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带有在字的成语 |
范文 | 带有在字的成语250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还记得都学过哪些成语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带有在字的成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在所不辞: 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2、在人耳目: 表示为人们所听到看到,都已熟知。 3、在劫难逃: 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4、在家出家: 指不出家当和尚,清心寡欲,在家修行。 5、在天之灵: 尊称死者的精神。 6、在所难免: 难于避免。 7、在所不惜: 决不吝惜(多用在付出大的代价)。 8、在官言官: 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 9、在谷满谷: 此指奏乐时声音遍及各处,形容道的无所不在。后形容人物众多。 10、在此一举: 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11、在陈之厄: 指饥贫等困境。 12、意在言外: 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 13、意在笔先: 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14、心在魏阙: 指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廷。 15、物在人亡: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16、志在四海: 犹志在四方。 17、志在四方: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18、志在千里: 形容志向远大。 19、危在旦夕: 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20、所在皆是: 到处都是。指某种人或事物普遍存在。 21、岁在龙蛇: 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22、岁在龙虵: 后指命数当终。同“岁在龙蛇”。 23、束在高阁: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24、势在必行: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25、事在萧墙: 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26、事在人为: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27、事在必行: 事情非做不可。 28、矢在弦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29、迫在眉睫: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30、命在旦夕: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31、蒙在鼓里: 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32、乐在其中: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33、近在咫尺: 形容距离很近。 34、近在眉睫: 形容很近,就在眼前。 35、箭在弦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36、简在帝心: 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37、祸在旦夕: 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形容处境非常危险。 38、贵在知心: 以知心交心为贵,指朋友之间心心相印。 39、富在知足: 有了财富之后,要知道满足,不要贪得无厌。 40、道在屎溺: 比喻道之无所不在。 41、道在人为: 犹言事在人为。 42、叨在知己: 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43、车在马前: 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4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45、不在话下: 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当然,不值得一提。 46、病在膏肓: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47、兵在其颈: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48、珠玉在侧: 侧:旁边。比喻仪态俊秀的人在身边。 49、昭昭在目: 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50、遭劫在数: 指命中注定要遇到灾难。 51、有言在先: 有话说在头里。指事先打了招呼。 52、遥遥在望: 在望:可看见。远远地可以看到。 53、言犹在耳: 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 54、腥闻在上: 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 55、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56、勿忘在莒: 比喻不忘本。 57、痌瘝在抱: 痌瘝:病痛,比喻疾苦;在抱:在胸怀中。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58、提心在口: 心提在口,几乎要跳出来。形容恐惧。 59、夙夜在公: 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60、似箭在弦: 好像箭已经搭在弓弦上,不得不发。 61、珊瑚在网: 在网:都在网中。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了。 62、三星在天: 指新婚。 63、三星在户: 表示新婚之喜。 64、如芒在背: 形容极度不安。 65、如箭在弦: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势在必行。 66、如鲠在喉: 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67、拳拳在念: 拳拳:恳切。在念:在思念之中。形容老是牵挂着。 68、切切在心: 切切:形容情意恳切真挚。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的思念。 69、念兹在兹: 念:思念;兹:此,这个。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 70、谋事在人: 谋:谋划,安排。根据个人的能力策划事情。 71、民生在勤: 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 72、芒刺在背: 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73、满不在意: 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 74、满不在乎: 丝毫不在意。 75、鸾鹄在庭: 指鸾鹄峙立于庭。比喻子孙贤俊。 76、龙德在田: 指恩德广被,无所不在。 77、历历在目: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78、历历在耳: 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79、鹡鸰在原: 亦作“脊令”。比喻兄弟友爱之情。 80、黄雀在后: 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81、怀恨在心: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82、骨鲠在喉: 鲠:鱼刺。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83、告老在家: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家:故乡、故里。指因年老而辞职在故乡安度晚年。 84、高下在心: 高下:比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况,采取适当办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 85、高下在手: 犹言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同“高下其手”。 86、高下在口: 犹言信口雌黄。 87、高高在上: 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88、凤凰在笯: 笯:鸟笼。凤凰被关在笼中。比喻有才能者不能施展报负。 89、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90、飞龙在天: 比喻帝王在位。 91、得失在人: 指人生的胜利失败就取决与本人的努力与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92、大权在握: 手中掌握有很大权力。 93、寸铁在手: 寸铁:很短的兵器。手里拿着一件短小的兵器。 94、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95、成算在心: 心中早已经算计好了如何应付的办法。 96、自由自在: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97、智藏瘝在: 指贤人隐遁,病民之臣在位。 98、音容宛在: 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99、逍遥自在: 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100、消遥自在: 指逍遥自得。 101、无所不在: 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 102、人亡物在: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103、清闲自在: 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104、猛志常在: 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 105、大有人在: 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 106、安闲自在: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107、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108、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109、残冬腊月: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110、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111、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112、冬烘头脑:冬烘:迂腐,浅陋。指头脑糊涂、愚腐,不明事理的人。同“头脑冬烘”。 113、冬烘先生: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114、冬裘夏葛: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115、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116、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117、冬箑夏裘:比喻不合时宜。 118、冬扇夏炉: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119、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120、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121、肥冬瘦年: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122、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123、秋收冬藏: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124、三冬二夏:犹言三两年。 125、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126、无冬历夏:指一年到头。 127、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128、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129、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130、就虚避实: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131、就汤下面:比喻趁机行事。 132、就事论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现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 133、就棍打腿:比喻乘便或顺势行事。 134、就地正法: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135、日就月将:就:成就;将:进步。每天有成就,每月有进步。形容精进不止。也日积月累。 136、去就之分:去就;进退或取舍。分:分寸。引申为应持的态度。比喻进取、取舍的分寸。亦作“去就之际”。 137、瞻云就日: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138、因陋就简:陋:简陋;就:将就。原意是因循原来的的简陋,不求改进。后指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办事。 139、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140、移东就西:彼此挪动转移。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141、移船就岸:就:凑近,靠近。改变原来主张,乘势凑上去办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来。 142、悬驼就石: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143、行将就木:行将:将要;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144、洗颈就戮:把脖子洗净,伸到刀下受斩。比喻等待灭亡。 145、违害就利:避开祸害,追求利益。 146、煨干就湿:极言抚育孩子的辛苦。 147、偎干就湿: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指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148、推干就湿:形容抚育孩子的辛劳。同“推燥居湿”。 149、随圆就方: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待人随和而不固执。同“随方就圆”。 150、随行就市:指按市场行情行事。 151、随高就低:犹言可高可低,随便怎样。 152、随方就圆: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待人随和而不固执。 153、束装就道:整好行装走上旅途。 154、束手就殪: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同“束手待毙”。 155、束手就擒:束手:自缚其手,比喻不想方设法;就:受;擒:活捉。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156、束手就禽: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见“束手就擒”。 157、束手就困:指无法摆脱困境。 158、束手就缚: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同“束身就缚”。 159、束手就毙: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160、束身就缚:束:捆。束身:自缚。缚:捆绑。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 161、束广就狭:指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 162、舍己就人:舍:弃;就: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163、芟繁就简:芟:除去;就:趋向。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 164、删华就素:放弃荣华富贵而过简朴生活。 165、删繁就简:删:除去;就:趋向。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 166、去危就安: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167、去故就新:就:归于,留下。除去旧的,留下新的。 168、去本就末:指弃农经商。 169、屈尊就卑:原指降低尊贵的身份以就低下的礼仪。现用来形容委屈自己去屈就比自己低下的职位或人。 170、屈高就下: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地位低的人。 171、弃文就武: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172、弃短就长:指舍弃短处而采用长处。 173、骈首就系:指一并被拘禁。 174、骈首就死:指一并被杀。同“骈首就戮”。 175、骈首就戮:指一并被杀。 176、骈首就僇:指一并被杀。同“骈首就戮”。 177、骈首就逮:指一并被拘禁。同“骈首就系”。 178、慷慨就义:慷慨:情绪激昂;就义:为正义而死。正气凛然,意气高昂地为正义而死。 179、将天就地:指以高就低。 180、将计就计: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 181、将机就计:利用机会施行计谋。 182、将机就机:利用顺便的机会。 183、将错就错:指事情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误继续做下去。 184、驾轻就熟: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 185、回干就湿:指母亲育儿时,让婴儿居干处,自己就湿处。 186、俯首就缚: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187、从俗就简: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188、从容就义:就义:为正义而死。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189、撑岸就船:比喻颠倒主从,不合情理。 190、陈力就列:陈力:贡献才力;就:担任;列:官职、职位。能贡献才力,担任相应的官职。 191、策名就列: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192、不知就里: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 193、避重就轻: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 194、避实就虚: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195、避难就易:就:凑近,靠近。躲开难的,去找容易的做。也指做事情先从容易的做起。 196、避祸就福:避开凶险,趋向幸福。 197、避毁就誉: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誉。 198、避害就利:就:接近、走向。躲开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条件。 199、背本就末:指背离根本,追逐末节。 200、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201、一挥而就: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202、一呵而就:一口气完成。 203、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04、明推暗就: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205、另谋高就:指另找一份职业,意即辞去原职。 206、家成业就:指有了家产。 207、功成名就: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208、草创未就: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就:完成。刚开始做,尚未完成。 209、不堪造就:指没有培养前途。 210、半推半就:推:抵拒,推托;就:靠拢,迎上去。一面推辞,一面靠拢上去。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 211、与世偃仰:偃仰:俯仰。指没有一定的主张,随大流。 212、与世无争: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213、与世沉浮:与:和,同;世:指世人;沉浮:随波逐流。随大流,大家怎样,自己也怎样。 214、与世长辞: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215、与日俱增: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216、与人为善: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217、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他人便利,他人也会给自己便利。 218、与民同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219、与民更始:更始:重新开始。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后比喻改革旧状。 220、言与心违:言语与心意相违背。 221、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222、羞与为伍:羞:感到羞耻;与:跟;为伍:作伙伴。比喻把跟某人在一起认为是可耻的事。 223、羞与哙伍:哙:樊哙。韩信鄙视樊哙,不屑与他同为列侯。泛指以跟某人在一起为可耻。 224、相与为一:相与:相互。相互结合成为一体。 225、咸与维新:指一切除旧更新。 226、咸与惟新:指一切除旧更新。同“咸与维新”。 227、习与性成: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 228、无与为比:犹无与伦比,无可比拟。 229、无与伦比: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230、无与比伦: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同“无与伦比”。 231、天与人归:旧指帝王受命于天,并得到人民拥护。 232、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233、事与原违:事实与愿望相违背。 234、事与心违:事实与愿望相违背。同“事与原违”。 235、实与有力:与:参与,在里面。确实在里边出了力。 236、善与人交:善于与别人交朋友。 237、曾无与二: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238、选贤与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239、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240、吾谁与归:我同谁一起相处。指对志同道合者的寻求。 241、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242、莫之与京:莫:没有什么,没有谁。京:大,高。大得没有什么可与之相比。形容首屈一指,无与伦比。亦作“大莫与京”。 243、患难与共: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244、甘苦与共: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245、大莫与京:莫:没有谁;京:大。指大得无法相比。 246、不足与谋:与: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247、岁不我与:年岁是不等人的。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 248、时不我与:我与:“与我”的倒装;与:等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的。嗟叹时机错过,追悔不及。 249、色授魂与:色:神色;授、与:给予。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心意投合。 250、日不我与:时日不等待我。极言应抓紧时间。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