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
范文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评价是每个老师大必备技能。好的教学设计将带来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受益,让老师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下面小编给大家具体讲讲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以供参考学习。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1、解读“呼风唤雨” 同学们请看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里“呼风唤雨”什么意思?(呼唤风雨,想让它来,它就来;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说得没错,这是神仙借助法力,支配自然。 我也会呼风唤雨,你信吗? 拍照,快传。 我这下你信了吧。我是真的呼风唤雨吗?不是,我是用手机拍照再用无线网络把照片传到计算机上。所以,呼风唤雨在现代社会是指借助科学技术来实现发展。 2.一个世纪有多少年?(一百年)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板书:20世纪) 从哪里知道的?(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和题目的意思一样,这个句子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要表达的意思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的写法叫做开篇点题。也就是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师:是呀,整整一百年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太多了变化,多么神奇,多么令人惊叹啊!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个神奇的世纪。 二、检查预习,指导书写 1、解决会读的生字。 2、指导书写。 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最难写的哪个,要提醒同学的? 师:耕: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边是个“耒”字表示的是掘土的农具,右边“井”表示的是农田,合在一起一起,表示把田犁平,犁得整整齐齐。书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 潜、程、赖、核,有些字位于字或部件的左边时末笔的捺改成点。 幻:注意和“幼”区分开来。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来,完成第一题。(选择易错的3个字写在田字格了。) 写完的同桌互相检查。 三、细读课文,感受奇迹。 1.同学们刚才我们说课文是围绕第一自然的“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来写的。也就是强调20世纪人类可以呼风唤雨。那么第二自然段哪个词意思和它相近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圈出和“呼风唤雨”意思相近的词语。 生:呼风唤雨、奇迹、出乎意料 师板书:奇迹 2.哪个句子里有奇迹这个词,请你读出来? 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及时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3.师:同学们,这一句话里有两个词很接近,是——发明和发现,你们知道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吗? 板书:发明发现 生1:生2:生3: PPT出示两个词语区别 同学们会理解词语,一下子就分清了。是呀,发现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强调的是本来存在的;而发明则是创造出了新事物、新方法,强调的是本来就不存在的。 这篇课文中有些发现和发明,谁来区分下,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4.这些发现和发明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 有,从那句话看出来? 生读: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5.指导朗读:PPT出示: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同学们这个句子比较不好读,我们一起来用斜线来画出该停顿的地方。 批注功能,师划节奏,在“人类历史上百万年”部分停下来。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这里记得把“上百万年”合在一起读,因为它表达的意思是超过百万年,而不是刚好百万年。 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6.同学们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看到大家纳闷的神情,看来这句话不仅不好读,还不好懂。我们一起来画个线段图,就会比较清楚了。 我们画一条线段来表示人类历史长河,上百万年肯定是在这条线段的大部分,而20世纪只是一个点。20世纪一百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超过了上百万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它带来了奇迹。 如果作者就这样停止了写作,你会同意他的观点吗?嗯,你会觉得有点儿疑惑:真的是这样的吗? 7.那么我们接着来学习,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然后在练习纸上填上“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20世纪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填关键词就可以。 师抓拍学生作业,WIFI快传至大屏幕。 请展示的同学来说一说:你写的人类上百万年的社会是怎样的?20世纪又是怎样的? 师板书:上百万年没有没有没有 通过这张图表,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以前人类的生活太辛苦了。 师:是呀,就在9月份,我们厦门受莫兰蒂台风影响,我们似乎回到了农耕社会,没有电,没有水,实在太不方便了。 生:20世纪的变化太大了。多,快。 师:是呀,这上百万年的时间很长,但是人们获得成就很少,20世纪时间很短,人们获得的成就却很多,所以我们说—— 生接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关注表达,学习方法 师引导:是呀,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的成就的伟大,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感受这么强烈呢? 1.先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些词组,说说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学生谈体会:登上、潜入感觉比较有劲,要花费一定的力气,有技术含量。观察指的是看的这个动作,没有表明看的结果,洞察说明已经了解的较为透彻。探索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 真好!作者作为中国科学院院长,他写起科普类文章可真是用词讲究呀。 2.同学们,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多不多呀?你还知道哪些?(生答) 那作者为什么不写你们说的那些,偏偏要选择这些呢?为什么不多写一些? 生1:登上月球,是向上的, 生2:潜入深海,是向下的——向上登天——向下入海(形成对比) 生3:洞察的天体是庞大的,遥远的 生4:探索的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是微小的,深入的 师:所以,作者就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他的看法,这些事例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把20世纪的伟大成就都概况出来了。 不是的,如果都写出来就太啰嗦了。 那写上百万年的社会,作者是不是也是这样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写? 是的,也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其实,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但是,作者没有一一列举,也是为了使表达更简洁。 3.除了举典型事例,作者还用了什么写法,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的伟大成就。 生: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农耕社会,第四自然段写的是20世纪,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第三自然段写农耕社会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只能靠幻想寄托美好愿望,20世纪,人们的幻想都实现了。 我们来合作着读读这些句子,你就会有更深的感受。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师:人们生活不便,信息闭塞) 男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师:人们出行方便,不出门也可知天下事)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师:只能幻想,除了幻想,还是幻想) 男生: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师:挑战一个个不可能,人类真棒!)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师:诸多不便) 男生:20世纪,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师:我们都过得比过去的王公贵族幸福呀) 师:这么一读,你是不是感受到了什么?(这对比实在太强烈了!) 师:嗯,这对比实在太巧妙了。(板书:巧对比) 3.这么悬殊的对比,作者是怎么把它写到一起的呢?用什么话把它们连接起来? 生答。 PPT出示: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嗯,没错,谁来说说,这两句话在文中的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启示下文,上文是?下文是?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把承上启下的句子叫过渡句。 师:写作文时如果适当地运用过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严谨,更有条理。(板书:巧过渡) 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完成第三题,圈出表示过渡意思的关键词。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赵州桥》 (2)他们都照自己的话做了。十年以后,他们又在水井旁边相遇了。——《幸福是什么》 (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白鹅》 同学们各个都是学习的小能手。 六、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 预设:通过把文字转化为图片,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知道了写作文时要“巧对比,巧过渡”。 2.师:看来同学们在这一堂课里收获满满,一起来看看课后作业。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让他们说说感受,再写下来,最好能做到“巧对比,巧过渡”的其中一点。 (2)阅读《小牛顿科学馆》第19册《电磁悬浮列车》或其他科普书籍。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二教材分析: 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100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情分析: 本文虽是一篇科技说明文,却生动形象、文辞斐然。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令文章增色;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使课文深入浅出,具体可感。教学本课应指导学生体会它们的妙处,并学着运用于今后的习作。 教学建议: 本文中心突出,语言通俗易懂,完全可以多给学生一些阅读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就势从旁指导即可。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以此为纲,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分类,再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 借助工具书理解课题,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幻灯片展示反映不同时代人民生活水平的图片)生活的巨大变化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今天我们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感受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全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1.读第1、2自然段。 (1)联系上下文理解“呼风唤雨”。 ①这个词让你想到谁?(有法术的神仙) ②文中谁“呼风唤雨”?靠的是法术吗?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人类利用科学手段能够有条件地支配自然,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2)“发明”与“发现”有什么区别?(“发明”是指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发现”则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2.重点指导第3、4自然段。 (1)指出你读后不理解的地方。 ①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a.“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让你想到了谁?他们的哪些本事能反映出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b.“愿望”是什么意思?(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 c.这些愿望在20世纪还算是人类的愿望吗?用生活实例来回答。 (卫星可看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飞机可以在云中穿梭,宇宙飞船可以到宇宙中遨游……) ②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a.这句诗出自哪儿?是什么意思? b.用在这里想说明什么?(说明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 3.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加深认识。 (1)从文中找出具体体现科技发展成就巨大的内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2)你还能举出哪些能反映科技成就的例子?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明白了什么。 (科学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