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伤仲永课程教学计划 |
范文 | 伤仲永课程教学计划 【学习目标】 1.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本文叙事简练、见解精到的特点。 2.理解本文按事情的发展分阶段、有详有略地叙述的写法。 3.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汲取教训,认识后天学习对于成材的重要性。 【文学知识】 1.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2.王安石曾经被列宁赞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正音正字】 扳bān 谒yè 称chèn 泯mǐn 【积累词语】 1.参看课文注释。 2.重点掌握:焉、书、与、稍稍、或、然、谒。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原文: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翻译:方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居借来(这些东西)给他。 原文: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翻译:(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署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学识优秀的士人观赏。 原文: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立刻完成,诗的.文采、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原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翻译:同乡人认为他奇特,渐渐用待客的礼节款待他父亲;有人用钱物求他写诗。 原文: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翻译:他父亲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不让他学习。 原文:□□余闻之也久。 翻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原文: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翻译: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 原文: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翻译:又过七年,从扬州回来,再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说:“(他的特长)消失得像个普通人了!”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朗读课文】 【课文简介】 课文写方仲永从“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故事。“伤”是全篇的文眼,有多层意蕴: ㈠为天资聪明的仲永最终“泯然众人”而惋惜。 ㈡感慨仲永虽有天赋,却放弃了后天的学习。 ㈢批评环境不利于仲永的成长。文中对“其父”和“邑人”的叙写,含有对人才环境的批评。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 1.方仲永“奇”在何处?(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从本文看,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童年时期:才思敏捷,五岁“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少年时期:才思衰退,“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青年时期:表现平庸,“泯然众人矣”。 3.几个阶段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写仲永年幼时天资聪慧,是“闻”;写仲永少年时期才思衰退,是“见”;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以“闻”的形式出现,“见”和“闻”有机结合,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详写第一阶段,突出方仲永年幼聪慧,有发展潜力,为后面写他的退化作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阶段,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 4.方仲永沦落的原因是什么? 方仲永沦落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学业。 5.方仲永“泯然众人矣”,告诉我们什么? 方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人都要勤奋学习,即使天资聪慧,也要重视后天学习。 【课外预习】 1.读几遍《周处》,扫除文字障碍。 2.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学习寄语】 勤奋能塑造最好的自己,也能创造卓越的伟人。有作为的人,无一不是勤奋的硕果。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