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爬行动物教学设计教案 |
范文 | 爬行动物教学设计教案 篇一: 爬行动物是第一批摆脱对水的依赖,真正适应陆地的变温脊椎动物,具有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他们的生殖发育都在陆地上,并具备了在陆地上生活的有利条件。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的处理是以蜥蜴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反映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和特点。有关爬行动物的生殖与生活环境的关系通过播放视频和带领同学们分析来获得总结,从而使学生培养保护环境和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 篇二: 爬行动物是第一批摆脱对水的依赖,真正适应陆地的变温脊椎动物,具有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他们的生殖发育都在陆地上,并具备了在陆地上生活的有利条件。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的处理是以蜥蜴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反映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和特点。有关爬行动物的生殖与生活环境的关系通过播放视频和带领同学们分析来获得总结,从而使学生培养保护环境和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青蛙和蜥蜴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注意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观看图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通过对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青蛙的观察实验 2、为什么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青蛙和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内容。 二、互动授课 (一)两栖动物 教师出示青蛙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第25页“观察与思考”的内容仔细观察,回答以下问题: 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3、前肢与后肢有何区别?这与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关系? 4、他靠什么呼吸? 学生找出问题并回答,教师总结。 1、与环境保持一致,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现象是生物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是生物进化的方向。 2、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青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作用。提出问题:青蛙冬眠时用什么呼吸? 3、引导学生观察青蛙幼体,幼体用什么呼吸?像什么?指出两栖动物与鱼类的关系。 让学生找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并默记。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通过回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二)爬行动物 多诶提延时蜥蜴的生活,学生观看图片,自学教材第27~28页并思考以下问题: 1.蜥蜴生活在哪里? 2.蜥蜴的身体分部有何喝点?有何好处? 3.蜥蜴的四肢有什么特点? 4.蜥蜴的皮肤是怎么适应陆地生活的? 5.蜥蜴用什么呼吸? 6.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学生观看图片讨论、分析题目。找出答案;教师检查自学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简要 讲解。 师:请同学们找出并记住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背诵,同桌互查,教师抽查。 师:同学们知道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最大的爬行动物吗? 生:恐龙. 学生自我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恐龙灭绝的原因,并请学生总结出生物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提前查阅网络上关于恐龙的资料,培养学生多途径学习的习惯以及对不明实物不断探究的行为 三、课堂小结 (一)、两栖动物 1、青蛙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动物 1、蜥蜴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板书设计: 一、两栖动物 1.观察青蛙: (1)体色:保护色 (2)体表:皮肤裸露,能辅助呼吸 (3)四肢:前肢短小,后肢发达 2.主要特征 二、爬行动物 1、蜥蜴 (1)生活环境:陆地 (2)出现颈部 (3)体表:角质鳞片 (4)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 2、主要特征 五、作业: 课本29面第1、2、3、4题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