数5 2、出示箭头符号,学习按符号指示方向排序 3、出示小火车图纸,请几位小朋友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放入火车厢,并提问是第几车厢 4、小结:区别基数和序数 5、游戏 (1)谁不见了 (2)小动物住楼房 (3)小动物坐火车 三、纸张作业: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1)布置“图形宝宝排队”和“小动物坐火车”纸张作业,自主完成 (2)对做错的小朋友进行指导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7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并能比较7以内数量的多少。 2、能主动参与选组和游戏活动,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1——7的数卡若干套。 2、学具:小组标记记录表,豆子若干,有点数的瓶子人手一个。 重点:能主动参与选组和游戏活动。 难点: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并能比较7以内数量的多少。 活动过程: 一、幼儿尝试自己选组 1、教师:老师知道,你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你有几个好朋友呢?说说他们是谁?今天是好朋友日,所有的好朋友可以坐在同一组上。 2、引导幼儿讨论分组规则:今天一组最多坐7个人,如果人数太多,超过7个人怎么办呢?(超过了就让一孩子坐到另外一组,或者是人数少的一组去邀请他们。) 3、幼儿自由分组 二、教师帮助幼儿确立小组名称 1、教师:小朋友,你们都选好了、坐好了吗?那小眼睛看老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一共坐了几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一共坐了7组好朋友组,为了区分我们的朋友组,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标记,上面有什么?(苹果),这一组就叫苹果组。依次类推。 三、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每组的人数,并比较数目的多少 1、教师:那每组的小朋友都是一样多吗?(不一样)那请每组的小朋友来数一数,你们组有几个小朋友?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哪一组的人最多?是几个?哪一组的人数最少?是几个?哪几组的人数一样多?是几组? 四、集体游戏“帮豆子搬家” 1、教师:我们中(3)班的小朋友可真棒,真聪明。豆宝宝知道了,它要请我们来帮忙,帮它们搬家,你们愿意吗?(愿意) 2、交代游戏要求:那我们一起来帮豆宝宝搬家吧。怎么搬呢?你们看,这里有一个空瓶,瓶上点子,先数一数有几个点子,就住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现在天气冷了,我们赶快把门关好,再帮它贴上一个门牌号,应该贴数字几呢?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五、评讲 教师:小朋友,你们帮豆宝宝搬家,都搬好了吗?(好了)那谁来说说你帮几个豆宝宝搬家了,它的门牌号是多少?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8目地要求: 1、尝试对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等几何图形进行分割与组合。 2、探索图形分割与组合的不同形式.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准 备: 物质准备:正方形豆干,、空白纸张、长方形、圆形纸张若干,剪刀、固体胶若干。 蒙氏数学:图形分割(数学)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师:今天请小朋友都来当小厨师,给家人做一道“炒豆干?的菜。 讨论:想将一块豆干分给两个人或者四个人吃,要切得一样大该怎么切呢? 小结:我们可以可以角对角的切,也可以横塑的切,但要切一样大可需要练习切得本领。 (二)、出示拼图,提出要求。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正方形的纸张,我们把正方形的纸张当成豆干,你们先想想该怎么分割比较好。 要求:使用剪刀时要小心,在分割之前可以先对折、再分割,再组合黏贴在白纸上。 小结: 一张正方形的纸张分成两份可以变成两个三角形或两个长方形,如果分成四份,就变形四个三角形,四个小的正方形,分割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正方形小,但合起来又是原来的正方形。 (三)、分组操作活动。 (四)活动延伸。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9【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掌握按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逻辑思维。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色、小狗回家图画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形式导入主题,《火车》 请一位男孩做火车头,在请一位女孩跟上。 老师提问:下面应该请男孩还是女孩,让幼儿思考,并告诉幼儿如果车厢接错了火车就不会开了。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到其中的规律。 2、教师出示小狗的图画,让幼儿观察,提出问题:小狗要回家,但小狗回家的路是要有规律的,没有规律小狗就不了家了,我这里有三种颜色,但我也不知道怎样帮小狗回家,你们有办法让小狗回家吗?激发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并从中探索出规律。 3、教师与幼儿一起在黑板上操作示范,有规律排序让小狗回家。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操作情况。激发幼儿对数学操作的学习兴趣。 5、教师与幼儿一起评价作品成果。 活动延伸:《开火车》让幼儿有规律的进行玩开火车游戏。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10活动目标 1、区分比较10以内数字的不同,并能熟练认读。 2、学习描写数字。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比较数字的不同,能熟练认读。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1-10的数字卡片,镂空的数字卡片1-10。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区分数字 1、认读、区分数字。 问题: (1)让我们一起来认一下,地面上的数字都是几? (2)请你来说一说6和9有什么区分? 2、练习。分发幼儿数学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完成第一部分练习,教师指导。 3、听指令找数字。(1)请你听一听,老师说的是哪一个数字?找到后站到上面。(2)请你跳到数字7上。请女生跳到数字4上;请男生跳到数字5上;看一看还有那个数字我们没有跳到他的身边呢?请你找一找。 二、描写数字。 1、认读镂空的数字。 2描数字。 3练习。 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能认真 了解幼儿的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幼儿能按教师的要求去找数字。幼儿能在愉快的数字中,边学边玩。效果很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幼儿边玩边学。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11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8,理解数字8的实际意义。 2、能细致地观察画面,发现其中的数学现象。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播放课件,激发幼儿兴趣。 师:看看谁来了?(巧虎)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要到数字城堡去探险,探险需要通关密码,密码就在下面这张图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播放课件,认识数字8, 师:数数这张图上有几只小动物?8只小狗可以用数字8表示? 3、理解8的实际意义 师:8除了可以表示8只小狗,还可以表示什么? 4、闯关游戏 师:播放课件,下面我们就去数字城堡探险吧。 (1)第一关:说说8 师:请你说说8像什么,说出三个才能过关哦。 (2)第二关:连连看 (3)第三关:找8 师:图片上是8就拍一下手,不是8就不拍手。 5、完成幼儿操作材料 师:恭喜大家闯关成功,现在我们一起去数字城堡玩一玩吧。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12活动名称:中班数学:纽扣分类 活动目标: 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 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二、观察多样的纽扣。 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 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 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 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 三、纽扣拼画。 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 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13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物体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准备: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木板3块。 2.长宽相同,厚薄不同的积塑每个幼儿3块。 活动与指导: 1.同时出示两块较薄的木块,让幼儿各种角度观察木板尺寸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把两块木板并放在讲台上,请幼儿说出它们的不同。在他们说出一块木板“高些”,一块木板“矮些”后,告诉幼儿:小朋友的眼光不错,已经把它们的区别找出来了。不过,由于它们都太矮,所以我们不用高矮,而用厚薄来区分它们。分别在板子上作标记1和2让幼儿说出2号板子厚些,1号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块板子标记为3号,与2号板子比较,启发幼儿说出:3号木板厚些,2号木板薄些;把3块木板两两相比后,引导幼儿说出3号木板最厚,2号板子薄些,1号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从薄到厚的规律排序。 4.发积塑给幼儿,让幼儿区分它们的厚薄并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师指令,举出相应的积塑。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14一、活动科目:数学 二、活动内容:《小熊请客一》 三、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的数数,能将数字符号与具体数量相对应。 2、提高幼儿对数学课程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1、小熊、猫、小鸡、兔子图片各一。 2、图:三条鱼、四条虫、两个红萝卜。 3、1~6数字卡片三份及教学课件。 五、活动过程 1、教学课件: 1)我是小熊笨笨,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要去请我的好朋友! 2)我要先去请小猫 3)我要去请小鸡 4)我要去请小白兔 5)小熊给自己的好朋友准备了好吃的分别是鱼、毛毛虫、红萝卜。 6)笨笨要所有的小朋友来和他的好朋友玩游戏,你们也会有小礼物的!看看我给朋友准备的食物分别是多少? 7)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教学课件。 2、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教具,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2)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表扬及奖励。 六、活动结束 小朋友太聪明了,那这下和我的朋友一起看看你们的礼物是什么?让老师带我们去教室看看吧! 活动小结: 中班数学:几个朋友在一组15制作意图:提高幼儿投准的能力 教育价值: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性,练习幼儿大肌肉灵活性,巩固幼儿对数序的理解。 选用材料:碎花布头、压膜好的小花、棉花、大米、竹竿、旧蚊帐头、粗铁丝。 制作方法: 1、用粗铁丝围成圆,用即时贴缠绕固定,并用旧蚊帐或纱帘用铁丝固定成网兜型,在铁丝下方用竹竿固定,把压好膜的小花用针先缝在边上装饰,捕蝶网即成。 2、用碎花布制成蝴蝶形状的沙包(中间装米,外边用棉花包裹)既有重量又不会伤到幼儿,把数子卡片固定在蝴蝶上即可。 适合年龄和地点:可在户外或室内体育活动中进行,适合3-5岁幼儿 操作方法: 1、3-4岁幼儿可一人拿网,一人扔蝴蝶,投到网中。 2、4-5岁幼儿可按数序投蝴蝶沙包至网中。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