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
范文 |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对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认识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整理和复习,回顾学习过程和方法,体会将知识条理化的作用,逐步养成整理和反思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算理、算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整体回顾 1、知识梳理。 教师:关于分数,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写一写吗? (1)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老师补充并同时在黑板上整理,形成下图。 设计意图:总复习是对一个学期所学知识的全面整理和巩固,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已学的知识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整理习惯。 2、概念回顾。 (1)复习分数的意义。 教师: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教师:单位“1”与分数单位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学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位同学分到这块月饼的。这块月饼就是单位“1”,就是分数单位。 教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2)复习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师:什么是真分数和假分数? 学生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学生2: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学生3:假分数可以转化为整数或带分数。 (3)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师: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什么相似? 学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商不变性质相似。 教师:如果的分子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学生:分母应该加16,因为分子加6之后扩大到原来的3倍,分母也要相应地扩大到原来的3倍,所以应该加16。 (4)复习约分和通分。 教师:什么叫约分?什么叫通分?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学生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可以把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学生2: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便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也便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教师:什么是最简分数? 学生: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5)复习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化。 教师:分数如何化成小数?小数如何化成分数? 学生:分数化小数,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按要求取近似数;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二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 教师:怎样的最简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为什么? 学生: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可以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乘若干个2或5,使分母变成整十或整百、整千等,一定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6)复习分数的加减法。 教师: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要注意什么? 学生:要先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能简算的要简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概念的回顾与复习,可以加强知识间的联系。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相关内容。例如,约分与通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保持分数的大小不变;它们的区别在于,约分只对一个分数进行,而通分至少要对两个分数进行。再比如,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既可以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也可以解决分数化小数的问题(分数化小数既可以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应用拓展,发展技能 1、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练习。 (1)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分子是3的假分数有(),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把一条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 (3)()÷()=0.6=()÷35。 (4)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数,估计一下哪个更接近2。 (5)先填空,再把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下面哪些数是最简分数,哪些数不是最简分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第(1)小题至第(6)小题是关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综合练习,其中第(4)小题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并通过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第(5)小题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还涉及分数的大小比较,其中与的大小比较需要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是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考查。 2、分数的加减法练习。 设计意图:同时出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旨在帮助学生切实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适当增加简便运算的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技巧。 3、拓展练习。 (1)为帮助四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小红捐献了自己压岁钱的,小刚捐献了自己压岁钱的,小刚捐的钱一定比小红多吗?请说明理由。 (2)在等式=+的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设计意图:第(1)小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单位“1”的掌握情况,为六年级学习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做铺垫。第(2)小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情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括号里填相同的数,那么=+;如果括号里填不同的数,则有多种选择,=+=+=+=+。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不需写出所有答案,只要能有意识地先将分子、分母乘以相同的数,再分成两部分,最后化简为最简分数即可。 (三)课堂小结,回顾反思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出现什么错误? 2、回忆今天复习的方法,对今后的复习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对于复习课,教师要关注两点:一是查漏补缺,发现问题是改进教学的起点,也是帮助学生进步的方向;二是关注反思,培养学生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2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67-69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分数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利用学生已有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平台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了单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五、教具准备: 课件、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卡纸。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有4只猴子,它们摘了8个桃子,需要平均分着吃,你觉得怎么分?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 2、师:后来,它们又得到一个大西瓜,也需要平均分着吃,应该怎么分?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 3、引出1/4这个分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单位“1”。 (1)动手操作。 师:如果用图表示1/4,可能你们每人会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现在请你动手利用手中的小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1/4。学生先分小组合作,后汇报展示成果。 (2)师投影出示图片。(P61页下方的`香蕉图和面包图) 师:投影片上的这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1/4吗?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反馈。 A: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一根香蕉是这个整体的1/4。 B: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两个面包是这个整体的1/4。 (3)概括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1/4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一把香蕉、8个面包平均分。 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举例。 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 2、概括分数意义。 (1)概括意义。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1”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 学生试说,教师相机板书。 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2)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3……分子 —……分数线 5……分母 学生: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3.学习分数单位。 (1)投影出示。 一堆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6份,5份这堆糖的()/()。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学生用小塑料方块表示糖块,动手分一分,然后把结果填在课本上。 (3)集体订正。 请学生说出1/2,2/3,3/4,5/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 师: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一份。)谁是单位“1”。(这堆糖是单位“1”。)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谁是单位“1”?(还是这堆糖是单位“1”。) 师引导学生发现:1/2,2/3,3/4,5/6这些分数的分母分别是2,3,4, 6……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 讲述:回想一下:自然数有哪些计数单位?346里包含哪些计数单位?分数也有计数单位,是什么你想知道吗? 师讲解边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的分数单位。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 老师指明说出黑板上其它分数的分数单位。 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已写出的另外三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5)发现分数单位的特点。 师:你们发现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几分之一。)为什么?(因为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说一说黑板上这些分数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2、3题 2、自主练习第5、8题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设计 和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见过的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让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3、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4、学生能知道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揭示目标: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 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5-46页,认真看课本内容边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情况下用分数表示。 2、分数四分之一表示什么 3、什么叫单位“1” 4、什么是分数单位? 五分钟后比一比,谁自学最认真,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 一)看书(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 (二)检测(做一做): 1、完成课本46页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要求字写的大小适中,字体端正。) 2、教师巡视发现错例,准备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进行更正。(不同颜色的粉笔) 1、看做一做的第1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2、看做一做的第2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3、看做一做的第3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4、看做一做的第4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出,(总结)一堆糖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可以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数,所以分数单位也不相同。(学生一分钟时间记忆)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学生记忆并板书) 七、当堂训练 1、课本63面练习十一第1、2、3题。(必做题) 2、有三个小盒里面装有小棒,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一根小棒,这一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二根小棒,这二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三根小棒,这三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你能猜出每个盒子里面原来有几根小棒吗?那你能不能说一说这三个五分之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思考题) 八、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分数的意义。考虑到如果让我自己概括分数的意义,概念中“一份”我也会把它纳入到“几份”中去,让学生自主、完整地概括出这一概念几乎不可能。因此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各个分数的产生,使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感受、理解、提炼出分数意义的模型,结合教师的板书补充,逐步形成分数的意义。而对于分数单位的教学,我是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之后,让学生通过看书,再通过尝试回答,去理解。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之后,学生势必会有一些发现,再请学生概括出分数单位、分数单位的个数与分数分子、分母的关系,使学生在数学技能方面得到发展。 在设计练习时,我着重围绕本课重点既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书本上的习题,也设计了一道综合性、生活化、渗透数学思想的习题。首先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生活问题中理解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次是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个分数,“单位1”的量变化,所对应的数量也随之变化。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到“单位1”的量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分数所对应的数量的变化的。二是发展学生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其实也渗透深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三是渗透数学思想,极限的思想。引导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景中,通过想象,体会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要专项的训练,但更需要教师课堂教学进行长期的、适时地渗透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更是如此。这不是一蹴可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但是回顾整课的教学,还是存有一些遗憾。比如一些细节上处理还是不够好。在新授部分将许多物品作为整体呈现时还是需要用一些符号使学生深入感受到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在学生看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导和指导。还有就是练习的量还是较少,学生在技能层面发展不够。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认识分数单位,感受到单位的价值。 3、体会到数学好玩,进一步喜欢数学。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调节气氛 二、简单提问,找准学生知识起点 师:这儿有一个关于分数的问题,一起来看看,说是猪八戒吃西瓜,他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吃了3份,怎么用分数表示猪八戒吃的西瓜? 生: 师: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 生: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 师:那么,还有这样一个问题: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变成6只猴子,3只公的,3只母的,你想到了什么分数? 生: 师:说说怎么想的?这个分数表示什么? 生:表示公猴或母猴占猴子总数的六分之三 师:还想到了什么分数? 生: 师:说说是怎么想的。 …… 三、探究新知 (一)、大头儿子的难题----引出单位 (课件播放动画片:小头爸爸出去买沙发套,到了商店发现忘了测量沙发的长度,于是打电话让大头儿子测量一下,可是家中没有尺子) 师:这可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可以找个东西代替尺子测量。 师:一起来看看大头儿子是怎么解决的。 (课件继续播放故事:大头儿子想起可以找个东西代替尺子测量,于是他问爸爸戴领带了没有,爸爸回答戴了,于是他从家中找出一条爸爸的领带进行测量,他先将领带对折,发现不行,再对折,还是不行,又对折了一次,折出这很后放在沙发前) 师:你知道大头儿子将领带平均分成了几份吗? 生:8份。 师:那你知道沙发的`长度了吗? 生:知道。 师:请大家独立把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指名交流结果) 生: 师:为什么是? 生:大头儿子把领带平均分成了8份,一份就是,沙发的长度占其中的7份,也就是有7个,所以表示为 师:爸爸叫大头儿子测量沙发长度,为什么大头儿子首先想得到的是找尺子 生:因为尺子有单位,比较容易看出长度 师:那大头儿子没有尺子上的单位,又怎么测量出了沙发长度的呢? 生:将领带平均分成8份,就有了这个单位,然后数数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就可以了。 师:原来分数就是这样产生的,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 师:分数的再认识究竟是认识什么?你对分数有哪些问题? 生1:分数是什么? 生2:为什么要认识分数? 生3:怎么确定一个分数? 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认识分数。 师:大头儿子在测量沙发长度是产生了这个分数,那这个分数是怎么产生的? 生:先把领带平均分成8分,这样就有了八分之一这个分数单位,然后再数数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就行了。 师:也就是说,首先要创造一个单位,这在测量中很重要,那么如果要量一个教室的长要用什么单位? 生:米。 师:量一枝铅笔的长用什么做单位? 生:厘米。 师:为什么你会做这样的选择? 生:因为测量较长的物体就会选择较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就选择较短的单位 师:正是这样,不光是测量长度,测量面子、重量等都是这样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尺子就是单位不同。大头儿子用领带来测量沙发的长度,他创造了一把尺子,其实就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单位。 师:一起来看一组分数,你知道他的单位吗? (出示一组分数,指名说出分数单位,教室板书) 师:观察一下这些分数单位,你发现了什么? 生1:所有的分数单位分子都是1。 生2:分数单位与原分数比较,分母不变,分子都变成了1。 师:是的,像这样分子是1的分数又叫分数单位。你知道为什么大头儿子在测量沙发时要创造八分之一这个单位,而不是创造二分之一、四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单位呢? 生1:因为只有创造八分之一这个单位才好数。 生2:如果是二分之一、四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数不出有几个这样的整单位。 师:原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单位呀! 师:古埃及人在进行分数运算时,只使用分子是1的分数,因此这种分数也叫做埃及分数。埃及分数,曾经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古老的课题,但它隐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许多新奇的迷等待着人们去揭开。 (二)、大臣们的难题-----规定单位 (课件演示动画过程,古代君臣一行几人正在花园中赏景,皇帝一时心血来潮,询问大臣们眼前的池塘中有几桶水,并限时回答否则重罚,这下可忙坏了大臣们,大家七手八脚的拿桶来测量,可怎么也搞不清楚,这时旁边的一个小孩哈哈大笑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这样大动干戈吗?我知道)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 学法: 观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回忆:什么叫分数? 2、把3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苹果。 3、小明饲养了3只白兔,4只灰兔。白兔与灰兔的只数比是( )。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 。 想:这里的 ,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成是哪两个数量的比? 教师说明:这个 是一个比率,表示白兔与灰兔的只数比是3:4。 想:这个 与上题中的 个苹果有什么区别? 教师说明: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 4、比较大小 和 和 我们可以看出,分母是100的分数很容易比较大小,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用到百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分别算出两个年级的三好学生各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1)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 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 。 五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 。 (2)提问:直接比较哪个年级三好学生所占的比率大,容易吗?为什么? 明确:由于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不易比较。 (3)教师说明: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用分母是100的分数表示。 (4)想一想: 也就是五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本年级的 。 (板书:用 盖住 ) (5)这样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哪个年级三好学生占的比率大? (6)这两个比率分别代表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表示六年级的三好学生人数是本年级学生人数的 表示五年级的三好学生人数是本年级学生人数的 (抓住百分数的关键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2、教学第2个例题 (1)投影出示: 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件,经过检验,有490件合格。由此推算出这批产品合格的比率是 ,也可以写成 。 (2)随学生回答板书:(可以贴示) 这批产品合格的比率是 ,也可以写成 。 (3)投影出示 生产另一批同样的产品,合格的比率是 教师问:哪一次生产的产品合格的比率高? (4)教师说明:这里的 和 ,虽然不是最简分数,但为了便于比较,不再把它们化简。 (5)教师提问:这里 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 表示合格的产品数占这批产品总数的 。 3、总结百分数的意义 (1)教师说明:(指板书)这里的 、 、 都可以叫做百分数 (2)想一想,议二议: 这几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几个数表示的意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什么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百分数的意义。 板书: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4)想一想: 、 、 可以分别写成比的形式吗?比的后项都是多少? 教师说明: 、 、 这些百分数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就是说都是一个比率,因此,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板书: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百分数的写法 (1)教师说明: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表示。 (2)教师示范“%”的写法。提醒学生,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点,以免和数字混淆。 (3)教师以板书的三个百分数为例书写,并板书:17%、15%、98%。 (4)教师说明: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小于100,如前几个例子:也可以大于100,如115%;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如123.4%。 (5)教师读,学生写出百分数。 百分之九十 百分之六十 四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的写法,想一想:什么叫做百分数?百分数通常怎样写? 四、巩固练习 1、百分数和分数在书写上有什么不同? 百分数用( )%的形式,分数用 的形式。 2、想一想:本节复习中的两个分数 都可以写成百分数吗?为什么? 明确:根据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 可以写成百分数,另一个分数 个苹果不能写成百分数。 3、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比,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4、小明说:因为 ,所以 吨可以写成75%吨。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七3题 六、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本年级的 17% 五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本年级的 15% 这批产品合格的比率是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的应用,感悟百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体会百分数与比的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学会写百分数。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事物是普通联系的,并且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明确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通过查找资料,请教他人,知晓关于百分数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生活导入,板书课题。 上一周,白蒲镇组织了期中考试,周老师把白蒲小学六年级数学成绩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 白蒲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及格的人数占98%,高分人数占89.2%,有12%的同学进步很大。 (1)哪位同学愿意把这一句话读一读。 (2)再请哪位同学读一读。 (3)这句话中有3个特殊的数,你知道他们是什么数吗?(百分数) 对,他们是百分数。百分数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今天这一堂课,周老师就我同学们一起来认识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二、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感悟百分数的意义 1、寻找身边的百分数。 课前周老师请同学们寻找收集身边的百分数,都带来了吗?谁愿意介绍一下你寻找的百分数。 (1)衣服:棉60%,涤沦40% (2)酒:酒精度42%。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 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个苹果、5支铅笔、一个文具盒 学具:圆片、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板面包(8个)图片(分格)、12个苹果图片 教法与学法: 教法:激趣谈话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激励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课前交流: 师:老师很荣信,来到美丽的太极城――旬阳和你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特别的开心,孩子们你们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怎么没见你们的掌声呢? 生:鼓掌 师:谢谢,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小礼品,想要吗? 生:想 师:我不能白送给你们,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你们的付出努力才能得到,上课积极表现、勤于思考、善于发言你们就有机会得到哟。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建立关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师:今天老师考考我们班孩子们看你们的数学水平达到五年级的水平没有?(出示两块橡皮泥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分别出示左右手,问学生几块? 生:1快。 师:同学们看的够仔细的啊,现在老师把它们合在一起,用什么数来表示?快速回答我? 预设一:2(你的数学水平还局限于一年级) 预设二:1(你能给老师说说为什么是“1”呢?) 生:指把两个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整体了,所以可以用“1”表示了。(引出“整体”) 师:(竖起大姆指,你的想法就是不一般,老师不说你多么优秀,但你就是——与众不同)老师现在又把这一整个橡皮泥平均(强调平均分)分成2份,同学们看看,现在我左手拿的是这整个橡皮泥的多少? 生:一半、0.5、 师:有文字表示的,幼儿园都会,有小数表示的,三年级学过。但我要表扬用分数表示的同学,你太给力了,懂老师会理解老师,你一语道破老师的天机了。你能给给大家说说中间一条线表示的是什么?“2”是这个分数的什么?1又叫分数的什么呢?现在老师左手用分数表是?右手呢?这是几个?两个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1” 师:经过你们的努力你们已经达到了五年级的水平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多少的量之外,还存在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表示的量,这时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分数的意义。(板书并出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以分橡皮泥共同研究了分数是怎么来的。其实,分数在很早以前就产生了,据科学家研究,仅次于自然。古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古代分数的产生。然后听老师给我们作的介绍(PPT出示介绍录音) 师:现实在你还在哪儿见过分数(谈生活中的分数) 生:音乐中,八分音符等于,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物,为学生创设智力陷井,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对分数的各个部分的名称进行了一次再现的过程。再次为下面学习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做好铺垫。学生从历史、现实的生活中,初步了解分数的产生、应用的广泛性,呈现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操作研究 师:分数重要吗?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汇报交流,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师:好,首先我们就来围绕什么是分数来研究研究。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研读教科书第46页的知识,小组交流,打开准备的学具袋,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分数。 2.反馈交流 师:我刚才转到看了一下,收集了这些表示的方法,现在我请他来告诉大家表示的方法? 生一:(投影展示)我把圆片一个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老师指导语言的表达:同学们请听我说,我是把……你们听明白了吗?) 师:嗯,你是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再取其中的一份表示的。真有想法。 生二:(投影展示)我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师:你也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的。真好,同学们,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的吗? 生三:我是这样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原折,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的。 师:你很有主见了。你把1米长的绳子也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的,我们把一米长的绳子也可以称为一个计量单位。请坐。同学们,刚才这三位同学给我们分享了用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计量单位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1份涂上不同的颜色,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一个物体的。除了上面的这样一个物体外,你还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 生四:我是把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的。 师:嗯?你的是多少面包? 生五:2个 师:(疑惑)上面同学样表的示的都是1部分,怎么这次的却是2个了呢? 生:上面是一个物体,下面是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个面包,把这2个包看作是1份,就取这1份。所以8个面包的表示就2个面包了。 师:你的分析真到位。哪个同学能用刚才这个同学一样的方法表示12个苹果的。 生:我表示12个苹果的是3个苹果,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3个,把这3个苹果看作是1份,就取这其中的1份。所以12个苹果的是3个苹果。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不仅学的快还用的快。像8个面包、12个苹果这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也可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表示,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为概括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为理解单位“1”做好铺垫。 3.归纳定义,认识单位“1” 师:同学表现的非常积极。发言的同学条理清楚声音响亮,听讲的孩子认真仔细思考有序。(用课件展示刚才5个同学汇报的几种情况)现在请大家用心的观察、比较、分析用所表示的物体或计量单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一:相同的地方,我们都是平均分成4份(板书:平均分),表示其中的1份。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分的物体不同,分的物体的总数不同。 师:我们把什么物体平均分了? 生: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些面包、苹果。 师:回答的非常好!在这里,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板书:整体 单位“1”) 师:现在同学们想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成单位“1”? (学生汇报,学生自评)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的研究发现,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可以用表示,这样的3份呢? 师:看样子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量,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可以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xx份,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可以用?来表示;(并板书) 课堂评价一:P47页(见PPT) 课堂评价二:PPT口头完成做一做(P46页的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的异同之处,使学生透过表象发现本质,再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得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单位“1”。再通过两次的课堂练习评价,巩固分数的意义及为分数单位的学习再做铺垫。 4.认识分数单位,深化单位“1”的理解。 师:刚才我们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生:一堆糖 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老师指着PPT学生回答:2份、3份、4份、6份)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在数学里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分数单位”。例如的分数单位是。 师:指着课件(学生用圆片表示后剩下的空白部分)同学们看看空白处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生: 师:的分数单位是?里有几个? 生:,3个 三、拓展延伸,强化认知 1.创造分数:9个橡皮泥,第一个同学取它的,第二个同学取剩下的,发现什么? 2.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图形,只露出了一部分,我只知道是这个图形的,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还能知道这个图形是什么样的吗?画画看。(一帆风顺) 生: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师:你能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说它们的含义(见PPT)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隐藏的图形,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四、数形结合感情数学之美 老师这里有个图形,你们能用分数表示出阴影部分的大小吗?(八卦图、椭圆) 师:看到这些图,美不美?还有比这更美的呢?请同学们欣赏下并感悟数学的魅力,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些什么规律?(见PPT)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审美观念。 五、总结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 师:孩子们,今天出色的表现让老师非常的惊喜,相信明天的你会更精彩。最后老师用与分数有关的话送语送给你们,或许现在不明白,慢慢的你就会悟出其中的道理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新知,谈收获,给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相互提醒,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感悟数学的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感受百分数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意义的区别。 教具准备: 教师:教材例题投影图。 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百分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激疑。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收集到了吗?在哪收集的?这说明了什么? 师:既然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随处可见,这么有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好吗?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板书课题) (二)感受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1.出示表格。 师:3位球员进行投球比赛,你认为谁的水平高?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师:谁的水平高,只看投球次数或者投中次数可以吗?要看投中次数占投球次数的几分之几。 3.比较 师:我们来算一算,每位球员投中次数分别占投球次数的几分之中。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补充: 师:怎样来比较他们的大小呢?(通分) 生通分后汇报,师板书:13/20=65/100 ,15/25=60/100, 31/50= 62/100 通过进行比较,发现球员A的水平高。 (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百分数的读、写法。 1、用百分数表示,读、写百分数 师:请你说65/100 ,60/100, 62/100每个分数具体表示什么意思? 生说,师课件显示: 65/100表示球员A投中次数占投球次数的一百分之六十五。 60/100表示球员B投中次数占投球次数的一百分之六十。 62/100表示球员C投中次数占投球次数的一百分之六十二。 师:像这样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一百分之几的分数还可以写成另外一种形式,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读作百分之几。(板书)师示范写65% 师:谁能来读出这个百分数? 生:读作:百分之六十五。 师:将另外两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并读出它们。 2、件出示表格,补充完整。 3、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百分数?请你举例说说你收集到的其中一个百分数,它具体表示什么意思? 生举例说明,师板书记录。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